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進酒教案

  《將進酒》是中學語文必學的篇目之一。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以供大家閱讀。

  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背誦全詩。 提高古典詩歌鑑賞能力

  過程與方法:2體味詩歌頗具特色的起興和誇張的運用,領會李白淋漓暢快的浪漫主義的詩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3理清詩歌的情感變化線索,認識李白淡於富貴,傲視聖賢的思想,瞭解其懷才不遇的苦悶和豪放不羈的情懷。

  教學重點:

  提高學生古典詩歌鑑賞能力 。

  教學難點:

  理清詩歌的情感變化線索,認識李白淡於富貴,傲視聖賢的思想,瞭解其懷才不遇的苦悶和豪放不羈的情懷。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比較法3、問答法4、討論法

  課時:1 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背景匯入:唐玄宗天寶三年***744***,詩人被排擠出長安後,又重新踏上了雲遊祖國山河的漫漫旅途。《將進酒》這首詩則是作於唐玄宗天寶十一年***752***。距詩人離開長安已達八年之久。當時,他與友人岑勳,元丹丘在穎陽山居小聚,三人登高飲宴,作者空有曠世之才而不被重用,遂借酒,抒發鬱憤不平之氣。

  二、初讀感知:1、聽課文朗讀,正音。2、學生集體朗讀。 3、學生自由朗讀,當堂背誦。

  全班誦讀詩歌。由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教師補充:《將進酒》是"勸酒歌",將***qiang***,請,願。漢樂府詩體。

  三、深入研讀:

  再讀開頭四句,教師提問:開頭四句讀完有什麼感受?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寫悲。李白和朋友開懷暢飲的潁陽裡黃河不遠,所以從黃河起興。這二句極言黃河源頭之高,似乎從天而降,東入大海,勢不可回。提問:詩人為何要寫黃河。帶領學生逐步分析,詩人寫黃河,儘管也寫出了黃河的氣魄之大,但有"不復回"之嘆,基調卻是悲。緊接著帶出對人生易老、光陰易逝的感慨。詩人的這種悲感,不僅僅是因為自己雙鬢成霜,英雄老去,更是對政治腐敗、自己政治抱負無從實現的憤慨而來。 這四句天地人生都說到了,境界闊大,極有氣勢。

  請學生細讀"人生"以下六句寫"歡""樂"。詩人年華老去,政治上極度失意,整日窮愁並非其本性,既然此處失意,就另外去尋找寄託。在這裡,詩人以為朋友聚會是人生快事,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及時行樂。這裡有一定的消沉。但並不完全消沉,對政治未完全絕望--"天生我才必有用"!算是對未來的一個期許。" 這一段讀來擲地有聲,豪氣沖天。

  "鐘鼓"以下六句寫憤。"鐘鼓"二句是詩人對腐敗的當權者和豪門貴族的否定與擯棄,又以古來聖賢與曹植字比嘆惋,充滿著不平之氣、憤激之情。

  "主人"句至結尾寫狂放之情。這一段詩人要將一切昂貴的東西都拿來"換美酒",真是狂放到極點。這種狂放,是詩人的悲之重、歡之濃和憤激之深的集中表現。

  鞏固提高:四、研究討論:主旨句理解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A句***與"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B句***作一比較,二者在內容和表現手法上有什麼異同?

  內容比較 A句 B句 不相同 "長醉不復醒"顯得消極,於憤激中略見低沉。 "開心顏"包含著個人對精神自由的追求,於憤激中略見昂揚。

  相同 都表現了詩人對權貴的鄙棄和蔑視的態度。

  表達形式比較 A 句 B 句 不相同 委婉,以"鐘鼓饌玉"借代權貴 直白,鋒芒直指"權貴

  因 《將》寫於《夢》後約七年時候,正值朋友歡聚飲酒,盡吐心中塊壘,詩歌以飲酒為題材,只能採用委婉形式。 《夢》寫於初離長安之時,詩人餘恨未消,因以遊仙為題材,"安能"句不能不卒章顯志,直訴心中意願。

