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文言文複習要點
為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同學們要如何準備文言文的資料複習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
詠 雪
①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②“撒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③“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傅.***fù*** 柳絮.***xù*** 差.可擬.
***chā******nǐ*** 無奕.***yì*** 雪驟.***zhòu*** 道韞.
***yùn*** 2.本文選自南朝宋彭城人 劉義慶 編著的《 世說新語 》一文。
3.解釋字詞:
⑴內集***家庭聚會*** ⑵兒女***子侄輩*** ⑶俄而***不久,一會兒*** ⑷欣然***高興地***
⑸差可擬***差不多可以相比*** ⑹未若***不如,比不上*** ⑺因風起***憑藉*** ⑻即***是***
4.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
①謝太傅在一個寒冷的下雪天舉行家庭聚會,跟子侄輩們談論詩文。
②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 ③不如比作風把柳絮吹得滿天飛舞。
5.“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這一句總述了謝太傅家人詠雪的背景,
極精煉地交代了時間“寒雪日 ”、地點“內集”、人物“謝太傅與兒女”、事件“講論
文義”等要素。文中“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為我們營造了一種歡快、
輕鬆、融洽的家庭氣氛。
6.下列句子節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C ***
A.撒鹽 / 空中差 / 可擬B白雪 / 紛紛何 / 所似C未若 / 柳絮 / 因風起 D左將
軍 / 王凝 / 之妻也
7.對“公大笑樂”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D ***
A.說明謝太傅對兩個答案都表示滿意。 B.謝太傅“笑”前喻,而“樂”後喻。
C.為“柳絮”一喻而“笑樂”。 D.謝太傅認為後一喻沒有前一喻好。
8.文章最後寫道:“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你以為作者寫上這一
句的用意何在?
答:補充謝道韞的身份,這是一個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讚賞道韞的才氣。
9.用“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白雪紛紛”,你認為哪個更好?為什
麼?
答:***1***“撒鹽”一喻好,雪的顏色和下落之態都跟鹽比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
在風中往往上揚,甚至飛得很高很遠,跟雪的飄舞方式不同。***2***“柳絮”一喻好,它
給人以春天即將到來的感覺,有深刻的意蘊。而且兩者都是輕飄飄的,呈團狀,這一點
極相似。
10.除“柳絮”一喻外,你還能寫出一兩個形容飛雪的喻體嗎?能否再寫出幾句詠雪的詩句嗎? 詞:鵝毛、鴨絨、揚花、梨花、花絮、飛花 句:⑴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⑵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陳太丘與友期
①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
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②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 "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③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④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1.給加點的字注音:與人期行***qī*** 尊君在不***fǒu*** 12.解釋加橫線的字詞。 ⑴與友期行***約定*** ⑵太丘捨去***離開*** ⑶去後乃至 ***才******4***待君久不至***您,
對對方的尊稱 ***⑸尊君在不***對別人父親的尊稱******通“否”,句末語氣詞,表詢問***
⑹相委而去***丟下,捨棄***⑺家君***對人稱自己的父親*** ⑻下車引之 ***拉*** ⑼元
方入門不顧 ***回頭看***
13.翻譯文中劃橫線的句子:①、陳太丘與友人相約同行,約定的時間是中午。 ②、***家父***等你好久你不來,他已離開了。
③、***你***到正午還不來,就是不講信用;對著兒子罵***他的***父親,就是沒有禮
貌。
④友人感到很慚愧,下車去拉元方,元方連頭也不回地走進了自家的大門。
14.“期日中,過中不至”說明陳太丘的朋友是個 不守信用 的人,“友人便怒”,
從友人的話中我們又看到了友人是個 言辭粗魯、只會怪罪別人兒不會反省自己 的
人,從“友人慚,下車引之”還可看出友人是個 知錯能改 的人。陳元方維護了父親的
尊嚴,顯示了聰明才智,體現這一天資的語言是“ 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
是無禮 ”,也表現出對客人無信無禮的不滿,體現不滿的行動是“ 元方入門不顧 ”。
15.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說說你的看法。
不失禮:對這種無信無禮之人,不值得與他交談,表現了陳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
大方,也符合一個七歲小孩的心理。***失禮:既然友人已經感到慚愧難當了,對父親的
朋友應當以禮相待。***
16.從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啟示? 為人處事要講信用,懂禮貌
17.你知道哪些有關誠信的的詞語或名言?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故事?***請各舉出兩
例***
