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教學計劃
教學計劃是教師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
一、指導思想
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努力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21世紀祖國建設的接班人。
地理學是研究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地理環境,以及人類與地理環境關係的一門科學。地理課是高中學生必修和選修的課程。學習高中地理課程有助於學生觀察和理解整個世界,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適應未來的生存和發展打下必要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高一新生雖然在初中已經學過兩年的地理知識,但由於地理科目不參加中考等原因,學生的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普遍較差,而初中地理知識又是進一步學習高中地理知識的基礎,因此,高一學生會感覺地理難學,高一地理教師也會感到地理難教。
高一年級共7個班,2位地理教師,我擔任4個班級的教學任務--高一***1***班,***4***班、***5***和藝術傳媒班,***4***、***5***班是世外--八中共建班,藝術傳媒班是特色班,***1***班是普通班。在地理學習方面,這四個班級的學習能力相差較大,教學進度和教學難度很難保持一致。
三、高一地理必修一總體教學目的
1、學生獲得比較系統的自然地理基礎知識。
2、培養學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維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夠獨立和與人合作,運用地理科學觀念、知識和技能,對人類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評價。
四、本學期教學任務 完成高中地理必修1教學。
五、教材分析 本冊共五個單元:
第一單元“宇宙中的地球”主要讓學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運動,以及地球運動產生的地理意義。讓學生懂得宇宙作為人類生存的地球的環境,和人類自然有著密切的關係。 第二單元“大氣”主要讓學生了解大氣的物理化學性質和變化特點。大氣是天氣現象發生的載體,大氣的性質和氣候的形成有著密切的聯絡。氣候的形成變化依賴於大氣的運動變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自身運動特點。讓學生明白保護大氣環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第三單元“陸地和海洋”主要讓學生了解陸地環境和海洋環境的地理特點。使得學生明白陸地和海洋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保護陸地和海洋環境是迫在眉睫的環境問題。
第四單元“自然資源和自然災害”是本學期最後一個單元也是一個總結性的單元。這個單元讓學生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活動認識到:人類的活動離不開地理環境,地理環境為人類提供的資源。如氣候資源,海洋資源,陸地資源等環境資源。然而自然環境也有破壞人類活動的時候。發生一些人類暫時無法抗拒的環境災害。比如氣象災害:颱風;地質災害:地震。人類在地理環境中應該利用好各種環境資源,同時也要預防各種環境災害。
第五單元:“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主要講解地理環境的地域特徵和各個地區的差異性。 六、具體措施
1、認真鑽研教學大綱和教材,針對學生實際情況,認真備好每一堂課,並寫好教案。
2、認真上好每一堂課:運用生產和生活中 “案例”,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課文、插圖、閱讀材料、活動等內容,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輕鬆愉快地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3、佈置適當的課外作業,並及時批閱、講解作業。
4、要求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運用所學知識和基本技能去認識、分析、解決實際中的問題。
5、適當用多媒體課件給學生上課,並補充課外知識。
***二***
如何開展和組織實施好高中新教材必修一自然地理知識模組的教學,並富有成效地完成教學內容、教學任務,科學地落實和貫徹執行高中新課改的精神要求和《高中地理課程標準》是我們今年擔任高一新同學新教材教學工作的每位教師需要首先思考的問題和培訓學習的頭等大事。在今天專題二 “如何把握高中地理必修一的內容體系和教學實施”中,我通過網上學習特別是教材中提供的實施新教材取得成功經驗地區的優秀教師的課例得到深刻的啟發和領悟:只要我們虛心學習網路中提供的新課程培訓材料和資源,虛心向各位專家學習和討教,儘可能獲得專家的指導和幫助。同時在網上與共同培訓的學友們多加強溝通交往和相互學習探討,我想我們的培訓目標和任務是可以卓有成效的完成,並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通過大膽的實踐和探索收穫新教材教學的成功和喜悅。
通過本專題的課例和材料學習我認為即將展開的9月份的高一教學工作在培訓中應該學習和實現兩大目標。
一、首先要明白新教材的結構體系和教學目標
新教材改變老教材“自然地理部門地理知識結構體系”為“可持續發展要求和目標的綜合自然地理知識體系”。教學要求關注各自然地理部門的綜合研究與人地發展的致用方面的知識領域和問題,培養我們的學生正確處理人地矛盾解決實際地理問題的思維和能力。教會學生綜合分析地理問題就是重要的教學目標。培訓教材中北京四中的曹丹冬老師在“水迴圈的過程和環節”的課堂教學中成功地教會了學生運用示意圖教學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地理的思維方法,學生的學習操作技能也得到落實和體現。江蘇南通中學的張雲老師通過實驗分析法利用當地的倆種土壤性質的區別和差異較好地完成了“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和差異性"我們學生十分難懂和理解的地理問題。學生的探究活動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新課改提倡的教學方法得到了具體落實。何英老師的複習課“自然地理的整體性”教學構思巧妙,利用一份板畫自然地理要素和景觀與氣候的關係示意圖通過一個熱帶草原氣候的案例教學就實現了教學目標。這些成功的教學案例啟示我們在自己的教學中要善於相互學習和反覆思考,不斷總結教學方式方法和實施途徑,虛心地學習和借鑑同仁的成功經驗,大膽的改變和革新自己的教學方式。比如同一學科同一年級的教師搞好集體備課活動,相互聽課和相互評課,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和積累教學經驗就是一條好的實施途徑。
二、需要不斷的探索和實踐新教材的教學方法和途徑,更好地完成和落實新課標的標準和要求
培訓教材中的課例是典型實施新教材成功的經驗。“大地是我們地理工作者的辦公室,遊山玩水是我們地理工作者的本質工作。”這句話充分體現了自然地理研究的重要方法需要野外科學考察和室內試驗研究相結合。根據自然地理的科學研究方法我們的教學就不能只是教室了,構建課內外相結合的教學系統就是新教材需要我們實踐的教學方法。除了課堂教學外,野外考察與觀察、社會綜合實踐、科學實驗、調查訪問訪談、資料收集整理分析我想都是我們需要實施和探索的教學手段了。培訓材料的拓展資料中廣東楊才旺、肖功政老師的“地質構造的研究意義”、廣東第六中學袁中華的“河流地貌的發育”以及上面的視訊課堂教學實錄課例都是我們學習和借鑑的先進教學方法的典範。
自然地理模組的教學技巧比如如何正確使用新教材,哪些知識需要拓展,哪些知識需要探究、哪些內容需要案例分析等需要我們今後在實際教學中不斷摸索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