  小結作業:我們不僅要感謝李白給我們留下了一首首偉大的詩篇,我們更要讚頌他偉大的人格,硬朗的人生!李白的懷才不遇,與他所處的封建社會制度是分不開的。和他相比,我們是幸運的,希望同學們珍惜這大好時光,帶著"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投身到對知識的探索中去,相信你們終將"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主題內容:這首勸酒歌,詩人借題發揮,把飲酒和對黑暗現實的批判結合起來盡吐鬱積在胸中的不平之氣。同時也流露出欲施抱負的願望。作業:比較《將進酒》與《行路難》的情感基調的不同。

  二

  教學目標:

  1、誦讀詩歌,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

  2、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理解其思想感情的複雜性;

  3、理清詩歌中詩人情感變化的線索,背誦全詩。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同學們,你們閒暇的時候喜歡聽歌嗎?***喜歡!***那麼老師在這裡為大家唱一首歌怎麼樣?***歡迎!***好,下面我就為大家清唱一首。***有感情的誦讀李白詩歌《將進酒》。***同學們聽沒聽出來老師剛才唱的是什麼歌?***不是,是讀了一首李白的詩——《將進酒》!***沒關係。古時候人們讀詩叫“吟誦”,“吟誦”也就是唱。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吟誦和欣賞李白的這首千古佳作——《將進酒》。

  二、背景簡介

  我們在學習《夢遊天姥吟留別》的時候知道,唐玄宗天寶三年***744***,詩人被排擠出長安後,又重新踏上了雲遊祖國山河的漫漫旅途。《將進酒》這首詩則是作於唐玄宗天寶十一年***752***。距詩人離開長安已達八年之久。當時,他跟好朋友岑勳曾多次應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個好朋友登高飲宴,借酒放歌,抒發情懷。

  三、解題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的曲名。將,讀qiāng,“請”“願”的意思。關於“將”字的這一含義,我們在高一時學習《詩經·衛風·氓》中間有“將子無怒,秋以為期”的先例。“將進酒”意即“勸酒歌”, 多以飲酒放歌為內容。李白的這首詩是借用樂府舊題,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

  四、整體感知

  1、下面,先請一位同學為我們大家朗讀一遍李白的這首詩。其他同學注意他朗讀時的字音和節奏。

  討論朗讀中的問題,達到所有學生都能讀準字音,讀準詩句節奏,理解詩句的基本含義。

  2、下面,我請同學們依據詩歌的內容作一個大膽的推測:宴飲後的李白可能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並說出你的依據是什麼?

  形象:大醉,酣臥不起。

  理由:他喝酒喝的太多。“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將進酒,杯莫停。”“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3、那麼,老師又產生疑惑了:李白為什麼要這麼狂喝痛飲啊?從詩歌的內容裡,你能找出原因嗎?***詩歌中的哪一句話集中而鮮明的表明了這一原因?***

  ①可能是酒逢知己千杯少。

  ②“銷萬古愁”,也就是借酒消愁。

  4、好友相聚,本來是人生快事;宴逢知己,更應該把酒言歡。李白卻為何有違常情,不喜反愁呢?帶著這樣的問題,讓我們一起把全詩朗讀一遍,也許能撥雲見日。

  師生齊讀全詩。讀後討論問題。

  我們知道,李白被排擠出長安,政治抱負不得施展,心中難免鬱悶。又根據課下注釋:此詩寫於天寶十一年,即公元752年,而史載李白生於公元701年,據此推算,詩人此時已是年過50的老人。韶華已逝,怎不叫人感而生愁?下面我們就來探究一下詩歌是怎樣抒發詩人情懷的。

  五、詩意解析

  1、請問,李白的愁懷在詩中具體表現為怎樣的情感變化過程?***縱觀全詩,圍繞一“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傷***1—4***樂觀***5—8***狂放***9—14***憤激***15—22***更狂放***23—27***愁苦***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