詞語: 一言九鼎,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名言: 言必行,行必果 金誠所至,
金石為開
故事:司馬光砸缸 曹衝稱象 王冕四歲畫畫 曹植七歲做詩
《論語》十二章複習資料 一、文學常識: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學學派的創始人。
因父母曾為生子而禱於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曾修《詩》、《書》,定《禮》 、《樂》,序《周易》,作《春秋》。孔 子思想的核心是 “仁”,所
謂“仁”就是“ 愛”。他一生從事傳道、授業、解惑,被中國人尊稱“至聖先師,萬世師表”。
相傳他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孔子的思想對後世產生
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孔子和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被後世稱為“孔孟”。孔孟兩者思想的結合,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孔子死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著名的儒家學派經典的《論語》。
《論語》是我國古代儒家經典著作之一,與《大學》《中庸》《孟子》並稱“四書”。《論語》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以語錄體和對話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二、注音:
不亦說***yuè***乎 慍***yùn*** 三省***xĭng***吾身 逾***yú***規***jŭ*** 罔***wăng*** 殆***dài*** 好***hào***之者 一簞***dān***食 曲肱***gōng*** 篤***dŭ***志 論***lún***語 三、解釋詞語及翻譯句子: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時習:按一定的時間複習。 ***時:按時*** 說:同“悅”,愉快。 朋:指志同道合的人。 慍:生氣,發怒。 君子: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譯文:孔子說:“學了***知識***然後按時複習它,不也是很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嗎?別人不瞭解我,我卻不怨恨生氣,不也是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吾:我。 日:每天。 三省:多次進行自我檢查,反省。***三:泛指多次。省:自我檢查,反省。*** 為:替,給。 忠:盡心竭力。
信:真誠,誠實。 傳:老師傳授的知識。
譯文: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複習了呢?”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有: 同 “又”
立:站立,站的住,這裡指可以獨立做事情。 不惑:掌握了知識,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惑:迷惑,疑惑*** 天命: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順:能聽得進不同意見。 逾:越過,超過。 矩:規矩,規範。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開始立志做學問,三十歲可以獨立做事情,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惑,五十歲的時候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意見,到七十歲能隨心所欲,又不會逾越規矩。”
4、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溫:溫習,複習。
故:指學過的知識,舊知識。 新:新的理解與體會。 譯文:孔子說“溫習舊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憑藉這一點就可以當老師了。”
5、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 殆:有害。
譯文:孔子說:“只學習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只空想而不學習,也會有害。”
6、子曰:“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簞:古代盛飯用的竹器。 巷:此處指顏回的住處。 堪:忍受。
譯文:孔子說:“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一碗飯,一碗水,住在簡陋的屋子子裡,別人都忍受不了那窮困的憂愁,顏回卻依然不改變自己的樂趣。顏回的品質是多麼高尚啊!”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好:喜歡,愛好。 樂:以……為樂趣。
之:代詞,它。這裡指學問和事業。
譯文:孔子說:“懂得怎麼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 不如以學習為樂趣的人。” 8、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 飯疏食:吃粗糧。***飯:這裡是“吃”的意思。疏食:粗糧。*** 曲肱:彎著胳膊。***肱:胳膊,***
譯文:孔子說:“吃粗糧,喝冷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趣也就在這其中了。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對於我來講就像是天上的浮雲一樣。”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幾個人,泛指多人。 焉:於此,意思是“在其中”。 擇:選擇。
善者:好的方面,優點。 從:跟從,這裡指學習。
譯文:孔子說:“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師的人。我選擇他們的優點來學習,***看到自己也有***他們的缺點就要改正。”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川:河,河流。
逝者:指流逝的時光。***逝:流逝*** 斯:這,指河水。
舍:捨棄。
譯文:孔子在河邊感嘆道:“時光就像這流水一樣消逝,日夜不停!”
