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散文教學
在初中階段,散文佔有比較大的篇幅,散文教學理應成為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徑,那你知道嗎?今天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幫助!
一
長期以來,由於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現代散文教學卻受到冷落、變形和失真。有時一些課內自讀散文,儘管是美文,但因與中考關係不大,就在教學中草草了之,而課外現代散文教學更是套著中考考題要求進行死板的模式化教學,學生對現代散文的學習熱情不高,可以說常常只停留在功利性的賞析中。
初中語文; 散文教學
眾所周知,現代散文是文學作品中的一個重要成員,它與其他文章體裁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因此在進行現代散文閱讀教學時,一定要從鑑賞文學作品這個角度來進行現代散文的閱讀教學,這不僅有利於學生提供他們的閱讀能力,也有利於提高他們的文學作品鑑賞能力,從而促進了他們有關新課改所要求的學科能力的形成。以下就結合本人在近幾年的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來具體談談如何搞好初中語文現代散文閱讀教學,以促進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1重視引導學生如何進行閱讀,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在進行初中語文現代散文閱讀教學時,一定要重視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在這個基礎上教師也要充分發揮自身所固有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應用語文閱讀中常用的技巧和相關的知識來進行現代散文閱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本人多年的教學實踐表明,在進行現代散文閱讀教學時,為激起學生對閱讀現代散文的興趣,我們教師首先要把自己完全融入現代散文的情境之中,以發自內心深處的那種飽滿、強烈的感情,通過對作品當中的那些精華進行感知,對作品中那些最撼人心魄的藝術感染力來進行感悟,以這種方式來感染學生和傳導知識,促使學生與我們教師一起感受作品的內涵,這樣就成功營造了讓學生與作品產生共鳴的教學情境,從而達到激發學生閱讀現代散文的興趣。例如,當我在進行《背影》這篇現代散文閱讀教學時,首先我以一種飽含深情的語調向全班學生介紹了有關這篇著名作品的一些背景及作者——朱自清的一些生平事蹟,接著我把自己完全融入這篇作品的情境之中,以最真摯的感情把這篇課文朗讀一遍,通過這種方式來感染學生,讓學生初步感受作品中所表現的父子之間的那種濃濃的深厚之情,以這種方式來對學生進行“導讀”,不僅促使學生對這篇課文產生了興趣,也讓學生初步體會到了語文與我們家庭生活之間的那種密切聯絡,為接下來的閱讀教學做好充分的準備。2倡導個性化閱讀
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對於統一文字的興趣,統一問題的體悟可能是不同的,學法也是各異的,表達也是有差別的,教師就應為學生提供展示的平臺,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地思考,充分展示個性和智慧,能動地謀求自身發展。讓每個學生就自己感興趣的某一方面對文字進行品讀、分析,讓每個學生都有話說,都能感受文字,讀出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比如鼓勵學生針對文字就自己喜歡的、擅長的或力所能及的某一方面進行品讀或就文字所想到的感興趣的某一話題作分析,發表見解。結果發現,學生有的分析文字的語言、有的分析人物的精神思想、有的分析地區環境歷史與人物特點的聯絡、有的對標題的內涵及文字的主題作分析、有的分析文字的結構、有的聯絡到了相關的文章……這樣的課堂,每個學生都有事情做,都有動力做,忙得不亦樂乎。閱讀不是做廣播操,教師只有為學生搭建好平臺,學生才能達到得到個性化的發展,共享、共鳴、共識、共進。在教師的引導下,以一種師生平等和諧的對話的方式,讓學生在心靈深處產生震顫,進而迸發個性閱讀的火花。當然,個性化閱讀,強調的不僅僅是個性,共性的理解是絕對不能丟棄的,只有閱讀者尊重文字,尊重作者,才能真正“我心知他心”,才算是真正理解了文字。3廣泛涉獵散文課程資源
