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備考力學總複習
物理來源於生活
同時也應用於生活,我們學習物理知識的主要目的是用物理知識去解釋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並運用物理知識去分析各種問題出現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措施來解決相關問題。
社會要想進步
首先是科技的發展,學習物理還有一個很重要目的,就是通過物理知識的掌握和理解,能夠靈活運用這些知識去創新,來探究未知的領域,找到新的答案,是科技發展到一個更高的領域。這也是近幾年物理中考命題的方向和趨勢。三 中考物理目前日益靈活,更趨向於學生的獨立思考,注重學生設計能力,對於實驗考試分量加重,實驗題型變化較過去變多。
同學們在進行綜合複習時應該努力做到三點:一是弄清各個物理知識之間的區別;二是要抓住各個物理知識點之間的相互聯絡;三是要注意物理知識的綜合應用,提高綜合應用能力。
力學總複習
1.力要深刻理解力的概念對於力的概念的理解,要緊緊抓住兩點:
一是力不能離開物體而單獨存在,離開了物體去談力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二是物體間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同時性;
兩個物體之間發生力的作用的時候,一個物體既是施力物體,同時也一定是受力物體,並且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總是同時存、同時消失的,無先後之分。
2.要注意理解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區別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相互作用力是分別作用在兩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所以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區別主要就是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而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並且相互作用力肯定不是平衡力,因為它們不在同一個物體上。
相同點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區別
作用在一個物體上
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相互作用力與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與平衡力
平衡力相互作用力
相同點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區別作用在一個物體上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3.注意壓力和重力的區別與聯絡。
區別
定義不同
重力是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施力物體是地球,受力物體是地面附近的一切物體。
壓力是垂直壓在物體表面的力,是由於物體間相互擠壓而產生的,施力物體是施加壓力的物體,受力物體是被壓的物體
作用點不同
物體的重心
受壓物體的表面
方向不同
總是豎直向下
總是垂直於物體的支援面
聯絡
都屬於力,都具有力的三要素。只有在物體放在水平面上且不受其它力的作用時,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才僅僅在數值上等於重力。
學習方法
重力壓力
區別定義不同重力是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施力物體是地球,受力物體是地面附近的一切物體。
壓力是垂直壓在物體表面的力,是由於物體間相互擠壓而產生的,施力物體是施加壓力的物體,受力物體是被壓的物體
作用點不同物體的重心受壓物體的表面
方向不同總是豎直向下總是垂直於物體的支援面
聯絡都屬於力,都具有力的三要素。只有在物體放在水平面上且不受其它力的作用時,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才僅僅在數值上等於重力。
4.慣性、慣性定律要正確理解慣性和慣性定律***牛頓第一定律***的區別。
1***慣性是物體本身具有的一種屬性,靜止的物體總是想“保持靜止”;運動的物體總是想“保持勻速直線運動”。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慣性與物體的形狀、速度、受力與否、都沒有關係,一切物體也不論是固體、液體還是氣體都有慣性,它的存在是無條件的。***它只與質量有關,質量越大,慣性也越大,以後在高中就會學到***。
2***慣性定律是牛頓在實驗的基礎上,經過高度概括、總結、推理,得出的著名的牛頓第一運動定律:一切物體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慣性定律是一條運動規律,它揭示了“物體不受外力作用的時候將會怎樣運動”。
“不受外力作用時”是該定律成立的條件,由於我們周圍不存在不受力的物體,因此牛頓第一運動定律不能用實驗來驗證。但它是在實驗的基礎上,經過科學推理、總結出來的,並經過實踐檢驗是正確的。
注意:“或”指物體不受外力時運動狀態有兩種可能:一是原來運動的物體不受力時,會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二是原來靜止的物體不受外力時,會保持靜止狀態。因此,定律中的“或”不能寫成“和”。
正是由於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告訴我們:一切物體都具有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這個性質叫做慣性。因此,牛頓第一定律也叫慣性定律。
5.功率 、機械效率要注意功率、機械效率兩個概念的區別功率和機械效率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單位時間內完成的功;
機械效率表示機械效能的好壞,即機械所做的總功中有多大比例是有用的。
機械效率和功率是兩個物理意義不同,也沒有直接聯絡的物理量,功率大的機械,機械效率不一定大;機械效率高的機械,功率也不一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