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母親有關的散文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不斷變化,人們的思想觀念、審美情趣和閱讀取向也不斷有著新的需求。而散文,作為一種最自由的,“集諸美於一身”的文學體裁,日益得到當代人們的青睞。關於母親的散文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篇,希望你們喜歡!

  篇1:我的母親

  我的母親雖然是位很普通的家庭婦女,但我覺得她身上有一種閃閃發光的東西,總是那麼富有魅力。

  母親患有慢性胃炎和貧血病,父親長年在外從事鐵路工作,童年的我和姐姐、妹妹、弟弟一直隨母親在川西北的雁門山區艱難地生活著,一切家務重擔都落在母親羸弱的身上。母親雖然十分勞累,但是她對我們懷著一顆愛心,使我感到很溫暖。

  一個冬天,天剛矇矇亮。睡夢中的我被一陣陣痛苦的呻吟聲驚醒,發現母親在床上翻滾著,豆大的汗滴不斷從臉上滾下,我們兄妹幾個一齊撲向母親,嚇得直流淚,懂事的姐姐拿來家中惟一備用的去痛片,母親示意我從水缸裡取來冰冷的井水,把藥吞服了下去。一會兒,母親強忍病痛,咬著牙,故意擠出笑容:我沒事了,你們都去睡覺吧!等會兒我再叫你們起床吃早飯。說完,母親徑直走進廚房。見母親搖搖晃晃,像一不小心就要栽倒似的!姐姐快步跑到母親身邊:“媽媽,早飯我來做,你好好休息吧,不要再起這麼早了。”可是,朦朧中我們還是被板凳倒地的聲音吵醒,急忙睜開眼睛,窗外黑咕隆咚的,天上還有幾顆稀疏的星星。這時的廚房煤油燈微亮著,我趕快起了床,只見母親正在做飯呢!菜板上放著已經切好的土豆片、蔥、姜,頭天晚上的剩飯也被端上了灶臺。坐在灶邊新增柴禾的母親,身子無力地向左邊微微傾斜著,那雙慈祥的眼睛盯著鍋底的火苗。此時此刻,我的喉嚨像被塞上了棉花似的,只能從牙縫裡擠出兩個字:“媽……您……”便再也說不下去了。

  我是家中的長子,為了我,母親費盡了心血。那是一個陽光燦爛的夏日,那年我正好九歲,放學回家的路上,我見同學們三五成群擠向一個賣桃子的老人的背篼,有的偷拿一兩個桃子逃也似的沒了影子。我在一旁終於按捺不住了,也趁買桃的人多老人不留意,偷偷拿上一個桃子轉身飛跑。走進家門,我得意忘形地對正在縫補衣服的母親炫耀。突然,一記響亮的耳光打在我臉上,還未明白為什麼,母親怒氣衝衝地從柴房裡拿來一把黃荊條,劈頭蓋腦向我抽來,一根打斷了,母親仍然不解氣。不知打斷了多少根黃荊條,不管街坊鄰居怎麼相勸,不管我已經哭啞的嗓子,也不管我渾身上下的累累傷痕,母親總是不住手,口中不停地冒出“小時偷針,大了偷金,黃荊條下出好人”等話語。

  或許是還不解恨,母親拽上我,來到我偷拿桃子的地方,讓我向賣桃老人說明原委,賠禮道歉,並當場歸還桃子。當老人瞭解到事情起因後,對我母親說:“大姐啊,娃兒有錯管是應該的,但是,娃兒還小,不懂事,你把娃兒打壞了怎麼辦……”傍晚,我一個人跑到離家很遠的鐵路橋下,看著天上的星星發愣。當我把視線從天上轉向大街時,模模糊糊地看到遠處大道上晃動著一個人影,那人正快步向我走來。近了,近了,我揉了揉眼睛,瞪大兩眼注視著,啊,是母親,她手上端著的雞蛋炒飯還冒著熱氣。母親走到我面前,心疼地摟著我,淚流滿面:“娃兒啊,你不要怪媽媽心狠,媽媽這樣做都是為了你好啊!”哽咽了好一陣子,媽媽接著說:“你爸爸遠在貴州,我又天天在外幹臨時工,不能好好照顧你,媽媽對不起你……可這事,媽媽不能看著你越走越遠啊,聽媽媽的話,一定要做個好孩子。”母親把飯遞給我,我含著激動的淚水,一口氣將一大碗飯嚥下,頓時一股暖流湧遍我的全身。

