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數學研究性學習總結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主的學習模式。在教師的輔助下,由學生策劃、執行及自我評估的學習方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範文,歡迎參考!

  

  一、研究性課題提出的背景

  在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中,數學文化是一個單獨的板塊,給予了特別的重視。許多老師會問為什麼要這樣做?一個重要的原因是,20世紀初年的數學曾經存在著脫離社會文化的孤立主義傾向,並一直影響到今天的中國。數學的過度形式化,使人錯誤地感到數學只是少數天才腦子裡想象出來的“自由創造物”,數學的發展無須社會的推動,其真理性無須實踐的檢驗,當然,數學的進步也無須人類文化的哺育。 通過研究重點突出是分析數學文明史,充分揭示數學的文化內涵,肯定數學作為文化存在的價值。

  所謂數學研究性學習,是指主要以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目的的活動課程。它主要是給學生初步介紹數學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知道學生開展數學課題研究;它從問題的提出、方案的設計和實施,到得出結論,均由學生來做。因而具有自主性和創新性,它一般要經過調查、實驗、小課題研究、專題討論、社會實踐等方式學習,因而具有開放性和實踐性。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新課標》明確提出了要使學生“初步瞭解數學產生與發展的過程,體會數學對人類文明發展的作用”,而現階段高中學生對數學的看法大都停留在感性的層面上---枯燥、難學。數學的本質特徵是什麼?當今數學研究發展到了哪個階段?在科學中的地位如何?與其它學科有什麼聯絡?這些問題大都不被學生全面瞭解,而從數學史中可以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三、總課題:中國數學發展史

  子課題:1.關於π的研究

  2.關於歐氏幾何體系研究

  3.數學發展史上的危機

  4.函式概念的發展史

  5.勾股定理的變遷

  6.關於歐氏幾何體系研究

  四、課題的實施步驟

  制定計劃和研究方案如下:

  2. 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

  <1>重視學生的自主性

  研究性學習課程是以學生自主性探索為基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一門新型課程。主動性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特徵之一。我們的做法是: ***1***研究性學習小組由學生自願組合,小組內部自主選出小組長。***2***研究課題由小組自主確定,指導老師可以提供一些課題範例,但課題的決定權在小組成員手中。這樣能充分體現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3***學生自主確定研究方案,指導老師可以提出合理化的建議,介紹制定方案的辦法和格式等。但整個方案的確定應由學生自己完成,教師不能代辦。***4***研究過程是在老師的指導下,研究小組成員既分工又協作地自主進行。也就是說無論是資訊的蒐集與整理,還是實地調查訪談,試驗等,都是由學生自己獨立完成。這樣讓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如搜尋與處理資訊的能力,組織能力,交際能力,表達能力,實驗能力以及協調能力等得到鍛鍊。***5***研究報告由學生自己完成。教師只對學生研究報告的格式提出要求,但報告形式設計、編輯列印等均由學生自己製作。

  <2>重視研究的全過程

  研究性學習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實踐能力、探索精神以及科學態度與方法。而這些都是在研究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這就要求我們特別重視研究過程。為了促使學生進行實實在在的研究,我們強調研究小組蒐集的每一份資料對資料要進行統計分析。都要註明來源***如是哪位作者、那本書、那一頁,若是網上資料,則要註明網址***。訪談記錄要註明被訪人姓名、身份及訪談時間。問卷調查要對被問者按性別、年齡、職業等進行分類。實驗要有詳細的現象、資料紀錄。對原始資料要進行統計分析。我們對學生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是以過程評價為主。***詳情見後面的評價表***

  <3>指導老師應當好四種角色。

  即:研究方法的指導者;研究條件的提供者;研究過程的督導者;研究結果的評價者。

  五、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學生查閱資料困難;

  2.很難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場所;

  3.指導學生的經驗不足;

  4.學生缺乏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必要數學基礎。

  總之,高中數學教學應以接受學習與研究性學習並存,並隨教育層次的變化相應地有所變化。學生受教育的過程就是從接受走向探究的過程的。最重要的是,我們教師必須根據教育物件的特點、教學的材料等具體條件,選擇教學方式,只有真正適應學生的學習方式才是好方法。

看過"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