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反思範文

  下面小編為大家推薦3篇關於高中物理教學反思的範文,供大家參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一

  在新課程形勢下要求:一個稱職的高中物理教師,決不能“教書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學習,與時共進。新課程下物理的教學反思有助於我們在新課程改革環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學,也是教師應具備的一個重要素質,更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過程。教學反思對提高教師科研能力和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積極的作用。下面談談我對教學反思的幾點看法:

  一、對教學觀念的反思

  新課改之前,教師的教育觀念往往是在被動條件下形成的,沒有教師的實踐反思,往往只是簡單的重複照抄,效果很不理想。所以,教師非常有必要進行新課程理念學習,積極對自身的教學觀念進行反思,在深層次上促進教育觀念的更新與轉變,並用它來指導教學實踐。物理新課程標準不僅對物理知識的教學提出了具體的、符合實際的要求,同時也對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力和方法的培養、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提出了具體、可操作性強的目標。“培養學生必備的物理素養”是高中物理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所以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更加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必須有利於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物理觀。

  二、對教學設計的反思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有時會發覺實際教學效果與教師預期的效果有很大差異,課後認真想想,原因在於進行教學設計時忽視了對教學實踐的反思,也就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教師應積極反思教學設計與教學實踐是否適合,不斷思考教學目的、教學工具、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問題,並積極改進,從而優化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例如在高中物理教材中,“衝量”的學習,既抽象又難學,如何將這些抽象的內容轉化為學生通俗易懂的知識,這對物理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做精心準備,精心設計實驗,通過實驗來突破難點,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邊動手邊動腦,通過學生的交流討論,將抽象的衝量內容轉化為具體的、有形的東西。這樣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驗探究找出答案,既掌握了知識,同時又提高了實驗操作能力。事實證明,學生對這種教學模式很感興趣,而且能將抽象內容轉化為直觀、形象的東西,比一味灌輸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對教學過程的反思

  在一堂課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深度與淺度相差懸殊,師生互動交流並非融洽,教法與學法相脫節的現象發生。通過對一堂課的課後反思,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的疏漏和失誤,有的放矢地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誤,可對下一知識點的教學產生催化的作用。所以要根據課堂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內容的詳略和時間的統籌。例如功的概念理解一直是初中力學的難點,但教材編排時將該內容放在了這一章的第一節,先認識功,再學習機械能,讓學生的學習有點無從下手的感覺,在借鑑了以往授課的經驗中,將機械能的學習置於本章的開始,先認識了能量,然後引出物體具有了機械能,我們就說物體做了功,使概念的出現有章可循。

  四、對教學課後的反思

  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注重學生的課堂學習,還要通過課後學生作業獲取教學反饋的資訊。我們常常會發現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教學內容和習題,在考試時學生還是做不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知識的獲得不是學生自己學會的,而是老師教會的,所以我們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比教給學生知識本身更重要。課後反思不僅使教師能及時瞭解學生學習情況,更重要的是對教師自身總結、積累教學經驗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作為一名新課程改革下的物理教師,應不斷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學思想、改革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認真學習課新改理論,積極探討物理教學,並進行教學反思,撰寫教學心得,然後將所得經驗應用於具體的物理教學中,促使自己早日成長為一名新時期的研究型、複合型、學者型教師。

  二

  我經歷這麼多教學坎坷,我對教學理念,物理教師專業化的發展要求有了一定的領悟.曾經年少愛追夢,一心只想往前飛,踏遍千山和萬水,一路走來不能回,而今才發現,一個人,不僅要低頭趕路,還要學會遙望遠方,更應仰望蒼穹,走走停停,回頭望望,不斷反思總結,為下一段路的風兼程而養精蓄銳。

  一、作為二十一紀的教師要轉變自己的角色,以學生為主體。新課改要求教師要注意三維目標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特別要求教師注意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理解和應用,要求教學中要有情感,要有對學生的評價和激勵。要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注重實踐活動,理論聯絡實際。這樣的課堂才顯得“有血有肉”,“充滿生機”,才會激起學生無窮的學習慾望。

