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必修三古文重要常識整理

  學古文,必須掌握文言文字、詞、句的一些基礎知識,還需要了解古文中涉及到的一些文化常識,幫助理解文章內容。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語文必修三古文重要常識

  《杜甫詩三首》

  1.白帝城:古城名,在今重慶奉節東白帝山上。東漢初年公孫述所築,公孫述自號白帝,故名城為“白帝城”。

  2.青冢,指王昭君的墓。傳說冢上草色常青,故名“青冢”。

  《蜀道難》

  子規:即杜鵑,又名杜宇。相傳為蜀國古望帝魂魄所化,啼聲哀怨動人。常作傷春、悼亡的象徵。

  《琵琶行》

  1.琵琶行:行,古詩的一種體裁。常見的古體詩的體裁還有歌、吟、引、曲等。

  2.元和十年:元和,唐憲宗的年號。

  3.左遷:貶官,降職。白居易任諫官時,因為屢次上書批評朝政,觸怒了皇帝,被貶為江州司馬。

  4.司馬:州刺史的副職,當時實際上是有職無權了。

  5.京都聲:唐代京長安城流行的樂曲聲調。

  6.賈人:商人。

  7.出官:***京官***外調。

  8.管絃:指音樂。管,簫笛之類的管樂。弦,琴瑟或琵琶之類的絃樂。

  9.教坊:唐代官辦管領音樂雜技、教練歌舞的機關。

  10.五陵年少:指京城富貴人家的子弟。五陵漢代五個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

  11.青衫,黑色單衣,唐代官職低的服色為青黑色。後人常用“司馬青衫”形容悲傷悽切的情感。

  《李商隱詩兩首》

  1.望帝:周朝末年蜀國君主的稱號,傳說他死後,魂魄化為鳥,名杜鵑,啼聲哀悽,暮春而鳴:傷感春去。也哀痛亡國。春心是傷春之心,比喻對美好事物的懷念。

  2.雞人報曉籌:漢代制度,宮中不養雞,而用傳唱報曉。雞人,宮中掌握時間的衛士。籌,更籌,敲擊報時用的竹籤,這裡指代時間。

  3.“六軍”:周制,天子有六軍,一萬二千五百人為一軍。後泛指軍隊。

  所指因時代不同而不同: ***1***指天子所統領的軍隊。《周禮·夏官·序官》:“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後來把“六軍”作為國家軍隊的統稱。如《三國志·魏志·辛毗傳》:“且四方之寇,莫大於河北;河北平,則六軍盛而天下震。” 宋范成大《州橋》詩:“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廻。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2***晉代稱領軍、護軍、左右二衛、驍騎、遊擊為“六軍”。《南齊書·百官志》:“領軍將軍、中領軍,護軍將軍、中護軍……左右二衞將軍,驍騎將軍,遊擊將軍。晉世以來,謂領護至驍、遊為六軍。” ***3***指唐之禁軍六軍。《新唐書·百官志四上》:“左右龍武、左右神武、左右神策,號六軍。”而《舊唐書·職官志三》說六軍指左右龍武、左右神武、左右羽林。

  4.當時七夕笑牽牛:指唐玄宗和楊貴妃在發生“馬嵬事變”五年前的七月七日的海誓山盟。七夕,農曆的七月七日夜,民間傳說天上的牛郎織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會,婦女們便在這個夜晚於自家庭院中間向織女進行乞巧活動,故也稱乞巧節。

  5.四紀:古代以木星繞日一週***12年***為一紀,四紀為四十八年。

  《寡人之於國也》

  1.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國君對自己的謙稱。

  2.河內凶:河內遇到饑荒。河內,今河南境內黃河以北的地方。凶,穀物收成不好,荒年。

  3.河東:黃河以東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黃河流經山西省境,自北向南,故稱山西境內黃河以東的地區為河東。

  4.粟:穀子,脫殼後成為小米,也泛稱小米。

  5.庠序:古代學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

  《勸學》

  1.君子:這裡指有學問有修養的人。

  2.金:指金屬製的刀劍等。

  3.跬步:古代稱跨出一腳為跬,跨出兩腳為步。

  《過秦論》

  1.崤函,崤山和函谷關。崤山,在函谷關的東邊。函谷關,在今河南靈寶。

  2.八荒:八方最偏遠的地方,也代指天下。

  3.連衡,秦國採用的一種離間六國,使他們各自同秦聯合,從而各個擊破的策略。也作“連橫”。

  4.合從***從,通“縱”***:六國聯合起來共同對付秦國的策略。

  5.齊有孟嘗,趙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孟嘗君,齊國貴族,姓田名文;平原君,趙國貴族,姓趙名勝;春申君,楚國貴族,姓黃名歇;信陵君,魏國貴族,姓魏名無忌。他們是戰國時期有名的“四公子”,皆以招攬賓客著稱。

  6.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皇帝的寶座控制天下。履至尊,登帝位。六合,天地四方。

  7.執敲撲而鞭笞天下:用嚴酷的刑罰來奴役天下的百姓。敲撲,刑具,短的叫“敲”,長的叫“撲”。

  8.俯首繫頸:意思是願意服從、投降。繫頸,頸上繫繩,表示投降。

  9.遷徙之徒:徵發的人。指陳涉被徵發戍守漁陽。

  10.謫戍:因有罪而被貶調去守邊。

  11.萬乘:兵車萬輛。表示軍事力量強大。周朝制度,天子出兵車萬乘,諸侯出兵車千乘,後世以“萬乘”稱天子。

  12.一夫作難:指陳涉起義。作難,起事,首事。

  13.七廟隳:宗廟毀滅,就是國家滅亡的意思。七廟,天子的宗廟。

  14.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閩、粵等地, 每個部落都有名稱,統稱百越,也叫百粵。

  15.陶朱:春秋時越國范蠡,他幫越王勾踐滅吳後,離開越國回到陶,自稱陶朱公。因善於經營生意而致富,後人以此作為富人的代稱。

  16.戟:以戈和矛合為一體的長柄兵器。

  17.九州:兗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荊州、揚州、梁州、雍州,代指中國。

  《師說》

  1.巫醫:古代巫和醫不分。巫的職業以祝壽、占卜等為主,也用藥物等為人治病。

  2.百工:各種工匠。

  3.六藝經傳:六經的經文和傳文。六藝,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種經書。《樂》久已失傳,這是沿用古代的說法。又稱作“六經”。另也指禮、樂、射、御、書、數六種技能。

  4.傳:①古代解釋經書的著作。 ②人物傳記。

  5.句讀:古人指文辭休止和停頓之處。文辭語意已盡處為句,未盡而需停頓處為讀。

  《祝福》

  1.監生,國子監生員的簡稱,指明清兩代在國子監***我國封建時代的中央最高學府***讀書的人。清代乾隆以後,國子監只存空名,地主豪紳可以憑祖先“功業”或捐錢取得監生資格。

  2.理學,又稱“道學”,是宋代周敦頤、程顥、程頤、朱熹等人闡釋儒家學說而形成的思想體系。它認為“理”是宇宙的本體,把“三綱五常”等封建倫理道德說成是“天理”,提出“存天理,滅人慾”的主張。

  《林黛玉進賈府》

  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來是通用於長官對下屬、長輩對晚輩的用語,南北朝以後作為皇帝釋出詔令的專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