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文言文虛詞判斷方法
高一學生學習文言文,最重要的是要學會虛詞的判斷方法,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1、對照比較法。
就是熟記一些文言虛詞的典型例子,將句子、意義和用法一同記住,在做題過程中,將給定的句子與典型例句進行比較,推出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的虛詞判斷方法。
例如 “之”的用法,我們可以熟記“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 ”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子孫視之不甚惜 ”等三個句子,我們可以分清它們的用法分別是定語後置的標誌、賓語前置的標誌、代詞。
瞭解了這些用法,下面的三個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①蚓無爪牙之利。
②夫晉,何厭之有 。
③侵之愈急。
2、語境推斷法。
就是聯絡語境作具體分析,判定虛詞的具體意義和用法的方法。
①針針叢棘,青麻頭伏焉***蒲松齡《促織》***
語境是一隻“青麻頭”***蟋蟀***藏匿在“針針叢棘”之中。由此可推斷“焉”是兼詞“於此”。“伏焉”即“伏在那裡”。
3、“刪” “換” “代”法。
有些文章虛詞的用法,可以通過刪除或替換的方法來推斷。刪除或替換虛詞後句意表達不受影響的一般是連詞。
4、語法分析法。
根據語法知識判別虛詞意義,首先將句子主幹抽出,劃分句子成分,而後看虛詞的功能。一般來說,代詞充當句子的主語、賓語和定浯;副詞充當句子的狀語;介詞往往與名詞、代詞組合構成介賓短語充當句子的狀語、補語;連詞在句子中只起連線作用,不作句子的成分,表動態或語氣。
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吾妻”是主語:“美”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作謂語:“我”是賓語;由此可確定“之”介於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②卑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廉頗藺相如列傳》***
“鄙賤之人”中,“人”是中心詞,“鄙賤”是定語,所以“之”應是助詞,相當於“的”。
5、句式分析法
①多於南畝之農夫***杜牧《阿房宮賦》***
是介賓短語後置句,“於南畝之農夫”介賓短語,“於”是介詞“比”的意思。
②石之鏗然有聲者***蘇軾《石鐘山記》***
是定語後置句, “石”是中心語,“鏗然有聲者”是定語,“之”是助詞,定語後置的標誌。
6、對句互推法
語言結構相同或相似的詞句構成的對文,其對應位置上的詞語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從句中熟悉的虛詞的用法,推斷對應位置的疑難虛詞的用法
① 舟遙遙以輕颺,風飄飄而吹衣。***陶潛《歸去來兮辭》***
“以”和“而”處於對應位置,“而”是表修飾的連詞。
②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賈誼《過秦論》***
“因”和“乘”處於對應位置,“乘”是介詞“趁著”的意思,由此可推斷“因”也是乘著的意思。
高一語文文言文實詞判斷方法
1、課文求義法
利用課內學過的知識來解決新問題,即遇到某一實詞可以聯想到課內曾經學過的這一實詞的解釋,看用它作為當前句中的解釋是否合適。
如下例:
高考卷文言文閱讀第一題的四個選項:
A. 諷帝大徵西方奇技。諷:勸告***出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B. 鹹私哂其矯飾焉。哂:譏笑***出自讀本《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C. 恐為身禍,每遇人盡禮。遇:優待***出自《屈原列傳》出則接遇諸侯,遇,接待。從而推出此項錯誤。***
D. 太宗初即位,務止奸吏。務:致力***出自《過秦論》***
除B選項是在語文讀本中出現外,另三項皆根據課文。文言文知識考查一直是“題在課外,功在課內”。文言文閱讀考查的語段和內容是新的,但它要考查的文言實詞大都在課本中學過,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對課內文言文要充分重視,步步夯實。
2、成語印證法
即藉助成語來推斷實詞詞義。成語是人們長期以來習用的、簡潔精闢的定型片語或短語。成語的含義未因時間的流逝而改變,為我們推斷實詞詞義提供了方便。
如:
“舉類邇而見義遠”。***《屈原列傳》***“聞名遐邇”這個成語大家很熟悉,“邇”對應“遠”。把“近”的意思套進原句去,語意很通順。因此,可推知,此句中的“邇”也是“近”的意思。這樣的例子很多,如:
①設五寸之的,引十步之遠。***有的放矢 的:箭靶***
②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狐假虎威 假:藉助***
③其文約,其辭微。***微言大義微:深奧、微妙***
成語求義可以和成語的運用結合起來,反推也可,互相印證,相互促進,可謂雙贏。
3、結構求義法
古漢語相對於現代漢語在語言結構上更具對稱美,上下文對應位置上的詞語往往在意義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對,依據這一特點,可有效幫助我們理解詞義。
如:
①秦無亡矢遺鏃之費。“亡矢”與“遺鏃”的結構是一樣的,詞的配搭是一致的。“亡”與“遺”相應,“矢”與“鏃”相應。從而知道“亡”、“遺”都是失,就不會把“遺”理解為遺留或饋贈了。同樣,可從“矢”是箭推知“鏃”也是武器了。***
②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追亡”與“逐北”意思相同。由“追”可知“亡”是“逃亡”;“北”因與“亡”相應,則可推知“北”不是“北方”,而是“敗北”之義。***
