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知識的記憶竅門

  歷史是一個記憶性很強的科目,大家往往會發現很難把所學的知識都一一記住,甚至記了幾遍後,隔了不久便會遺忘。其實,想要把歷史知識記住,是有規律可循的。下面小編跟大家說說歷史記憶的幾個竅門:

  一、時間歸納法

  時間歸納法就是將同一時間內發生的歷史事件集中在一起進行記憶。如,歸納世界近現代史上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

  二、空間歸納法

  空間歸納法就是將發生在不同時期的分散歷史事件,以同一空間區域為紐帶歸納在一起進行記憶。

  如,中國古代中央政權在西北地區設立的管理機構有:西漢的西域都護,東漢重設西域都護;唐代設有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清代設有伊犁將軍。

  三、數字歸納法

  數字歸納法就是通過對分散歷史知識點的共性總結,用一個或幾個數字訊號來歸納。如學習了世界近現代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戰”內容後,可對其較分散的知識點歸納為6個“四”:①四個階段***爆發、擴大、轉折和勝利***;②四個戰場***歐洲、亞洲、北非和太平洋戰場***;③四次突襲***德國突襲波蘭、北歐和蘇聯、日本突襲珍珠港***;④四次國際性會議***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開羅會議和波茨坦會議***;⑤四個國際性檔案***《大西洋憲章》、《聯合國家宣言》、《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⑥四次轉折***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途島海戰和阿拉曼戰役***。

  四、同質歸納法

  同質歸納法就是把屬性相同或相近的歷史事件,按某一共同屬性歸納在一起進行記憶。如,歸納孫中山為爭取和維護民主共和而進行鬥爭的事件。

  五、問題歸納法

  歷史上有許多圍繞同一中心問題而發生的事件,問題歸納法就是以其“中心問題”為紐帶,將各歷史事件歸納在一起形成知識專題。如,對“臺灣問題”的歸納。

  六、邏輯歸納法

  邏輯歸納法是通過對同類歷史事件的共性分析,找出分析此類問題的一般共性或規律來記憶歷史知識的方法。如,世界史上對各時期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快慢原因的共性歸納,可得出影響其經濟發展的規律性因素有:政治、科技、市場、資金因素、勞動力因素、資源等六方面的“定式”因素。

  歸納記憶法既是對歷史知識的整理、排列、組合、概括,也是對歷史知識進行分析、比較、綜合的過程,它有助於形成系統的歷史知識結構,更有利於加強歷史專題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