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鄭振鐸句子賞析

  《海燕》為鄭振鐸寫的一篇文章,作者在文章中抓住燕子的特徵,用細膩的筆觸,託物言志,借身處異鄉時看見小燕子表達了對祖國故鄉的思念之情。入選語文版《語文書·七年級下冊》。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歡迎參考閱讀!

  如下:

  分析一:文章一開頭對小燕子進行了白描:“烏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那麼伶俐可愛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飛來。”通過簡潔卻出神入化的體態和神態描寫,把小燕子輕盈曼妙的身姿,活潑可愛的性格完全展現在讀者面前。緊接著以春天作大背景,寫出了美好季節中小燕子歡快的遷徙,並與春天融為一幅美麗圖畫。小燕子每年由南方飛來,到各家築巢,接連不斷帶來更多的夥伴的敘述,為下文的進一步對燕子描寫的深化和思鄉之情的引出,做了很好的鋪墊。

  分析二:《海燕》全文可分作兩大部分,結構嚴密而簡潔。文章的第一部分用工筆手法描繪作者家鄉一幅生機勃發的春景圖:在萬物崢嶸、春意盎然的景象中,活潑伶俐而逗人喜愛的小燕子由南方歸來,在空中任情地斜飛橫掠,飛倦了就隨意落腳在電線上,或者棲息、在一年前的舊巢。這些小燕子何以能這樣安適自在?呵,那是因為它們回到了自己的故鄉。從中可以想到,作者對故鄉駘蕩春光的細緻刻畫和描繪,表現出他對祖國如畫江山的心馳神往;對小燕子依戀故土和舊巢的著意渲染,是他藉以抒發漂泊海外、浪跡天涯的遊子對祖國和故鄉魂牽夢縈的眷戀深情。接著,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回到現實中來,懷著羨慕和欽敬的心情,描摹了海燕在萬頃波濤上面勇敢地飛翔,或者從容地佇立在海浪之上那樣一種無畏的海上英雄形象。很顯然,這是作者想以海燕的勇敢堅定、一往無前的精神,來激勵和鞭策自己,要在海外不畏艱險,去為災難深重的祖國建功立業。經過這樣由遠而近和由此及彼,富於變化的移步換景的寫法,不僅使作者一腔思鄉念國的強烈感情,熔鑄到藝術形象裡,顯得鮮明生動,使人具體可感,彷彿身臨其境,而且賦予景物以主觀感情色彩。作者借景寓情,情景交融,互相烘托,加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海燕》原文賞析

  海燕

  鄭振鐸

  烏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積伶積俐,加上一雙剪刀似的尾巴,一對勁俊輕快的翅膀,湊成了那樣可愛的活潑的一隻小燕子。當春間二三月,輕颸微微地吹拂著,如毛的細雨無因的由天上灑落著,千條萬條的柔柳,齊舒了它們的黃綠的眼,紅的白的黃的花,綠的草,綠的樹葉,皆如趕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來,形成了爛漫無比的春天時,那些小燕子,那麼伶俐可愛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飛來,加入了這個雋妙無比的春景的圖畫中,為春光平添了許多的生趣。小燕子帶了它的雙剪似的尾,在微風細雨中,或在陽光滿地時,斜飛於曠亮無比的天空之上,唧的一聲,已由這裡稻田上,飛到了那邊的高柳之下了。再幾隻卻雋逸的在粼粼如縠紋的湖面橫掠著,小燕子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面一下,那小圓暈便一圈一圈地盪漾開去。那邊還有飛倦了的幾對,閒散的憩息於纖細的電線上——嫩藍的春天,幾支木杆,幾痕細線連於杆與杆間,線上停著幾個粗而有致的小黑點,那便是燕子。那是多麼有趣的一幅圖畫呀!還有一個個的快樂家庭,他們還特地為我們的小燕子備了一個兩個小巢,放在廳樑的最高處,假如這家有了一個匾額,那匾後便是小燕子最好的安巢之所。第一年,小燕子來住了,第二年,我們的小燕子,就是去年的一對,它們還要來住。