③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利用上下文的對稱結構,可據易推難。“擇”易於理解,可推出“簡”也作“選擇或選拔”講。***
有時藉助整齊的句式,還可以先推斷出一個詞的詞性,進而推斷出這個詞的正確意思。
①“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一句中藉助“地”可以推斷“固”應當是名詞,進而解釋為“堅固的地方”。
②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藉助“良”可以推斷“勁”應為形容詞,進而解為“硬”、“硬的”、“強有力的”。
③變姓名,詭蹤跡。藉助“變”可以推斷“詭”應為動詞,就可以避免將“詭”解為“詭祕”的錯誤,而較為順利地將“詭”解為“隱蔽”。
4、語法分析法
根據詞性可以更準確地推出詞義。我們在閱讀文言文時,可以先確定它在文中做什麼成分,然後確定詞性,進而確定詞義。
①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糜鹿。
②每至客舍,自放驢,取樵炊。
③故久立與其客語。
④徒立故琅琊王澤為燕王。
解析:
①句中“漁樵”作句子的謂語,而謂語一般由動詞、形容詞充當,故“漁樵”應釋為動詞“捕魚砍柴”。
②句中“取樵”為動賓短語,“樵”作“取”的賓語,而賓語多由名詞充當,故“樵”應釋為名詞“柴”,而不能釋為動詞“打柴”。
③句中“故”作動詞“立”的狀語,而狀語一般由副詞或形容詞充當,據此可推“故”作副詞“故意”講。
④句中“故”作名詞“琅琊王”的定語,而定語相當部分由形容詞充當,因此可釋為“舊有的、原來的”。
⑤方其系燕父子以組,函樑君臣之首。***《伶官傳序》***句中“樑君臣之首”是名詞性短語,作賓語,而“函”帶這個賓語,由此可推知“函”此時應由名詞***“匣子”***活用為動詞,可理解為“用匣子裝”。
⑥人皆得以隸使之。***《五人墓碑記》***“使”是動詞,很顯然這個動作是由“人”而不是“隸”發出的。這樣“隸”只能作狀語來修飾“使”,是“像奴隸那樣”的意思。
5、形訓求義法
運用形訓,即通過字形結構的剖析釋義。分析字形能說明字的本義,有助於我們瞭解詞的本義,也有利於我們去推斷詞的引申義或其他義項。許慎的《說文解字》主要是憑字形來說明字的本義的。漢字中的形聲字佔百分之八十以上,其義符為我們領悟詞義提供了有利條件。
如:“君徑造袁所寓之法華寺”一句中“造的意義。“造”的義符為“之”,聯絡下文“袁所寓之法華寺”,不難推測與處所關聯的詞義應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義“製造”、“成就”顯然與文意不符。
①高考題文言文中有一句“啟聽淮北取糴”,句中的“糴”就是一個會意字,聯絡“糶”字,“糶”的意思是賣出糧食,“糴”與“糶”相對,意思是買進糧食。
②若少屈,冀得一歸覲。覲,義符為“見”,聯絡下文推斷為“拜見”之義。
③ “卒然邊境有急,數千百萬之眾,國胡以饋之?”“饋”的意義可由它的“飠”旁推斷出它是供軍隊吃的東西,即“軍餉”。
6、音訓求義法
這種方法就是在本義或引申義解釋不通的情況下,試著找通假關係,從而釋出符合語境的意思。
語言裡的“詞”是音義結合物,古人在記錄語言裡的某一個“詞”的時候,往往用聲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書寫,有時寫成這個樣子,有時寫成那個樣子。後人便稱之為通假。例如早晨的“早”,在“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鴻門宴》***中,寫成“蚤”。“蚤”的本義是跳蚤,早晨的“早”之所以寫成“蚤”,只是因為二者聲音相同,“早”是“蚤”的假借義。
通假字的特點基本上是“同音代替”,可分三種情況:
①完全同音,如“惠”通“慧”,“畔”通“叛”。
②聲母相同***雙聲通假***。如“亡”通“無”,“胡”通“何” 。
③韻母相同***疊韻通假***。如“信”通“伸”。這一方法可以讓我們在“山重水覆疑無路”的時候,掃除古文閱讀上的障礙。這裡,再略舉幾例說明這種現象。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師說》***“受”通“授”,義為“給予”。
②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為不如。***《鄒忌諷齊王納諫》***“孰”通“熟”,義為“仔細”。
③***陳涉***趣趙兵亟入關。***《史記·陳涉世家***對“趣”字按其字面無法解釋,如聯絡下文的“亟”***意同“急”***,前後參照,可推知“趣”通“促”,意為“催促” 。
高一語文文言文虛詞積累
乃
***一***用作副詞
1.表示前後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才”“這才”“就”等
①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悉使蠃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司馬光《赤壁之戰》***
③度我至軍中,公乃入。***司馬遷《鴻門宴》***
2.強調某一行為出乎意料或違背常理,可譯為“卻”“竟***然***”“反而”等;
①問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漢。***陶淵明《桃花源記》***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韓愈《師說》***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蘇軾《石鐘山記》***
④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故燕王欲結於君。今君乃亡趙走燕。***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3.可表示對事物範圍的一種限制,可譯為“只”“僅”等。
