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材料作文寫作四大原則
語文是一門集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統一的基礎性學科,高考,作為選拔人才的高規格的考試,自然對語文這門基礎學科要進行考察,而且要求也更高。為了讓大家充分地做好高考備考,以更好的狀態迎接高考,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希望可以對大家的高考語文備考有所幫助。
:
一、整體性原則
仔細閱讀所提供的材料,切實弄清材料的中心和實質,不要只抓住其中韻隻言片語,以區域性代替整體。當然,重視材料中起關鍵作用的語句是正確而且必需的,但它在必須在整體框架下進行。如這樣一則作文材料,根據以下材料自選角度作文:
一偉大雕塑家完成了一座非常完美的雕塑,有人問她:“你是怎樣雕出如此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說:“其實,這座雕像原來就在那裡,我只是將 它多餘的邊邊角角去掉而已。”其實,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多餘的邊邊角角”,就能獲得完善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己!
我們該怎樣“審”這則材料呢?
有的同學抓住了關鍵詞“雕塑自我”,以此為話題,立意為“我勤備努力塑造自我”、“我通過多讀書塑造自我”、“我選擇好的朋友塑造了自我”、 “我培養自己高尚的情操來塑造門我”等等。有的同學更是出新:“我不用祛除自身的毛病,因為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有缺點錯誤。”這樣行不行呢?不行!只抓住材 料本身的“隻言片語”來立意,沒有能夠準確把握出題者的真正意圖,未免偏頗。既然是審題,就應該審得全面,把材料作為一個整體來分析,而不是分割蠶食,片 面立意。如我們把上面這則材料當做一個整體來分析就不難發現:除了“塑造自我”這個短語以外,“去掉多餘的邊邊角角”也是很重要的一個資訊。“去掉’多餘 的邊邊角角’才能塑造完美的自我”才是材料的中心內涵,圍繞這一點立意選材文章就已經成功一半了。
再如這樣一則作文材料,根據曝歹材料自選角度作文:
武漢市的珞珈山,是武漢大學的所在地。山上有聞名遐邇的櫻花園。每年的櫻花時節,遊人如織。總見一些青年朋友穿著和服在櫻花叢中攝影留念。一 次,一位在武漢留學的韓國青年見此大為不解,她對她的導師說:“他們為什麼要穿著和服去照像呢?我們韓國也有櫻花,但從沒有人穿著和服去同櫻花照像。”她 的導師苦笑了一下,無言以對。
這則材料從導師的“苦笑…‘無言以對”來看,表現了導師對那些穿著和服照像的青年人的不滿和鄙視。導師的心聲體現了命題者的意圖,也體現了材料 的主旨,即批評那些穿和服照像的中國青年,批評他們崇洋媚外,民族尊嚴淪落,國家觀念淡薄。這則材料所涉及的物件有四個:一是遊人,二是中國青年,三是韓 國青年,四是導師。這四個物件表現為材料的四個角度。而最能表現題旨和意圖的是第二和第四角度。在第二和第四個角度中,假如從反面立意,指出“苦笑”是思 想封閉的表現,由此而論證中國要走向世界,要增進各國人民的友誼,就必須解放思想。這個文意,雖然新,但不符合材料的題旨和命題者的意圖。所以,在平時的 作文訓練中,我們應當引導學生正確把握角度與題旨的關係。如果一味求新,“反彈琵琶”,只會曲解原材料的意思。
二、多角度原則
很多材料包含兩個或更多含義,因此分析材料時,要運用發散性思維,很快列出由材料中引出來的觀點2—5個,然後找出一個對自己寫作有利的分析角度去寫。如這樣一則作文材料,根據以下材料自選角度作文:
有個魯國人,擅長織麻鞋,他的妻子擅長織白絹。他們想到越國去居住,於是有人對他們說:“你們將會貧窮不堪了。”這個魯國人問他是何道理,那人 說:“麻鞋是穿在腳上的,而越國人是赤腳走路的,白絹是做帽子的,而越國人是披髮的,你們夫妻的特長,在越國是無用武之地的,怎麼能不窮呢?”
1.橫向立意:就是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思維順著原材料所告訴讀者的指向去考慮。
我們無論做什麼事,都不能脫離實際。這種立意的好處是能緊扣材料的基本傾向、主要觀點,因而不會出現偏題、走題的現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問題倒過來想想,從相反的角度對原材料提出質疑。
因為越人赤腳、披髮,鞋帽就大有市場,就會得出魯人未必會窮的結論。這就要求魯人敢於嘗試、敢於冒險、敢於改革。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內容的基礎上,對原材料作合理的聯想,進行恰當的推理、弓}伸。“虧本生意做不得”,“無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觀點。
4.類比立意:就是通過聯想,把材料的已知內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內容由此及彼地聯絡起來考慮,找出其中的相似點。
辦企業、做生意,要根據當地的生產、消費、風土人情等情況,也要根據需要與可能,那麼就要求我們考慮動機與效益,又要揚長避短,才能生財有道。
三、明限制原則
與話題作文相比,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限制性非常強,必須要明確材料題旨來確定立意。如這樣一則材料,根據以下材料自選角度作文:
有一個生長在孤兒院的男孩,悲觀地問院長:“像我這樣沒人要的孩子,活著究竟有什麼意思呢?”院長交給他一塊石頭,說:“明天,你拿這塊石頭去賣,但不是真賣,不論別人出多少錢,絕對不能賣。”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場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買那塊石頭,而且價錢越出越高。晚上,院長要他明天拿到黃金市場去叫賣。在黃金市場,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價錢要買那塊石頭。
最後,院長叫男孩到寶石市場去賣這塊石頭,結果,石頭的身價較昨天又漲了十倍,甚至被傳揚成“稀世之寶”。
院長對男孩說:“生命的價值也就像這塊石頭一樣,一塊很不起眼的石頭,由於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價值。”
在進行作文訓練的時候,有很多同學以“珍惜”為話題,寫“珍惜友誼”、寫“珍惜時間”、“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學習機會”等,都未免偏頗。只 要我們再全面深入地進行分析,就會明白這則材料的主旨才是話題——“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義、有價值。”材料對“珍惜”有了更具體 的限制。
四、傾向性原則
有些材料,客觀地敘述一件事,說明事物或現象,不帶命題人任何主觀感情色彩和思想傾向;有些材料則正好相反,在敘述、說明或評論某個事物時,明顯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傾向,這樣我們可從材料的情感傾向人手來審題立意。如這樣一則材料,根據以下材料自選角度作文:
當斷臂的維納斯展示在人們面前時,吸引了無數好事之徒趨之若鶩。它們提出種種接上斷臂的奇思妙想。維納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個充滿誘惑力的圈套。但迄今為止仍未有任何設計能取得普遍的讚賞。
材料中的情感傾向十分明顯。“好事之徒”、“趨之若鶩”等詞貶斥之情溢於言表。對想接上斷臂在做法持否定態度,對斷臂維納斯持讚賞態度。據此可 立意為:應順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傾向,立意為:堅持就是勝利或攻書莫畏難。就明顯偏離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