在語文教學課程中,散文所佔比重之大,重要性之重,我們在廣泛學習課程資源的過程中,應該加強教師的課內與課外資源組合,學生的課上與課下的資源搜尋。全面廣泛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散文的能力和寫作筆記。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和生活,大量廣泛地引用相關課內外課程資源,知道閱讀和寫作。加強校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將直接引起教育觀念、方法、手段、模式和教學組織形式等方面的變革;學生的主體性將會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習興趣、創新能力等方面將有全新的發展。因此,教師必須認識到開發和利用校外課程資源的必要性、掌握開發和利用校外課程資源的形式、把握開發和利用校外課程資源的原則。校外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應遵循以下原則:目標性原則:明確教學目標,根據需要選擇校外課程資源;數量、質量並重的原則:根據教學內容、進度選擇校外課程資源,數量要適當,課程資源要配合教學內容,充分發揮課程資源的效能;易用性和可行性原則:校外課程資源必須容易操作,省時、高效;多種感官配合原則:使用校外課程資源時,儘量組合不同型別的資淅,促進學生的理解。4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進行研讀細讀
在進行現代散文閱讀教學時,要有意識地組織學生對整篇課文進行研讀、細讀,並且啟發學生對於在閱讀過程中所產生的一些疑問進行相互討論,做好這些工作後,再引導學生結合整篇散文的表現形式及其作者所要體現的思想內容,來感悟、感知對於課文裡那些人物的精神面貌,作者是如何既生動又形象地來體現課文裡的那些景物、場面的描寫和渲染氣氛的。例如,當我在進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現代散文教學時,首先就是要求全班學生進行多次的有感情朗讀,在這個基礎上再引導學生進行分組交流討論:為突出百草園的豐富多彩和情趣盎然這些特徵,作者在文章裡用了哪些富於表現事物特徵的形容詞來進行描寫?有關百草園裡那些有趣的景物,作者是以哪種方式使它們逐步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在這篇文章裡作者極力渲染百草園極其有趣、好玩的主要目的是什麼?通過這樣引導學生在研讀、細讀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討論,不僅讓學生深切領悟到了百草園的有趣性,同時通過對比也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了三味書屋的那種枯燥、無味性,最終也水到渠成地讓學生理解了整篇文章的主題思想養了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有利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和發展,從而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在進行現代散文閱讀教學時,一定要講究策略、講究方法,既注重誦讀,也重視鑑賞,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吃透教材,而且也讓學生對整篇文章的理解能凸顯個性化,從而促進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和發展,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用〉指出初中生要做到:“能寫記敘文,簡單的說明文、議論文和一般應用文,做到思想感情真實、健康,內容具體,中心明確,條理清楚,文字通順,不寫錯別字,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格式正確,書寫規範、工整。初步養成修改文章的習慣。”
一、轉變認識,積極作文
很多學生認為,作文時老師讓我寫的,我不喜歡,作文沒意思。這導致學生作文積極性不高,作文水平低下。要想徹底扭轉這一現狀,教師必須使學生在心理上認同作文,接受作文,喜歡作文。
引導學生認識到寫作是表達,它是人的一種內心要求,一種心理需要。用寫日記的形式,留住平凡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而積累了豐富的人生閱歷。這就是一種寫作。寫作還是一種積極的情感活動的過程。情有所感,才會有所作,而且情感活動還會貫穿作文過程的始終。情感始終是寫作的動力。讓學生有自信可以寫出好文章,從而轉變態度,愛上作文。
二、分析心理,找出病因
作文要經歷一個心理過程,那麼,我們就應該對學生的作文心理盡心分析,抓住突破口,作文教學才能有的放矢,從而真正的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其寫作水平。
1、有強烈的寫作慾望,表現出對作文積極取向的態度
這樣的學生盼望上作文課,在課堂上情緒振奮,看到作文題目後,迅速進入思考的過程和寫作過程;且認識活動、情感活動十分活躍。作文成功率較高,但是這樣的學生所佔的比例太小。
2、沒有寫作慾望,但有來自某些方面的心理需要,對作文表現為消極被動的態度
這類學生雖談不上有寫作的慾望,但是為了一定的需要,如爭取優異成績、希望得到老師家長的表揚、希望在考試中拿個高分等,他還是會認真地完成作文。如若作文題目合意會迅速的進入寫作過程,若不合意,仍會搜腸刮肚,努力完成。這類的學生在實際中所佔比例最大。
3、完全不想寫作文,對作文為迴避對抗的態度