  二、作為物理教師,不僅應該具有豐富紮實的學科專業知識,而且還要有較高的專業應變能力和專業情感。新課程對物理老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課堂教學目標已從過去的“學會”轉變為了“會學”,而學生的終生學習能力直接來自於教師的合理指導。這便首先對教師自身的學習能力提出了相應的要求。教師要想教好學生,首先得自己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潛移默化的將這種能力傳授給學生。

  三、作為新課改環境下成長起來的教師,應該懂教育學、心理學,掌握高中學生的認知心理和接受知識的過程與特點。高中學生正處於青春發育期,思想不夠成熟,在某種程度上情感的波動對學習的影響較大,而且這時的學生也非常渴望老師的理解、鼓勵和關懷。因此,我們應該有健全的專業感情,真心去關愛學生,理解學生,走到學生中去,多和學生交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樣學生就會喜歡你這位老師,更會喜歡你這門學科了。這也就是所謂的“感情投資”了,回報要比付出大得多。

  教育以學生為本,關注生命,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所以教育教學是一項系統工程,一脈不和,周身不暢,我將繼續不斷反思提練,爭取最終上為理論,從而更有效的指導我的物理教育教學工作。

  三

  實施有效的物理課堂教學,首先就要明確物理學科的思想:把複雜問 題簡單化,簡單問題理想化,理想問題模型化,模型問題具體化。其次明確物理教學的任務:在課堂上播撒一種思想,收穫一種行為;播撒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撒一種習慣,收穫一種人格;播撒一種人格,收穫一種命運。

  有效物理課堂的教學,首先取決我們老師對課堂上應做什麼作出正確的決定;其次取決於我們如何實現這些決定,課堂上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其中也包括對人對已的情感,態度和價值等心理成份。有效的物理課堂教學應從平面走向立體,從單元走向多位。高中物理教學不僅應該重視科學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而且還應該重視對學生終身學習願望、科學談究能力、創新意識以及科學精神的培養。有效的物理課堂教學應該重視知識的傳承,但應改變過分強調知識傳承的傾向。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我對有效課堂教學談以下幾點看法:

  1、 重視培養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常儀器簡單、現象鮮明直觀的演示實驗、或能使學生多觀察、多動手的學生實驗,利用設懸念、擺疑點、設定矛盾的方法,可以激發起學生的興趣;而根據教材舉出一些生動、直觀、新奇的現象,也可以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如,蘋果為什麼落向地球?如果丟擲的石塊速度足夠大,還會落向地球嗎?在光滑的平面上,一隻螞蟻能推動一個很重的鐵塊嗎?在雪地上開車時為什麼速度不能太大?如果太大會有哪些危險?有哪些方法可以辨別一根木棒哪頭是樹根?在此基礎上再不失時機地設法強化、鞏固學生的興趣。

  2、 讓學生在活動掌握物理知識

  教師在組織教學中要讓學生聽中學、做中學、聽懂以後做出來、做好以後說出來。教師教學中要“敢放”“能收”。新課標下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就高中階段的學生所研究的題目來說,結論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學生去探究,去發現,是想叫他們去體驗和領悟科學的思想觀念、科學家研究問題的方法,同時獲取知識。所以教師要相信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在充分動腦、動手、動口過程中主動積極的學,千萬不要只關注結論的正確與否,甚至急於得出結論。

  學生實驗及有趣的小實驗,也是現實生活的一部分。我發現,學生對實驗的興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實驗時候,連最不學習的學生也會目不轉睛的看著實驗,物理教材中有許多學生實驗及有趣小實驗,既生動又形象,能使學生在分工合作,觀察、記錄、分析、描述、討論等過程中獲得與概念、規律相聯絡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探索新知識。千萬不要因實驗儀器或教學進度的原因放棄實驗,而失去一個讓學生動手的機會。有趣小實驗更能發揮這種作用。例如在講慣性一節時,我先給大家演示一下慣性小球的實驗,然後讓他們自己做一下,來體會一下,把筆或者文具盒放在一張紙上,迅速抽出紙張時發現放在紙上的物體並沒有隨紙一起運動,再一次激發學生的求知慾,迫使其回到課本中找到答案。再如將重心時,拿來一根木棒,然學生開辦法找出那頭是樹根,然後當堂動手找出。激發他們探究新知識的積極性,讓教學內容事先以一種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出來,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營造一個寬鬆愉悅的學習環境,使學習的內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授聲音的發生時,可讓學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喉嚨,讓學生驚奇的發現原來每天都聽到的聲音是由聲帶的振動而產生的等等,這樣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掌握物理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瞭解這些知識的實用價值,懂得在社會中如何對待和應用這些知識,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和應用能力。

