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複習方法

  紮紮實實搞好語文複習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學生語文能力的形成立足於長期的積累和實踐,但中考前夕的科學指導對考生答題的積極意義也是不容忽視的。如何在複習過程中加強實效性,關鍵在於教師能否運籌帷幄,刪繁就簡,使學生“溫故”的基礎上舉一反三,在“知新”的基礎上實現更完整更深入的理解與感悟。

  一.學習和研究《考試說明》

  語文複習的全過程,可以說是透徹理解和全面落實《考試說明》的過程,把知識點從整體上重新梳理一下,在複習中加強針對性的專題訓練,並不斷的歸納、領會、運用。克服複習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力求使複習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同時,注意研究各地中考試題,拓寬學生探究思路。引導學生多層次、多側面、多角度,從點到面,從整體到區域性地拓寬探究問題的思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中考試題具有一定的導向功能,教師要注意研究每類試題的設計特點,評分標準,努力使平日的教學設計、訓練評價以及語文活動與試卷的要求、試題的特點、評價的標準一致起來。通過學習,不但要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而且還要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二.精練習,夯實複習內容

  練習題是學生掌握知識的載體,材料質量是保證複習效益和質量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最根本的保證。時間對於初三學生尤其寶貴,教師要精選習題,保證習題的數量和質量,不搞無謂的重複。特別是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最有效的訓練手段應該能夠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站到更高的角度去審視習題的特點和規律,使學生收穫的不只是關於一篇練習的體會,而是一種答題的方法和思想。可以在訓練新的知識點的同時,對舊知識、舊方法進行穿插式的回顧練習。複習中注意總結規律方法,舉一反三,選題注意前掛後連,迴圈訓練,迴圈強化,從而夯實複習內容,保證訓練的效率。

  三.文言文字字落實,注重方法

  通過多次考試,我們發現文言文翻譯仍是弱項,暴露出很多問題,如沒有字字落實的意識,關鍵詞翻譯不準,失分嚴重。我們應明確一個原則:直譯為主,意譯為輔。要求學生作到字字落實,忠實原文,在確實無法直譯時,才酌情采用意譯手段。注意對重點課文的反覆誦讀與識記,重點詞語反覆訓練。***有的高中學校採用自助餐的方式,讓學生每天翻譯一小段,或兩三個句子,強化翻譯意識,提高翻譯能力***七到九年級的文言文要越讀越熟,至少要複習2-3遍,一遍的複習週期要越來越短。同時加大課外文言文的訓練誦讀與練習,這一點可穿插其中,課內與課外迴圈往復,螺旋式上升。

  四.要反扣課本

  由於複習時間跨度較長,歷時2--3月之久。一般而言,學生對課本重點內容的遺忘會比較嚴重。詞語、詩文名句、文學常識、文言實、虛詞的意義、名著閱讀等內容同樣需要穿插複習。教師定期檢查,保證課本內的知識不能丟分,做到滴水不漏。但仍要注意時間分配,不能在課本里跳不出來。

  五.學生表述要規範

  學生語言表述規範,不僅有利於在人群中的交流與溝通,而且答題也能充分反映出自己真實的語文能力,提高考試的成績。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表述習慣,引導學生回答問題要注意語氣適中,相互承接,主次分明,先後準確,文通句順,言簡意賅。  

  六.加強作文教學

  寫作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語文實踐活動,是語文的半壁江山,僅靠每學期8篇大作文,是難以提高學生作文成績的。要加強學生的寫作訓練,如寫小作文、週記***日記***、調查***訪問***記等;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要加強指導,加強各類文體的寫作指導,加強審題的指導,加強選材的指導,加強佈局謀篇的指導,加強寫作方法的指導,加強語言運用的指導,加強作文修改的指導;對各種文體進行適度訓練,不要考什麼文體就練什麼文體,不考的不練,造成學生寫作缺失,要以記敘文訓練為主兼寫其它文體;要增加學生的寫作樣式,如:縮寫、擴寫、續寫、插寫、改寫,整篇練習、片段練習、仿句練習等;要走出“淡化文體”的誤區。作文教學過程中不要被單一的文體要求,擠壓了學生的思維的空間,給學生以自由選擇文體的權利,更好地挖掘學生的寫作潛力。

