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自省高中作文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說的就是我們要學會自省,只有養成自省的習慣,我們才能及時改正錯誤。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學會自省的高中作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生活中有太多的誘惑阻礙我們前進,為了不進入這些誘惑,我們必須時常喚醒自己,進行自我反省。南美洲的土著人每走一段路喚一聲自己的名字,是為了讓靈魂跟上軀體,不迷失方向。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建築師,只有不斷喚醒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攀上高峰。“喚醒自己”即為自省,學會自省,不停的反省自己,才會讓生命綻放光彩。
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中國女排力壓群雄,奪得冠軍。金牌的背後,她們付出了努力。決賽之前,面對強勁的對手,主教練陳忠和很是擔心,但他並沒有放棄,而是帶領隊員一遍遍地翻看錄影帶,找出自身的不足,努力克服困難。他們認真分析了自己的不足和與對手差距,並在短時間內通過訓練來縮小差距。他們不是像其他人那樣尋找對手比賽資料,而是通過自省,找出不足。只有自身做到完美,才能獲得認可,無愧於心。否則,即使僥倖取得了勝利,也不能證明自己的實力。學會自省,善於自省,在過失中尋找前進的方向。
善於自省並不是現代人才具有的品質,在千年前的古代,也有君主用這種方式治理國家。
唐太宗李世民開創了“貞觀之治”,使唐朝繁榮昌盛。他經常以古為鏡,對比自身,反省自己下過的命令那些更利於唐朝發展。清代康熙皇帝多次出巡,私訪民間,回去之後通過路上所見,反省自己,廢除一些不利於民的法令,從而開創了“康乾盛世”。而古代又有許多皇帝下“罪己詔”,雖不能保全天下,卻通過自省,讓百姓看到誠心,穩定了民心。連這樣一些名揚古今的君王都通過自省來喚醒自己,尋找不足,更何況是我們?這些君王大都博古通今,讀遍群書,精通武藝,卻仍不滿足,想要做的更好。學會自省,善於自省,在反省中勇攀生命的高峰。
自省,還需要有一定的方法。作為中學生的我們,需要每天抽出一定時間,讓心靜下來,回憶一天學到的知識,哪些熟練了,哪些仍需加強。並回想自己與人交往時說過的話,那些會對別人造成傷害,爭取在下次改正錯誤,克服缺點,與人友好相處。
很多人都不清楚自省的作用,對於一般的人來說,自省起到的作用在短時間內並不明顯,但是,堅持長久,總有一天會發現自己對知識的記憶程度加深了,或是自己又多了許多朋友。對於那些迷失方向的人來說,自行尤為重要,通過自省,他們可以找到從前的美好,反省自己在一段時間內做過的事,對自己有哪些影響,從而回到正確的方向上,通過自省來喚醒自己。
篇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可見,古代聖哲對於自省已經了清醒的認識。
學會自省,是通往成功的階梯。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一開始一心想做一個成功的實驗,可他屢戰屢敗,美國人嘲笑他說:“凡是有爆炸的地方,就有楊振寧。”他也認識到了自己存在的問題,發現自己確實不適合做試驗研究,他經過千百次的反省,最終決定把研究方向轉為理論物理。皇天不負有心人,他在此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並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試想,如果楊振寧當初沒有自我反省,沒有知難而退,那麼,楊振寧只是一個楊振寧罷了。
自我反省,是獲得尊重的前提。一戰後得德國,未能及時反省,國內法西斯勢力日益膨脹,一系列限制德國軍事力量發展的條約被撕毀,二戰也無情的爆發了。炮火聲中的德國依然沒有意識到反省的重要性,依然肆無忌憚地給世界人民帶來災禍。正義的力量不可戰勝,德國又一次“失敗”了。這次,德國終於選擇了反省:德國勃蘭特的“世紀之跪”,迎來無數和平愛好者的讚歎;德國積極參與世界維和行動,與各國密切協作……因為自省,德國開始被世界各國尊敬。
唐玄宗在安史之亂中被迫做出懺悔,承認自己用錯了人。但他用錯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批人;不是一般人,而是位高權重、掌握國家命脈的人: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三人中,寵幸一人於國於民都有大害,何況他還寵信了三人,最終成為流亡之君,玄宗才追悔莫及。
一位老太太認為對面鄰居洗不乾淨衣服,天天抱怨,並認為這是一個邋遢的人。於是她天天抱怨,自己也天天處在憂鬱之中。直到一位明察秋毫的朋友來到她家才發現:並不是對面鄰居衣服沒洗乾淨,而是自家窗戶上有一個小汙漬,從而看到的是對面鄰居衣服沒洗乾淨!這個老婦人天天如此抱怨,卻未曾發現是自己窗戶上的骯髒,這又是何等的滑稽!
能夠反省自己的人一定不是庸俗的人。反省,是對心靈鏡鑑的拂拭,是提升精神的洗滌,是佔領高地的前瞻。學會自省,不單單是對自己心靈的反省,也是對他人的尊重。只有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發現瑕疵,你會更快樂,生活也會更美好。
篇三
傳說中,上帝為人們一前一後地掛著兩個袋子,前面的袋子裝著別人的缺點,而後面的袋子則裝著自己的缺點,所以人們做錯事就習慣去別人身上挑毛病,雖然這麼做沒有解決矛盾,卻找到一絲安慰,可以證明自己沒有責任。這樣做有什麼用呢?前面的袋子越來越沉,後面的袋子就會越來越輕嗎?任何時候,學會反省自己,才是最明智、最正確的生活態度。
律己
有一尊“思考者”的雕像曾引起人們的猜測。‘他赤裸著全身,坐在石階上,背略向前傾,手託著下巴,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他此時在想什麼?難道正如一個小品中所講的那樣“今天穿什麼衣服呢?”這荒謬的玩笑無不讓人汗顏。而我也有著自己的見解:他是在自我反省,自我審視。也許,他是一個罪人,想從罪海中掙脫出來,於是他把自省當作洗刷心靈汙垢的潔淨劑,正如帕斯卡爾所說:認識自己的可悲是可悲,然而認識到自己之所以可悲,則是偉大的。也許他是一位智者,不時地在反省著“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他把自省當作塑造崇高人格的催化劑,那內心的力量迸出肉體,在世間噴薄!
恕人
《左傳》中有句話說得好:修己而不責人。當你被老師批評後,臉上的淚痕告訴著我們:不要埋怨老師的指責,要做的是——自省,然後不斷完善自己,提升自我。當你與朋友發生矛盾時,緊蹙的眉間告訴著我們:我們要做到“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當你不小心被什麼東西絆倒了,身上的傷痕告訴我們:不要責怪別人亂放東西,要想的是——下次我該如何不被摔倒。
人鏡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那我們如何選擇心目中的那面鏡子呢?我認為,父母,老師,朋友,都可以成為我們的明鏡。把父母的教誨作為指明燈,讓它撥開濃霧,衝破混沌,指引我們去觸控陽光;把老師的教導作為羽翼,讓它舒展,讓它振翅,讓它翱翔,帶領我們登上理想的殿堂;把朋友的勸誡作為風帆,讓它乘風破浪,勇往直前,幫助我們到達成功的彼岸。
我想,我們不妨把上帝給我們的袋子換一下位置,時間長了你就會發現其實生活中的很多人都在給你指著正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