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回憶有關的散文

  回憶本是一種意識行為和情感體驗方式,一旦將其運用於文學中即超越了單純的心理學意義。關於回憶有哪些散文呢?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篇,希望你們喜歡!

  篇1:過年的回憶

  臘月剛過,大人們開始準備年貨的時候,就是我們最高興的時候。我們就渴望新的衣服,香甜的美食,新奇的好東西,和一些意想不到的新奇事。

  ***一***

  年集,記憶中最深的是趕年集。

  我們那裡陰曆三、八是集市,陰曆的臘月二十八就是我們的快樂節日,那是一年中最熱鬧的一個集會。四里八鄉的人們彙集在常莊的那塊平坦的地方,採購年貨,或者把自己家裡富餘的東西拿到集市上去賣。集市的南面有一個小山崗,我們趕集的時候正好從山崗上經過,站在山崗上往集市看去:人頭攢動,到處是人流,人流在集市上不規則的到處流動著,一會向東,一會向西,趕集的時候,有時不隨你的意願,站都站不住腳,只好隨著人流到處亂走。集市上的叫賣聲,呼兒喚女聲遠遠的傳來,顯示著集市的熱鬧,有似乎在招呼我們趕緊加入其中。

  記憶中的年集上,有一種像小皮球般大小、用大米花團成的東西特好吃!甜甜的,軟軟的,咬在嘴裡那叫一個好吃,這些圓圓的糕點用一根細線串起來,乍一看像一串串白色的糖葫蘆;還有用大米花伴糖切成的四四方方的大米糕,也是我們這些小孩子們誘人的美食。還有五角錢一碗的熱氣騰騰的羊湯,湯麵上漂著一層肥嫩的羊油,把燒餅泡在裡面,吃一口燒餅,喝一口羊湯,那絕對是人間美味!

  趕集累的時候,就跑到集市旁邊的小河邊聽說書的眉飛色舞的演說。說書的一般都是盲人,別看他們是盲人,他們的記憶力可好呢,把三國演義、西遊記以及其他的我們不知道的東西說的活靈活現,經常引起周圍的人們開懷大笑。說一小段,就會有人拿著鑼挨著人們要錢,現在看來好像就是聽說書的費用,每到這時,就會有一小半的人走開,說書的也不介意,只要有人聽,他就會接著說,一直到集市散了才會離開。

  ***二***

  放鞭炮是我們小孩子的喜好。

  記憶最深的是那個時候,農村裡都很窮,過年的時候父母們頂多給我們每人買一到兩掛二十響的小豆炸,我們一般捨不得放,直到年三十的時候才拿出來,小夥伴們聚在一起的時候才拿出來互相的顯擺。聚會的時候,就只見噼裡啪啦一陣亂響,伴隨著小夥伴們的笑聲,響徹整個村莊。

  後來生活條件稍稍好了一點,我們放的鞭炮就多了起來。二腳踢,啪的一聲響,同時從鞭炮的出口處頂出一個亮閃閃的小明珠,升到五六米的高空時,再“啪”的一聲炸了開來;地老鼠,外形像五角星,點燃後滴溜溜的亂轉,放到地上的時候,會像小老鼠一般到處亂竄,經常會把小夥伴們嚇的驚叫連連;鑽天炮,點燃之後,只聽“茲溜”一聲響,鞭炮升到了半空,然後在空中“啪”的一聲炸開,和小火箭差不多。

  ***三***

  拜年,在我的記憶中是一個神祕的活動。

  小時,我的哥哥們比較多,我是同輩中最小的一個,每逢拜年的時候,哥哥們總是拉著我去,那時的我就想:我這麼小,拉我去幹什麼呢?但是當長輩們正襟危坐,坦然接受我們叩拜的時候,心裡總是升起一種神聖的感覺:那就是我們應該向長輩們叩拜,向他們表達我們的尊重!

  記憶中小時候,我喜歡在大年初一的時候,和倆哥哥一塊去拜年。每逢大年初一的時候,那些長輩們在家穿戴一新,準備好好吃的:香甜的花生糖,清脆的瓜子,燒好的花生米,還有一角兩角的錢,專等著我們去拜年。拜年的時候,我們按照年齡的大小,年長的先進去,然後是年齡小的,等著我進去的時候,那些年老的哥哥們早就磕完頭出來了,害的我自己在後面匆忙的磕三頭,一臉尷尬的出來了。可是也有好處,那些哥哥們一般沒有好吃的東西塞進兜裡了,我除了好吃的,還有幾角幾塊的收入在裡面!更好笑的是那些比我年齡大的侄子們,拜年的時候老是取笑我:三叔,咱們一塊去拜年吧,有好吃的等著你呢!我老是板著臉對他們說:小孩子們,一邊涼快著去!那些大侄子們就哄哄笑著走開了。

  ***四***

  年會

  到現在我也搞不清楚什麼是年會!