  1975年,湘黔鐵路開通,父親從六盤水工務段來到凱里,第一件事就是將我們全家接到了貴州,一家人終於團聚,母親和父親也結束了“牛郎織女”的生活。母親的主要工作就是每天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地操持家務。幾十年彈指一揮間,與母親相濡以沫的父親已經離開我們整整近十年了,年逾古稀的母親一直隨我這個長子一道生活,仍然一如既往地忙碌著,默默地為我們操持著家務

  篇2:我和我的母親

  我是母親的女兒,也是兒子的母親。我從小在母親的懷抱長大,如今兒子在我的懷抱成長。無論我年齡的大小,我總是母親眼裡那個還未長大的孩子;不論我的孩子在未來將會成長為一個怎樣的男子漢,他將永遠是我最愛的寶貝。我想這就是母愛的天性吧。母愛的真摯情懷是代代相傳,生流不息的。

  俗話說,養兒方知父母恩。確實是生活的真諦,自從成為一名母親,無條件地愛著我的孩子以來,對我的母親多了一份深刻的敬意與感情,也更加了解我的母親。母親對孩子總是最無私、最堅強、最溫暖、最寬容。

  我出生於八零年代中期,那是一個既不貧窮也不富裕的時期,而我們家因為姐弟四個,日子卻是拮据到了極點。那年頭裡每年我們的學費都得讓父母親東拼西湊,像是一個大包袱壓得父母喘不過氣來。除了學費,平時我們的本子、筆和一家人的零花也是需要錢的。母親偶然一次發現做廢品買賣也是能夠賺到一些錢的,從此母親每天起早摸黑,做完家務就挑著籮筐去村裡村外吆喝,看到地上一個丟棄的塑料瓶也會趕緊撿起來,經常挑著幾十一百斤的廢品從外面回來,要知道母親是很瘦小的。而我那時年紀還小,很要自尊心,雖然知道母親收購廢品也是為了我們孩子的生活,但每次有同學嘲笑我母親是收廢品的時,我便在心裡要把母親恨上一次,抱怨她為什麼沒有錢。現在每次想起這件事來,心中都對母親充滿了愧疚,母親樸實堅強,不偷不搶,瘦小的她在生活的磨難中卻能發揮無限的潛能,一直用自己的勞動來為這個家承擔風雨。如今的我很驕傲,因為很多時候發現自己的骨子裡似乎也遺傳了母親的那股堅強。

  生活中有些東西終究是註定的,母親的勤勞也是抵不過現實的貧窮生活。在我16歲時,一腳踏出校門,一腳邁進社會的大學堂,我想揹著揹包從此開始自己的人生路。母親堅決不同意,非要送我去一個親戚那兒學做裁縫,我知道母親為她和父親沒能力供我繼續讀書而難過,我出去打工她也不放心,她覺得我學一門手藝呆在她眼皮底下她比較放心,用母親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年紀小,沒腦子,被別人騙了就不得了!對於母親的固執,我只有聽從安排。在親戚那兒學了一段時期裁縫,現在想來,汗啊,我連幫母親縫一件衣服都不會。在這之前,我作家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心中一直在蠢蠢欲動,我覺得人生就應該學孫少平那樣自己去打拼,按自己的理想朝前進。在發現手藝這條路並不適合我後,我毅然下定決心南下深圳,來到一個工廠做流水線。記得後來與母親通電話時,母親在電話那頭流淚,一邊指責我不聽她的安排,一邊又對我千叮嚀萬囑咐,唯恐我馬上會在社會裡上當受騙。此後又聽父親提醒我,要多打電話給母親,要是時間久未接到我的電話,母親晚上擔憂得睡不著覺。在深圳的打工生活讓我豐富了生活的閱歷,多了人生的摯友,有兩個朋友一直到現在我們還在聯絡,友情不減當初。好在我在深圳並沒有人來騙我,要不估計母親要急死的。

