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警申論考試寫作指導及參考範文
申論寫作一直是申論考試中的一大難點,特別是申論寫作的大作文,更是讓不少的考生感到頭疼。其實想要寫好申論作文,多參考學習優秀範文的寫作方法十分重要。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希望可以對大家的招警申論考試備考有所幫助。
一、招警申論考試寫作指導:
1、精準立意要審清要素
很多考生之所以不能精準立意,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一是忽略題幹中一般要素,題幹中一般都會有“結合給定資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的要求,很多考生直接忽視了這個看似普通的要求。一般來說命題人最普通的要求就是圍繞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其實這種問法裡面已經隱含地告訴大家文章的立意與總論點、立意與材料主題之間的關係,很多考生在考場上忽略了這個隱含的關係;二是沒有特別關注題幹中給出的特殊要求:比如以A為話題或者給出某句話,其實題幹已經很隱晦地告訴考生文章的總論點或者主題,但遺憾的是很多考生直接無視這個要求,因此寫作時候就不能很好地把握命題人的意圖,進而導致無法精準立意甚至偏題。
2、精準立意確定材料主題
正是由於總論點與材料主題存在某種關係,廣大考生在選取文章總論點的時候要想精準立意,必須先確定材料的主題,然後再根據材料主題去選取總論點才能精準立意,而事實上很多考生在沒有確定材料主題的情況下就貿然去確定文章的總論點,這樣導致的後果就是所選取的總論點不是跑題就是偏題,進而影響了文章的總體發揮,因此,考生在選取總論點之前一定要先確定材料的主題,這樣才能精準立意,符合命題人的意圖,拿到高分。
3、精準立意選取總論點
只有在前兩步都完成的基礎上再去選取文章的總論點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所選取的總論點才會忠於題幹要求,忠於材料主題要求,即使沒有找到最佳的總論點,也能做到精準立意。
二、招警申論考試參考範文:話風是領導幹部的“軟實力”
語言,不僅僅是一種表達工具,有時候它足以產生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影響。古代有“三寸之舌,強於百萬雄兵;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的說法。前者說的是戰國時期趙國的毛遂,自薦遊說楚國,說服楚王楚趙結盟、聯合抗秦。後者說的是東周重臣顏率,以贈九鼎為由使齊王派軍退秦師救助東周,又以智辯打消齊王私吞九鼎的想法。
說話作為思想的口頭表達,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優勢。很多看似零碎、不經意的談話,往往蘊含著深刻的道理。談話之間你來我往的互動,往往能夠在偶然中碰撞出新的經驗和智慧,這正是說話的魅力所在。“鍵對鍵”替代不了“面對面”,古人所說的“面授機宜”“耳提面命”,強調的也是當面交流的重要性。黨員幹部坐下來和群眾交流,瞭解他們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不僅可以更好地服務群眾的所需所盼,也能夠獲得群眾真心實意的認可和擁護。
言語是心靈的窗戶,話風是作風的影子。黨的以來,黨風政風有了明顯好轉,文風中的一些惡習也大為改觀。相較而言,“正話風”卻還有待加強。話風關乎長期形成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一些不良話風更加根深蒂固。一些黨員幹部要麼說話不分場合、不看物件,要麼無話可說、不會說話,影響了工作開展。更有甚者,口無遮攔,出口便是“你是準備為黨說話,還是為老百姓說話”“老百姓就是事兒多,是吃飽了撐的”這樣的雷人言語,違背黨的宗旨,更傷害群眾感情。
資訊化時代,指尖一點,世界觸手可及。自不必說“好話不出門,惡語傳千里”,個別媒體斷章取義,一些傳播者信手轉發,足以讓一段講話在不同的語境下產生不同的解讀甚至曲解。有的領導幹部擔心言多必失,因而在應該說話時也三緘其口。“雷言雷語”不行,緘口不言、噤若寒蟬也不行,敢說話、能說話、善說話,是時代提出的群眾工作和宣傳工作的新課題。正視說話、重視說話、提高說話能力,理應成為領導幹部的必修課。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哪些話應該說到什麼程度,基本的就在於,既要拉近和群眾的距離,又要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尊重新聞傳播規律。
古人有言,“巧言如簧,顏之厚矣”。會說話並不是信口雌黃、左右狡辯,而是要吃透檔案、觀照基層、打動人心。“說不上去,說不下去,說不進去,給頂回去”的情況,表面上是個說話的問題,深層來看,在於黨員幹部不能很好地堅持群眾路線,對相應領域和群眾困難不瞭解、不熟悉。虔誠地當小學生,紮實地深入基層,話風問題才會迎刃而解。結合實際、深入淺出地闡釋,用群眾喜聞樂見、易於接受的語言表達,說話才能得到群眾的理解、擁護和贊成。
“打鐵還須自身硬”“‘老虎’‘蒼蠅’一起打”“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來中央的新提法、新表述,既通俗又深刻,展示出高超的語言藝術和震撼人心的語言力量。言為心聲,話風從根本上說是思想的體現,是綜合素質的外露。不斷提升道德修養和文化修養,不斷拓展胸懷、氣度和視野,不斷強化實踐能力和執行能力,我們就一定可以從容表達、善於說話,讓話風成為自身的“軟實力”。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歡迎大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