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體更高效地教學

  導語:八年級是中學階段的轉折時期,在這個重要的轉折時期我們怎樣才能學好八年級數學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八年級數學學習的方法,希望您喜歡閱讀:

  數學概念是數學知識之本,解題之源,學好它既是基礎又是關鍵。理解掌握概念的過程是學生提高學生能力的重要途徑,所以學好數學概念極為重要。對於初中一年級的學生來講,思維是以形象化為主,而數學概念卻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如何根據學生的智力水平,巧用電教媒體,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將數學中的知識變抽象為形象,變複雜為簡單,變難懂為易學,使學生輕鬆愉快地理解和掌握並能很好地運用數學概念談談自己的膚淺認識。

  一 利用媒體激發興趣,將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興趣是推動學生求知的一種源動力,它可以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

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有當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時,才會在頭腦中形成最優的興奮中心,利用電教媒體以圖、聲、色、文等物質材料構成多種激人心扉的具體形象作用於學生感知器官,產生課堂的直觀性的良好效應,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用其思維。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這一概念時,利用電教媒體動態地演示“蜻蜓、蝴蝶、樹葉的軸對稱”伴隨著美妙音樂把“軸對稱”這一抽象理性的知識轉化為形象直觀的內容,很適合學生從直觀的形象思維過渡的思維特點,積極調動學生耳,眼,腦等器官投入學習。因此,電教媒體能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使抽象概念形象化,使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 利用媒體靜中求動,對比出概念的異同數學概念是靜止的

,抽象的,很多概念有相近之處,有的只是一字之差,很容易混淆,如果理解掌握得不好,學生就無法解決實際問題。如“直線、線段、射線”這三個概念,教師可設計能動能靜的課件,讓學生主動,形象地獲取知識。先將一條彎曲的橡皮筋映在螢幕上,然後拉緊,以曲襯直,強調直線是“直的”接著把拉直的橡皮筋又向外延長,顯示“延伸”的動態過程,一直拉到螢幕顯示不出來為止,以說明直線是“無限長”的,進而使學生獲得“直線無端點,可以向兩邊無限延伸”的認識。教學射線時,可將一端拉直,一端不動,使學生獲得“有一個端點,一端無限延伸”的認識。而教學“線段”時,則只將彎曲的橡皮筋拉直,則不能延伸的演示,這樣,學生將易混的靜止的概念,通過媒體形象靜中求動的演示,使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更準確更深刻了。

  三 利用媒體,抓概念的關鍵詞語,加強對概念的理解概念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但有些概念只要教師利用媒體抓住關鍵詞語,幫助學生理解就會讓學生將概括性的知識具體化。如教學“三角形”這一概念時,如何理解“線段首尾相接”的意思,利用電教媒體展示,第一條線段的尾與第二條線段的首相接,第二條線段的尾與第三條線段的首相接,第四條線段的尾與第一條線段的首相接,由此得出“三角形”是封閉的圖形這一概念,加強了對概念的理解。

  總之,數學概念是數學知識的基礎,只要我們巧妙運用電教媒體,能充分發揮出它的獨特感知優勢,從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出發,全方位,多角度調動學生的感官,就會將具有高度抽象性,概括性和嚴密邏輯性的數學概念直觀化、形象化、簡單化,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理解掌握數學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