11、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三軍:軍隊的通稱。 奪:被奪取,改變。
匹夫:普通人,指男子漢。
譯文:孔子說:“軍隊的可以改變主帥,但哪怕一個普通人,也不可以改變志氣。”
12、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篤:忠實,堅守。 仁:仁德。
譯文:子夏說:“廣泛地學習,堅守自己的志向,懇切地提問並且能多考慮當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四、按要求默寫:
1、闡述學習與思考關係的句子是,。
2、生活中表示既善於從正面學習,也善於從反面借鑑的意思時,我們常引用《論語》中是:
5、表達對遠方朋友到來的喜悅之情,《論語》中有一句話可以表達這種喜悅:
6、曾參講治學的人要重視個人的品德修養的句子是:
7、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論語》中與之表述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2、用文中原句回答,孔子在學習方法和態度上有哪些主張?試就其中一點談談你的體會。
⑴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⑵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⑶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⑷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⑸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⑹擇其上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⑺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談感受示例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講的是學習態度,意思是: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師的人。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很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也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50多人的班集體裡,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辭水,故能成其深!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
談感受示例二:“溫故而知新。”這句話講的是學習方法,它的意思是:溫習舊知識後,就會有新的發現,新的體會。我對這句話有較深的體會:我時常會拿起小學時的課本來複習,每次複習後,就會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體會,有時還能發現一些以前不曾注意的新的知識,由此可見覆習的重要性,何樂而不為呢?
3、找出課文中有關道德修養的論述,就你感受最深的一點,結合你的生活體驗,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⑴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⑵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⑶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⑷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
⑸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⑹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⑺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⑻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談感受示例一:我感受最深的是“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的意思是:人家不瞭解我,我也不生氣、怨恨,不也是一個道德上有修養的人嗎?這句話告訴我們待人應寬容。 在現實裡,當自己的父母,同學對自己產生誤會的時候,很容易產生牴觸和憤恨的情緒的。當能做到平和的對待別人的誤解,多傾聽別人的心聲,允許別人發表不同的見解,求同存異,寬容謙讓,就會有人際關係的融洽,社會的和諧穩定。
談感受示例二:我感受最深的是“吾日三省吾身”。這句話的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這句話體現了君子嚴於律己的信條。君子每天都反思自己的言行,在反思中不斷提搞自己的道德修養。現在的人恰恰是自我反思少了,自我批評也也不見了。這樣,個人的私慾就逐漸的膨脹起來,道德水準也隨之降低。我們應該多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以此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
雖有嘉餚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18.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嘉餚.***yáo*** 自強.***qiǎng*** 兌.命***yuâ*** 學.學半***xiào*** 19..解釋下列加點字詞的意思。 ①雖.有嘉餚 即使 ②弗.食 不 ③不知其旨.也 甘美 ④不知其善.也 好處,益處 ⑤能自強..也 自我勉勵 ⑥ 雖有至.道 達到極點 ⑦ 教學相長 增長,促進 ⑧ 是故.. 所以 ⑨ 教然後知困
不通,理解不了 漢以前各種 禮儀 論著的選集,共 49 篇。《學記》是《禮記》 中的一篇,是中國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 教育學 的專著。該文中隱藏一個流傳至今的成語是 教學相長。
