白帝城的歷史介紹

  重慶奉節縣白帝城位於瞿塘峽口的長江北岸,東依夔門,西傍八陣圖,三面環水,雄踞水陸要津,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距奉節城東8公里,距重慶市區451公里。它背倚高峽,前臨長江,氣勢十分雄偉壯觀,是三峽旅遊線上久享盛名的景點。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白帝城原名子陽城,為西漢末年割據蜀地的公孫述所建 ,並在此屯兵積糧。公孫述有帝王之心,便令其親信先造輿論。不久城裡城外就流傳起一條“重要新聞”,說是城內白鶴井裡,近日常有一股白氣冒出,宛如白龍騰空,此乃“白龍獻瑞”,預兆這方土地上要出新天子了。輿論造足了,公孫述便於公元25年正式稱帝,自號“白帝”,並改子陽城為“白帝城”,改城池所在的這座山為“白帝山”。

  公元37年,東漢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髮兵攻蜀,公孫述不敵,戰死。蜀人為記念為位“白帝”,特地在白帝山上修建了一座廟宇,並供奉“白帝像”。這就是現在的白帝廟,而白帝廟後來之所以名聲大噪,則是因為與三國英豪搭上了關係。公元222年8月,劉備在夷陵之戰中大敗於東吳,兵退夔門之外。從此劉備一病不起,乃於白帝城附近的永安城***今重慶市奉節縣的夔州城***永安宮託孤於諸葛亮。

  白帝城東依夔門,西傍八陣圖,三面環水,雄踞水陸要津,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西漢末年公孫述據蜀,在山上築城,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氣,宛如白龍,他便藉此自號白帝,併名此城為白帝城。公孫述死後,當地人在山上建廟立公孫述像,稱白帝廟。由於公孫述非正統而系僭稱,明正德七年***1512年***四川巡撫毀公孫述像,祀江神、土神和馬援像,改稱“三功祠”。明嘉靖二十年***1533年***又改祀劉備、諸葛亮像,名“正義祠”,以後又添供關羽、張飛像,逐形成白帝廟內無白帝,而長祀蜀漢人物的格局。

  公元221年,三國蜀漢皇帝劉備為關羽報仇,興兵伐吳,公元222年8月,劉備在夷陵之戰中被吳將陸遜在夷陵之戰打敗,兵退夔門之外。從此劉備一病不起,臨終之際,乃於白帝城附近的永安城***今重慶奉節縣的夔州城***永安宮託孤於諸葛亮與李嚴,上演了三國史上悲壯的一幕——白帝城託孤。約在唐代以前,白帝廟處就增建了祭祀劉備的先主廟和祭祀諸葛亮的諸葛祠。明代,公孫述的塑像被譭棄,廟內代之以劉備、諸葛亮、關羽和張飛的貼金塑像。從此,“白帝城內無白帝,白帝廟祭劉先帝”。 白帝廟內現陳列有“劉備託孤”大型泥塑。

  延伸閱讀:

  公孫述,字子陽,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人,漢哀帝時,以父公孫仁保任為郎。後來公孫仁為河南都尉,公孫述就補為清水***在今甘肅省境內***。公孫仁以公孫述年少,派遣門下掾隨他到任。月餘,掾辭歸,向公孫仁說:“公孫述不是等待教導的人。”後來太守因其很有能力,使他兼攝五縣,結果五縣政事維護的很好,奸盜不再發生,郡中的人卻說是有了鬼神的緣故。王莽天鳳年間***14年―19年***,公孫述擔任導江***即原蜀郡***卒正***太守***[1],治所在臨邛***今四川邛崍***。也享有能力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