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庫釣魚技巧逗釣技巧有哪些

  逗釣技巧

  前些天,在倫河釣魚,由於魚情不太好,大家的收穫都不多,在實踐過程中,我發現在逗釣之後,上魚的效果倍增,所以收集整理了一些關於逗釣的資料,獻給釣友們,祝你們收穫多多!

  倫河水深1.2——1.5米,主要有白條和鯽魚,小雜魚少,但魚口比較輕,2—3兩的板鯽比較多,釣魚的技術要求有點高,比較偏愛腥香餌,如果釣法不對路,空軍的可能性比較大。

  野釣一般都是以鯽魚為多,逗釣就是根據鯽魚的習性,在釣魚時經常移動釣餌,底釣時,鉤餌落底後或躺臥水底,或豎立觸底,由於靜止不動,魚不容易發現,釣者將鉤餌提動一下,使餌料活動起來,引起魚的注意並來搶食,中魚率就會高於經常不動鉤的釣法,這就是逗釣。

  逗釣多用於魚不咬鉤時,一般有下列原因:一是魚的食慾不旺,想吃又不想吃;二是魚在聚精會神吃誘料,沒發現釣餌;二是魚把窩點的水攪渾了,發現不了釣餌;但是由於升溫,水下氣溫較低,魚已開始上浮;五是餌料不鮮活,魚不感興趣。有時遇上魚不吃餌,主動盪餌和被動盪餌都不起作用時,採用“逗釣”卻能出奇效。我總結出逗釣要做到準確“三動”——上下小幅度提動,左右小幅度擺動,前後小幅度拉動。

  一、就是拋鉤入水以後一般在1到2分鐘左右,如無魚動鉤就提竿將釣線輕輕提起5--15公分左右後再慢慢放下,這樣鉤基本上在窩位中不移位,只是上下動了一下,會吸引魚的注意,前來搶食。此名雲:“提逗”。

  二、是直接拉線、漂不離水,使線拖著鉤子在窩內20到30公分左右的範圍裡***或前或後、或左或右***幾個不同方向拖動,拖動5至10公分左右就鬆放線使底鉤沉底,拖動時要輕慢,每間隔三分鐘左右如無魚動鉤就再進行第二次,如此往復直至中魚。此名雲:“拖逗”。

  三、有時可以暫不用浮標,完全憑手上感覺來進行逗釣。方法是:提竿將鉤餌停在水中或水面不動,時間可長可短,感覺咬鉤餌拉動魚線就揚竿,此釣法持竿費力,精神集中,容易使人疲勞,所以要有耐心和耐力,主要用於釣浮效果較好。此名雲:懸逗:又叫手逗。

  四、在流動水域垂釣時請注意了,在應對“走漂”採取“跑鉛”釣法的基礎上,也可以“逗”。因為魚有個逆水向上遊、戲水帶覓食的習性。它們也是一個個的小群體集中活動,在不是很急的流水中上下來回地遊動著覓食,我們可以持竿在距窩一米左右的上游方輕輕地下鉤,注意:不要一次就放到底,讓鉤子順水下移,估計離窩有10到20公分的時候,再全部放下,在這段時間內就已經形成在逗魚了,往往就有魚咬餌一拖就跑,中魚在鉤了。此名雲:移逗。

  在逗釣大魚過程中,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一、誘釣最好分開,誘餌可以鬆散、霧化好些,釣餌一定要粘些,或是有一定的網狀,一句話就是逗釣時不管搓、拉鉤上一定要有餌。

  二、一般到逗釣的地步,魚都偏猾,此時可以考慮搓小餌釣大魚。這樣大魚容易把釣餌誤認為碎餌硝,放鬆它的警惕性,另外餌團大自重大,拖動過程中容易脫落露鉤。

  三、逗魚的動作不宜過大,力度不宜過猛,輕柔自然,誘魚而不驚魚。

  四、在逗釣中一定要善於抓細小的漂訊,特別是細小的下頓訊號,只要有異常漂訊,儘管細微,但一定不能放過。

  逗釣要注意的另一個問題是隨時可能出現的魚訊。由於鉤餌在動,魚以為它會逃避,便立即咬鉤。這種動作既可能發生在鉤餌剛上提時,也可能發生在餌料下落時,鯽魚咬鉤往往是送標,如果送標的速度正好與提標的速度一致,就可能發現不了送標的魚汛,因此而跑魚。所以,上提速度宜慢,若發現標尖突然加快速度上冒,肯定是有魚咬鉤,就要注意及時提竿。若在停止上提時,浮標還在繼續上升,也是有魚在送標;若在下落過程中,浮標突然停止下落,隨即出現上升也是魚在咬鉤,這時都要適時提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