  總是記得今年的大年初一是在大嶺聚會,明年是在常莊聚會,後年是在後河聚會,到後來是在鞏家山聚會。現在想來,也可能是每個公社商量好的,今年在你這裡開年會,後年在你那裡開年會吧。

  年會的記憶中就是一個熱鬧,那時沒有電影,於是看年戲就是唯一的主角。四里八鄉的都來了,都把自己平時捨不得穿的最好的衣服拿出來,穿戴一新,擁擠的戲臺周圍,熙熙攘攘的,邊看戲邊議論戲角的醜俊。聽了這麼多年的年戲,就一句臺詞記得非常清楚:劉大哥,你坐下,嚐嚐咱山溝的大西瓜……

  ……

  不經意間四十多年的光陰倏忽而過,感覺自己還小的時候,孩子已經長大成人了!喊一聲爸爸,自己都有點不太習慣;感覺自己還不大的時候,雙親已雙雙歸去。

  嘆不盡的流年歲月

  說不盡的髮髻童年

  喝不完的寂寞老酒

  唱不完的故鄉情懷

  篇2:致回憶

  回憶就像一棟擁有很多扇窗戶的樓房。有的窗戶晒著冬日的被褥,一輕拍就是一片灰塵;有的窗戶種滿了花,一開窗就是一陣芬芳。

  ——XX如是說

  對於“回憶”一詞的理解,我一直不知道如何用字面意思解釋出來,直到想起大學修的心理學課:記憶是過去的人、事、物在腦海裡的反應。那回憶應該就是當下這些人、事、物過了發生***即感覺登記***的那一刻,再進行記憶的提取吧!

  那個過程就好似“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斯,雨雪霏霏”的感覺,撥開眼前的垂簾似的帷幕,就向過去走近了一點,淋一淋迷濛的雨水,就洗一場心境,就是所謂的“身臨其境”吧!

  有人說,回憶是一杯苦咖啡,特別是在夜深人靜,周圍都是無可挑剔的寂靜的時候,獨啜飲之,那深邃的苦味浸透心脾,侵襲五臟六腑,擴至身體的每支血管,融入每一滴來來往往的血液,直至心房再抵達身體的每個頂端,如此迴圈往復。所以只要一開始進行回憶的人,就會越想越多,越想越遠,越想越深,從眼前的電影場景想到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困擾自己的種種思緒開始追本溯源,苦思冥想它從何而來,從感慨現在的狀態,到回味一路跌跌撞撞走到現在的整個歷史,或懵懂,或無知,或意氣風發,或憤土激揚。

  可是,人為什麼執意要活在苦澀的回憶裡,在墮進思緒的深淵裡,面對逃脫不了掙脫不開牽挽不住的往昔,沉悶頹廢地過活有什麼意思。即便是開心的、輕快的、活潑的美麗時刻在面對流年已逝的苦楚的時候都會顯得迷途已遠,今是而昨非。因為在一個人的時候,才會有時間有空閒的的細胞控制的面部表情需要有事物安置,而身邊的一景一物都可以讓我們浮想聯翩,這些關於事物的聯想與未來無關,反而是過去沉甸甸的歲月伴隨著大腦裡儲存著記憶的——海馬體,帶著裡面靈動閃爍的細胞所噴灑的熱情,讓我們的靈魂走出憔悴的軀殼,夢遊到昨天、前天甚至很久以前的過去。

  我們可以從照片裡的一顰一笑回想起當初那一刻定格時的場景,可以從照片裡的人想到之前與他發生的點點滴滴,可以從一本破舊的書回憶起自己寫下的筆記,再次思索裡面自己感到動人的故事和人生哲理,還有從眼前缺了一角還不捨得丟掉的茶杯回想起那些自己想努力珍藏的情誼……我想每個人都有一個藏寶盒,裡面的東西都不盡相同,可能都一文不值,但是對我們來說裡面都有不想忘卻,拼命想儲存的故事,因為我們知道時間是殘酷的,歲月是無情的,人是會長大會變的,所以,跟歲月作鬥爭的結果,我們只能無奈地將那些幼稚的、可笑的、笨拙的、粗糙的東西藏在別人看不見也不想讓人看見的地方,它可以在我們想的任何時候大方地讓我們翻閱,我想,我終於知道為什麼這個普普通通的盒子,有人叫它“時間囊”了。

