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哭鬧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嬰兒總是哭鬧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嬰兒沒有及時的吃奶引起的,也可能是因為環境的不適應導致的,所以我們在哺乳期間照顧寶寶的飲食時,應該要注意嬰兒哭鬧的原因。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嬰兒哭鬧的原因,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嬰兒哭鬧的原因

  面對嬰兒哭鬧主要是一種情感表達,因為寶寶可以通過一些肢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要。如果你們的寶寶是因為沒有吃奶出現哭鬧的情況,建議你們應該要及時的吃孩子吃奶,這樣可以避免嬰兒哭鬧。

  啼哭是嬰兒主要的表達方式,但是這也不是唯一的交流方法,因為寶寶已經可以使用簡單的肢體語言和麵部表情來巧妙地傳達感覺和需求。嬰兒的啼哭是一種本能,目的是為了能夠確保得到自己生存的需要.寶寶哭意味著他正在要求什麼,有可能是需要吃喝,需要減輕痛苦或者希望有人陪他一起玩.可以確定的是寶寶的所作所為不是為了使你苦惱。

  生理性哭鬧,孩子的尿布溼了或者裹得太緊、飢餓、口渴、室內溫度不合適、被褥太厚等,都會使小兒感覺不舒服而哭鬧。對於這種情況,父母只要及時消除不良刺激,孩子很快就會安靜入睡。此外,有的孩子每到夜間要睡覺時就會哭鬧不止,這時父母若能耐心哄其睡覺,孩子很快就會安然入睡。

  環境不適應,有些孩子對自然環境不適應,黑夜白天顛倒。父母白天上班他睡覺,父母晚上休息他“工作”。若將孩子抱起和他玩,哭鬧即止。對於這類孩子,可用些鎮靜劑把休息睡眠時間調整過來,必要時需請兒童保健醫生作些指導。

  午睡時間安排不當,有的孩子早晨起不來,到了午後2~3點才睡午覺,或者午睡時間過早,以至晚上提前入睡,半夜睡醒,沒有人陪著玩就哭鬧。這些孩子早晨可以早些喚醒,午睡時間作適當調整,使孩子晚上有了睡意,就能安安穩穩地睡到天明。

  嬰兒哭鬧的情況

  1.如果嬰兒的哭聲強勁有力、富有節奏又不太響亮時,往往是生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例如:飢餓、環境太嘈雜、尿褯子溼了、太熱或太冷。

  2.如果哭聲中穿插微笑、聲響或小動作等,往往是表達心理需求。原因是:沒有安全感、感覺害怕或疲倦、需要安撫。

  3.如果寶寶的哭鬧比較異常,哭聲比平時淒厲而尖銳,難以安撫,甚至有握拳、蹬腿的動作,就很有可能由病理因素所引起。這時就需要考慮就醫了。

  嬰兒哭鬧的方法

  ***1***襁褓法

  襁褓法還原了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被包裹的感覺,能讓他有安全感。如果你的寶寶現在也正在鬧脾氣,不妨跟著下面的步驟試試效果。

  1***把毯子的一角往下折,把寶寶放在毯子上,脖子與摺痕平齊。

  2***寶寶一側手臂放在身體一側,拉直,將同側毯子拉緊,提起一角,往下穿過寶寶身體,塞在身下,拉緊,右側就固定好啦。

  3***毯子的下方向上拎,穿過寶寶的肩膀折到背後拉緊,把寶寶左手抻直放在身體左側。

  4***左肩旁的毯子拽緊,然後把毯子折下來一小塊,貼在寶寶胸前正中央的位置。

  5***把毯子剩下的一角,向上繞過寶寶,像腰帶一樣繫住寶寶的身體,最後把毯子末端塞好,一個漂亮的襁褓就包好了。

  Tips:包裹寶寶的毯子要足夠大,要能把寶寶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嚴嚴實實包裹住。

  ***2***側臥或俯臥法

  如果採取襁褓法後,寶寶仍不能停止哭鬧,你可以繼續採用側臥或俯臥法。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兩種:

  1***逆向哺乳法:把寶寶側過來,臉稍稍朝下。

  2***橄欖球抱法:寶寶身體朝下趴手臂上,手掌托住寶寶腦袋。

  ***3***噓聲法

  如果用襁褓法還不能使寶寶安靜下來,你還可以使用噓聲法。那什麼是噓聲法呢?顧名思義,就是對著寶寶的耳朵發出噓聲,像這樣:

  研究發現,對寶寶發出噓聲有非常好的鎮靜作用,這是因為在寶寶的語言裡,噓聲代表“我愛你、不用擔心、一切都好”,而且要記住寶寶哭聲有多大,噓聲就該有多響。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