①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4.用在判斷句中,起確認作用,可譯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司馬光《赤壁之戰》***
②嬴乃夷門抱關者也。***司馬遷《信陵君竊符救趙》***
③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二***用作代詞。
1.用作第二人稱,常作定語,譯為"你的";也作主語,譯為“你”。不能作賓語。
①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2.用作指示代詞,譯為“這樣”。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3.還可作連詞用,釋為“若夫”、“至於”“如果”等。
【無乃】表猜測,譯為“恐怕……”。
①今君王既棲於會稽之上,然後乃求謀臣,無乃後乎?***《勾踐滅吳》***
②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無乃與僕私心剌謬乎。***司馬遷《報任安書》***
【乃爾】譯為“這樣”。
①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孔雀東南飛》***
其
***一***用作代詞,又分幾種情況:
1.第三人稱代詞。作領屬性定語,可譯為“他的”“它的”***包括複數***。
①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2.第三人稱代詞。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應譯為“他”“它”***包括複數***。
①秦王恐其破壁。***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其聞道也固先乎吾。***韓愈《師說》***
3.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譯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司馬光《赤壁之戰》***
②而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③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後。***《觸龍說趙太后》***
4.指示代詞,表示遠指。可譯為“那”“那個”“那些”“那裡”。
①及其出,則或咎其欲出者。***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②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司馬光《赤壁之戰》***
③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雲?***《孔雀東南飛》***
5.指示代詞,表示近指,相當於“這”“這個”“這些”。
①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柳宗元《捕蛇者說》***
②今存其本不忍廢。***其:這***
5.指示代詞,表示“其中的”,後面多為數詞。
①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蘇軾《石鐘山記》***
***二***用作副詞。
1.加強祈使語氣,相當於“可”、“還是”。
①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唐雎不辱使命》******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
③與爾三矢,爾其無忘乃父之志!***歐陽修《伶官傳序》***
2.加強揣測語氣,相當於“恐怕”、“或許”、“大概”、“可能”。
①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韓愈《師說》***
②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莊暴見孟子》***
3.加強反問語氣,相當於“難道”、“怎麼”。
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③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三***用作連詞。
1.表示選擇關係,相當於“是……還是……”。
①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韓愈《馬說》***
②嗚呼!其信然邪?其夢邪?其傳之非其真邪?***韓愈《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設關係,相當於“如果”。
①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
②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見樑襄王》***
***四***助詞,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可不譯。
①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②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屈原《離騷》***
【何其】譯為“多麼”。
①至於誓天斷髮,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歐陽修《伶官傳序》***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