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年級語文課本作文

  通過寫作,他們可以訓練思維方法,提高對客觀事物的觀察能力、認識能力和把握能力,加強思維的嚴密性和邏輯性,併為創新和創造性思維打下良好的基礎。這是小編整理的,希望你能從中得到感悟!

  篇一

  遇見梅,真好

  提著一身的重負,帶著滿腦袋的問題,走在回家的路。細雪紛紛,老遠看見一片黃色的林子,走近了,原來是梅。

  它的枝幹蒼勁嶙峋,樹幹上綻滿了花兒。花兒似乎全帶著笑,笑的衣服都皺了。花朵不是千朵萬朵的堆積,而是恰到好處的排列,這一朵,那一朵,既不密,也不疏,像是一幅精心佈局的水墨畫。它的顏色,花瓣是細嫩的黃,在那之中帶著些許內斂,花蕊卻是玫紅色的,在黃色中顯得張揚。一整樹的嫩,給冬天帶來了春天的生機。我看著它,心中沒有了沉重,輕鬆了不少。不過,卻有了個疑問:為什麼在冬天嚴寒的環境下,梅卻會那麼美麗呢?

  在花叢中,有蜜蜂鑽來鑽去。一陣風吹過,一股幽香馥郁的氣息撲面而來,清涼的,甜甜的,自然純粹,怪不得在冬天都會有蜜蜂的造訪,蜜蜂怎能抵擋這股幽香?我深吸一口氣,閉上眼,細細的品著這香,只覺得乾淨。這香,彷彿是一個微笑,彷彿是一杯平淡的茶,彷彿是一顆從容的心,彷彿是一位看破紅塵的老者。在風雪中的梅,沒有與風雪搏鬥、抵抗風雪的煙火氣,反而那麼淡定、從容、不驕不躁。對於雪,它是包容的,你看,那晶瑩潔白的雪被枝幹託著,反倒映襯的梅更加純潔,讓人想起“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的佳話。這種相映相襯的情景,唯有梅的笑對困難才會出現,也虧了這從容樂觀,梅才會變得更加的美。

  我的疑惑解開了,看著手中的練習,也突然領悟了,其實我的重負,只不過是面對那所謂的困難,而只是焦躁的去抱怨,而沒有從容淡定的去解決,我太浮躁了。

  回到家,我嘗試靜下心來,認認真真的看著那些題目,雖不是很快,但也慢慢地解了出來,我感到無比開心。眺望窗外,白雪紛紛中,我似乎看見了那片梅,能遇見它們,真好!

  篇二

  給自己的世界一片晴朗

  也許,我是一個被媽媽寵壞的孩子,我任性,我希望能在心愛的白紙上畫畫,畫下一隻永遠不會流淚的眼睛。----題記

  窗外的落葉紛紛而至,凋零的花朵散在佈滿憂愁的道路,昏黃的光暈打在滿是波紋的水面,印下一張佈滿淚水的臉龐。頭頂紛紛落葉還在不停凋零,腦海卻不自覺想起那夾雜失望和憤怒的吼叫:“自己做錯了就應該承認,別把我們對你的期望當做無所謂!”是啊,在那失望聲中,我望見一個母親滿眼痛心的雙眸,我聽見一個母親歇斯底里的吼叫。我無法在那雙責備的雙眸中繼續任性,像是一個狼狽的失敗者匆匆離去。

  那年的盛夏,因為我的任性,是整個家庭陷入灰色,青春期那個任性無知的我,一次又一次的讓那雙慈愛的雙眸漸漸被失望和痛心所替代。微風中的她,不在風華正茂,歲月的痕跡殘忍地留滯在她身旁。我走在前方,望著身後因陽光投注下的黑影,緩慢的步伐踏在泥濘的小徑。本以為會一直沉默的她,在我背後輕輕呢喃:“……剛…剛剛是我太生氣,說了重話,那也是想你學好。”前方的我輕顫著身子,淚水卻遏制不住的落下,我沒有回頭,因為我怕看見她眼裡的心疼和無奈。

  在那個盛夏,我似乎又見到那陽光般燦爛溫柔的笑容,像是一抹炙熱的燈火,點燃我心中灰色已久的溫熱。

  也許,我是一個被媽媽寵壞的孩子,我任性,我希望在那淚水朦朧中,望見前方的曙光,望見那眼中深處的溫熱。在那花開花落中尋找遠方還未消散的芳香,在青春路途中回望光亮,回望那永遠不曾消失的背影,給予一個母親驕傲與慰問,給自己一個不再任性的理由…在自己的世界中望到陽光,望到希望和幸福。

  我是一個孩子,一個被幻想媽媽寵壞的孩子,我想畫下早晨,畫下露水,所能看見的微笑。

  篇三

  友誼也是一種愛

  都說“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我們總是懂得許多道理,名不副其實,又有誰能真正讀懂“友誼”二字,不是利益只有真心,不是虛偽只有真誠。友誼二字看似簡單,筆畫也不難,也它卻擔著千金般的重量,我也是在那離別之時才真真正正讀懂了友誼。

  還記得你總是扎著高高的馬尾辮,活蹦亂跳著對我說:“走吧,上學時間到了,再不走就快遲到啦。”總是習慣牽著你的手唱著歌帶著一路的歡聲笑語一起去上學。總是習慣有你聲音,只要有你聲音在的地方就總是會有我的聲音。總是習慣在作業學習上遇到難題脫口而出就是你的名字,你很優秀的總是會幫我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那年你五年級我四年級。後來你上了初中,你跟我說你要去別的城市上更好的中學。我就再沒見到過你,那年,你初一我六年級。剛分別那段時間適應不了沒有你的生活,那個扎著高高的馬尾辮的女孩沒有再跟我上過學;那個笑聲爽朗的女孩身邊不再有我的身影;翻開曾經的作業本由你用鉛筆指導我我的痕跡,只是你走後我的作業本再沒有出現過你的筆記。我討厭離別,我受不了分離得滋味。我總是討厭學校教學樓樓梯的拐角處,那是一個分叉路口,我也討厭我家小區大樹旁的路口,那也是個分叉路口。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那年我六年級。再沒聽過你清脆的讀書聲,在沒看過你在操場飛奔的身影。你在我的童年生活裡撒下了重重一筆,在我的成長道路上陪伴著我走過多少次上學路上的梧桐道路,叫我怎能不在記憶裡勾勒出你的笑臉?叫我怎能在腦海裡勾起我們如夢如幻般的童年生活。

  我們通電話的次數越來越少,從以前嬉鬧打趣的冒犯到如今尷尬陌生的“你好嗎,我很好”今年我初二,你初三。我還是會時常想起你,不知道你現在是否和我一樣有了新的值得深交的好友。想你的時候,我回去你陪我走過的梧桐道路,看著以前你和我的歡聲笑語蹦蹦跳跳走過的地方,像是自己騙自己;想你的時候,我會折一個小星星,到現在為止,也折了有滿滿一瓶了,隨著時間的關係和學習的壓力我這一兩年折的次數也屈指可數了;想你的時候,我會翻開你送給我的日記本,就像我經常出現在你的日記裡,你沒少出現在我的作文裡。想你的時候,連天氣都是陽光明媚,沒有陰霾。我們之間總是沒有祕密,總是在一起訴說著彼此的開心與不開心,你一切的一切我都刻苦銘心,你也跟我是說過,你會銘記在心。

  你盡了一個朋友的所有職責,或許很多人認為這是朋友的一種理所當然,可又有多少人會珍惜這種理所當然呢?也是知道分離的那一天,我才明白,友誼也是一種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