  3、 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有效物理課堂教學離不開啟發講授式、實驗探究式、小組合組式、自主學習式、科學研究式等多種教學方式。孔子在《論語》中指出了“悟”的邊緣狀態是“憤”、“悱”。說出了啟發教學的精髓。通過啟發讓學生達達“憤悱”的狀態:“心求通而尚未通,口欲言而未能言”。 探究式教學有多種形式,靈活運用,把握好提出問題這個要素,讓問題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成為課堂的中心。愛因斯坦講:“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讓學生經歷真實的學習過程,一堂有效的物理課,必須使所有學生都經歷“真實的學習過程”。“真實”,體現在學生從不懂到懂、不會到會、模糊到清晰、錯誤到正確、失敗到成功的過程之中;體現在教師的循循善誘、真誠幫助、嚴格要求和規範訓練的方法之中;體現在學生不同方法不同過程的交流、不同思想不同觀點的碰撞和懷疑、爭論、發散、統一以及自圓其說之中;體現在教師真情實感的批評和表揚之中;體現在學生有充分的時間獨立思考、有個性的語言表達和有膽魄的對一切權威的否定之中;體現在教師機敏地捕捉動態生成的教育教學資源,對預設教案的必要調整和捨棄之中。真實的,才是最美的、最精彩的。

  4、發揮多媒體技術在物理課堂教學中的優勢。

  建立物理情景、渲染氣氛,增強學生求知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合理藉助於多媒體技術,可以輕鬆的引領學生進入直觀、形象、甚至虛擬的場景,使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學習興趣倍增。如在講授 "曲線運動”這一節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過山車情景來引入新課,學生會被刺激的情景深深吸引,有的還會想起自己的親身經歷,有的還會以後去試試。教師適時提出問題:在高處,為什麼過山車在軌道的下面也不掉下來?其中包含了什麼物理道理?這樣可啟發學生的思維,教師再結合其他生活中的例子,指導學生思考提出假設,這會給學生產生難以忘懷的印象,從而加深對光沿直線傳播的認識。

  5、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利用猜想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猜想的過程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思維發散過程,通過猜想力的鍛鍊和培養,激發和保持學生研究物理問題的濃厚興趣和慾望,從而使學生自覺地、積極地去探求物理知識。這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效能起到重要作用。

  利用猜想可以提高學生的分析力、觀察力、操作力和其他方面的技能,啟發思維,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可以使物理教學過程變成學生積極參與的智力活動過程,鍛鍊和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探討研究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為創造力的孕育、萌發創造了條件。

  總之。一堂有效物理課的教學,需要有豐富的“知”和“識”,“知”和“識”是黃金搭擋,只有“知”,而沒有“識”,那隻能是個容器,所學的東西不能內化為自己的血液,只能是一種外加的累贅,有了“識”,才能化死為活,化古為今,為我所用,更要有真摯的情感與探索體驗,這是任何時候評價有效物理課堂教學的底線。檢驗的標準就是學生的接受程度與效果。在課堂上,主要考查學生有無切實掌握這些知識,並將這些新知識納入自己原有的知識體系中融會貫通。這本身也是一種能力。同時,還要了解獲得知識的過程,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積極主動地跟進、共鳴和投入,每一個學生是否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了儘可能大的進步與發展。在致力於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是否能使“優等生”“吃得飽”,讓“暫困生”“吃得了”,真正學有所得,各有發展。要充分開展課堂有效教學,一切要從教學的實際出發,順應學生的學情、講究實效,正確處理好教、學、練關係,靈活運用各種教學策略和手段,採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全面有效的提高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