  ***二***

  一、要提前做好合理的計劃。

  練習開學伊始,學校的教學課程還沒有結束,老師一般都會安排好教學時間將課程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學生應該給自己制訂一個合理的計劃,可按教學書籍、考試說明和綜合模擬3大板塊予以安排。

  1、教學書籍學生應該認真聽課,將老師課上所講內容完全消化,讓思維與老師同步。一般先以課本為先,書上的內容是基礎。在掌握的基礎上,按層次補缺和提高。

  2、考試說明都以考綱為主,一般考試不會偏離考試說明,學生的複習應該圍繞考試說明,而不用到處尋覓其他良方。

  3、綜合模擬這是提高學生綜合邏輯、綜合成績的環節,學生應該多做練習、懂得總結,將自己平時做錯的題目進行整理,然後迴圈地做,從而形成一種鞏固。要對難題多思考分析,作業要認真完成並完全弄懂。

  二、要明確每個階段的複習重點。

  ***一***應當重視語言材料的積累。

  學習語文需要日常的積累,沒有積累的語言是蒼白的,沒有積累的學習是徒勞的。有了厚實的積累才能啟用思維,能觸類旁通。初中階段語文學習的主要任務,首先是積累大量的語言材料,其次才是理解和運用。

  複習時應強化如下四個環節:1.領悟含義。對背誦的詩文,要領悟其含義,特別是其中的關鍵字詞,要真正弄懂。2.圈點強記。對詩文中的易混字、易錯字,要用紅筆圈點出來,以激起有意注意,重點把握。3.邊誦邊寫。在記憶時,可邊背誦,邊用筆寫出上下句或句中的關鍵字,以防“口是手非”。4.規範書寫時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潔,字跡清楚,筆畫清晰;“三不”就是不寫潦草字,不寫異體字和不規範的簡化字,不添減筆畫。

  ***二***應當突出閱讀和寫作能力的訓練。

  1、閱讀

  閱讀寫作能力的考查始終是中考語文試題中所佔比重最大的部分。因此在複習階段,學生應認真地對三年來的閱讀寫作實踐進行感悟反思和理性思考,從中產生一些頓悟,明白一些閱讀寫作的道理,歸納出一些閱讀寫作的規律和技巧。

  ***1***明確閱讀的基本思路和步驟。雖然同學們每天都在閱讀,但未必都清楚有關閱讀的一些程式性知識,所以在複習時,瞭解一點有關閱讀的程式性知識還是有必要的。可嘗試將閱讀的程式步驟概括為:整體感知→梳理文脈→篩選資訊→代入問題→確定範圍→前後推敲→磨練語言→得出答案。

  ***2***在閱讀訓練中要求學生努力做到五個“準確”。即準確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準確理解詞語的語境義,準確理解重要語句的深刻含義,準確理解文章主旨和思路,準確領會文章的寫法和特點。

  ***3***提供一定量的閱讀材料,進行必要的訓練。閱讀經驗對於閱讀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閱讀步驟的具體操作質量往往依賴於正確有效的閱讀經驗。而閱讀經驗的形成確實要有一定數量的閱讀和有質量的思考。同時在一定量的閱讀訓練中可以通過對自己的答案與標準答案的反覆比較思考,糾正自己的思路偏差,修整完善自己的思維。閱讀材料要精選,試題要有思維含量,不要追求做得多。

  2、寫作

  1、學生要學會積累。可以把平時得分高的文章和一些看到過的範文收集起來,並適當作些記憶。

  2、看一些有深度的文章,並進行一下背誦很有必要。當然,背的過程中用不著一字不差,關鍵是體會其中的語境、語感。

  3、還需要在作文結構上進行訓練,特別是開頭和結尾的訓練,這有助於學生理清思路。因為在60分鐘的作文時間裡,學生要寫出有新意的文章存在著難度,所以首先要做到規範。

  4、還須要求學生經常瀏覽報刊雜誌,蒐集新鮮的寫作素材。使考場作文有鮮活的時代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