這類學生不想寫作文,更怕寫作文。往往碰上能寫的題目,應付了事,碰上不會寫的題目就亂寫一通,甚至是拒不完成。這樣的學生所不多,但比第一類學生絕對數要多,最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針對於以上幾方面,可以找出其基本存在的問題為:
1、對生活缺乏觀察、感受和體驗、
2、閱讀量少,知識和思想貧乏
3、語文基礎差,寫字、造句等都遇到困難
4、作文的屢屢失敗,挫傷了寫作積極性
三、改善教學,激發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樂於學習的動力源泉,表現自我、展示自我是每個孩子都願意並積極去做的事。“留心觀察事物,養成勤于思考和樂於動筆的習慣。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見聞和想象寫下來。”這就明確地告訴我們對於作文指導要從興趣入手。在作文教學中,學生有了興趣,就可以形成一種強烈的樂於動筆的願望。在這種願望驅使下,他們樂意主動地、由地寫出自己的見聞和想象,不把作文當成一種苦差事,而看成是一種快樂的享受,美好的傾訴。有了興趣做基石,然後指導學生寫出自己的文章,漸漸地使學生的作文水平得以提高。針對於中學生的作文心理,我們可以對症下藥,試著從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入手,努力改善自己的寫作教學。
1、感悟生活,獲取素材
就目前來看,學生的作文往往是空話、套話、假話,文章缺少個性,語言缺少少年的生動、活潑,學生脫離實際,生編硬套,湊成一篇應付交差。作文水平如何提高?如何改變這種現象呢?
葉聖陶說過:“寫作的根源是發表的慾望;正如同說話一樣,胸中有所積蓄,不吐不快。同時寫作是一種技術:有所積蓄,是一回事;怎樣用文字表達所積蓄的,是它恰到好處,讓自己有如量傾吐的快感,人家有情感心通的妙趣,又是一回事……這樣說來,從有所積蓄而打算髮表,從打算髮表而研求技術,都不妨待學生自己去理會好了。”①怎樣才能發表自己的看法?這離不開生活。走近生活,感悟生活,從而讓自己有話可說,有東西可寫。
感悟生活是使寫作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感悟生活就要時時在意,處處留心,逐漸磨礪出能發現美的眼睛;其次要握思考的方法:要善於問為什麼。倘若多問幾個“為什麼”,就往往能層層剝開事物的表象,使事物蘊含的思想和哲理漸漸顯露。例如下列問題:這是什麼事情?為什麼會產生這事情?這事情能表現人物什麼思想感情?這事情的性質是什麼?這事情將有什麼樣的結果?……還要注意把握事物的象徵意義。社會現象、自然生態,大都蘊含著一種哲理,一種思想。看到流水,想到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返。看到飄落的花瓣,想到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看到螞蟻運食,想到“人多力量大”。看到孩童嬉鬧,就想到“天真”“可愛”……;要及時定格對生活的感悟。寫日記、週記,作札記可以逐漸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茅盾說:“應當時時刻刻身邊有一支鉛筆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見所聞所為所感隨時記下來……”平時多記日記,多寫片段,將自己的情感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應鼓勵學生全景式的掃描生活,用自己的眼,自己的心去感受、理解生活。生活越豐富,學生作文的素材和情感內容就越豐富,作文和生活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國家教育部新頒行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也強調作文教學要重視生活,從生活出發,感悟生活,用生活中生動有趣的事來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引導學生寫真實的事情,力求寫實,作文水平才可得以提高。
2、模仿求新,培養文風
模仿是學生寫作的基本方法,在不斷的模仿中逐步提高其作文能力的。模仿的特點在於針對性強,既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又可以收到明顯的效果。對於不愛寫作的學生來講,我們應積極提倡模仿和借鑑範文,培養自己的文風。即使剛模仿時比較機械,也應加以肯定。
歷史上許多文學家也曾模仿古人寫作,成為一代風範,如王勃的名句“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②就是從庾信的“落花與芝蓋齊飛,楊柳共春旗一色”脫化來的。再如左丘明的《左傳》善於用對話敘事寫人,注重刻畫人物形象,把人物置於矛盾之中,通過描寫其語言行動和一些細節來顯示人物個性特徵。司馬遷的《史記》善用語言、動作表現人物性格。
同是亡秦戰爭中的風雲人物,司馬遷寫他們在起兵前,陳涉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項羽說:“彼可取而代之!”劉邦說:“嗟夫!大丈夫當如此也。”三人的獨白,突出了他們不同的出身與性格:陳涉出身傭耕,他的話表現了他改變自己和社會的強烈願望;項羽出身貴族,加以才氣過人,對秦始皇就敢蔑視;劉邦是個無賴,貪圖享受,看到秦始皇的豪華生活便不自覺垂涎欲滴。這些手法都為後世的散文家、小說家、戲劇家所模仿。
