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比較與運算教學反思

  角的比較與運算是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四章的內容,這節課教育學生比較角的大小,理解兩個角的和、差、倍、分的意義,掌握角平分線的概念,培養學生歸納、分析能力。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篇一

  這節課是學生首次接觸到有關角的運算問題,幾何入門教學很關鍵,學生在答題時,往往延續小學一貫的作風,只有資料的運算過程,而對角的名稱卻忽略不寫,只看重結果而對解題過程不考慮,於是,針對這些情況,我反覆演示了典型例題的解題方法,有關角度計算題的書寫格寫,過後再讓學生去做,學生卻總也難以靈活的應用。這種情況,教師在解題教學中經常會遇到。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情況?通過談話,調查得知,其根本原因在於:以單純的模仿,誦記為主獲得的解題方法,因為缺少過程知識的支撐,難以遷移到新情境中去。這裡的過程知識是指個體在自己的解題活動中獲得的一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潛在個性化的知識。其中既有成功的體會,也有失敗的感受。由於這種過程知識融入了個體特定解題活動場景中的特定心理體驗,對解題者本人而言是鮮活的,有生氣的。因此,在教學中要善加引導和利用,幫助學生恰當表徵過程知識,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啟發學生將那些難以說清的過程知識用一些特殊的符號,如概念圖式、關係網、線路圖等形象地表徵出來,以豐富學生的解題“知識庫”,如果對學生的過程知識給以足夠的重視和鼓勵,學生會自然生成一種成就感,滿足感,也就容易意識到:

  1.解題應該是自己的活動,自己發掘和利用智慧潛能,大膽地做出猜想,再創造,只要是自己付出的,就應當是有所收穫的,沒有絕對意義上的解題失敗者。

  2.自己形成的解題思路,就應當有與之相應的合理性解釋,敢於承擔起為之辯護的責任,成為一個有主見的解決問題者。而不應人云我雲或者等待老師講解,擺脫對老師的信賴性。

  3.解題同伴***包括老師***並無過人之處,大家不過是各自在自己所走的路上創造屬於自己的過程知識。

  總之,在解題教學中,適當的板書,演示是要的,但不能一味地強調學生千遍一律。要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思路、解題方法、訓練、發展他們的高層次思維能力,有效地形成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自主判斷的能力,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教學效果就一定能事半功倍。

  篇二

  本節課我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自主學習,創造性使用教材,注意培養學生數學思想方法,並運用了現代化教學手段,自我感覺還是很不錯的。但靜心思考,本節課尚有不盡人意的地方。現對本節課教學設計實施過程中的幾點成功與不足反思如下:

  一、成功之處:

  1、課題引入較自然

  因為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線段長度的比較》方法,所以上課時我就先在黑板上畫了一個三角形,然後讓學生比較三邊的大小,因為有了上節的基礎,學生能很快的比較出三條線段的大小。緊接著我又提出:我還想知道三個角的大小關係,怎樣比較這三個角的大小呢?這樣就很自然的引入了本課課題。

  2、多次運用類比思想

  在課堂實施過程中,有線段大小比較做鋪墊,角的大小比較方法學生理解得很好;由於對線段和差符號語言強調得很到位,學生 在真正明確了線段和差的意義的基礎上,模仿來說角的和差語言,自然順理成章,不成問題;聯絡線段中點定義,學生很好理解了角的平分線概念。然後,模仿線段中點的符號語言,得出角的平分線符號語言。

  3、運用電化教學

  教學設計中部分環節運用課件展示的益處很明顯,學生一目瞭然。如:疊合法的操作過程;畫一個角的角平分線兩種辦法;三角板拼畫角等,都起到了教學設計中預期的效果。

  4、懶教師,勤學生

  在課堂上,我們教師應該“懶”一些,學生應該“勤”一些。在講如何畫一個角的平分線時,由於課前已讓學生各自準備了一張半透明的紙,讓學生在上面任意畫一個角,然後自己摺疊,從而探索出摺疊法。還有在探索用一副三角板可拼出多少度的角時,教師可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做,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

  二、不足之處:

  ***1***由於前面講解過細,導致一節課的四個目標只完成了三個。

  ***2***由於小組合作學習放不開,導致探究活動作用降低。

  “三角板拼圖”,學生沒有預想的那麼積極,而且明顯對小組合作比較陌生,,且時間有點倉促,學生探索與展示的都不是很充分,好在課件彌補了不足,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較好地總結出了規律。

  結合這節課暴露出的問題,我會做如下的改進:

  1、引領學生動口、動手、動腦,讓學生自學落到實處,真正解決自己自學能夠解決的問題。

  2、教師先解釋一下線段中點符號語言中各線段含義,再讓學生得出角的平分線的一些符號語言。

  總之,一堂課的教學,總會有收穫和遺憾的。我要在不斷的反思和總結中提高自己。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為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積累經驗,以便儘快使自己成為創新型教師。

  篇三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角的大小的比較、畫相等的角。依照新數學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具體內容,從提高學生數學興趣入手,讓學生經歷同化新知識、構建新意義的過程,從而更好地掌握必要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動手實驗,在輕鬆的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增強學好數學的願望和信心。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體驗類比和轉化的思想。

  一、通過對教材的深入分析,我在上課時認真把握了以下幾點:

  1.首先在知識的過程中,通過對匯入問題的設定,達到對舊的知識進行適當的複習的同時引入角 的比較,引人與新知識的講解融會貫通,一氣呵成利用學生已經具備的知識遷移的能力,用類比的思想引出角的大小的比較。

  2.在角的形象比較中,要努力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通過開放性問題的提出,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有助於學生靈活地學習知識。

  3.問題的設計給學生留有充分探索和交流的空間,隨著問題的步步深人,學生的思維得到深化,突出了本課時的重點,也分散了難點,最後達到突破難點的目的。

  4.作圖的摺紙操作應作為一個補充知識,不必強求知識的記憶。動手操作、相互交流等活動,又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5.在畫時,畫相等的角是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和探究,如何畫應是老師必須給予提示與講解的,特別是如何放角的頂點與邊。

  6.角平分線的知識是一個幾何中的重要知識點,雖然在此不是重點,但在教學中,老師不能放鬆,而是要加強講解。

  上課時採用的教學流程設計如下:

  ***1***創設情景以同學們比較熟悉的公園導遊路線圖引入角的大小比較。

  ***2***利用課件,疊合法比較角的大小展示疊合法的操作。

  ***3***回憶用度量法,使學生掌握角的大小的比較的一般方法。

  ***4***問題探究,引導學生探索角的和與差的運算。

  ***5***問題引申,引導學生髮現角平分線,並歸納角平分線定義

  ***6***典型例題,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知和理解。

  本課,自始至終滲透著實驗、觀察、類比、歸納等數學思想方法,重視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充分反映了以學生為主教師為導的新理念,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愛思考,善交流的良好學習慣。

  二、存在的問題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發現了一些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如在教學預想中,沒有估計到學生角這部分知識的遺忘,部分題目的設定違背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生分析起來有些吃力,對學生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激發受到一定的影響。

  另外,在活動和提問的過程中分析過細,講解過多,沒有給學生充分的探索和明晰的時間和空間。

  三、改進措施

  針對本節課暴露的問題,我在今後的教學中應該加強備課;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已有的知識水平;設定問題要具有靈活性、針對性、可操作性,給學生更多的思維想象空間,將角的比較與運算這節課分作角的比較和角的運算兩節課來完成,努力使課堂教學向著嚴謹、有序、高效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