  “燕子歸來尋舊壘。”

  還是去年的主,還是去年的賓,他們賓主間是如何的融融洩洩呀!偶然的有幾家,小燕子卻不來光顧,那便很使主人憂戚,他們邀召不到那麼雋逸的嘉賓,每以為自己運命的蹇劣呢。

  這便是我們故鄉的小燕子,可愛的活潑的小燕子,曾使幾多的孩子們歡呼著,注意著,沉醉著,曾使幾多的農人、市民們憂戚著,或舒懷的指點著,且曾平添了幾多的春色,幾多的生趣於我們的春天的小燕子!

  如今,離家是幾千裡!離國是幾千裡!託身於浮宅之上,賓士於萬頃海濤之間,不料卻見著我們的小燕子。

  這小燕子,便是我們故鄉的那一對,兩對麼?便是我們今春在故鄉所見的那一對,兩對麼?

  見了它們,遊子們能不引起了,至少是輕煙似的,一縷兩縷的鄉愁麼?

  海水是皎潔無比的蔚藍色,海波平穩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樣,偶有微風,只吹起了絕細絕細的千萬個粼粼的小皺紋,這更使照晒於初夏之太陽光之下的、金光燦爛的水面顯得溫秀可喜。我沒有見過那麼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潔無比的蔚藍色,只有幾片薄紗似的輕雲,平貼於空中,就如一個女郎,穿了絕美的藍色夏衣,而頸間卻圍繞了一段絕細絕輕的白紗巾。我沒有見過那麼美的天空!我們倚在青色的船欄上,默默地望著這絕美的海天;我們一點雜念也沒有,我們是被沉醉了,我們是被帶入晶瑩的天空中了。

  就在這時,我們的小燕子,二隻,三隻,四隻,在海上出現了。它們仍是雋逸的從容的在海面上斜掠著,如在小湖面上一樣;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與翼尖一打,也仍是連漾了好幾圈圓暈。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飛著飛著,不會覺得倦麼?不會遇著暴風疾雨麼?我們真替它們擔心呢!

  小燕子卻從容的憩著了。它們展開了雙翼,身子一落,落在海面上了,雙翼如浮圈似的支援著體重,活是一隻烏黑的小水禽,在隨波上下的浮著,又安閒,又舒適。海是它們那麼安好的家,我們真是想不到。

  在故鄉,我們還會想象得到我們的小燕子是這樣的一個海上英雄麼?

  海水仍是平貼無波,許多絕小絕小的海魚,為我們的船所驚動,群向遠處竄去;隨了它們飛竄著,水面起了一條條的長痕,正如我們當孩子時之用瓦片打水漂在水面所划起的長痕。這小魚是我們小燕子的糧食麼?

  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著,浮憩著。它們果是我們故鄉的小燕子麼?

  啊,鄉愁呀,如輕煙似的鄉愁呀!

  作者生平

  鄭振鐸***1898-1958***,我國現代傑出的愛國主義者和社會活動家,又是著名作家、學者、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翻譯家、藝術史家,也是國內外聞名的收藏家,訓詁家。

  《海燕》寫作背景

  1927年“四一二”蔣介石背叛革命,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工農群眾和革命知識分子。鄭振鐸被迫遠走歐洲。他擷取了赴歐途中的一個生活片斷,寫了《海燕》。他憑藉對故鄉的瞭解,用工筆的手法描繪家鄉在萬物崢嶸、春意盎然的景象中,由南方回來的逗人喜愛的小燕子,任情地橫掠斜飛,飛倦了就返回一年前的舊巢安身。他寫道:“燕子歸來尋舊壘”,“這便是我們故鄉的小燕子,可愛活潑的小燕子。”在“離家是幾千裡,離國是幾千裡”的海路上,“不料卻見著我們的小燕子”。他從內心抒發了浪跡天涯的遊子對祖國和故鄉魂牽夢縈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