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言文翻譯的十種技巧

  文言文一直是困擾初一學生語文學習的難題,文言文要如何學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初一語文文言文三步走學習方法,供大家參考。

  :

  留:專有名詞、國號、年號、地名、人名、物名、職稱、器皿等,可照錄不翻譯。比如: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陳涉世家》***將軍和都尉都是官名,照錄不翻譯。

  刪:刪去不需要翻譯的詞。比如《曹劌論戰》“夫戰,勇氣也。”這裡的“夫”為發語詞,翻譯時應該刪去。

  《狼》:“肉已盡矣,而兩狼之並驅如故。”這裡的“之”起補足音節的作用,沒有實意,應該刪去。

  補:翻譯時應補出省略的成分。比如《兩小兒辯日》:“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翻譯時在“如盤盂”前補出形容詞性謂語“小”。

  換:翻譯時應把古詞換成現代詞。如《觀潮》:“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校閱水軍。”這裡的“歲”應換成“年”。

  調:翻譯時,有些句子***謂語前置、定語後置、賓語前置、介賓結構後置等***的詞序需要調整。如《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可以調整為“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

  選:選用恰當的詞義翻譯。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情況比較常見,因此選用恰當的詞義進行翻譯,已經成為文言文翻譯的難點。如《出師表》:“三顧臣於草廬之中”,這裡的“顧”是一個多義詞,有多種解釋:回頭看、看、探問、拜訪、顧惜、顧念、考慮,在本句中用“拜訪”最為恰當。

  譯:譯出實詞、虛詞、活用的詞和通假字。如《核舟記》:“石青糝之。”這裡的“糝”是名詞活用為動詞,翻譯時必須譯出。

  意:意譯。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等意義,直譯會不明白,應用意譯。如《鴻門宴》:“秋毫不敢有所近。”直譯:連秋天裡野獸的毫毛也不敢接近。意譯:連最小的東西都不敢佔有。

  縮: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為了增強氣勢,故意用了繁筆,翻譯時可以將其凝縮。

  擴:一是把文言文中的單音詞擴為同義的雙音詞或多音詞,二是對一些言簡意豐的句子,翻譯時,要擴充套件其內容,才能把意思表達清楚。

  關於翻譯文言文的方法,還可以按照下面的順口溜記憶:

  文言語句重直譯,把握大意斟詞句。

  人名地名不必譯,古義現代詞語替。

  倒裝成分位置移,被動省略譯規律。

  碰見虛詞因句譯,領會語氣重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