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建德拐馬的故事

  中國民間傳說是中國民間口頭敘事文學。由與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及地方風物有關的故事組成。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希望大家喜歡。

  《》

  隋末,河北故城丁家寨有一位姓丁的員外,此人家大業大,兒子在朝為官,可謂是有錢有勢。丁員外自幼習武,善使長槍,武藝高強,人稱“丁一槍”。傳說他與人過招兒,僅一槍便可將對手擊中,方圓百里很有名氣。

  不久前,丁一槍的兒子送給他一匹寶馬,名曰“火龍駒”。這馬又高又大,通身火紅,紅中透亮,如同綢緞一般,跑起來更是蹄下生風,又快又穩,能夜行八百,日行一千。丁一槍非常喜歡這匹寶馬,簡直愛不釋手,時常騎上外出,引得路人羨慕喝彩。他家離集市不遠,便時常騎馬來集上炫耀。

  這天丁家寨大集,丁一槍騎上他的火龍駒,又一次來到集上。一人一騎往路口一站,立刻引來一群人圍觀,誇獎馬的神駿。在誇讚馬的同時,自然也捎帶著誇誇他這個馬主人。丁一槍更加高興了,跳下馬來,拍著馬脖子,洋洋得意地說道:“不瞞諸位,我這匹馬呀,天上難找,地下難尋。它往這兒一站,二十匹騾子拉不動,要是奔跑起來,咳!三十匹馬也休想拽住它!我這決不是吹牛,不信?我的馬還有更神的呢,七天七宿不喂草料,照樣能日行千里,夜跑八百……”

  丁一槍這裡正說著,只見人群中擠進一個牽牛的壯漢來。牛韁繩手上一纏,壯漢抱拳給丁一槍施了一禮道:“這位大叔,剛才你說你的馬二十匹騾子拉不動?我不信!哼,休說是二十匹騾子,我騎上它,它就一步也走不動!”

  丁一槍正在興頭上,見來了個較真兒的,豈肯栽了面子?他上上下下仔仔細細打量起眼前這個牽牛的壯漢,心想,你有多大本事,能讓我的寶馬走不動?真是笑話!想到這裡,他冷笑一聲道:“年輕人,你把話說過頭了吧?”

  “過頭?哼,我說的話能過頭?是騾子是馬,咱當場遛遛嘛!”壯漢毫不含糊,做了個要馬韁繩的架勢。

  丁一槍的火兒被戧了起來,說聲“好”,立馬將馬韁繩交給了壯漢,話中帶刺兒地說道:“當心,休讓西北風閃了舌頭!”

  壯漢也不理會,將牛韁繩交給了丁一槍,說聲:“閃開!”縱身躍上了馬背 ,使勁一夾馬肚,火龍駒一聲嘶鳴,揚開四蹄,箭一般向前射去,一會兒便沒了影子。

  丁一槍和眾人都等著看這壯漢如何能讓這匹寶馬走不動呢,萬沒想到,這傢伙竟將馬騎跑了。丁一槍緊攥著牛韁繩,眼望著跑沒了影兒的寶馬,當時就傻了。他想,這壯漢騎一會兒還不得老老實實回來嗎?可是,丁一槍想錯了,左等右等,就是不見壯漢回來。直到這時,丁一槍才意識到自己遭人暗算了!這傢伙是成心來拐我的寶馬呀!他望望手上牽著的牛,又悔又恨,一頭牛換走了他的寶馬,他實在不甘心啊!

  丁一槍悔恨難當,問在場的人可知那拐馬的壯漢是誰?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說不知道。丁一槍這下可傻了眼!

  後來一個知情人悄悄告訴丁一槍,拐他寶馬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竇建德!聞聽“竇建德”三個字,丁一槍一下子猶豫起來。竇建德的情況他怎麼不知道呢!竇建德從小就心高氣傲,立誓要幹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小小年紀就投身把式行,拜在當時聞名的武師“大刀張二”門下。幾年後,他悄悄組織起了一些鄉勇,拉竿子,拜盟友,打家劫舍,專和官府作對。眼下他又把手伸到了自己的頭上,這可如何是好?

  來硬的直接去奪?憑自己這身功夫,三個竇建德也不是個兒!如果那樣,勢必與他結怨成仇,不可;難道就此罷了不成?心頭這口惡氣怎能咽得下!他想到了自己的好友,也就是竇建德的師父“大刀張二”,請他出面討要,說不定能成,想到此,他便急急去找大刀張二。張二一口應承下來,讓他三天後聽回話。

  轉眼到了第三天,大刀張二來了,告訴他說,竇建德躲著不見,寶馬也不知藏在哪裡。不過張二已差人轉告竇建德,讓他速速歸還寶馬,張二的話,竇建德還是聽的。張二勸丁一槍不要著急,一切有他呢!丁一槍這才稍稍放寬了心。

  就在當天晚上,竇建德差人送來口信,說明天上午他要丁一槍去寨北墨松林裡比武,如果勝了他,歸還寶馬,如若不然,那就休再提寶馬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