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混合運算教學反思

  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學生是有基礎的,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幾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非常巧合四年級上學期我所上教研課的內容也是《混合運算》,感覺這兩節課在編排上有許多的類似之處:從生活情景入手理解混合運算的順序、試一試、改錯中體會混合運算的注意點、對比練習中明白運算子號不一樣引起運算順序的不一樣、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現混合運算的價值等等。明顯感覺四下的混合運算雖然計算的步數比較多,但是學生有遞等式書寫格式和兩步計算的經驗,新課學習非常輕鬆。

  教學中我從複習兩步計算的混合運算入手,讓學生說出熟悉的兩步混合運算的順序,為教學三步計算的混合運算掃清知識障礙。然後直接出示一道三步的混合運算,讓學生觀察與原先的算式有什麼不一樣,該怎樣算?這一環節讓學生體會到新學習的三步計算的混合運算與兩步計算有著內在的聯絡,可以把三步運算轉化為兩步運算;直覺意識到三步計算的混合運算與兩步計算的混合運算都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不含括號***。

  教材中新課的學習研究就是從商店購物這一學生熟悉的場景開始的。中國象棋每副12元、圍棋每副15元,李老師買2副中國象棋和3副圍棋一共用了多少錢?教材中只給了一個問題,多數學生列出12×2+15×3後能夠結合情境理解計算的順序,但是這時候引導學生總結計算的順序感覺特別地單薄,所以我又增添了兩道混合運算:12÷2-15÷3、12×2+15÷3這兩道算式,並給學生提供了多條資訊:中國象棋每副12元、圍棋每副15元、中國象棋一共12元、圍棋一共15元、買2副中國象棋3副圍棋。讓學生根據算式選擇合適的資訊,看看能夠解決什麼問題。學生能夠很快說出每道算式先算什麼,但是通過討論才比較勉強地說出了算式的含義。一方面感覺學生的問題意識不強,另一方面覺得這樣的設計是不是徒增了學習的困難,如果沒有豐富的素材該怎樣引導學生來總結運算的順序?

  從學生的練習情況來看,沒有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先乘除後加減的順序基本都掌握。想想做做的第一題有4小題,學生出現的典型錯誤是第4小題,當三步計算轉化為兩步計算後出現了“減在前、加在後”的情況,學生習慣於加減的口頭表達順序,計算時不由自主地就先算加後算減了。課中我沒有完成書中的改錯題而是結合學生此處的錯誤進行了重點評講。

  這一環節我還引導學生做了一個梳理,不含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按什麼步驟來解答:一、看***觀察算式中有哪些運算***二、畫***把先算的一步畫出來***三、寫。不能讓學生的觀察流於形式,一定得讓他們經歷這樣一個畫的過程,久而久之學生才能養成認真審題的好習慣。

  家庭作業中發現學生的錯誤比較多,計算的順序不存在問題,多數是一步計算或口算不過關,與眾多的計算教學一樣的,需要在提高計算的正確率上下功夫。

  篇二

  1、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華羅庚指出:對數學產生枯燥乏味、神祕難懂的原因之一便是脫離實際。所以我把教材枯燥的計算改成了從生活實際買物品,學生在買物品中學習數學,這樣既增強了學生對數學的熟悉感,又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

  2、 努力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予以適當的點撥。學生學習知識不是一個簡單的接受過程,而應是一個發現的過程,一個創造的過程,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實踐、比 較、思索、發現,才能真正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進而領悟內化為自己所有。本節課我在探索算理時,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時間。讓他們經歷 “自由猜想——嘗試錯誤——延伸錯誤——合作交流”的過程,用自己的知識經驗解決遇到的困難,這樣既提高學生髮現問題、 解決問題的能力, 又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數學的信心。3、數學知識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 生活問題數學化,數學知識生活化,把所學知識應用於生活實際,不但可以使學生感到我們所學知識是有用的,更可以提高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 力。本節課我設計了一個大情景,學生在學習的始終,都利用生活知識解決生活問題,使學生從中深深的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存在不足: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不是很高, 不能充分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合作的效率不是很高,沒能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作用。

