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的必背的名句詳解

  語文的學習離不開背誦,下面的小編將為大家帶來關於語文必背的名句的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語文的必背的名句

  1.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荀子·勸學》***

  2.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勸學》***

  3.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荀子·勸學》***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5.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7.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

  8.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

  9.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

  10.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

  高中語文齊人有一妻一妾的知識點

  作品原文

  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1,其良人出2,則必饜酒肉而後反3。其妻問所與飲食者4,則盡富貴也5。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問其與飲食者6,盡富貴也,而未嘗有顯者來7,吾將瞷良人之所之也8。”

  蚤起9,施從良人之所之10,遍國中無與立談者11。卒之東郭墦間12,之祭者乞其餘13;不足,又顧而之他14。此其為饜足之道也15。

  其妻歸,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16,今若此。”與其妾訕其良人17,而相泣於中庭18,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從外來19,驕其妻妾20。

  由君子觀之,則人之所以求富貴利達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幾希矣21。

  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1.處室:居家過日子,共同生活。

  2.良人:古時妻子對丈夫的稱呼。

  3.饜:滿足、飽食。 反:通“返”。

  4.所與飲食者:與他在一起吃喝的人。

  5.富貴:指富貴的人。

  6.其:指良人。

  7.未嘗:不曾。 顯者:有地位有聲望的人。

  8.瞷***jiàn***良人之所之:暗中看他所去的地方。瞷,窺視,暗中看。前一個“之”是助詞,後一個“之”是動詞。所之,所去的地方。

  9.蚤:通“早”。

  10.施***yí***:通“迤”,逶迤斜行。這裡指暗中跟蹤。

  11.國中:都城內。國,國都、京城。

  12.卒之東郭墦***fán***間:最後到了東門外的墓地。卒,最後。之,去、往。東郭,城之東門外。墦間,墳墓間。

  13.之祭者乞其餘:向祭墓的人乞討剩下來的食物。

  14.顧而之他:掉頭到另一個墓地去。

  15.道:方法。

  16.終身:終身依靠

  17.訕***shàn***:譏諷。

  18.中庭:庭院中。

  19.施施***yíyí***:喜悅自得的樣子。

  20.驕:驕傲。

  21.幾希:幾乎沒有。希,通“稀”。

  白話譯文

  齊國有個人和一妻一妾共同生活。丈夫每次外出,都***說***是吃飽喝足才回家。妻子問跟他一起吃飯的都是些什麼人,***他就說***都是有錢有地位的人。妻子對妾說:“丈夫***每次***出去,都是酒醉飯飽才回家,問是誰跟他在一起吃喝,都是有錢有地位的人。可是,從來也不曾見有顯貴體面的人到家裡來。我要暗中看看他到底去什麼地方。”[2]

  ***第二天***清早起來,***妻子***便拐彎抹角地跟蹤丈夫。***走遍***整個都城,沒有誰停下來與他打招呼交談。最後***他***走到東門城外的墳墓中間,向那些掃墓的人乞討殘羹剩飯。不夠,又四下裡看看,到別的掃墓人那裡。這就是他天天酒醉飯飽的方法。

  妻子回去,***把看到的一切***告訴了妾,說:“丈夫,是我們指望依靠過一輩子的人。現在卻是這個樣子。”於是兩人一起在院子裡大罵,哭成一團。丈夫卻一點也不知道,還得意洋洋地從外面回來,在妻妾面前大耍威風。

  在君子看來,人們用來求取升官發財的方法,能夠不使他們的妻妾引以為恥而共同哭泣的,是很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