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現代文閱讀練習

  閱讀題是高中語文考試裡的重要題型。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①一次在曲水邊坐了下來,準備觴詠。

  ②幾次來蘭亭,都與流觴有關,做一個親水的遊戲。時間過去那麼久了,曲水流觴卻一直不被遺忘。舊日遊戲今人為之,便有一種舊瓶裝新酒的味道。

  ③遵照主人的美意,每個人都換了件晉時的長衫,一直延伸到腳下,有點徐徐舒展。試走幾步,仿東晉文人的優雅從容,便覺得回去以後要依此仿製幾件,穿起來古色古香。東晉人服食五石散多了,衣衫都裁剪得寬大,布料也柔和,便不會颳著細膩的面板,同時也使揮毫的動作更加婉轉。

  ④忽然,我看到長衫下露出鋥亮的皮鞋尖了,隨著走動的擺幅,一伸一縮地探頭探腦。顯然是主人疏忽了,忘了為每個人配備一雙晉履,便使足下有些異樣。不過,讓今人穿上晉履,會否在移步時踉蹌不安?正思量,有人手機響起,是雄健的進行曲,鏜鏜嗒嗒洶洶而起。他急匆匆解開晉衫,從貼身口袋掏出手機,哇啦哇啦地叫喊起來。眼看著偽造好的仿古氣氛,一剎那衝蕩得毫無影蹤。還是黑格爾說得好:一個人不能脫離他的環境,就好像一個人不能脫離他的面板一樣。

  ⑤同樣的暮春之初,同樣的茂林修竹,不同的文人情懷,如同筆調凌亂的草書,已經不是魏晉時的章法。

  ⑥繽紛的花瓣從上游星星點點地飄了下來——春天就是這樣,鮮花是她的容顏,燦爛地綻放,使江南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豔麗。花瓣過後,盛著黃酒的觴緩緩地飄了下來。按規定,觴停在誰面前,得即興賦詩,賦詩不成者則要罰酒了。

  ⑦我是做好罰酒的準備的,如果觴停在我的面前,那就看造化了,也許即興就成了一首詩,博得眾人喝彩;也許一時憋住,臉紅耳赤,傳了出去,說此人胸無點墨。注視著觴的動靜,卻見身邊的人變戲法似地掏出筆記本,上邊都有幾首早早做好的詩,準備應對。

  ⑧天啊,怎麼可以這樣?

  ⑨可惜,觴到我跟前轉了個彎,不願停下,以至於不能讓我的才華有所表現。

  ⑩公元353年暮春,那個觴詠的文人遊戲中,雅集的四十二人,有二十六人詩才敏捷,把詩做出來了。在那個流連詩酒的時代,居然還有十六人未能成詩,從而罰酒三巨觥。當時,八九歲光景的王獻之也跟了來,一路行走已是勞頓,觴到跟前一時亂了方寸,詩興全無,只好喝酒,想必被罰得天旋地轉,還得由幾個兄長輪流揹回去。文人遊戲就是這樣,玩玩而已,真情是雅集的基礎,不可太認真了。詩才遲速歷來就有,像三國時的王粲,“舉筆便成,無所改定”,而南朝謝靈運,“久之乃就”,卻不能因此認為謝的才華不如王粲。自然而然是人的稟性中最實在的部分,沒有矯飾,也沒有汙染,就如年幼的王獻之,完全不會事先請求王羲之:“父親大人,替我作詩二首,以備明日觴詠之需。”作為父親的王羲之,也不牽掛兒子是否能詩,是否當眾出醜。雅玩就是隨其情性,得其自然,倘若一切都在安排、預設之中,那真是談不上名士風度了。

  ?想想如此自在的文人交遊歲月,已經像走馬燈一般過去了。

  ?有些燥熱,我站了起來,走出搖頭晃腦吟誦的人群。脫下晉人長衫,反而舒暢起來。舊時蘭亭並不在此地,這裡的一切都是後人仿製的,滲透了人工的痕跡,就連王羲之喜愛的白鵝,王徽之喜愛的修竹,都長得如此精緻,沒有一點野性,植物和動物都有自己的本性,它們是在野的生命,卻在修剪和圈養中,被改造得溫順起來。只有澄澈之水還是舊日模樣,在迎來送往中潺湲無息,越來越多的人工匠意被捲入水庫成為舊事,連同當時的詩篇,都已不知所終。只有那年蘭亭雅集的詩文,依舊傳誦。

