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只為磨墨而生閱讀答案

  硯,只為磨墨而生。今天的墨從固體到液體,硯失去了用武之地,也就漸漸淡出日常生活了。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硯只為磨墨而生》閱讀材料

  硯,俗稱硯臺,是書寫、繪畫研磨色料的工具。古代文人對硯十分重視,不僅終日相隨,而且死後還用之殉葬。宋代米芾對一方山形硯臺愛不釋手,還專門為它寫了《研山銘》,連續三年抱著硯山入睡,真是痴迷到一定境界了。

  硯臺一物,大致起源於新石器時代用於研磨的石槽、石板。目前所知道最早的成型石硯,出土於一座戰國秦墓,跟毛筆、墨塊放在一起,文房四寶在這時就已有其三了。

  漢代的硯,往往還附帶一塊研石,就像搗藥的杵,被稱為“研杵”。這說明當時墨錠製作工藝尚未成熟,不能用手捏著墨直接在硯上磨,需用研石將墨塊碾碎磨細。東漢之後,隨著制墨工藝進步,墨錠可直接用手捏著磨,就不需研石了。

  早期的硯注重實用,普遍造型樸素,只有一些貴族墓葬才會出土比較精美的硯。唐宋以後,日常所用的硯造型也日漸豐富。比如唐代流行龜形硯、魚形硯,明清流行牧牛硯、虎伏硯等,精彩紛呈。

  製作硯臺,主要材質是天然岩石。但並非所有石頭都適合做硯,必須精挑細選,核心因素就是材料的硬度。

  墨錠的莫氏硬度通常在2.3左右,想讓它輕鬆磨出墨汁***稱為“易發墨”***,硯石中要有石英、長石等硬度較大***6-7***的礦物,它們是決定發墨效果的關鍵成分。然而柔軟的毛筆也要頻繁接觸硯臺,如果硬度太高,容易損傷筆毛,縮短筆的使用壽命。所以,硯臺又必須有一定的柔韌性。通常,在硯臺中佔主流的成分是方解石、絹雲母等,硬度在2-4之間,質地偏軟,細膩滑潤,不易傷筆。

  從微觀視角看,硯面經過打磨後,軟石部分磨損較大,微微下凹,硬石顆粒則微微凸起。研墨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眾多“小刺”從墨塊上刮下墨粉,再溶於水中。硬質的石英、長石顆粒必須很細,分佈也要均勻,研磨出的墨汁才夠細膩均勻,不會出現粗粒。各種礦物成分之間聯結緊密、顆粒間空隙小,硯臺就“不吸水”,墨汁更不易乾涸。

  符合這些標準的就是一款好硯,人們將廣東的端硯、甘肅的洮硯、安徽的歙硯、黃河岸的澄泥硯,並列為“四大名硯”。

  端硯、洮硯和歙硯都是天然石頭做成的。端硯出自廣東肇慶,顏色多彩,石質嬌嫩,摸起來像嬰兒面板一樣細膩。洮硯出自甘肅洮河,石色碧綠,頗為秀美。歙硯出自安徽南部、江西北部一帶,多位青黑色,其代表為南唐李後主最愛的“龍尾石硯”,產於江西婺源龍尾山的溪流中,質地細密溫潤,叩之聲音清越。宋代大書法家蔡襄曾專門寫詩讚美它,將它與天下至寶“和氏璧”相提並論。澄泥硯比較特殊,用於反覆淘洗、過濾後的細泥燒製的,屬於陶硯。因其原料講究、工藝獨絕,磨墨效果可媲美石硯。

  今天,除了少數書畫愛好者,我們平時寫字用的多是現成的墨水或墨汁。墨從固體到液體,硯失去了用武之地,也就漸漸淡出日常生活了。

  ***選自《博物》雜誌2016年第2期,有刪改***

  《硯只為磨墨而生》閱讀題目

  12.閱讀文章主體部分,概括主要內容。***2分***

  ▲ → 製作硯的材質要求 → ▲

  13.第8段劃線句中“這些標準”具體是指什麼?***3分***

  14.分析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表達作用。***4分***

  ***1***所以,硯臺又必須有一定的柔韌性。

  ***2***研墨的過程,實際上就是眾多“小刺”從墨塊上刮下墨粉,再溶於水中。

  15.下列說法與原文不相符的一項是*** ******2分***

  A. 硯臺,大致起源於新石器時代用於研磨的石槽、石板。就目前情況而言,文房四寶中的筆、墨、硯在戰國時期就有了。

  B. 並非所有石頭都適合做硯臺,核心因素是材料的硬度。硯臺要有硬度在6-7的關鍵成分,但主流成分硬度應該在2-4之間。

  C. 從微觀視角看,硯面經過打磨後,表面其實是凹凸不平的,凸出部分對發墨效果起決定作用,如石英、長石等礦物。

  D. 澄泥硯屬於陶硯,因其原料講究、工藝獨絕,大書法家蔡襄曾專門寫詩讚美它,將它與天下至寶“和氏璧”相提並論。

  《硯只為磨墨而生》閱讀答案

  12.***2分***硯的起源與發展或硯的發展簡史***1分***,介紹四大名硯***1分***。

  13.***3分******1***耐磨***或輕鬆磨出墨汁,或易發墨******2***有一定的柔韌性***或質地偏軟,細膩滑潤,不易傷筆******3***硬質顆粒很細,很均勻 ***4***不易乾涸***寫出三點即可,一點1分***

  14.***4分***

  ***1******2分***“必須”表明“一定的柔韌性”是製作硯臺的必備條件,是不可或缺的***意對即可,1分***,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1分***。

  ***2******2分***把微微凸起的硬石顆粒比作“小刺”,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研墨的過程***意對即可,1分,僅回答“打比方”或“比喻”而不簡要分析,不得分***,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生動性***1分***。

  15.***2分***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