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常考古文篇目及命題分析

  語文詩句默寫是高考語文必考的重要題型,古詩文的背誦記憶對於高考語文複習是很重要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考語文常考古文篇目,請考生認真學習。

  【二】《全日制普通高階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古詩文背誦篇目:

  ***一***古文***10篇***

  勸學***節選:從“學不可以已”到“不知學問之大也”*** 《荀子》

  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屈原列傳***節選:從“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 到“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司馬遷

  陳情表 李密

  滕王閣序***節選:從“時維九月”到“聲斷衡陽之浦”*** 王 勃

  師說 韓 愈

  阿房宮賦 杜牧

  六國論 蘇洵

  遊褒禪山記 王安石

  前赤壁賦 蘇軾

  ***二***詩詞曲***30首***

  氓 《詩經》

  離騷***節選:從“帝高陽之苗裔兮”到“來吾導夫先路”*** 屈 原

  迢迢牽牛星 《古詩十九首》

  短歌行 曹操

  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 陶 潛

  山居秋暝 王 維

  蜀道難 李 白

  夢遊天姥吟留別 李 白

  將進酒 李 白

  兵車行 杜甫

  蜀相 杜 甫

  客至 杜 甫

  登高 杜 甫

  登岳陽樓 杜 甫

  石頭城 劉禹錫

  琵琶行 白居易

  李憑箜篌引 李 賀

  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繡成堆*** 杜 牧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溫庭筠

  錦瑟 李商隱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李 煜

  雨霖鈴***寒蟬悽切*** 柳 永

  桂枝香***登臨送目*** 王安石

  念奴嬌***大江東去*** 蘇 軾

  鵲橋仙***纖雲弄巧*** 秦 觀

  聲聲慢***尋尋覓覓*** 李清照

  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 陸 遊

  永遇樂***千古江山*** 辛棄疾

  揚州慢***淮左名都*** 姜 夔

  長亭送別***節選:***正宮******端正好****** 王實甫

  注:以上篇目推薦給學生背誦,不一定都選作課文。白話詩文背誦篇目由教材編者和任課教師推薦。

  【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關於誦讀篇目和課外讀物的建議:

  1、關於誦讀篇目的建議

  關於誦讀篇目提出如下建議:

  先秦散文,如荀子《勸學》、莊子《逍遙遊》等;

  唐宋散文,如韓愈《師說》、杜牧《阿房宮賦》、蘇軾《赤壁賦》等;

  《詩經》,如《氓》等:

  楚辭,如《離騷》等;

  唐詩,如李白《蜀道難》、杜甫《登高》、白居易《琵琶行》、李商隱《錦瑟》等;

  唐宋詞,如李煜《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辛棄疾《永遇樂》***千古江山***等。

  白話詩文,由教科書編者和任課教師推薦。

  2、關於課外讀物的建議

  課外讀物包括適合高中學生閱讀的各類圖書和報刊。對此提出如下建議:

  文化經典著作,如《論語》《孟子》《莊子》等;

  小說,如羅貫中《三國演義》、曹雪芹《紅樓夢》、魯迅《吶喊》、茅盾《子夜》、巴金《家》、沈從文《邊城》、塞萬提斯《堂?吉訶德》、雨果《巴黎聖母院》、巴爾扎克《歐也妮?葛朗臺》、狄更斯《匹克威克外傳》、列夫?托爾斯泰《復活》、海明威《老人與海》、莫泊桑短篇小說、契訶夫短篇小說、歐?亨利短篇小說等;

  詩歌散文,如郭沫若《女神》、普希金詩、泰戈爾詩、魯迅雜文、朱自清散文等;

  劇本,如王實甫《西廂記》、曹禺《雷雨》、老舍《茶館》、莎士比亞《哈姆萊特》等:

  語言文學理論著作,如呂叔湘《語文常談》、朱光潛《談美書簡》、愛克曼《歌德談話錄》等;