22.本文主要論述了什麼道理?作者是怎麼論述的?***論證思路***本文主要論述了 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道理。本文在論述時先以“ 雖有嘉餚,弗食,不知其旨也 ”作比,繼而引入“ 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 進而又從教與學兩個方面加以說明,最後歸結到“ 教學相長 ”這個結論。***用原文填空***
的看法。
只有學習以後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學以後才能知道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教和學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教師和學生之間應該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25.“教學相長”與“學學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是什麼?兩者之間是什麼關係? 相同點:兩者都強調了“教”是學習、進步和提升的重要環節。
不同點:前者是從教和學兩個方面來說明教和學的關係:二者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說的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達的主要觀點。後者則只從教的角度來說明,將學的部分暗含其中,說得含蓄委婉,是對前者的補充論證。
二者關係:前者是全文的觀點,後者是引用論據來補充強調觀點的,二者並非並列關係,而是主從關係。
***二***
《河中石獸》知識點
一、讀準字音
河干***gān *** 圮*** pǐ *** 棹***zhào *** 曳***yâ *** 鐵鈀***pá *** 木杮***fâi *** 湮 *** yān *** 齧***niâ *** 坎穴*** xuã ***溯流*** sù *** 臆*** yì ***斷 歟*** yú *** 二、原文與譯文
滄州南一寺臨河干,山門 圮***pǐ***於河,二石獸並沉焉。
譯文:滄州南邊有一座寺廟就在河岸上,寺院的大門倒塌在河中,***門前***兩隻石獸一起陷入水中。
閱十餘歲,僧募金重修,求二石獸於水中,竟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
譯文:過了十多年,僧人募集資金重新修繕寺廟,在水中尋找石獸,竟然無法找到,就認為石獸順著河水流到下游去了。
棹***zhào***數小舟,曳***yâ***鐵鈀,尋十餘里無跡。
譯文:划著幾隻小船,拖著鐵耙,往下游找了十幾裡地,不見石獸的蹤跡。 一講學家設帳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不能究 物理。是非木杮***fâi***,
譯文:一位教書先生在寺中開設學館教學,聽了這件事笑著說: “你們這些人不能推究客觀事物的道理。這兩尊石獸不是木片,
豈能為暴漲攜之去? 乃石性堅重,沙性鬆浮, 譯文:怎麼能夠被洪水攜帶走呢? 只不過石頭的性質堅硬沉重,沙子的性質疏鬆漂浮, 湮***yān***於沙上,漸沉漸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顛乎?” 眾服為確論。
譯文:石獸埋沒在沙中,逐漸沉到深處罷了。順著河水尋找它們,不是弄顛倒了嗎?”
大家信服,認為是確定不移的道理。
老河兵聞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當求之於上流。 譯文:一位鎮守河防的老兵聽到了這件事,又笑著說:“凡是河水中丟失的石頭,應當到上游去尋找。”
蓋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水不能衝石,其反激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齧沙為坎穴 譯文:正因為石頭的性質堅硬沉重,沙子的性質疏鬆漂浮,***所以***河水不能沖走石頭,它相反的沖刷力量,一定在石頭下面迎水的地方沖走沙子形成陷坑。
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再齧,石又再轉。
譯文:越沖刷坑越深,到了石頭的一半那麼深,石頭一定倒轉栽倒在洞坑中。如此這般又一次沖刷,石頭又往後翻轉一圈。
轉轉不已, 遂反溯***sù***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 求之地中,不更顛乎?” 譯文:翻來翻去停不下來,石頭於是反而逆著河水朝相反的方向移到上游去了。到下游尋找石頭,固然荒唐了;在河底尋找,不更加荒唐嗎?
如其言, 果得於數裡外。
譯文:按照他說的那樣去找,果然在上游幾裡外找到了石獸。 然則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歟?
譯文:真麼說來,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一點、不知其中第二點的多了,可以憑據常理主觀地推斷嗎?
三、重點字詞解釋:
滄州南一寺臨***靠近***河干***河邊 ***,山門圮*** 倒塌 ***。於河,二石獸並***一起 ***沉焉。閱***經過,過了 ***十歲,僧募金重修,求***尋找 ***二石獸於水中,竟*** 終於,到底 ***不可得,以為順流下矣。棹***划船 ***數小舟,曳鐵耙,尋十餘里無跡。
一講學者設帳*** 講學,教書 ***寺中,聞之,笑曰:“爾輩***你們 ***不能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規律 ***,是*** 這 ***非木柿***木片 ***,豈能為暴漲攜之去?乃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湮*** 埋沒 ***於 沙上,漸沉漸深耳*** 語氣詞,表示“罷了” ***。沿河求之,不亦顛*** 通“癲”,瘋狂 ***乎?”眾服為確論。
一老河兵聞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丟失的石獸 ***,當求之於上流。蓋石性堅重,沙性鬆浮,水不能衝石,其反激之力,必於石下迎水處齧*** 這裡是侵蝕、沖刷的意思 ***沙為坎穴。漸激漸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擲坎穴中。如是***這樣***再齧,石又再轉。轉轉不已,遂*** 於是 ***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顛;求之地中,不更顛乎?”如其言,果得之於數裡外。然則***既然這樣,那麼***天下之事,但*** 只 ***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據理臆斷*** 主觀地判斷 ***歟?
