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課堂學習攻略

  當前,將學生視為課堂學習主體的課堂教學理念正逐漸得到廣大教師的認可。很多能夠凸顯這一理念的教學策略也正日趨被教師在實踐中摸索出更有操作性的教學思路。高中地理學科新教材中的眾多內容呈現形式也更利於學生的自主參與,以下小編將與大家一起探討地理課堂的學習攻略!

  ***一***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探究式學習的構成形式,又是探究式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它是通過群體活動共同完成任務,是有明確職責的互動性學習,它以小組成員的合作性活動為主要的內容,以小組的目標達成為標準,以小組的總體成績為評價和獎勵依據的教學策略體系。開展合作學習,要注意以下幾點:

  1.資源共享,知識互補。

  合作學習能夠充分利用學校的有限的教學裝置條件,將教具、器材等物盡其用,小組共享,將新知識、新資訊通過合作小組這個特定學習形式進行高速度、大密度、快節奏地傳遞,作到資源共享;由於學生接受問題的能力的差異,家庭、社群環境的差異和學習型別的差異,教師在進行學習小組劃分時應將學生按興趣愛好、研究專長混合分組,這樣有利於形象思維型和邏輯思維型的學生在探究學習中的優勢互補,也有利於知識密集型和操作應用型的學生相互間的“知”、“技”互補,有利於優秀的學生對後進學生在合作過程中的幫帶。

  2.體驗交流,統籌運作。

  在合作學習中有學習者的積極參與,更有高密度的交往過程。因為合作學習需要在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活動,教師要努力營造一個寬鬆和諧的學習探究環境,使學生間能夠相互配合,相互支援。這樣有利於學生之間的情感溝通,可以讓學生在互敬、互愛、互幫、互動下學習。合作學習的合力在就在於把每個人的能量凝聚為團隊精神,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轉化為小組之間的競爭,有利於培養學生合作競爭意識和團隊精神。

  3.自主為本,合作協作。

  合作學習不是幫助學習。幫助學習對於學生來說,學習仍然是被動的。所以合作學習應該是保證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首先是自主性學習,在自己學習,自主性學習的基礎上再進行小組的討論、交流、實驗等活動,通過合作和協作,完成研究目標,提高探究水平。

  教學實踐證明:學生自主學習縮小了學生間的差距,轉化了後進生,從考試的成績看能大幅度的提高合格率和優秀率。原因有幾方面:

  ***1***教師在課堂上講得少了,可以抽出更多的時間個別輔導後進生。

  ***2***在學生相互討論的過程中,實際是好學生教後進學生的過程。好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基本上都明白了,而後進生還有一些問題沒搞清楚,通過好學生的講解,自然也就明白了,在這裡實際上運用了陶行知的小先生制。後進生光靠老師一個人忙不過來,發動好學生都來幫後進生力量就大了。

  ***3***是後進生在自學的過程中也有一種緊迫感,別人在有限的時間看完了課文能做練習題,自己不會做也丟人,增強了他們的競爭意識和好勝心。

  ***4***是這種做法培養了後進生的自學能力,一旦自學能力形成了,他們進步的幅度就會加快,就會在較短的時間趕上班內的中游學生。

  ***二***課題研討。

  課題研討,是在教師的引導下由學生獨立從事的某項小型的課題研究。例如:在進行有關土地利用問題教學時,我列舉本區土地的利用型別及改革開放以來土地資源浪費的事例,把班裡的學生按照所在居委會分成幾個小組,然後要求學生走出課堂,親赴各鄉各居委會做實地調查,並在此基礎上,運用所學知識及方法,每小組提交一份調查報告。這樣,學生經過自己努力,得出結論,不是被動地接受材料,而是主動地參與發現知識的過程。這種形式的學習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探究的熱情,並能培養學生的相互協作、集體攻關的合作精神,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創造能力。

  總之,自主性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種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知識發生過程的創造性學習,是一種人際互動的社會性學習。如果我們地理教師都能把金鑰匙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開啟知識的大門,發掘知識的寶藏,那麼學生的積極性將會空前高漲。與此同時,我們還應當告訴學生,任何學習上的成功都不是信手拈來的,實現任何一類問題的創造性解決,都與他們平時紮實地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有關。要求學生具備持久的學習熱情和不斷探索的自學精神,堅持主見,知難而進, “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光輝的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