  早在幾年前,我進入煤礦上班,結婚生子,生活***下來,母親對我才終於喘了一口氣,緊繃的玄稍稍有所放鬆了。不過每次她在電話中叮囑這叮囑那的習慣依然沒變,擔心我們小兩口吵架,擔心我沒有把她的外孫帶好,擔心我愛亂吃零食的習慣,總之母親總是能想出那麼多的事情來。母親對我的心正如我對三歲的兒子一般,兒子吃東西多點我擔心他會撐到,吃少點擔心他會餓肚子。在母親心中,我是她永遠也放心不下的孩子;而我的孩子在我心中,也是時刻的牽掛,這就是一個母親的心,是永恆的母愛。

  我從母親那兒得到母愛的幸福,我又給予兒子我的母愛。我想對於我的母親,她的恩情我是無以為報的,我能做的就是帶著老公和孩子多回家看望她。***

  篇3:懷念母親

  常在散文網上看到一些憑弔母親的文章,讓我深深地感動和淚流。不由得無限的哀思悄然鋪開湧入心底,瀰漫在疼痛哀思恍若遺憾裡。遺憾著母親竟英年早逝,在那無知懵懂幼小的年齡,記憶是一片空白,哪裡還有母親的形象?雖然父親後來娶上了繼母,但是我們之間似乎有著血緣相隔距離的生疏,阻礙了母愛。在我的心裡依然不能認定她就是我的母親,時不時的悲痛著生母為何要離我而去?在那遙遠的天國,您是否還記掛著我,孤獨的存留於世,痛苦的活著?生命的離去,是沒有選擇,只能服從。如果生命的離去可以選擇的話。我想,我的母親無論如何也不會離我而去,奔那遙遠的天國,靜赴安然。她也會像所有的母親一樣,把我撫養成人,定要我快樂幸福!絕不會在那遙遠的天國,與我陰陽兩隔。

  “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沒媽的孩子像根草”。母親的死去,帶走了暖融融地母愛,留下的是孤獨痛苦的我。像是那流浪的貓狗,孤零零地走在大小街道,隨時會受到人的恐嚇,同類的欺凌。我正是那流浪的貓狗,時而會受到夥伴們的嘲笑或謾罵,說我是莫娘崽,沒人要,舅舅不疼,姥姥不愛……幼小的心靈受到無法傾述的心痛,委屈自心底蔓延,淚水似雨滴從臉上滑落,甚至禁不起夥伴們的奚落,哇哇大哭。每當此時,他們會哈哈大笑一窩蜂的散去,留我在原地委屈的悲傷。

  當時,由於年齡小,無法理解母愛是什麼?只知道人家有媽媽,我卻沒有。人家叫媽媽、媽媽、媽媽……從那一刻起,我似乎知道模模糊糊地母愛。當風雨來襲,母親會給孩子遮風避雨;當寒來暑往,母親會給孩子添衣禦寒、脫衣除熱;當頭痛腦熱,病病痛痛,母親會揹著孩子就診看病,打針吃藥。雖然明白了母愛,也懂得了母愛,更渴望能有一份母愛,來熨燙著我那孤獨的心。讓我不再委屈,不被同伴們恥笑謾罵,和他們一樣的擁有著母親,沐浴著母愛,快樂的成長,幸福的生活。然,我的母親已經死去,長眠於地下,無論如何也不能把她從九泉之下揪出!從遙遠的天國裡喚回!我又怎能得到母愛?雖然有繼母,但我不是她親生的,她又怎能給我母愛?經常是要理不理,要管不管,有時會遭到無端的打罵。在她的眼裡,我根本就不是她的孩子,只能是她的累贅。所以,只要她臉上陰雲密佈,就會在我的身上發洩傾盆大雨,全不把我當回事。身為人母,如此般的虐待我,心有何堪?難道就不怕遭天譴、遭非議?然而,繼母完全不顧及她的所作所為,任她的性格胡來刻薄著我。可憐弱小的我,只能逆來順受,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但是,在我的心裡,也完全不把繼母當母親看,甚至也懶得叫她一聲媽。

