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寫作素材

  耐心,一種讓人成功的好心態。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有人把一塊蛋糕用3條直線切成了7塊。並且每塊蛋糕上都有7朵玫瑰花。

  他是怎樣切的呢?

  他今年26歲,很年輕,學法律出身,卻對歷史充滿了興趣。他是湖北人,5歲時跟爸爸到書店裡逛,一本《上下五千年》的書吸引住了他,爸爸問他是不是喜歡歷史?他茫然地回答:什麼是歷史啊?

  那本書定價5.6元,而當時爸爸的月薪是30元,但爸爸還是給他買了書。在隨後的7年裡,他把這本書11遍,熟稔中國的歷代皇帝。由此發端,看歷史書竟成了他的業餘愛好,讓當時痴迷電子遊戲和香港錄影片的同齡人驚奇不已。上中學的時候他就讀了《二十四史》和《資治通鑑》,這些用文言寫的史書連大學裡歷史系的學生都感到撓頭,但他覺得,要想寫出生動的文章,必須讀那些枯燥的書。因為陳獨秀和魯迅這些名教授深厚的國學根底,就是與他們早年的私塾教育不無關係。

  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痴迷歷史的他歷史成績並不好,原因很簡單,他的看法和教科書上的不一樣。而且他覺得,歷史應該是有趣的,不是教科書式的簡單的年代、人物、事件、意義的羅列,更不是各種各樣不平等條約的累積。因此,寫出讓人們喜歡閱讀的真正的歷史,是他的一個夢想,只不過,這個夢想在強大的高考面前,只能是夢想而已!

  他是家中的獨子,所以,為了父母殷切的目光,他痛苦地準備高考,最後,考上了一所不知名的大學,他覺得在那所大學裡,老師沒有教會他什麼。直到現在,他連那所學校的校名都不願意提起。他在大學四年,完全是自學,他不談女朋友,不去網咖玩通宵,自己一個人呆在教室裡看書,看自己喜歡看的歷史書!有時候到深夜了,他抬頭一看,空蕩蕩的教室裡只有他一個人,再看外面,寂靜的校園裡早已是人跡全無。

  畢業後,他參加了公務員考試,並且順利通過。他成了廣州市的一名公務員,參加工作六年後,他仍然保持了大學時的習慣:不抽菸,不喝酒,不交際,下班後就回到家看書。終於,他有了把夢想付諸實施的念頭———重寫明史!

  寫史書歷來是歷史學家的事情,而他,一個小小的公務員居然有了這個念頭。他不管別人怎麼看,開始動手寫自己心中的歷史。每天晚上,他要寫四到六個小時,為了保持清醒的頭腦,他一天要洗幾次涼水澡,洗得面板都過敏了。但他仍然堅持著。

  為了夢想而堅持!

  很快,他發在天涯上的帖子受到了追捧。他的帖子吸引了眾多網友,並且擁護者和反對者發生了激烈對抗,導致了三位斑竹離職。他轉而在新浪和搜狐上開了部落格,在沒有任何宣傳的情況下,他的部落格點選率居然很快達到了300萬。他那通俗易懂,生動有趣的文章,吸引了小到7歲的兒童大到70歲的大學教授在內的眾多“明礬”的追捧。

  他就是《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當年明月,這個到現在仍不願意透露真實姓名的小公務員,依然淡泊名利,他去鳳凰衛視錄節目時,穿的是洗得領子都捲了的襯衫,普通的一個人,卻因為對夢想的執著追求,成為中國最不普通的公務員。夢想給了他騰飛的翅膀,在莊子的《逍遙遊》中,那個有著三千里長的翅膀的大鵬之所以能飛上九萬里的高空,所借的是海上的颶風,而托起當年明月翅膀的風,則是他不甘於平凡生活,對理想執著追求的堅強意志。每個人都有夢想,所缺的,只是將夢想付諸實施的勇氣和毅力。

  ***二***

  在去年夏天的高考季中,香港有一名特殊的狀元被稱為小海倫凱勒的曾芷君。之所以被這樣稱呼,是因為她雙目失明、嚴重弱聽、手指觸感缺陷,可是曾芷君在三感不全的成長曆程中,以雙脣代替雙手,脣讀凸感盲文進行學習,最終取得了3科5,2科5的優秀成績,這個成績在香港高考中相當於狀元分,而曾芷君也如願考入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

  出生後幾個月,曾芷君就因神經萎縮雙目失明,只能感覺到光和影,被界定為完全失明:小學時,她的雙耳被確診為中度至嚴重弱聽,要靠助聽器與人溝通。不過,上天給芷君的磨難並未就此打住,芷君比海倫凱勒還要多一重挑戰由於神經萎縮,芷君的手指指尖觸感也有缺陷,想要用手觸控盲人專用的點字書也不可以。

  面對困境,父母和老師都無可奈何,可是曾芷君卻沒有放棄自己,她認為自己必須要接受現實,如果逃避,這個困難就會跟著她一生。於是,她不停地摸索和努力,嘗試了身體的各個部位,終於找到了最佳觸點雙脣,而曾芷君也成了學校裡唯一一個吻書的孩子。以脣吻書,困難可想而知。曾芷君閱讀同樣的內容,不僅比正常人多花一至兩倍時間,還比其它用手讀書的失明人要慢。