  當代文學作品,建議教師從近年來發表的各類中外優秀作品中選擇推薦;科學與人文方面的各類讀物可由語文教師和各有關學科教師商議推薦。

  命題特點總結

  縱觀近年高考試題特別是200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15套試題考查的內容,選句內容有下面四種情況:⑴揭示人類社會及事物發展規律的句子***即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如“遼寧卷”中第***2***小題: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上海卷”第***4*** ***小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⑵抒發愛國情懷、崇高理想、堅強意志、闊大胸懷的句子。如“江蘇卷”中第***3***小題: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重慶卷”第***3***小題: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短歌行》*** ⑶描寫優美意境的名句。如“天津卷”中第***2***小題: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王勃《滕王閣序》*** “湖南卷”第***2***句: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杜甫《旅夜書懷》⑷反映以德治國、傳統美德、科學技術等方面的名句。如“重慶卷”中第***2***小題: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孟子?粱惠王上》*** “遼寧卷”第***1***小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孟子?梁惠王上》***

  默寫的內容儘管豐富多彩,但在形式上,除“北京卷”外,其他14套試題都採用續寫型***直接寫出與所給詩、文、曲相對應的上句或下句***題型。這種命題形式顯得十分呆板,它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幾點:①只考查識記能力,能力層級低。②不能引導考生真正樹立起“名句”和“名篇”的意識,“句”和“篇”往往結合不緊密,考生實際上只要識記“句”就行了。③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的目的是為了什麼這個問題,於是,命題者有時一點也不考慮教學的實際情況,故意為難考生。如“湖南卷”中第***1***小題: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論語?季氏將伐顓臾》***此篇不屬於教育部《語文教學大綱》推薦背誦名篇的範圍,此句也不屬於什麼名句。由此看來,這種題型必須改革。可喜的是,2003年和2004年的“北京卷”在這個方面作了有益的嘗試***見題例4和題例7***,題型獨具一格,體現了名句名篇默寫題型變化的新趨勢。此題至少有三個方面的優點:一是設計構思新穎;二是“句”和“篇”結合十分緊密;三是讓考生通過比較明確了兩文的異同,並理解音樂描寫的方法或借古諷今的寫作手法。

  複習建議與解題思路梳理

  文學常識和名句名篇同屬於知識性內容,為了不減少試卷中對能力測試的分量,在高考試卷中兩項內容將只選考一項。鑑於“通過對名句名篇的背誦考查,能夠幫助學生了解祖國傳統文化精髓,薰陶漸染學生的思想情感,培養人文主義精神,增強語言感悟能力”,所以在今後的高考中也應該是常規考點。

  在答卷時,考生常出現的錯誤有:錯位搭配,答非所問,添字、漏字,寫錯別字,筆畫不清等。如:2004年高考全國卷I,“春風又綠江南岸, 。***王安石《泊船瓜洲》*** ”下句應填“明月何時照我還”,有的考生寫成了“明月何時照我回”。又如:2004年高考上海卷“身無綵鳳雙飛翼, 。***李商隱《無題》***”下句“心有靈犀一點通”中的“犀”,很多同學筆畫含混不清,一字之錯,全句失分。

  為避免上述情形的發生,在有限的時間裡最大限度地提高對名句名篇的識記理解,並且在高考中取得滿意的分數。必須在複習與應試時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 領悟含義,圈點強記,邊誦邊寫。對每一條名言名句,都要領悟其大致含義,特別是其中的關鍵字詞,老師尤應適當點撥。如:“為人性僻耽***dān入迷***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中的“耽”和“死”。對名言名句中的易混字、易錯字,要用紅筆圈點出來,以激起有意注意,重點把握。如:“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中的“跬”,“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中的“致”和“弛”。學生在記憶時,可邊背誦,邊用筆在草稿紙上寫出上、下句或句子中的關鍵字;老師在檢查時,不僅要抽人背誦,而且還要抽人板演或默寫,以防止“口是手非”。

  2. 要突破生僻難寫字,規範書寫。

  對於文質兼美的名句名篇,很多同學都能熟讀成誦,但在考試中卻不能得分。其中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生僻難寫字的書寫有誤,一字之差,導致丟分。這就要引導學生克服懶惰思想,勤於動筆,重點突破,在考試中才能準確無誤地書寫出生僻難寫字。例如: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陶淵明《歸園田居》***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王勃《膝王閣序》***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杜甫《詠懷古蹟》***

