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主選駙馬的故事
民間故事作為一種文化的慣用表達方式,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社會、文化特徵。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三公主選駙馬》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三公主選駙馬》
傳說明朝萬曆皇帝有三個閨女,個個長得跟天仙似的,好看死了!尤其是三閨女,比她倆姐更漂亮,白生生的臉蛋,水靈靈的大眼,真叫人喜歡。大閨女嫁給了狀元,是翰林院編修;二閨女嫁給了榜眼,是個三品京官;三閨女還沒出嫁,萬曆正在給她物色人選。
這次給三閨女找女婿的標準跟原來大不一樣。大女婿二女婿都是文官,論學問沒人可比,論身體就不行了。倆女婿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渾身沒有二兩力氣,都黃皮寡瘦的,一陣風就能吹倒。每頓飯吃得很少,瘦得跟猴似的。他倆因貪戀床笫之歡,沒有節制,很快就搞壞了身體。一個臥病在床,奄奄一息,一個經常吃藥,性命難保。
因此,萬曆這回決心要給三閨女找個膀闊腰圓、身強力壯、能吃能幹、結實健壯的女婿,決不找那種病懨懨,枯蔫蔫的人了。於是他就派人到全國各地去物色。
卻說彰德府西二百里的太行山窩裡,有一個樑家莊。莊裡有個小夥子叫樑春山,生得虎背熊腰,魁偉健壯。他個子比常人高半截,胳膊比常人的腿還粗,手掌像蒲扇,兩腳像旱船,看他的臉都得仰起頭。小夥子一頓能吃鬥米鬥面,外加半鍋湯。但他能吃也能幹,挑一擔五六百斤的乾柴,不歇腳一氣能走二三十里,不覺累,不氣喘。
這天,當他又挑著柴去集鎮上賣的時候,被萬曆皇帝派出的官差看見了。官差一見這個五大三粗、結實健壯的小夥子,心中大喜,忙迎上前去說:“哎,小夥子,你的柴我買了。”接著用秤一稱,乖乖!八百三十斤。官差付過銀,又把他領進飯店,買了十個蒸饃,十個燒餅,十個包子,十個麻糖,外加一大盆胡辣湯,讓他吃喝。
樑春山一陣狼吞虎嚥,風捲殘雲,就把這一大堆吃食和一大盆湯消滅光了。官差問他吃飽了沒有,樑春山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多半飽。”官差面露驚愕,又買了十個蒸饃,十個包子,樑春山又吃光了。
官差又問:“吃飽了沒有?”樑春山答:“九分飽。就這湊合一頓吧。要吃飽肚子,還得十個蒸饃,十個包子。”官差笑著拍了拍樑春山的肩膀:“小夥子,你的福氣來了。”
果然,當官差把樑春山帶到京城後,萬曆皇帝一眼就相中了這個魁梧壯實的小夥子,當即就招為駙馬,跟三公主拜了天地。這下樑春山算是掉進福窩裡了,什麼海蔘鮑魚,猴頭燕窩,雞魚肉蛋,山珍海味,啥好吃就吃啥,每頓吃得飽飽的,美美的,再也不用忍飢挨餓,吃糠咽菜了。當然也不用上山砍柴,下地種田了。整天東遊西逛,橫躺豎坐,日子過得舒心愜意,幸福美滿。不過,他慢慢地感到自己飯量小了,由過去的每頓鬥米鬥面減到升米升面,身體也漸漸地消瘦了,沒勁了。再加上思念家鄉,惦記爹孃,不久竟生起病來。
這時他才意識到自己吃饞了,坐懶了,不能在京城住下去了,得趕緊回家,還像過去那樣,上山砍柴,下地種田。只有出力流汗,身體才舒服有勁,有活力有精神,才健康。只有經常幹活,飯食才消化得快,肚子才感到飢餓,飯才吃得香,吃得多。於是,他拿定主意,要離京回家。
樑駙馬和三公主商量,勸她跟自己一起回去,說家鄉怎麼好,風景怎麼美,有青山綠水,奇峰峻嶺。春天滿山遍野百花盛開,有杏花、桃花、梨花、野花,紅黃白藍,好看極了。花間蜜蜂蝴蝶來回飛舞,山坡野兔松鼠奔跑撒歡,牛羊在白雲裡吃草,梅花鹿在懸崖上攀緣。夏天到處是綠茵茵、清涼涼的,槐樹,楸樹,楊樹,柳樹遮天蓋地;喜鵲,百靈,布穀,紫燕啁啾高唱。山泉飛瀑掛在深澗,雨後彩虹就在眼前。
大姑娘小媳婦去河邊洗衣裳,用棒槌敲魚,用兩手抓蝦,石縫裡摸螃蟹,水坑中捉泥鰍。秋天是豐收季節,收穀子,撇玉茭,割芝麻,打豆子,老百姓忙得就像走馬燈一樣,比你去戲院看戲還緊張激烈,紅火熱鬧。你可以去山坡上轉轉,看看柿樹、梨樹、核桃樹、山楂樹,都是碩果累累,壓彎樹枝。你想吃啥就摘啥,柿子甜,山楂酸,梨似蜜,核桃香。花椒氣味芬芳,穀場香氣四溢。家鄉的空氣清新、鮮淨、香甜、醉人,能使你健康長壽,不會生病。冬天咱有木炭,把屋裡烤得暖暖的,叫你熱得出汗。樑駙馬說得雲山霧罩,天花亂墜,竟把三公主給說暈了。後來經過萬曆皇帝恩准,夫妻倆回到太行山窩裡的樑家莊,過起了平民生活。
