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初二歷史簡答練習例題

  歷史是講的是過去發生的事情,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八年級歷史,喜歡的來收藏哦

  優秀的初中八年級簡答題

  新文化運動是怎樣興起的?主要內容怎樣?有什麼歷史意義?

  答:興起:***1***新舊思想的衝突:民國建立後,從西方傳人的民主、平等等進步思想受到知識階層尤其是青年學生的歡迎,但袁世凱卻推行尊孔復古的反動政策,新舊思想發生了激烈衝突。***2***中國進步知識分子認為要建立真正的共和國,必須根本改造國民性***3***1915年,陳獨秀等,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以《新青年》為主要陣地,掀起新文化運動。

  主要內容:前期:***十月革命前******1***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2***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3***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4***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向尊孔復古的逆流展開猛烈進攻。

  後期:***十月革命後***宣傳馬克思主義,頌揚十月革命。

  歷史意義:

  ***1******性質***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

  ***2******作用***:它啟發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侷限***:新文化運動中有對東西文化絕對否定或肯定的偏向,這一直影響到後來。

  8、五四運動是怎樣發生的?其結果如何?有什麼歷史意義?

  發生:***1***導火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即帝國主義國家操縱巴黎和會簽署的對德和約,把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利轉交給日本,引起了中國人民的極大憤怒

  ***2***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以青年學生為先鋒在北京爆發。

  結果:取得初步勝利。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了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

  意義:***1******性質***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2***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初中八年級例題帶答案

  戊戌變法發生在哪一年?其主要內容***措施***有哪些?如何評價戊戌變法?

  答:時間:1898年

  主要內容:***1******政治***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2******經濟***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

  ***3******文化***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

  ***4******軍事***訓練新式軍隊 。

  結果:由於以慈禧為首的頑固派發動戊戌政變而失敗。

  評價:***1******性質***戊戌變法是一次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

  ***2******作用:***A、有利於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西方科學技術的傳播,有利於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參與政權。

  B、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為資產階級思想傳播奠定了基礎。

  失敗原因:***1***根本原因:資產階級的軟弱和妥協,***2***具體原因:A、沒有觸動封建制度,頑固派勢力強大 B、維新派實力弱小,依靠的是沒有實權的光緒帝,又不敢發動人民群眾

  概述孫中山在辛亥革命中的主要活動。評價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答:主要活動:

  ***1***1894年在檀香山組織成立革命團體-興中會***2***1905年在日本東京建立同盟會。***3***創辦《民報》為同盟會的機關報。***4***在《民報》發刊詞中,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稱為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成為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5***領導武裝起義。***6***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頒佈《臨時約法》

  歷史意義:

  ***1******性質***:辛亥革命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2******作用***: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3***由於資產階級的軟弱和妥協,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

  八年級初二練習題參考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後簽定的不平等條約是什麼?簡述其主要內容及影響。

  答:主要內容:***1***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2***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3***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紮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4***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

  影響:***1***〈〈辛丑條約〉〉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2***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洋務運動是怎樣興起的?洋務運動的主張是什麼?主要內容怎樣?你怎樣評價洋務運動?

  答:興起:第二次鴉片戰爭以後,清朝內外交困,一些較為開明的官員主張利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強兵富國,維護清朝的統治。19世紀60-90年代,掀起了一場"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

  主張:利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維護清朝統治。

  主要內容:***1***前期以"自強"為口號,創辦近代軍事工業。***2***後期以"求富"為口號,創辦近代民用工業。***3***籌建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軍。***4***創辦新式學堂,培養翻譯、外交人才。

  評價:***1***:洋務運動發生在中國近代社會新舊交替的特殊歷史階段中,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性質***

  ***2***洋務派的主觀目的是維護封建統治,而不是把中國引向資本主義。

  ***3***它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

  ***4***洋務運動為中國近代企業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闢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