  ?人自古親於水。築巢於水湄,枕濤聲於夢中;擊楫於中流,凌萬頃之茫然,卻越來越不能如水這般自然。這也是生而為人的一個缺憾吧。

  19.在下面□中填入相應的內容。***4分***

  蘭亭雅集的文壇樂事發生在晉朝,地點在今天的□□,王羲之和當時的名士濟濟一堂,盛況如《蘭亭集序》所描繪的“□□□□,□□□□”;他們面對曲水流觴,飲酒賦詩,事後彙編成集,王羲之為詩集寫了序文,作為書法作品的《蘭亭序》被稱作“古今第一□書”。

  20.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A. 曲水流觴是中國古代文人的一種遊戲,現代人效法古人,舊瓶裝新酒,別具風雅。

  B. 第⑥段寫花瓣順著曲水漂流,創設了春光燦爛的美景,有助於激發人們的詩情。

  C. 現代人胸無點墨,不具有即興賦詩的詩才,不能像古人一樣才思敏捷,臨殤吟詠。

  D. 蘭亭雅集,王羲之並不關心和幫助年幼的兒子;王獻之雖未成詩,卻並不因此出醜。

  E .無論形式上怎樣刻意的模仿,現代人再也無法還原古代的情境,迴歸古人的情懷。

  21.在第⑤段中,作者將不同於魏晉文人的今人情懷比喻為“筆調凌亂的草書”,請結合全文內容,回答 “凌亂”有哪些方面的表現?造成這些“凌亂”的原因是什麼?***6分***

  22.解釋第⑧段畫線句中“這樣”的含義,從上一段看,作者“身邊的人”又為什麼會“這樣”?***5分***

  23.在第⑩段中,作者認為“雅玩就是隨其情性,得其自然,倘若一切都在安排、預設之中,那真是談不上名士風度了”,請你結合全文說說作者心目中的“名士風度”是怎樣的?聯絡當今現實生活,你又如何看待“名士風度”?***6分***

  答案:

  19.***4分***浙江***或紹興***;群賢畢至,少長鹹集;行。每處1分。

  20.***4分***A. C***每項2分***

  21. ***6分***“凌亂的表現:①人們觴詠時裝扮上的不倫不類和行為上的矯揉造作,失去了率真隨性、自在自然的名士風度。②觴詠的環境皆是人工仿製的古時舊景,雖精緻溫順,卻失去了自然而然的野趣本性。造成“凌亂”的原因:時代變遷帶來的人們心態的浮躁。***2分,意思對即可。***

  22.***5分***“這樣”:指為應對觴詠活動預先準備好詩作***1分***

  原因:“作弊”可以“博得眾人喝彩”;避免作不出詩時“臉紅耳赤”的尷尬和“胸無點墨”的非議。***原因包括兩個方面,每個要點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

  23.***6分***名士風度:率真隨性***自在自然***;富有才情。***每個要點1分,共2分***

  ***二***

  ①溯流而上,大致可以發現,木質的多寡,是判斷村莊古老程度的一種標尺,也決定著一座村莊由內而外散發的氣質。

  ②南方的傳統村莊,多木。木是結構房屋的主體,構造實用的部分,也鑲嵌於修飾的部分。木的包容、溫和質感,滲透於宅屋的角角落落。我喜歡這樣的村莊,除了天然的草本木本植物四處見縫生長,數人才能合抱的大樹棲息在村頭村尾、橋邊河沿,還有一座座進去就能感覺清涼與妥帖的老宅。

  ③這樣的老宅經過時光的沉澱,牆體泛出斑駁之色,複雜得難以用顏料描述。木質的部分也無預期地殘損了,有人為的破壞,也有歲月隨性的手筆。但它安詳,如同村頭的老樹,似乎可以承受一切,佈滿瘡疤,依然無損它的安詳。我固執地以為,這些老宅,可以安妥地、舒展地放置身心。

  ④村中那些老樹,巨枝虯結在半空中,如巨大的手掌托住了流轉不定的時光。樹下,總有一群群不知疲累的孩子玩耍著,捉迷藏、抓蚯蚓、滾泥球、抓沙包……他們一茬接一茬地長大,老去,最終銷匿了身影。而樹還在那裡,成為村莊不離不棄的陪伴。