模仿是創新的一步。我們必須強調模仿時還要加以創新,培養自己的文風。不單純地模仿,以求變通創新,培養自己的文風。
3、先說後寫,動筆成篇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時時可以看到:有些學生說話滔滔不絕,口若懸河,而作文時卻絞盡腦汁,無從下筆,難以成文。“口頭為‘語’,書面為‘文’,文字於語,不可偏指,故合言之。”葉聖陶先生的這段經典論述,生動地揭示了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辨證關係,也就是書和寫的關係。,我們通過寫話、作文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說話詞不達意,條理不清,不合語法等毛病,增強詞彙的豐富性、表達的準確性和思維的嚴密性。因此,作文教學在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的同時,必定會促進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使“說”更為規範,使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更強。
在寫作訓練時,可以強調學生先說後寫,即在作文時,讓學生構思後,把要寫的內容先說出來,表達自己的意見、想法,然後再寫下來。也可以充分利用課前三分鐘時間進行演講,培養口頭作文能力,引導學生將“說”和“寫”聯絡起來,這樣說說寫寫,寫寫說說,不僅提高口語表達能力,通過說話還可以提高書面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寫起作文來,中心明確,條理清晰,得心應手,學生的作文興趣倍增,作文水平也得以提高。
4、展現個性,鼓勵想象
個性,是人的一種重要因素,即一個人,帶有傾向性的、本質的、穩定的心理特徵的總和。實施“個性化”教育是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必然趨勢。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不能以一致的標準和答案強求學生,應讓學生充分發揮其潛能,依據學生的個別差異作靈活的要求。鼓勵學生自我選擇感興趣的學習主題,在其獨特的潛能領域進行深入的指導。”因此,我們的作文要求也要發揮學生的個性心靈去體驗生活,體驗人生,並用各自獨特的視角及語言來表達心中的所感所想。
新大綱在關於作文方面明確提出:“要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象和幻想,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高爾基也說過:“想象是創造形象的文學技巧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教師就應當充分發揮習作中蘊含的想象因素,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在鼓勵想象中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使學生樂於動筆。如一個學生構思了一篇關於“環保”的話題作文。借用豬八戒的形象,好吃懶做,貪心物慾,西天取經後,開了一建材廠,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生態環境,大量砍伐樹木,破壞環境,終釀成苦果,自己嚐盡,最後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他的作文有了想象的彩翼,文章寫得生動活潑,富有創新性,也體現了一個學生的美好願望和追求,這也是我們所希望達到的目標。
個性是文章的靈魂,想象是文章的翅膀,展示個性,鼓勵想象是學生作文的動力,讓學生在自己的空間拓寬思路,自由想象發揮,寫出屬於自己的文章,以提高其作文水平。
5、積累材料,遷移運用
國家教育部新頒行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指導學生作文時,要引導學生要“養成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要“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力求有創意的表達”。要使學生作文有話可說,有物可寫,就必須注意積累寫作材料,提倡多閱讀文章。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讀得多了,知識才厚實,才能博古通今,寫起文章來才能左右逢源,得心應手。閱讀是寫作的先導。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閱讀是什麼一回事?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飯吸收營養料一樣,閱讀就是吸收精神上的營養料……寫作是什麼一回事?是表達。把腦子裡的東西拿出來,讓大家知道,或者用嘴說,或者用筆寫。閱讀和寫作,吸收和表達,一個是進,從外到內,一個是出,從內到外。這兩件事,無論做什麼工作都是經常需要的。他還指出“實際上寫作基於閱讀。老師教得好,學生讀得好,才寫得好。”閱讀重在“吸收”,作文重在“傾吐”,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學生作文所需要的遣詞造句,佈局謀篇以及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他們的閱讀經驗。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除了要使學生通過閱讀積累詞彙,掌握表達方法之外,教師還要有意識地去引導學生大量地閱讀課外讀物,例如古今中外的名著、優秀小說等。讓學生愛讀書,善思考,樂於寫作。