  中學時,曾芷君本來可以在盲人學校就讀,可為了早點融入主流學校,她選擇了一所普通學校,和正常學生同堂學習。在中學一年級時,曾芷君就在一篇文章中寫道:踏入主流學校就讀,是我生命的一個轉折點。在以後的日子裡,我將面對無數的挑戰,我將竭盡所能,用功讀書,克服每一個困難。

  曾芷君確實做到了,課堂上,她捧起老師事先準備好的點字筆記,一邊埋頭用嘴食字,一邊戴著助聽器聽老師講解。英語教授的通識課資訊量大、觀點多,內容新,課堂上不僅要討論,還要小組代表發言一些普通學生都要皺眉頭的問題,曾芷君從來沒有迴避。

  普通學生可以靠看電視、看報紙瞭解時事,這些對曾芷君都是困難,但曾芷君的觀點卻經常讓老師們眼前一亮。學校裡不止一位老師感嘆:難以想象她是怎麼掌握那麼多學習內容的。原來,因為閱讀速度很慢,曾芷君除了吃飯、沖涼和睡覺外,其餘時間幾乎全部都在閱讀。

  在香港高考,有聽力障礙的學生可以豁免中英文聽力考試,但是曾芷君並沒有享受這樣的優待,她認為自己雖然有聽力障礙,但是不能放寬對自己的要求。在一次採訪中,曾芷君坦言,無論她考出來的成績如何,都必須學會去面對自己的現實,去接受自己的障礙。

  有句話說,如果一件事情來了,你卻沒有勇敢地去解決掉,它一定會再來。生活就是這樣,它會讓你一次次地去做這個功課,直到你學會為止。如同曾芷君那句如果我逃避,困難會跟我一生。我們也應該如此,直面困難才能最終贏得生活。

  ***三***

  心態是真正的主人。為什麼有些人比其他的人更成功,他們賺很多的錢,擁有良好的人脈關係,擁有健康的身體,整天快快樂樂,而許多人忙忙碌碌地勞作卻只能維持生計?

  有兩位年屆70歲的老大爺,一位認為到了這個年紀已經走到了人生的盡頭,便開始料理後事;另一位卻認為一個人能做什麼事不在於年齡的大小,而在於有什麼樣的想法。於是,他在70歲高齡之際開始學習登山。

  70歲開始學習登山,這是一大奇蹟,但奇蹟是人創造出來的。成功人士的首要標誌,是他會思考問題的方法。一個人如果是個積極思維者,喜歡接受挑戰和應對麻煩事,那他就成功了一半。這位老人的壯舉正驗證了這一點。

  一個人能否成功,就看他的態度了。成功人士與失敗者之間的差別是:成功人士始終用最積極的態度、最樂觀的精神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失敗者則相反,他們的人生不斷地受到過去的種種失敗與疑慮的影響。

  從前,在一個貧窮的鄉村裡,住著倆兄弟。他們受不了窮困的環境,決定離開家鄉,到外面去謀發展。於是,兄弟倆都去了異鄉。大哥好像幸運些,他到了富庶的香港,弟弟卻到了相對貧窮的廣東。

  40年後,兄弟倆幸運地聚在一起。今日的他們,已今非昔比了。哥哥當上了香港的僑領,擁有兩間餐館、兩間洗衣店和一間雜貨鋪,而且子孫滿堂,有的做生意,有的成為傑出的工程師或電腦科技人才。弟弟則成了一位享譽世界的集團總裁,擁有東南亞相當數量的企業。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他們都取得了成功。但為什麼兄弟倆在事業上的成就,卻有如此的差別呢?

  兄弟相聚,不免談談分別以來的遭遇。哥哥說,我到了市場經濟的社會,既然沒有什麼特別的才幹,唯有用一雙手煮飯給別人吃,為他們洗衣服。總之,其他人不肯做的工作,我統統頂上了,生活是沒有問題的,但事業卻不敢奢望了。我的子孫,書雖然讀得不少,但能有安分守己地去做一些技術性的工作來謀生。至於要進人上層社會,相信很難辦到。

  看到弟弟如此成功,哥哥不免羨慕弟弟。弟弟卻說:“我初來廣東的時候,做些低賤的工作,但發現當地人的觀念比較落後,於是便在改革開放春風吹拂之際,以勤勞和智慧開始了自己的事業,慢慢地不斷收購和擴張,生意便逐漸做大了。”

  真實的故事告訴我們:影響人生的絕不僅僅是環境,心態控制了個人的行動和思想。同時,心態也決定了自己的視野、事業和成就。

  有些人總喜歡說,他們現在的境況是別人造成的。這些人常說他們的想法無法改變。但是,我們的境況不是周圍環境造成的。說到底,如何看待人生、把握人生是由我們自己的心態決定的,心態是真正的主人。

