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學方法總結

  “掌握一種科學方法勝過解答十個問題。”對研究方法的學習和考查體現著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初中物理教學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參考。

  如下

  一.控制變數法:

  所謂控制變數法,就是在研究和解決問題的過成中,對影響事物變化規律的因素和條件加以人為控制,只改變某個變數的大小,而保證其它的變數不變,最終解決所研究的問題。

  這種方法在實驗資料的表格上的反映為:某兩次實驗只有一個條件不相同,若兩次實驗結果不同,則與該條件有關,否則無關。反過來,若要研究的問題是物理量與某一因素是否有關,則應只使該因素不同,而其他因素均應相同。控制變數法是中學物理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中考出題最多的方法。

  二.等效替代法

  在物理實驗中有許多物理特徵、過程和物理量要想直接觀察和測量很困難,這時往往把所需觀測的變數換成其它間接的可觀察和測量的變數進行研究,這種研究方法就是等效法。

  等效替代法是常用的科學思維方法。等效是指不同的物理現象、模型、過程等在物理意義、作用效果或物理規律方面是相同的。它們之間可以相互替代,而保證結論不變。等效的方法是指面對一個較為複雜的問題,提出一個簡單的方案或設想,而使它們的效果完全相同,從而將問題化難為易,求得解決。例如我們學過的等效電路、等效電阻、分力與合力等效……

  三.轉換法

  對於不易研究或不好直接研究的物理問題,而是通過研究其表現出來的現象、效應、作用效果間接研究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初中物理在研究概念、規律和實驗中多處應用了這種方法。

  1.研究物體內能與溫度的關係***我們無法直接感知內能的變化,只能轉換成測出溫度的改變來說明內能的變化***;

  2.在研究電熱與電流\電阻的因素時,將電熱的多少轉換成液柱上升的高度;

  3.我們在研究電功與什麼因素有關的時候,將電功轉換成砝碼上升的高度;

  4.在我們回答動能與什麼因素有關時,我們將動能轉化為小木塊在平面上被推動的距離,距離越遠則動能越大。

  四.理想模型法

  實際現象和過程一般都十分複雜,涉及到眾多因素,採用模型方法可起到簡化和純化的作用.忽略次要因素,從複雜事物中抽象出理想模型,合理近似的反應所研究事物的本質特徵,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

  在初中物理課本中,應用這種方法的有

  1.光線***光線是看不見的,我們使用一條看得見的實線來表示,就將問題簡化利用了理想化模型***

  2.磁感線

  3.電路圖是實物電路的模型

  4.力的示意圖或力的圖示是實際物體和作用力的模型。

  5.實驗室常用手搖交流發電機及掛圖來研究交流發電機的原理和工作過程

  6.研究連通器原理時用到液片模型。研究肉眼觀察不到的原子結構時建立原子核式結構模研究肉眼觀察不到的原子結構時建立原子核式結構模型。

  五.科學推理法

  推理法是根據已知物理現象和規律,通過想象和推理對未知的現象做出科學的推理和預見.推理法是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忽略次要因素,進行合理的推理,得出結論,達到認識事物本質的目的。

  理想實驗是研究物理規律的一種重要的思想方法,它以大量的可靠的事實為基礎,以真實的實驗為原形,通過合理的推理得出物理規律.

  六.類比法

  類比法是指將兩個相似的事物做對比,從已知物件具有的某種性質推出未知物件具有相應性質的方法.類比法在物理中有廣泛的應用。所謂類比,實際上是一種從特殊到特殊或從一般到一般的推理。它是根據兩個***或兩類***物件之間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它們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種邏輯思維。在物理教學中,類比方法可以幫助理解較複雜的實驗和較難的物理知識。

  七..圖象法

  利用圖象這種特殊且形象的數學語言工具,來表達各種物理現象的過程和規律,這種方法叫影象法.

  物理圖象不僅可以使抽象的概念直觀形象,動態變化過程清晰,物理量之間的關係明確,還能表示出用語言難以表達的內涵。

  八、觀察比較法

  在對各種物理現象、物理實驗進行觀察的基礎上,和認定的標準***或物件***進行比較,得出結論的方法叫觀察比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