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護理知識

  急診院前急救的操作流程是怎樣的呢?裡面有哪些重點的知識是要我們學習的呢?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院前急救護理方面的知識,供大家參考。

  急診院前急救的應急護理管理

  1院前急救的特點

  1.1侷限性院前急救不同於院內急救,不僅現場衛生條件差,還受到攜帶急救藥品、器具有限等限制,客觀上給急救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因此,應該加強這方面的管理力度,克服客觀上的不足。

  1.2綜合性急救物件和外傷種類的多樣性,打破了醫學分科的界限,要求醫護人員必須具備綜合的醫學基礎理論知識和現場救治的基本技能,因此,必須培養全科型醫生和護士。

  1.3複雜性急救病人的多樣性,致病原因的複雜性,情況多變性,搶救過程又直接受現場人員的監督***院前***,情緒所受影響大,急救人員不僅要全力搶救處置病人,還必須盡力排除各種干擾,以保證搶救工作的順利進行。針對其現實問題,有“的”放矢,以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為工作的重點。

  2要有一套完整的院前急救制度及出診流程

  2.1院前急救護士應熱愛急診工作、具有高度責任心,業務技術熟練、服務態度好、獨立工作能力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有綜合處理問題能力和應對突發事件應變能力。提高出診護士的業務技術水平,不斷拓展業務技術範圍,增強護理人員的急診、急救意識,提高急救水平,時刻牢記“病人第一,時間就是生命”這一理念,突出一個“急”字、強調一個“快”字、力求一個“穩”字。分秒必爭地進行搶救工作。定期對護士進行院前急救技術培訓,如心肺復甦、止血、包紮、固定轉運操作,提高院前急救隊伍的應急操作能力。

  2.2我院地處邊疆,地理位置複雜,出診前一定要準確定位患者的地理位置,所患疾病或外傷情況,以便準確、迅速到達現場,又能備齊所需物品,不知道患者情況而盲目出診,會因為延遲到達而失去搶救時機,或物品準備不全而無法進行搶救。例如:我們知道患者的地理位置而不知患者的病情,我們只帶常用搶救藥品,到達現場才知道患者是從高空墜落,那麼我們如果不備有夾板、頸託等物品,就無法保證將患者安全轉運,所以出診前要儘可能地瞭解患者的情況。

  2.3出診人員應配備通訊裝置。通訊聯絡在出診搶救工作中至關重要,一是出車途中及時與呼救者聯絡,每隔5分鐘與對方聯絡,瞭解病人情況,指導對方或患者實施恰當而必要的現場自救措施。對交通不便的,及時指導對方將病人安全轉移到交通便利的地方,為急診、急救爭取時間。二是發現意外情況及時與醫院聯絡,或者接到傷情、病情比較特殊的病人,及時告知醫院相關科室,在病人到達之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使病人到醫院後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檢查和救治。

  2.4加強急救物品和急救器材的管理。定時檢查、更換;出診使用後應給予及時補充到位。確保其數量和質量始終處於良好狀態。

  2.5規範院前急救人員的言行。在患者面前要沉著、穩重、嚴肅,搶救有條不紊,護士熱情耐心細緻地關懷病人,滿足患者的需要,注意語言表達,切忌當著病人面說“病情不重,沒事的”、“這麼嚴重啊”等不恰當語言;轉診病人切忌當著病人面說下級醫院***或醫生***的過錯,避免引發醫療糾紛。轉運過程中一定要對病人及家屬“多說一句,多看一眼”。切忌由於粗心給病人帶來風險,強調細節管理與風險控制。

  3健全落實各項規則制度,醫護密切配合

  3.1處置時間急救服務物件是各種急、危、重症和意外傷害的病人,急救工作體現了一個“急”字,患者起病急,有效搶救時間短。一到現場立即搶救或運送,充分體現了“時間就是生命”的緊迫性,所以要求醫療救護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做到沉著、冷靜、果斷。

  3.2口頭醫囑對現場實施搶救醫師的口頭醫囑,護士必須複述一遍確認後方可處置執行。在醫生未到達現場之前,護士應採取和實施必要的、力所能及的急救措施,以便縮短搶救時間,提高搶救成功率。

  3.3醫、護工作缺一不可,在搶救工作中要與醫生做好溝通,雙方協調好關係,根據瞬即變化的病情,及時調整搶救措施,做好搶救配合工作。

  3.4熟練掌握基礎和高階生命支援的基本理論和技能,如要求急救中心的全體護理人員熟練掌握心、肺、腦復甦技術,人人過關,並且運用自如,以達到有效的救治。

  3.5加強基本技能的培訓熟練掌握靜脈穿刺技術,如在搶救危重病人時,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建立有效的靜脈輸液通路,為更及時有效的搶救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常用的止血、包紮、固定、搬運的方法能正確使用,以降低致殘率。

  3.6常用藥物的使用對藥物的作用機理、常用劑量、使用方法、毒副反應等要熟練掌握。如: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院前溶栓治療,藥物的正確使用,觀察內容應該熟練掌握,使患者真正達到有效的救治,為院內的進一步治療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還可以降低後遺症的發生率。

  4保證院前急救的護理檔案質量

  院前急救的護理檔案是非常重要的醫療文書,本著對患者生命負責,對自己的醫療行為負責的態度,一定要及時、準確詳盡地記錄治療所用的藥物,採取的護理措施及詳細病情發展過程,及時簽字;不出現遺漏、塗改現象,保證醫療、護理檔案的客觀性、科學性和真實性。完整的醫療、護理檔案記錄會給下一步搶救治療提供真實的病情演變過程、救治的措施、資料和資訊,例如在院前急救中用過的藥物,當入院後患者再次使用該藥物時會考慮使用的劑量等問題,護理記錄會給院內醫生提供一套完整、可靠的院前搶救的醫療資料資訊。護理檔案也會成為醫療證據。

  5院前急救護理工作要程式化、規範化

  到達現場首先了解環境及患者情況,確定患者最需要什麼樣的急救措施。再進行有序的急救護理。例如:有毒氣體中毒者,首先在有良好的自我防護的條件下,迅速將患者轉移到無毒氣場所;外傷性患者,首先保持呼吸通暢,開通靜脈通道、止血;骨折肢體先易後難進行固定;溺水患者首先清除其咽內、鼻內的異物,進行心肺復甦等,總之要針對不同病情采取不同的有效、有序、快捷的搶救措施。

  總之,急診院前急救的應急護理管理就是不斷強化急診護理專業技術培訓,不斷優化急診護士綜合素質,要重點突出對各種急救規範、措施、器材的熟練、正確應用;在培訓途徑和形式上,著力在崗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上下功夫。在培訓內容上,進行急診專業思想、醫德醫風教育;在能力上注重心理素質培訓,培養和塑造醫護人員的快速反應能力、敏銳的觀察力、正確的判斷力,以及臨急不亂、有條不紊工作的承受能力,保證急救工作的順利進行。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傷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