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國學經典誦讀語文課教案

  通過開展經典頌讀活動,讓孩子們從小就開始廣讀博覽,日積月累地增長語言文化知識,潛移默化地形成優良的道德思想,並逐漸完善自己的人格,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下面是小編整理分享的初中國學經典誦讀教案的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初中國學經典誦讀教案篇1

  一、指導思想:

  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加強優秀文化薰陶,提高學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質,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二、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

  1、總體目標

  通過學校和家庭組織小學生誦讀、熟背詩文經典,讓他們在一生記憶力最好的時候,以便捷的方式,獲得主流文化的基本薰陶和修養。

  2、具體目標

  ***1***培養小學生的注意力和記憶力。

  ***2***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心地向善,修養提高。

  ***3***提升學生語文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

  ***4***培養小學生讀書興趣,增加歷史、地理、天文、數學、常識、文學、藝術等各方面的素養。

  ***5***引導父母子女一起誦讀,增進親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三、誦讀內容

  主要誦記內容以新語文課程標準中推薦的優秀古詩文、《日有所誦》中的優秀選文為主。***其中有:《三字經》、《老子》、《論語》、《孟子》、《大學》等經典的選萃;精選中外現、當代美文等。***以及精選的神話故事;寓言故事等篇目。分低、中、高三個階段,6年完成。

  一年級:語文課程標準中推薦的優秀古詩文10首;優秀兒歌童謠30首。

  二年級:語文課程標準中推薦的優秀古詩文15首;《三字經》選萃。

  三年級:語文課程標準中推薦的優秀古詩文20首;優秀中外現代詩文10首;《老子》選萃。

  四年級:語文課程標準中推薦的優秀古詩文25首;現代詩文10首;寓言故事、神話故事十則;。

  五年級:《詩經》4首;《陋室銘》;《短歌行》;《禮記》:《學記-教學為先》、《不食嗟來之食》、《苛政猛於虎也》;《孟子》6篇;現代詩文10篇。

  六年級:《木蘭詩》、《滿江紅》、《岳陽樓記》、《勸學》***前三節***、《師說》、《大學》選萃;現代詩文10首。

  四、教學原則和方法

  1、原則

  模糊性原則:不求甚解,只求熟讀成誦。

  差異性原則:承認學生個體間記憶思維等的差異性。

  自主性原則:允許學生在規定階段完成規定內容外,誦讀更多的經典,並給予相應的評價。

  鼓勵性原則:以鼓勵為主,引導學生熱愛經典為根本。

  2、方法

  ***1***“人人是老師,處處是教室”。只要有熱情,能讀拼音,就能成為一個誦讀老師。

  ***2***“小朋友,跟我念”--誦讀的六字真言。帶念一遍,再一遍,然後鼓勵全班齊念;分組念、個別念、接龍念、默唸……,想方法多聽多念。並非完全不要理解,瞭解內容大概即可。只要自然地熟讀,而後從中獲得背誦的樂趣和成就感。

  ***3***每日在校讀10分鐘。在學校由老師***以語文老師為主,不限於語文老師***利用經典誦讀課、晨間背誦。

  ***4***每週利用星期一的誦讀課進行賞析品誦,並結合語文學科教學時間進行評點。

  ***5***回家後,再由家長帶動誦讀***親子誦讀***10分鐘。

  五、教學評價

  採用形成性評價和跟蹤性評價的方式。依照“熟讀成誦”的特點,評價之鼓勵性質大於測試性質。採取“每週評價”、“每月評價”、“每學年評價”、“彈性評價”方式。

  1、每週評價

  評價的時間是星期二晨會。以年級為單位由年級負責人組織,全班或小組齊誦通過。

  2、每月評價

  評價時間是每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四的閱讀課。依託全校少先隊大隊活動,開展各種形式的誦讀活動。

  3、每學年評價:採用專項考核的方法給學生定級。每學年一級,共6級。由語文教研組長組織老師考核六年級,由年級負責人組織部分優秀學生考核其他年級,如:六年級考核五年級,以此類推。

  4、彈性評價:根據學生需要、結合學校活動開展適時適度評價,鼓勵學生跳級考級。***提高:為7—9級***

  各級測評內容:

  一級;

  1、古詩:《詠鵝》、《草》、《靜夜思》、《春曉》、《古朗月行》、《登鸛雀樓》、《清明》、《鋤禾》、《一去二三裡》、《畫雞》。

  2、自主背誦5篇。

  二級:

  1、古詩:《望廬山瀑布》、《絕句—遲日江山麗》、《

  贈劉景文》、《江南春》、《憫農——春種一粒粟》、《憶江南》、《塞下曲——林暗草驚風》、《尋隱者不遇》、《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早發白帝城》。