  每當看到歷史書籍裡的東西,發現裡面的歷史事件一點都沒變,人物沒有變,時間線索也沒變,覺得歷史並沒有走,時間並沒有走,但是,我猛然想到自己的年齡,才知道,歷史畢竟是走了,所以我才這麼懷念,懷念過去,懷念那裡的一草一物。我才開始釋然,自己之所以不捨得丟掉以前的書、用過的筆,寫完的作文字、破舊的書包,不是自己節儉,而是因為懷舊。我們懷念過去,並非放不下當初的人與事,而是懷想曾經的自己。人生是一次單邊行程,很多東西都是唯一的,錯過了就不可能再遇到。世界變化如此的快,我們一路行色匆匆,卻怎麼也跟不上它的腳步,丟失的東西越來越多,等到再回頭看,已經找不回原來的自己。所以,保持一個本真的自我,是多麼難的一件事。

  而回憶,畢竟是遠了、淡了的霧靄,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人總是活在回憶並不好,從回憶裡走出來,做那時夢想的自己也許才是讓自己真正開心的事情。如果現在懂得將窗戶外的被褥拿走,取之以花兒的種子,給它澆灌,拍下自己辛勤勞動的一刻,我想,在花開鮮豔明媚、享受入骨芳香的時候,我一定不會後悔。

  篇3:過去,早已成為回憶

  時光斑駁了記憶的絲線,徘徊在光陰的故事裡,輾轉了生活的愛戀。時光走在阡陌紅塵中,過去,早已成為回憶。

  ——題記

  暫落的筆記,是否還能繼續延續?

  依稀記得那年今日,還在執筆燒錄著紅塵歲月,時過半年,你還靜靜的躺在那裡,如此靜逸。

  憶往昔,冬去春來四季明;看今朝,冬日物語霧霾言。站立在蕭瑟的寒風中,漸漸明白,回憶再好,終是往昔。又是一朝清晨,莫名的傷感湧上心頭,似是在回憶過往,似是在憧憬將來,總之、內心很亂。

  耳機,隔絕著外面的世界;雙手,敲打著鍵盤。思緒總在胡亂的紛飛,沒有一個合理的心情去述說去年的過往,也許文字功底太薄,也許心事太過於沉重,也許...有了異樣的情緒吧。心頭那些許的語言總是透露著莫名的哀傷,像急了枝頭飄零的葉子,總是和今日的陽光有著格格不入的映象,歲月無傷,在時光的光陰中,我們不斷追逐著明日的夢想。

  翻看著過去的筆記,時過半載,你依舊靜靜的躺在那裡,像是在訴說著什麼?而我卻好想開啟你的心扉傾聽你的訴說,可最終沒有抬手的勇氣,我想,也許就是一篇暫落的筆記吧,一篇沒有思緒的隨筆。那...為何沒有勇氣開啟??轉身,開啟——原來你是我那年刻錄的紅塵記憶。

  這個季節,時光阡陌了紅塵,而我們總是在回憶著過去,回憶著曾經的我們的往昔。佛說: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今生,你我的相遇,似乎總是遙遙不可期。我貪戀紅塵繁華,不肯靜守默然。命運也好像故意捉弄,當我覺得你與我同舟共濟時,一回頭,你早已逾越了鴻溝,到達彼岸,而我,徒留茫然與無措,與你對望只有一瞬間,可是隻此一眼,便已穿越千年。

  時光斑駁了記憶的絲線,徘徊在光陰的故事裡,輾轉了生活的愛戀。時光走在阡陌紅塵中,過去,早已成為回憶。

  是夜,一杯啤酒,蒙塵的心事,如若可以請告訴我,該怎樣才能留得住過往裡不傷的記憶,該怎樣才能放得下世事輪迴中不期的相遇,該怎樣才能看得透浮生若夢中未來的路途?是不是,從來就沒有一個答案可以回答出時間經久不息的奧祕,是不是,從來就沒有一種方法可以放慢歲月悄然流失的速度,是不是,也從來沒有一段故事可以演譯出人生悲歡離合的戲劇?我終是懂了——過去,早已成為回憶。

  這個季節我們再低吟,在淺唱,只怪時光走的太快,快的抓不到歲月匆匆的痕跡。

  是錯過還是過錯,就交給時間吧!!!時光是錯別的記憶,夕陽餘暉,對映隻言片語:漫漫歲月中我們許過多少諾言,多年之後我們是否還會無悔相伴,只為你的一笑誤我浮生的匆匆那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