  以上三句中,“羈”“鶩”“壑”就極易誤寫,必須在複習中反覆多寫幾遍,達到熟能生巧、強化記憶的目的。

  3. 要注重同音異義詞

  讀音相同,意義不同甚至相反的詞語在名句名篇中大量地存在著,這也是命題人“設伏”的熱點。這就要求應該特別注意這些同音異義詞,通過有意識地分析比較,既知其音,更知其義。例如: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白居易《琵琶行》***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陸游《遊山西村》***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司馬遷《史記》***

  以上三句中,“幽”的意思是“隱蔽的、隱藏的”,易誤寫作“憂”;“暗”的意思是“綠柳成蔭”,易誤寫作“岸”;“銷”的意思是“熔化”,易誤寫作“消”。

  4. 要關注同義異形詞

  意思相同而字形迥異的詞在名句名篇中也是屢見不鮮的,對學生有更大的迷惑性和誤導性,是考試得分的“盲點”之一,複習時也應引起高度的重視。例如: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論語》***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將進酒》***

  以上句中,長”容易誤寫成與其同義的“常”;“材”容易誤寫成與它同義的“才”。

  5. 要留意具體語境

  名句名篇的背誦與默寫,不應機械古板地死記硬背,而要聯絡上下文,在具體的語言環境裡分析、品味和識記一些關鍵的詞語,從而使學生對名句既有感性的記憶,又有理性的思考。例如:

  可憐身上衣正單,心優炭賤願天寒。 ***白居易《賣炭翁》***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劉禹錫《秋詞》***

  第一句如果不聯絡“賣炭的老人雖衣衫單薄,卻願意天氣寒冷把炭賣個好價錢”的具體語境,而把“願”錯寫作“怨”;第二句如果不聯絡“琵琶女本不願為人彈奏,是在千呼萬喚後才出來”的語言環境,就會把“始”容易錯寫作“使”:第三句如果不聯絡“晴空”和“排雲”這兩個語境,就會把“霄”錯寫作“宵”。

  6. 要留心語句順序

  有不少名句的語句順序即使顛倒,意思也不會發生改變,也正是這個原因,一部分學生往往就是觀其大略、不求甚解,而導致把語句的順序寫顛倒,白白地丟掉了分數。例如: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葉紹翁《遊園不值》***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拭《飲湖上初晴後雨》***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白居易《與元九書》***

  以上這三句,稍不注意,就很可能寫錯順序:把“春色滿園”寫錯為“滿園春色”;把“淡妝濃抹”寫錯為“濃抹淡妝”;把“歌詩”錯寫為“詩歌”。

  7. 要注意語句出處

  很多的名句經過人們長期地流傳,已經變成了耳熟能詳的“大眾名言”。但是,在演變流傳的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名句發生了很大變化,甚至又有了新的說法。這樣,就必須讓學生在答題時,一定要看清句子後面的出處。例如: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李世民《贈蕭瑀》***

  像上面的三個句子,已經標明瞭具體的出處,就不能把“路曼曼”寫成“路漫漫”了,雖然平常是寫作“路漫漫”;也不能把“蟬噪林逾靜”寫成“蟬噪林愈靜”了,雖然意思並沒有改變;更不能在“疾風知勁草”的後面接“烈火識真金”,雖然這種說法已成俗語。

  8. 注意審題,看清要求。

  1994~1997年,高考名言名句填空要求都是“任選三句”,考生在答題時可以全答,而且閱卷時也以答對的句數計分。1998年填空要求改為“只選三句”,2002年要求“只選兩小題”,2003、2004年“任選兩小題”,考生要斟酌作答,最好選把握準的兩個句子填寫,因為多填不給分,填錯了反倒影響得分。

  誠然,名句名篇主要靠的是點滴積累、集沙成塔,只有厚積才有可能薄發。但是,在高三複習有限的時間裡,多些方法,多些技巧,多些歸納,多些總結,抓住重點,各個擊破,往往也能收到事半功倍、意想不到的效果。

  命題新動向展望

  “文學常識和名句名篇同屬於知識性內容,為了不減少試卷中對能力測試的分量,在高考試卷中兩項內容將只選考一項。”***張偉明《2002年高考語文命題展望》***2005年《考試大綱》取消了文學常識考點前面的星號,這預示著從2005年起,有些試卷要考查文學常識。“名句名篇”是2002年以來年年必考的熱點,為了適應新的課程改革的形勢,近幾年仍會是考查的熱點。根據往年的考試內容和試題型別,我們對2005年以後的考試內容和命題形式、所佔分值推測如下:

