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古代歷史

  現在我們所見到的歐洲史,一般都是從希臘開始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一、歐洲古代史

  早在公元前十幾世紀的時候,古希臘地區就開始出現了文明的曙光,一些奴隸制城邦散落期間,古希臘神話也是在這個時候開始出現的。大約公元前12世紀,希臘各城邦曾聯合遠征小亞細亞地區***即今土耳其***的特洛伊王國,關於這方面的內容,可以參看特洛伊戰爭的相關文章。對特洛伊的遠征雖然取得了勝利,但希臘聯軍損失也相當大,尤其是他們在回航途中在海上遇到颶風,回到希臘本土的不過十之二三,此後不久就被來自北方的雅立安人征服。

  雅立安征服後又經過了幾百年,希臘城邦再次出現和興盛起來,在小亞細亞西部沿海建立了一些殖民地。這時,西亞的波斯帝國逐漸強盛起來,波斯首先征服了小亞細亞地區的希臘殖民地,隨後曾三次進攻希臘本土均遭失敗,這就是希波戰爭,後來有個希臘人***忘記名字了,很拗口的***寫了《希波戰爭史》,歐洲語言中“歷史”一詞就是從這本書名演化而來的。這個時間大約是公元前492年~前449年。

  希波戰爭之後,波斯逐漸衰落,希臘城邦內部為了奪取霸權而開始了另一次戰爭,即波羅奔尼撒戰爭。戰爭的雙方是雅典及其支援城邦與斯巴達及其支援城邦:雅典是當時希臘式的民主制的典範,斯巴達則是完全由北方征服民掌權的軍事城邦。波羅奔尼撒戰爭的結果是斯巴達獲勝。這個時間大約是公元前431年~前406年。

  波羅奔尼撒戰爭耗盡了希臘人的力量,這時北方的馬其頓開始強盛起來。馬其頓王腓力二世在位的時候征服了整個希臘,其子亞歷山大後來整合了希臘的力量開始東征,建立了史上有名的亞歷山大帝國。腓力二世最終征服希臘的時間是公元前338年,前337年成立“希臘聯盟”,即“科林斯聯盟”;亞歷山大帝國:前336年~前323年。亞歷山大死後,帝國崩潰,大體分裂為三部分,其中歐洲部分即希臘本土地區,曾幾易其主,最終為安提柯王朝所統治,公元前二世紀中葉為羅馬所滅。

  公元前753年,羅馬城建立於今天羅馬城附近的七個山丘上。公元前二世紀初,羅馬統一了亞平寧半島,開始向外擴張,經過三次布匿戰爭,大敗宿敵迦太基,獲得了地中海霸權。公元前30年,屋大維擊敗安東尼,前27年,他建立了元首制,羅馬進入帝國時期。羅馬帝國繼續保持擴張勢頭,直到公元二世紀末,帝國版圖才最終確定:地中海成為他的內湖,東至西亞地區,南到埃及,北到大不列顛島,西臨大西洋。羅馬大約強盛了一百多年,公元三世紀,帝國開始出現統治危機;四世紀初,帝國重心東移;395年,帝國正式分裂為東西兩部分。

  羅馬帝國分裂時期正是史上著名的日爾曼人大遷徙時期。西羅馬帝國的統治持續了不到一百年,羅馬幾次被日爾曼人攻破。公元475年,西羅馬帝國最後一個皇帝被西哥特人廢掉,西羅馬帝國滅亡。

  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日爾曼人在西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了一些小王國,其中比較重要的有:伊比利亞半島的西哥特王國,西歐地區的法蘭克王國,渡海到達大不列顛島的盎格魯-薩克森人建立的幾個王國等等。公元七世紀,西亞的阿拉伯帝國興起,公元711年,阿拉伯軍隊渡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西班牙,隨後開始了對伊比利亞半島的征服,不願被阿拉伯人統治的基督徒退入到北部山區進行抵抗活動,從此開始了長達七個世紀的收復運動;法蘭克王國經歷了早期的發展後,在查理在位時達到了全盛,查理死後不久,他的三個孫子在亞琛訂立和約,將帝國三分,西部後來發展成為法蘭西,東部發展為德意志;不列顛島南部的英格蘭地區在這時處於七王國並立時期,不久走向統一,後來曾經過丹麥人入侵時期,但不久便光復,盎格魯-薩克森王朝一直持續到1066年諾曼征服。