  心胸有多大,成就有多大。

  讓自己的心胸寬大起來,才能成就事業。

  做人要有一顆寬容的心,這顆心的容量要大。心的容量有多大,人生的成就就有多大。清代的林則徐先生不是說過“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句話嗎?這句話被許多人看成是自己做人的準則,深圳老闆陳女士就是其中之一。

  陳女士的人生儘管經歷了許多坎坷,但她靠著堅強的性格和超人的才智,成為一位非常成功的企業家,被評為深圳最有影響的女性人物之一。她對“有容乃大”的自我註釋是:不管什麼是非都去計較的話,你一輩子就沒有辦法生活了。在我們生活的社會裡,許多事情,尤其是小事情,如果看開一些,自己的心胸就會變得寬闊。

  寬容,不僅是一種社交的藝術,更是一種做人的度量和人格的偉大。法國作家雨果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明代朱袞在《觀微子》中說過:“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處人所不能處。”以度量襟懷比喻人的寬容,歌頌人的氣度,中外盡然。這裡有一則故事:林曉紅任總經理時,特派某人為重要部門主任,但為許多中層骨幹所反對,他們派遣代表與他提意見,要求總經理說出派那個人為主任的理由。為首的是一個經理脾氣暴躁,開口就給總經理一頓難堪的譏罵。如果當時總經理換成別人,也許早已氣得暴跳如雷,但是林曉紅卻視若無睹,不吭一聲,任憑他罵得聲嘶力竭,然後才用極溫和的口氣說:“你現在怒氣應該可以平和了吧?照理你是沒有權力這樣責罵我的,但是,現在我仍願詳細地解釋給你聽。”

  這幾句話把那位經理說得羞慚萬分,但是總經理不等他道歉,便和顏悅色地說:“其實我也不能怪你,因為任何不明究竟的人,都會大怒若狂。”接著他把任命理由解釋清楚了。

  不等林曉紅解釋完,那位經理已被他的大度折服了。他私下懊悔剛才不該用這樣惡劣的態度責備一位和善的總經理,滿腦子都在想自己錯了。因此,當他回去報告諮詢的經過時,只搖搖頭說:“我記不清總經理的全盤解釋,但只有一點可以報告,那就是一總經理並沒有錯。”

  在這次交鋒中,林曉紅佔了上風,為什麼他能佔上風,就是因為他的寬巨集大量。

  在事業上建功立業、取得成就的,絕非那些狹窄胸襟、謹小慎微、小肚雞腸之人,而是那些如林曉紅般襟懷坦蕩、大量寬巨集、大度豁達者。

  憂愁時,增添幾許歡樂;艱難時,頑強拼搏;得意時,言行如常;勝利時,不得意忘形。只有如此放得開的人,才是豁達大度之人。只有具備一種看透一切的胸懷,才能做到大度豁達;把一切都看做“沒什麼”,”才能在慌亂時從容自如。

  全力以赴,具備奮鬥向上的好心態。

  大音樂家奧裡·布林與他的提琴的故事,是值得人們學習的。這位名震全球的音樂家一演奏起他的曲目,聽眾們就會驚歎不止。可是他們不知道他所下的苦。8歲時,他就常常深夜起床,拿出一隻紅色小提琴,奏起他日思夜想的歌曲。直到長大成人,從沒離開過它。他奏出那優美而婉轉的歌聲,不知有多少聽眾像被微風吹動的草木,跟著樂聲心動起來;又不知讓多少聽眾為此養成完美的性格。它的聲音好像微風送出的一陣陣花香,讓無數聽眾忘了一切煩惱辛勞,如登仙境。

  他的父親一直反對他學提琴,貧窮與疾病也緊緊地壓迫他。然而他的熱誠和專心,打破一切障礙。我們到處都可以遇見這樣的人:他們習慣在等待別人去強迫自己工作;他們對於自己所擁有的能力毫無所知;他們從沒有估計過自己身體裡究竟藏著多少力量;他們情願永遠守在空谷,不肯攀登山巔;他們不願張開眼來,把廣闊的宇宙看個清楚。

  一個人如果遇事缺乏熱誠,不知覺悟,並長此以往悲觀,那他絕不會有任何成就。

  遇到困境時許多人生來就依靠別人。他們忍受外在的束縛,不知反抗。他們顯得手足無措,他們連嘗試的勇氣也沒有,根本不知怎樣去發展自己的個性。

  很多人都在糟蹋自己,需要擔當時,連忙退避三舍,總是希望有人來指示他、庇護他。

  在那些性情怠惰人的眼裡,世上一切好的事業都已宣告完成。是的,這種怠惰成性的人,在哪裡都不會有他們的立足之地。社會上需要的是那些敢於奮鬥和有主見的人。一個大有前途的人,應該有思想,善於獨創,能吃苦耐勞。

  只有不能克服自身弱點的人,才總是埋怨沒有事情可做。那些自信靠自己的能力拼搏的人,從不在別人面前訴苦,只知道埋頭苦幹。

  耐心,一種讓人成功的好心態。

  你一生中說過多少個“請”字?恐怕很少有人知道。用了2200個“請”字,改變了自身命運,有人獲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