  1. 考試內容。仍舊是以課本上的名句名篇為主,兼考課外知名度高的名句或名篇。所考的內容朝代上側重於先秦和唐宋,文體上側重於詩歌和散文,內容上側重於思想性、教育性和審美性。即選句內容一般隸屬下面四種情況:⑴揭示人類社會及事物發展規律的句子***即富有哲理性的句子***。⑵抒發愛國情懷、崇高理想、堅強意志、闊大胸懷的句子。⑶描寫優美意境的名句。⑷反映以德治國、傳統美德、科學技術等方面的名句。

  2. 試題型別。往年的全國及各地試題,大都屬於“鑲嵌式”完句填空。這種考法斬截,但是單一呆板。默寫的內容多是機械式記憶的知識,所體現的能力等級***識記***較低。這種考法不太符合能力培養的要求。能否採用新的形式考查,增強學生的語境運用意識,提高考查的等級,將是值得命題者探索的方向。現在,部分試題***如高考北京卷、上海卷***已經作了有意義的探討,結合已經出現的題型和新課改精神,建議大家注意以下題型:

  一 理解型默寫題

  這種題型要求考生不僅會背誦原文,而且對原文的內容有所理解。要答好這類題,就要根據題乾的提示或要求的具體情況來填寫句子。例如:

  ① 《離騷》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懷,對廣大勞動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詩句是: ***長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艱。***

  ② 學習要持之以恆,才能取得好的成績。荀子在《勸學》中就有強調學習要持之以恆的句子: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 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③學習古詩,不僅是為了學習欣賞,古人許多文質兼美的詩句,仍然活用在我們今天的語言裡。唐代詩人杜甫《登高》一詩中的名句“ ”今人常用來表達舊事物終將衰落,歷史長河仍將向前之意。***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二 情景型默寫題

  這類題常常創設一個情境,要求填寫相關的句子。要答好這類題,要注意所設計的“情境”究竟怎樣,據此調動記憶倉庫中的積累來填寫句子。例如:

  ①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為鑑***鏡***,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聯想到《論語六則》中孔子的話:“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孟子說:“生於憂患 , 死於安樂。” 歐陽修在《伶官傳序》中也說過含義相近的一句話,這句話是“ ”。***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這種考法還考查了文學常識,是符合《考試大綱》和新課改精神的。

  三 開放型默寫題

  這類題答案不是惟一的,要求默寫的句子也不限課內。解題的關鍵是平時在大腦中多貯存古今詩文名篇名句。例如:

  ⑴ 春天,是古代詩人常詠歎的季節。請任意默寫出描寫春潮、春城、春雨、春江、春水的詩句。***至少寫3句***

  【參考答案:①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②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遊園不值》***③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韓翃《寒食》***④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陸游《臨安春雨初霽》***⑤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⑥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馮延已《蝶戀花》***】

  ⑵ 花,是古詩詞營造意境常選的意象之一。請任意默寫出描寫梨花、菊花、桃花、荷花、稻花、桂花的古詩詞佳句。***至少寫3句***

  【參考答案:①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晏殊《寓意》***②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③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④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⑤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西江月》***⑥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王維《鳥鳴澗》***】

  ⑶ 李白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請任意寫出三句能體現他浪漫主義風格的佳句:

  【參考答案:①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②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等。***《月下獨酌》***③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蜀道難》***④白髮三千丈,緣愁似箇長。***《秋浦歌》***】

  3. 試題分值。2005年《考試大綱》恢復了對文學常識的考查。而文學常識和名句名篇同屬於需要識記的知識性內容,為了不減少試卷中對能力測試的分量,也為了不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這兩項內容的總分一定不會超過7分,合適的分值應該是3——4分,所以,“名句名篇背誦默寫”的分值應該是2——3分。

  以上,我們對2005年及今後的命題趨向作了分析預測。鑑於以上的理由,我們認為,“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試題,背誦填空仍是主要形式,有些試卷可能有更多的出新表現。大家複習或應試時應當注意上面所強調的幾項。在這裡,我們也做另外一個預測,2005年高考的全國卷“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試題,試題選材應該在我們在課題1所列舉的名句名篇範圍之內。

看過"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