  篇三

  一、考慮學生已有知識,合理安排複習內容

  在學習《不含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之前,學生已有加減混合、乘除混合、乘加、乘減、除加、除減的學習經歷,加減混合是在一年級上學期學習的,只需要學生把第一次運算的結果記在心中,再完成第二次運算,寫出結果;乘除混合是在二年級上學期學習的,學習過程與加減混合相似,直至四上,學生才正式學習用遞等式完成兩步混合運算的計算。為了讓學生順利地掌握本課的學習內容,我在複習環節設計了10道兩步式題***4題含有同一級運算,4題含有乘***除***和加***減***、2題含有括號的兩步式題***,試教中發現安排含有括號的兩步式題對新課中學生列綜合算式可能有一定的干擾***好多學生列出的綜合算式中前後兩個乘法都加了括號,當然出現這樣的算式也很好***,因此在後來的課堂中刪除了這兩題,並且也調整了上面8題的出現順序。離學生思維最近的是乘***除***和加***減***的混合運算,因此先出示了4題乘***除***和加***減***混合的,而後出示含有同一級運算的, “試一試”的教學用到這部分內容,這樣的出現順序與教材的編排相吻合。

  二、注重“算”與“用”的結合

  新教材沒有單獨編排應用題,除了有側重地安排“解決問題的策略”外,大部分解決問題的教學都結合在其他內容的學習中進行,因此,在計算教學中要注重“算”與“用”的結合,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算理。本課的練習中,我安排了兩個解決問題,即“想想做做”的第4、5題。第4題與例題較相似,求兩商之差,一是鞏固所學的列綜合算式,按正確的運算順序計算,二是訓練學生從問題想起解決問題的方法,在引導學生理解“人均居住面積”後,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列式計算,但是我又讓學生說說數量關係,顯得過於羅嗦,限制了學生的自主學習,以致第5題未能解決。我們平時計算的教學和練習,倘若能結合實際情境,學生就能真正理解先算什麼,再算什麼的道理,這樣就能把計算教學和解決問題的教學緊密結合起來,使“算”和“用”和諧交融。

  三、正確對待和合理利用課堂生成

  課堂是個充滿未知的場所,每一刻都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或尷尬。在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後,要求學生能列綜合算式的儘量列綜合算式計算,課堂中出現了這樣三種算式:12×3+15×4,***12×3***+***15×4***,***12+15***×4-12。前兩種都在我的預設中,第三種在兩次試教中都未曾見過,我默默地告訴自己要冷靜,處理不當,會出現科學性的錯誤。我觀察學生的反應,一臉茫然,看來把這個問題拋給當事人,是再合適不過的了。請韓黎說明自己的想法,先算一副象棋和一副圍棋的總價,乘4是都看做買4副,然後在總的價錢中減去一副象棋的價錢就是李老師一共要付的錢,多好的想法啊,這個算式就有了存在的理由,也讓我臨時調整了課堂總結,本打算到 “想想做做”第3題直接說說運算順序就下課的,但覺得何不妨用這個算式開啟下一節課的學習呢,於是便有了:課後請大家預習下一課的內容,完成韓黎的含有小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既尊重了學生,又順利地過渡到後續的學習。

  至於***12×3***+***15×4***,我採用了迂迴的戰術,允許學生有這樣的想法,順勢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算的,聯絡實際情境學生想到先算括號中的,再把兩部分價錢相加,何況計算的結果和分步算式一致,有括號的綜合算式暫告段落,回到12×3+15×4,在此觀察算式,揭示課題,探究運算順序,算出結果,沿著我既定的方案進行,再折回,兩式比較,沒有括號的算式中先算了乘法,有括號的算式中也是先算了乘法,那括號就可以不用了,也說明了數學的簡潔性。

  當然在本節課中,還存在著很多不足,如對學生的評價比較單一,未能營造出應有的課堂氛圍,教學中幾個的細節處理還不夠細膩,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我會不斷地摸索、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