在學習朱自清的《春》時,文中寫道“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運用擬人的修辭,形象地寫出春草的生命力旺盛,生機勃勃,一片欣欣向榮之態。像這種優美的語句,可以讓學生注意摘抄積累,模仿它的寫法,創造出更美的句子。因此強調學生對所讀之書要融合貫通,積累材料,讓它成為自己寫作的“源頭活水”,學會遷移並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學生閱讀的熱情高漲,作文興趣得以激發,教師的引導,平時的材料積累以及合理的運用,讓學生有感而發,文思泉湧,動筆成篇,作文水平普遍提高了。
三
教學中,我認為要想突出散文教學的特色,首先要回歸散文最基本的特點——“形散神聚”。散文的教學,正是要圍繞這個特點展開,讓學生切切實實地瞭解散文方面的一些知識,學會閱讀、欣賞散文。下面我主要從散文教學現狀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在教學思想上,樹立閱讀教學中的對話理念
語文教學活動的本質是一種對話,一種溝通。這就要求教師應努力構建與學生對話、溝通合作的渠道,將思考、發現、批判的權利交還學生,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培養超越文字,超越教師,超越前人的勇氣。通過課堂上學生與作者***文字***的對話,學生與學生的對話,學生與教師的對話,構成多向互動交流溝通的網路,尊重每個學生的人格,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倡導人與人之間平等交流的教學行為,真正實現課堂上學生主體性的凸現,個性的張揚,創造性的解放。只有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民主、平等、和諧對話溝通關係確立,才能進行真正意義的散文教學。
***二***在教學內容上,重視挖掘文字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
散文教學既要看到著名作家和作品,也要看到其他有特色的作家和作品。要突出散文文體、散文風格的多樣性,展示散文的語言藝術。在教學中,首先要以教材為本。教材中的散文是通過精選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
散文教學要抓住其思想內容,藝術內容和語言這三大內容。思想內容主要學習其主體精神,學習其中的創造與革新精神。藝術內容要深入體會散文中的意境,感受其意境美。要了解散文的行文思路,瞭解散文的結構。語言方面的,著重瞭解散文新奇而言簡意賅的語言藝術。
***三***在教學方法上,綜合運用各種閱讀教學方法
散文是文質均美的文體,特別是古代散文,在美的形式和語言中,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因子,對學生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而教師只要利用各種教學方法掌握方向,不使學生產生離心力,散文教學就能取得成就。
散文教學,絕不能束縛於某種或某幾種具體的教學方法,而要從教學法產生的規律入手,找出教學方法產生的淵源,許多新的教學方法是憑以往的經驗和靈感臨時創造的。這種創造性的教學方法往往能產生很好的效果。要有創新精神,要勇於創造新的教學方法,敢於嘗試各種新的教學方法。也不必全盤否定傳統教學方法,而應本著“舊瓶裝新酒”的理念,給傳統教學方法注入新的內容,要遵循散文教學最一般的規律,要樹立散文文體意識。
***四***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種地方文化資源
新課程告訴我們,不僅課本是教學資源,凡有利於教學的許多東西都可作為課程資源,如學生、社會、網路等等。課程資源的利用要因地制宜,只要合理的資源都可以進入我們的散文教學課堂。散文教學要因時因地充分利用和挖掘當地的課程資源,以配合課文教學,創造出富有特色的散文教學,這就需要教師能用一雙慧眼及時捕捉有價值的資訊並加以挖掘。如教柳宗元的散文,柳宗元的許多散文是在永州寫的,寫的是永州的風土人情,山川景物。永州地區的語文教師可利用地域人文優勢,運用多媒體手段再現柳宗元散文中的形象,幫助學生領悟與理解柳宗元這位生命中充滿荊刺與不幸者的情感和人格力量。
總之,書山有路勤為經,學海無涯苦作舟。在教學的領域裡,既要不斷提高理論的能力,更好親身實踐,才能夠真正得到提高,吃一塹方能長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