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怎麼算進成本里

  有效的成本分析是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成功與否的基本要素。不完善的成本分析可導致單純的壓縮成本,從而使企業喪失活力。下面讓小編來告訴你吧,希望能夠幫到你。

  工資如何計算成本

  1 成本專案的劃分

  1.1 企業計算產品生產成本,應當設定原材料、自制半成品、燃料和動力、直接工資、職工福利費、廢品損失、製造費用七個成本專案。

  1.1.1 原材料: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經加工改變其形態或性質並構成產品主要實體的各種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外購半成品***外購件***、修理用備件***備品備件***、包裝材料等。

  2 成本核算物件和計算方法

  2.1 企業要根據生產組織型別、生產過程特點、產品繁簡程度和成本管理的要求,充分考慮企業內部貫徹分級管理的目標成本費用責任制的需要,合理的確定成本核算物件、選擇相應的成本計算方法,彙集成本費用,計算產品的生產成本和歸屬單位的責任成本。

  2.2 核算物件的確定

  2.2.1 按定單或批量組織生產的企業應以每批或每件產品作為成本核算物件。

  2.2.2 生產工藝過程相對比較簡單。產品按大批大量組織生產的企業應以產品品種為成本核算物件。

  3 成本費用的歸集和分配

  3.1 材料費用

  3.1.1 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實際消耗的外購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輔助材料、燃料、備品備件、外購半成品、包裝物、低值易耗品等***的成本,包括買價、運雜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和入庫前的整理挑選費用等。

  4. 自制半成品的核算

  4.1 對生產過程劃分為若干步驟,各生產步驟按零部***組***件組織生產,可以單獨計價,完工後直接轉入自制半成品倉庫的中間產品,應進行自制半成品的核算。

  各生產步驟的半成品成本,採用平行結轉方式的企業,不單獨核算自制半成品成本。

  5 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

  5.1 企業對於一次支付、分期攤銷的費用,攤銷期限在一年以內的,應當在費用支出時,列作待攤費用,並分別費用專案,按受益期確定分攤額,分月攤入產品成本,不得多攤、少攤或不攤。

  6 生產損失的核算

  生產損失是指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損失,包括廢品損失、停工損失、“三包損失”等。

  6.1 廢品損失

  6.1.1 企業應對廢品損失進行單獨核算,廢品的報廢損失和修復費用均計算到製造成本。收回材料和廢料的價值以及過失人負擔的賠款應衝減廢品損失成本。

  成本的基本資訊

  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範疇,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其所費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物件化稱之為成本。 並且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髮展,成本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處於不斷地變化發展之中。

  成本的會計定義

  1、成本是生產和銷售一定種類與數量產品以耗費資源用貨幣計量的經濟價值。企業進行產品生產需要消耗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貨幣計量,就表現為材料費用、折舊費用、工資費用等。企業的經營活動不僅包括生產,也包括銷售活動,因此在銷售活動中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同時,為了管理生產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同時,為了管理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也具有形成成本的性質。

  2、成本是為取得物質資源所需付出的經濟價值。企業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購置各種生產資料或採購商品,而支付的價款和費用,就是購置成本或採購成本。隨著生產經營活動的不斷進行,這些成本就轉化為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

  3、成本是為達到一定目的而付出或應付出資源的價值犧牲,它可用貨幣單位加以計量。

  4、成本是為達到一種目的而放棄另一種目的所犧牲的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