  2、《三字經》從開始至“此十義,人所同”。

  3、自主背誦5篇。

  三級:

  1、古詩:《遊子吟》、《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春日》、《詠柳》、《回鄉偶書》、《小池》、《山行》、《竹裡館》、《江雪》。

  2、《老子》從“道可道”到“道法自然”。

  3、自主背誦5篇。

  四級:

  1、古詩:《遊園不值》、《樂遊原》、《村居》、《春夜喜雨》、《七步詩》、《滁州西澗》、《浪淘沙》、《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

  2、《詩經》***關雎***、《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雲章》***第一、四、六、十四、十五、十六章***。

  3、自主背誦5篇。

  五級:

  1、古詩:《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芙蓉樓送辛漸》、《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鹿柴》、《梅花》、《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別董大》、《贈汪倫》、《獨坐敬亭山》、《秋浦歌》、《宿建德江》、《長歌行》、《望天門山》、《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贈花卿》。

  2、《論語》——《里仁-里仁為美九章》***1、5、8、9、10、14、17、24、25章***、《泰佰-任重道遠三章》***第5、7、10章***。

  3、自主背誦10篇。

  六級:

  1、古詩:《江畔獨步尋花》、《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漁歌子》、《寒食》、《竹枝詞》、《烏衣巷》、《望洞庭》、《元日》、《泊船瓜洲》、《望湖樓醉書》、《飲湖上初晴後雨》、《春江晚景》、《題西林壁》、《夏日絕句》、《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2、《論語》——《顏淵-成人之美五章》***第4、16、19、22、24章***、《為政-為政以德七章》***第1、4、11、15、17、19、20章***。

  3、自主背誦10篇。

  七級:

  1、古詩:《示兒》、《四時田園雜興》、《題臨安邸》、《墨梅》、《石灰吟》、《竹石》、《己亥雜詩》、《送友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春望》、《過零丁洋》。

  2、現代詩文:《鴿子》、《西湖的女神》、《霧》、《等了許久的春天》、《深閉的園子》。

  3、寓言故事五則:《畫蛇添足》、《狐假虎威》、《拔苗助長》、《鷸蚌相爭》、《自相矛盾》。

  4、神話故事兩則:《精衛填海》、《夸父逐日》。

  5、自主背誦10篇。

  八級:

  1、古詩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泊秦淮》、《山坡羊-潼關懷古》、《天淨沙--秋思》、《望嶽》、《烏衣巷》、《初春小雨》、《賣炭翁》、《如夢令》、《西江月》。

  2、現代詩文:《春晨》、《荷塘月色》、《斷章》、《春》、《月》。

  3、寓言故事五則:《愚公移山》、《螳螂捕蟬》、《賣櫝還珠》、《曾子殺豬》、《朝三暮四》。

  4、神話故事三則:《鯀禹治水》、《女媧補天》、《嫦娥奔月》。

  5、自主背誦10篇。

  九級:

  1、現代詩文五篇:《生活是美好的》、《春水》、《笑》、《沙揚娜拉》。

  2、《詩經》——《子矜》、《雞鳴》、《短歌行》、《陋室銘》、《大學》第一章。。

  3、自主背誦20篇。

  初中國學經典誦讀教案篇2

  《國學經典誦讀》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華,是中國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們應該生生不息傳播的瑰寶。通過開展經典頌讀活動,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加強優秀文化薰陶,提高學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質,讓孩子們從小就開始廣讀博覽,日積月累地增長語言文化知識,潛移默化地形成優良的道德思想,並逐漸完善自己的人格,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學習《笠翁對韻》、《菜根譚》。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對應,單字對、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十一字對,節奏明快,琅琅上口,從中可得語音、修辭的豐富知識,是訓練兒童做詩對句、掌握對偶技巧、聲韻格律的最佳啟蒙讀物。

  三、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

  1、總體目標:通過學校組織小學生誦讀、熟背詩文經典,讓他們在一生記憶力最好的時候,以便捷的方式,獲得中華文化的薰陶和修養。

  2、具體目標:①培養小學生的注意力和記憶力。②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提升學生語文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③培養小學生讀書興趣,增加歷史、地理、天文、數學、常識、文學、藝術等各方面的素養。④通過天天頌讀活動,培養學生持之以恆、百折不撓的意志和毅力。

  四、教學措施

  1、以激發學生興趣,多鼓勵、多表揚為原則,讓學生愉快地、自主地參與這項活動,並在活動中感到生活更加充實、有意義,體驗成功的喜悅。


1.初中國學經典篇目

2.國學經典主題班會教案

3.誦國學經典主題班會活動方案

4.經典國學教育小學教案

5.國學經典教案

6.國學經典論語教案

  >>>下一頁更多精彩“初中國學經典誦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