  ⑤有了這些樹,再寡靜人稀的村莊,也有了安慰。在江西宜豐採風時,去過一個叫坪上的古村。繞村半壁的石壘古牆上,散佈著數十棵八百至千歲的古樹,大多為樟樹,看起來三四人方可伸臂合圍,還有生長極緩慢的石楠和羅漢松,腰身緊緻。它們與村莊的年歲相仿,一路綿延成環抱的姿態,護衛著這個村莊。村民出門抬頭便見它們的身影,一年四季被它們蔭庇。它們彷彿一條隱祕的時光通道,連線著村莊的源頭。

  ⑥盛夏,慕名至婺源,隨古村落立檔調查人員走訪古村。這裡古村密集,因被群山抱持而得以保持本真生態。同行的當地女子有個男兒氣的名字,顯峰。她家在一個尚未被旅遊開發的古村,村內老宅不少。她家的宅子建於十九世紀後半葉。在這些上百年的老宅裡,每一年都有木質的部件在悄悄地裂變、腐爛、風化,在眼睛看不見的地方,直到坍塌碎裂才被 ① 。

  ⑦木質的物件,有自身的壽限。這樣的老宅牽繫著久遠的祖先的脈息,在歲月的起承轉合中不斷儲存著生活的細節、時光的重量。即使有人居住其中,整日小心翼翼地維護,還是有人力難及之處。而且,真實的生活,有著凸凹粗糙的質感,哪裡可以做到周全無遺的呵護?

  ⑧老宅裡,愈是繁複的細部,那些鏤空或雕花的雀替、柱礎、窗框、飛樑、翹簷,有著目光和手指難以觸及的細微轉折和深部空間,卻可以被粉塵、蟲豸、風雨、陽光輕易抵達。這些來自自然的物事,在漫長的時光中,隨性出入,耐心地對這些部件迚行二次雕琢,直到它面目全非。

  ⑨每走進一處老宅,當我們留意著那些難以複製的精美細節時,顯峰卻專注於詢問房主如何俅保,如何維修,如何保持品質地仿舊。她與古宅是一體的,即使她已經搬進縣城,住進水泥樓房多年,只在年假時偶爾回一趟老宅,但她與老宅有過相同的呼吸節奏,生活習慣也延續著對老宅的遷就與貼合。無論離開多久,她對老宅始終懷有親人般的牽掛和擔憂。與我們說起老宅,她的語氣裡有些許驕傲,也似連綴著無聲的嘆息。

  ⑩在虹關村,詹姓老人正在翻修老宅。三米長的橫樑是精挑細選的好木,此時,它安臥在老宅正中,比周遭的木色都新、都亮,有一股安妥的氣息。似乎有它穩穩地坐鎮一方,這滿屋的狼藉躁動之氣,都不足為訓了。樑的下方,幾位木匠師傅正在趕活兒。木屑散佈在老人稀疏的頭髮、圓眼鏡片和臉頰、鼻端。他端舉著一張被木屑粉塵“裝飾”癿臉,好奇地探出頭來打量我們。

  在上海工作退休的詹老,對這座老宅念念不忘,對這座古村也是。街頭巷尾的粉牆上,都能看到墨色塗寫的巷名,這都是他的作為。他樂之不疲地將時間打發在這些事情上,全然出於自覺自願,似乎想在老年一氣償還遠離古村的那些時光。

  也是在虹關村,我們路過一處只剩支離骨架的老宅,頹敗癿臟腑 ② 在半人高的草木中。野草恣肆地橫逸斜出,瘋狂滋長,改變了老宅原本封閉自潔的空間。已經沒有門扉的木框上,懸有一枚藍色簇新的門牌“浙源鄉虹關村100”。新與舊,如此突兀地組配在一起,頗為觸目驚心。不知這老宅是無人居住而自行毀敗的,還是主人主動地放棄,在他處修建了新宅。

  在古村,你會不斷地與呈現頹態的老宅相遇。頹而不倒的它們,支撐著骨架,挺立在同樣古老癿街巷與樹影中。你也會不斷地與形態如舊但質地簇新的新屋相遇。人們改善生活品質的渴望,是無法阻擋癿。老宅的好,老宅的親,老宅的貴,老宅的不可復得,只能在懂得、體恤、珍惜它的人那裡,才能得以保全並延續。

  也有老宅被移植。人挪活,樹挪死,那麼老宅呢?它們被從埋入土中的基礎上挖掘而出,遠離了自己植根多年的村莊,整體標記後遷至新地,再按標記組裝起來。移植者,多是承包了某一村落旅遊業癿投資者。他們出於打造景區的目的,將一座古村的村民遷空後,再填置進一些移植來的老宅。看起來整個村落的古宅生態更加豐美,可被抽空的村莊,還能葆有多少本真的活潑潑的生氣?