四、簡答題:
1、本文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過尋找掉在河裡的石獸的故事,說明任何事物都不能根據主觀臆斷,實踐出真知。
2、對於河中石獸的位置,寺僧判斷其“在水中” 、“順流下矣” ;講學家判斷其在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老水兵則判斷其在 ________________,是因為“轉 轉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3分***
答案:“湮於沙下,漸沉漸深” “石性堅重,沙性鬆浮” “求之於上流” 3、這個故事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2分***
答案:許多自然現象的發生往往有著複雜的原因,我們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僅僅根據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據常情作出主觀的判斷,而要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判斷。
4、探究在尋找石獸的問題上,廟僧和講學家犯了什麼錯誤?為什麼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確的方法?***4分***
廟僧只考慮流水,沒有考慮石獸、泥沙的關係,講學家考慮了石獸和泥沙的關係,卻忽略了流水,他們都犯了脫離實際、主觀臆斷的錯誤。老河兵而“老河兵”則根據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屬性,以及三者之問的關係,作出正確的判斷。既有理論又有實踐,準確把握三者的性質及其相互關係,因此能提出正確看法。
5、 課文闡述的事理對我們平時的生活、學習有什麼啟示?
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調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觀臆斷,而應當遵循客觀事物的規律。同時也詮釋了生活學習中要注意理論聯絡實際,不可做空頭理論家的哲理。
6、分析寺僧、講學家、老河兵性格特徵。 寺僧:“閱十餘歲,僧募金重修 ”可見其毅力堅定但經驗不足 講學家:“笑曰”“爾輩不能究物理”足顯其一知半解而好為人師,自視清高而輕視他人老河兵:有實際經驗,沾沾自喜
7、文章最後一段運用了那種表達方式,有什麼啟發意義?
議論。由此可以看出,許多自然現象的發生往往有著複雜的原因,我們不能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不能根據自己的一知半解做出推想,要根據實踐情況做出判斷。***或是事物的變化是很多的,不能憑主觀臆斷去判斷事物。
8、文中講到了尋找石獸的哪四種方法?他們各自的根據是什麼?
答: 四種:一在河中原地尋找兩個石獸,理由原地是石獸沉落的地點;二到河下游找, 理由是認為石獸會順流而下;三是就在原地沙下找,理由是石重沙輕,石獸會漸沉 漸深。四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於河水衝激,石獸反而會溯流而上。
9、分析講學家和老河兵“笑”的含義。
答:.講學家的“笑 ”是嘲笑順流而下尋找石獸的做法,說明講學家自以為是,空有理論,是可笑的。老河兵的“笑”是嘲笑講學家的認識錯誤,眾人輕信講學家的糊塗,說明老河兵閱歷深廣,有實踐經驗
-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文言文複習要點
- 淺談現代教育意義上的優秀班主任
- 市民法律常識普及程度的調查
- 暑期實習心得體會千字文
- 最新的瘋狂猜燈謎
- 新入職員工社保辦理
- 初中七年級下冊英語教學計劃
- 法國國花含義_法國的國花是什麼花
- 讓漢字再簡化閱讀理解附答案
- 人民的名義洩露版未刪減
- 初中生如何學習好化學
- 泰國旅遊攻略精選
- 高考政治專項練習及答案
- 研讀新課標心得體會3篇
- 學校座談會主持詞3篇
- 招聘會計自我介紹範文
- 汽車安全氣囊使用注意事項
- 關於機會的議論文優秀作文
- 分管領導會議講話稿
- 筆的世界教學反思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