樑駙馬回到家後,重新掂起鐮刀,上山割柴;或扛起鋤頭,下地鋤田。早出晚歸,辛勤勞作。身體很快就恢復了原樣,渾身有勁了,也沒病了,飯量也大了,每頓又能吃鬥米鬥面了。同時,他又讓老孃教三公主紡紗織布,餵雞養蠶,還教她燒菜做飯,操持家務。
雖說朝廷不斷派人送來銀兩米麵,綾羅綢緞,但樑駙馬仍然堅持自食其力,勤儉持家。並叮囑妻子最好不要依靠別人過日子,要憑自己的本事養活自己。三公主在丈夫和公婆以及鄉風民俗的薰陶下,完全放下了公主的架子,變成了一個普通民婦。
就這樣過了好幾年,三公主不免思念起了親人,想父王母后,想姐妹兄弟。這種思念越來越強烈,越來越迫切,最後竟到了茶飯不思、晝夜難眠的地步。有心回京看望親人,無奈路途遙遠,談何容易?眼見得妻子整天愁眉不展,傷心落淚的樣子,樑駙馬心裡也很不好受。
怎樣才能消除公主的心病呢?他思來想去,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於是安慰公主說:“你不是思念親人,想見爹孃嗎?我有個好主意,不用去京城,就能讓你看到他們。”三公主驚喜地問:“什麼好主意,快說!”樑駙馬說:“就在咱家後面的太行山上蓋一座高樓,你登到上面,就能看到京城。”三公主破涕為笑:“真的嗎?那就趕緊找工匠蓋吧。”
於是,樑駙馬便讓工匠們在太行山的最高處建造高樓,名叫望京樓。
很快,一座高聳入雲、雄偉壯麗的望京樓就蓋成了。三公主迫不及待地登上樓頂,向京城方向眺望,只見遠處灰濛濛,霧茫茫的,根本看不到京城。看不到說明樓低,只有登得高才望得遠。於是,樑駙馬就讓工匠們再往上蓋。望京樓蓋了一層又一層,每蓋一層,三公主就登上去望一望。
這時樑駙馬就問:“看見了沒有?”三公主回道:“沒有。”樑駙馬就說:“那就接著再往上蓋。”就這樣,當望京樓蓋到九九八十一層時,三公主登上樓頂,放眼望去,她竟然看到了遠在數千裡之外的京城,看到了父王母后,看到了兄弟姐妹。此刻三公主心情激動,禁不住熱淚盈眶,呼喚親人。然而,當她擦去淚水,再睜眼望時,卻什麼也看不到了。
但就這一眼,足以使三公主心滿意足。後來每當她想念親人時,就登上望京樓,朝京城方向望一陣子,以撫慰自己思鄉之情。
因樑駙馬和三公主長年勞動,心態平和,沐陽光,浴風雨,身體竟越來越棒。兩個人你恩我愛,和睦相處,均活到十歲,無疾而終。那座高入雲天的望京樓,就在河南省林州市紅旗渠附近。只是由於年代久遠,經風吹雨打,現只剩下一些斷壁殘垣。
駙馬簡介:
“駙馬”一詞的原始義是:古代幾匹馬共同駕一輛車,轅馬之外的馬都稱之為“附”。《說文·馬部》中有:“附,副馬也。”段玉裁注:“副者貳也……非正駕車皆為副馬。”原來,先秦及兩漢時皇帝出行多乘車,從安全形度考慮,為使行蹤不讓世人知曉,除將自己乘的車稱為正車外,還設有許多和正車形式完全一樣的副車,同時還特地設一個替身,掩人耳目,藉以表明皇帝在“副車”上。秦朝時,張良會同大力士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陽縣阻擊秦始皇,就因其只擊中副車,秦始皇才倖免於難。“駙馬”一詞成為“駙馬都尉”官名的簡稱,始見於漢武帝時見《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當時,近侍中掌管正車的官稱為“奉車都尉”,掌管副車的官稱為“駙馬都尉”。駙馬都尉在兩漢時多是由皇親國戚勳臣的子孫擔任。到三國魏時,何晏娶金鄉公主為妻後擔任駙馬都尉;晉代王濟做文帝的女婿後也拜為駙馬都尉,於是後世才以魏、晉這種用法為常規,凡與公主結婚的,都為拜駙馬都尉。不僅漢族如此,就是遼、金等國的帝婿也稱為“駙馬都尉”。
《遼史·百官志》記述:“駙馬都尉府掌公主帳宅之事。”不過,明清以前,駙馬的官階並不高,金時駙馬都尉僅為正四品。到了清朝,駙馬稱為“額駙”,地位才顯赫起來。清咸豐年間,咸豐帝指派駙馬為自己死後“贊襄政務”的顧命八大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