  那些老宅在被移植的過程中,也被修復。朽敗的骨架,用水泥框架支撐。門頭簷角,

  借用日益高階的修舊如舊癿技術,老的於新的、真的與假的,混淆一體,看起來面目無異,

  可氣息不對。那種走進老宅可以聞見的,從老宅骨子裡、木縫中散發出的天然木香,被生硬粗暴的水泥氣取代。

  我靜靜地望著這些被拆骨又接骨的老宅,不知它會否在夜深人靜時發出壓抑的呻吟,

  又會否在體內留下反覆發作的傷痛。這些,都叧有老宅來默默地承受了。

  頹敗的老宅與簇新的門牌,存留在相機裡,那一點亮藍和一片深暗的木色之上,有挺立的生氣勃勃的草莖。在按下快門的一刻,我記得有風吹過,輕輕搖動它們。這一切構成了某一時刻的記憶,留於感覺,留於影像,留於文字。但,這不是完結。

  11.將下列詞語依次填入文中橫線①②處,最恰當的一項是***2 分***

  A. 警覺 隱沒 B.驚覺 隱沒

  C. 警覺 湮沒 D.驚覺 湮沒

  12.文中黑體字成語,運用不恰當的一項是***3 分***

  A. 小心翼翼 B.面目全非

  C. 不足為訓 D.觸目驚心

  13.作者對老宅的整體印象,下列概括不恰當的一項是***3 分***

  A.古舊 B.安詳 C.妥貼 D.壓抑

  14.下列對文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文章題目強調的“木質” ,既包括建造村莊房屋的木材,也包括四處見縫生長的草木,還包括村頭村尾、橋邊河沿棲息的大樹。

  B.顯峰和老詹作為文中描述的人物,他們擁有對木質村莊眷戀不捨的共同情懷,跟江南

  傳統的古村老宅一起成了作者的審美物件。

  C.作者只抓住“木質”這一南方傳統村莊的構成元素細加品味,便道出了村莊的特點和

  其蘊含的古風古韻,展現了獨特的寫作視角。

  D.文末提到“有挺立的生氣勃勃的草莖”被風搖動,寓意這座老宅有望如作者所期參照

  商業模式得以復建,這是暗示之法,耐人尋味。

  15.文章第④段有兩處畫線句,任選一句,進行賞析。***4分***

  村中那些老樹,巨枝虯結在半空中,如巨大的手掌托住了流轉不定的時光。樹下,總

  有一群群不知疲累的孩子玩耍著,捉迷藏、抓蚯蚓、滾泥球、抓沙包……他們一茬接一茬地長大,老去,最終銷匿了身影。而樹還在那裡,成為村莊不離不棄的陪伴。

  16.請分條概括文中老宅的幾種命運及各自背後的原因。***6分***

  17.文末“但,這不是完結”體現了作者對古村未來的思考。作家馮驥才也說:“近10年間,我們失去了90萬個村落。村莊在崩潰,大批人往城裡走。村落問題,越來越讓人心疼。”

  你怎麼看待古村逐漸消失這種趨勢?請談談你的看法。***5分***

  答案:

  11.B***2分***12.C***2分***13.D***3分***14.D***3分***

  15.①村中的老樹以它空中盤結的巨大枝條記載了流逝的時光和歷經的歲月,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方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老樹古老滄桑的特點,也顯示出村莊的悠久歷史,表達了作者的驚歎和讚美之情。②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古老滄桑的樹木與村莊相伴而生,共生共存,一樣古老,密不可分的特點。流露出作者對古樹安穩不動,生生不息護佑村莊的讚賞之情。***4分。理解,1分;手法及效果,1分;情感,2分。***

  16.①空置。搬到他處居住。②翻新。珍惜老宅;提升生活品質。③廢棄。無人居住而自行毀敗;主人主動地放棄。④移植修復。出於商業目的。6分。共四點:每點中命運和原因,各1分;答出三點即給滿分。***

  17.略***5分。觀點1分,闡釋分析3分,語言表達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