  逆來順受慣了的我,變得緘口無言,不大喜歡與人交往。若如一位深居閨房的小姐,羞於見到一雙雙詫異的眼神,只得躲於深閨之中。我卻害怕那些憐憫的目光,在訴說不同尋常悲苦落薄的我,一聲聲嘆息,一聲聲無奈,更增添了我的苦痛。生命的出生是無奈,生命的離去也是無奈。我的出生既是無奈,母親離去更是無奈。我只能在無奈裡掙扎,在無奈裡痛苦,在無奈裡苟活。

  成長的年齡在缺失溫暖愛意裡孤獨前行,任荏苒歲月憑苦痛澆淚磨啊磨,把那些悲苦輪廓磨成粉,碾成泥,灑在記憶的扉頁。翻過記憶篇章,走出孤獨的陰影,忘掉成長的痛。生命賦予的力量,主宰自己的命運,樹起桅杆,扯起帆,斬風破浪,遠航人生的座標,到達幸福的彼岸。

  生命的歷程走過了曲折盤旋,終於可以和其他人一樣漂泊在五彩繽紛的城市。繁華絢麗誘惑著我心所向,不再為沒有母愛而痛苦。然而,我不能不想我沒有母親!母親雖然在我很小很小就離塵去世,扔下孤獨的我,在人世間孤零零地成長,受過的委屈,承受沒有母愛的痛苦。但是,我還是要感謝母親給了我生命,才有我在人世間痛苦的成長,經歷了非常人的磨難。或許,我缺失母愛,收穫了痛苦成長的經歷,明白了人生苦短流長,世態炎涼,冷暖自知。也許,我會在我未知的人生道路上,多一份堅毅,少一分怯懦,長一份見識,生一份理性。面對生活的挫折,我會繃緊意志的弦;面對命運的作弄,我會遇事不驚,順其自然,坦然面的,沉澱在命運的過往裡,邁過坎,轉過彎,又是嶄新的開始。

  母親在我的心裡依然是一片空白,使我更加懷念起母親來,搜尋依稀的記憶,找尋往昔的片段,究竟還是憶不起母親的容顏。翻箱倒篋,想找一張母親的照片,遺憾的是母親未曾留下半張。無奈的思緒不是滋味,只能想著母親靜靜躺在山坡上,隆起一捧黃土,那就是母親居住的地方。也不知母親在山坡上孤獨的躺了多少年?慚愧啊,也不知母親何年何月何日生?也不知母親何年何月何日死?身為人子,竟然不知道母親生辰年月,離塵祭日。真是天大不孝,不可饒恕的大不敬,在心裡產生了一種罪惡感,對不起母親,揹負了愧對母親自我的譴責。“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不奢望像那些孝子們在母親床前孝行天下!我只乞求能知道母親長啥樣,姓氏、名誰?然而,我這小小的願望卻無從實現。只能增添著我的罪惡感,加重負重愧對母親的心。每每別人問起我的母親,而我只能無言以對。那一刻,我是多麼負累、羞澀、愧疚、自責、不孝。

  記憶裡雖然沒有一點母親印象,腦海裡也勾勒不出母親的一顰一笑,除了一片空白還是一片空白。但是我還是深深地祝願,希望我的母親在天國裡安好,幸福的生活!不孝兒在陽間懷念苦命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