  統治法國***西法蘭克王國***的加洛林王朝在987年絕嗣,一些大貴族推舉巴黎伯爵***count of Paris***休·卡佩***Hugh Capet,一譯雨果·卡佩***做國王,他加強了中央集權,建立了卡佩王朝,卡佩王朝之後是瓦盧瓦王朝和波旁王朝,波旁王朝在大革命時被推翻,拿破崙被流放後層短暫復辟,1830年再次倒臺。

  二、

  公元962年,德意志***東法蘭克王國***國王奧托二世在羅馬被加冕為“全羅馬人的皇帝”,建立“神聖羅馬帝國”,即德意志第一帝國。神聖羅馬帝國長期處於諸侯林立的分裂狀態,早期經歷薩克森、薩利安、霍亨斯陶芬、韋爾夫幾個王朝之後曾有過短暫的混亂時期,後來形成七大選帝侯制度,帝位也最終落在哈布斯堡家族手中,並被長期把持。神聖羅馬帝國亡於1804年,被拿破崙廢除。神聖羅馬帝國境內比較重要的諸侯有: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以維也納為中心,後獲得波希米亞、匈牙利等地的統治權***和普魯士***霍亨索倫家族,起家於勃蘭登堡邊疆侯,1701年稱王國,後來完成統一德意志的諸侯***等,

  勃艮第地區,曾長期獨立,15世紀時,勃艮第公爵大膽查理戰死,勃艮第絕嗣,領地主要為哈布斯堡家族所繼承,弗朗什-孔泰等地區為法國繼承。

  波蘭,斯拉夫人建立的王國,中世紀早期的中歐強國,後因國內大貴族勢力過於強大,王權分散而逐漸衰落,後三次被俄、普、奧所瓜分。

  匈牙利,馬扎爾人建立的王國,中世紀早期的中歐強國,曾與波蘭短暫合併。1526年,路易戰死後,匈牙利王冠落入到哈布斯堡家族手中。

  羅斯人是斯拉夫人的一支,中世紀早期曾陷入混戰中,後來他們從北歐請來了一批維京人作領主,就是羅斯王國。蒙古人西征之後,羅斯地區為蒙古人所控制。後來莫斯科公國逐漸發展起來,16世紀宣佈繼承東羅馬帝國的王冠,即沙皇俄國。俄國曾長期與北方的瑞典和南方的奧斯曼作戰,並向東擴張。經過彼得一世的改革,葉卡捷琳娜二世的時候,俄國達到最盛,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但農奴制一直嚴重妨礙著俄國的發展。

  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庭帝國,領地雖然有過短暫的擴張,但總體趨勢仍然是不斷減少的。1453年,被新興的奧斯曼帝國所滅。

  1066年,法國的諾曼第公爵威廉獲得了英格蘭國王的繼承權,但英格蘭貴族推舉哈良德為王,威廉率軍渡海,在戰鬥中,哈良德中箭身亡,威廉做了英格蘭國王,開創了英格蘭的諾曼底王朝,此即諾曼征服。諾曼底王朝後,英格蘭歷經金雀花王朝***安茹王朝***,蘭開斯特王朝,約克王朝,到多鐸王朝,多鐸王朝的伊麗莎白一世終身未嫁,她將王位傳給了遠親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稱英格蘭國王詹姆斯一世,詹姆斯一世是第一個統一了大不列顛的國王,為斯圖亞特王朝。詹姆斯一世死後,他的兒子查理一世即位,後來爆發了英格蘭資產階級革命,光榮革命後,英國曆經斯圖亞特王朝,漢諾威王朝,到今天的溫莎王室。 伊比利亞地區在阿拉伯人入侵後,北部山區一直有基督徒的抵抗運動,後來這些基督徒整合後建立了卡斯提爾、雷昂、納瓦拉、阿拉貢等王國,阿拉伯衰落以後,這些基督王國開始擴張,卡斯提爾和阿拉貢合併成為西班牙王國,此前在伊比利亞西南又形成了葡萄牙王國。復國運動勝利後,西班牙和葡萄牙便謀求海外擴張,開始了新航路的開闢,後來殖民美洲,從事奴隸貿易等等。

 

 看了的人還看了:

1.世界古代歷史故事

2.歷史故事大全

3.歐洲歷史格局變遷和歐盟的統一思想探討論文

4.外國古代神話故事

5.古代以色列歷史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