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上第二次測試語文試卷

  在考試即將到來之際,學生們你們準備好了複習工作了嗎?讓我們來做一套試題卷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浙江海寧第一中學以供大家閱讀。

  浙江海寧第一中學

  其他

  根據拼音寫漢字。***4分***

  在八年級的課文中,我感受到了“愛”這種博大的感情,從而陶yě 了自己的情操:魯迅先生在文字中qǐ 願仁厚黑暗的地母永安阿長的魂靈,朱自清先生在文字中回憶suǒ 屑往事懷念父親的背影,楊絳先生在文字中表達對老王的愧zuò 之情……

  選擇題

  下列選項中加點詞意義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或王命急宣***有時***尋***尋找***病終

  B.僅***只***如銀線未復有能與***欣賞***其奇者

  C.仍憐***可憐***故鄉水湖中焉得更***還***有此人

  D.湖中人鳥聲俱絕***消失***尋向所志***做標記***

  現代文閱讀

  植物不失眠***9分***

  ①植物也要睡覺。合歡樹的睡態很美,葉片柔柔地低垂,耷拉著腦袋,不用醞釀,只要葉片低下來,它們很快就會入睡。但並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用葉子來睡眠。像睡蓮,就是葉子醒著花兒睡。黃昏池塘邊,白天還是昂首怒放的睡蓮,隨著晚風飛舞,它將花瓣兒慢慢收攏,緊緊閉合。一朵、兩朵,後來所有的花朵全部閉合成了一個個小球兒。

  ②花兒不勞作,也不創造,它們為什麼要睡覺呢?

  ③一百多年前,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就發現了植物的睡眠現象。他對69種植物的夜間活動進行了長期觀察,發現那些積滿露水的葉片更容易受傷。他把葉片固定住,也得到同樣的結果。達爾文由此斷定,葉片睡眠可以保護其不受傷害,並可以抵禦夜間寒冷。

  ④20世紀60年代,科學家們印證了達爾文的觀點。植物睡眠可以減少熱量散失和水分蒸發。像合歡樹,不僅夜晚用睡眠保護自己,當遭遇狂風驟雨時,葉片也會逐漸合攏,以防葉片受到暴風雨的摧殘。美國科學家恩瑞特還發現了一個更有趣的現象,他用一根溫度探測針在夜間測量多種植物葉片的溫度,發現不睡眠的葉子溫度總比睡眠的葉子溫度低1℃。正是1℃的微小差異,成為阻止或減緩葉子生長的重要因素。因此,結論出來了:在相同環境中,睡眠的植物生長速度較快,比不睡眠的植物具有更強的生存競爭能力。科學家還發現:某些植物不僅夜晚睡覺,白天竟然與人一樣還要午睡。它們中午11時至下午2時,關閉葉子氣孔,光合作用明顯降低,這就可以減少水分散失,增強它們的抗旱能力。

  ⑤植物也一樣,夜晚睡眠,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凍侵襲,減少水分蒸發,保持溼度;白天睡眠,可減少水分蒸發,還可避免昆蟲騷擾。讓人類羨慕的是,人有時候會受情緒或疾病的困擾而失眠,植物卻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到了該睡覺的時間,無論出現什麼情況它們都能準時入睡。第二天再見時,一準兒是神采奕奕,精神抖擻。

  【小題1】文章第②段有什麼作用?***3分***

  【小題2】現代科學家與達爾文對植物睡眠的原因分別如何解說?***2分***

  【小題3】第⑤段中劃線句有什麼表達效果?***2分***

  【小題4】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2分***

  A.植物也會睡眠,不同的植物睡眠的形式不同,有的用葉子睡眠,有的用花朵睡眠。

  B.夜間氣溫低,容易產生露水,而葉片上如果積滿了露水,葉片更容易受到傷害。

  C.在夜晚,不同植物的葉子溫度存在著微小的差異,這種差異是由植物是否進入睡眠而造成的。

  D.有些植物還會“午休”,為的是降低光合作用,從而使葉子氣孔關閉,增強它們的抗旱能力。

  爬樹的男孩***11分***

  尼古拉斯·保羅***英國***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偷偷爬上那棵猴麵包樹,這是拉瓦一天中最期待的時光。可惜,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僅僅只是兩三分鐘,耳邊便會響起一聲熟悉的口哨聲,有人來了,他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回到營房。

  “看到了什麼?”剛剛躺下,安德烈便拖著瘸腿湊過來問道。拉瓦不想回答,但安德烈就是那個吹口哨的人。兩人約定,拉瓦每天爬上樹冠看看周圍,看看遠方,下來之後再把看到的新鮮事兒告訴放風人,也就是安德烈。三年了,兩人還算默契,在這座死寂的集中營,每天都有人因為嚴厲的禁錮而自殺,他們卻因為那棵猴麵包樹而充滿希望。

  “我們就要自由了,等著吧!”

  安德烈一雙粗糙的手在拉瓦頭上撫摸,要不是因為拉瓦是黑人,連安德烈自己都會覺得眼前熟睡的少年就是自己的兒子。當然,拉瓦是不會明白安德烈的心情的,更不會想到,安德烈是戴高樂將軍欽點的間諜。他並不是困在集中營,而是肩負特別使命潛伏在這片草原深處進行偵探。

  那棵猴麵包樹就像一個夢想,它恰好坐落在集中營的中央。白天的時候,很多納粹士兵坐在樹底下休息,恨得拉瓦牙癢癢。只有到了晚上,他才覺得那棵樹屬於自己。

  可惜,連安德烈也沒想到,夢想會突然破碎。那天晚上,他吹了好幾次口哨,可拉瓦就是不肯下來,直到聽到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奔來,他知道,出事了。

  拉瓦畢竟是個孩子,熬不住接二連三的酷刑,便一股腦兒地全說了出來。[甲]但安德烈只是笑笑,即使兩塊火紅的烙鐵夾在他的雙頰,也沒吐出一個字來。

  本以為必死無疑,卻沒想到生機猶在。半個月後,盟軍終於發起了大反攻。因為安德烈提供的精確資訊,納粹分子瞬間潰敗,整座集中營安全解放。

  安德烈傷得很重,但令隨軍醫護人員奇怪的是,哭得最傷心的竟然是一個黑人男孩。毫無疑問,這個男孩就是拉瓦。在安德烈昏迷的日子裡,他一刻都沒有離開他的“搭檔”。儘管醫生開玩笑地跟他解釋:“只要掛上水***打吊針***,一定能起死回生,你就放心吧。”可是,拉瓦就像聽不懂一樣,雖然一臉驚愕,卻依舊沒有離開寸步的意思。

  當遠處的炮聲逐漸平息,安德烈終於睜開了眼睛。可是,拉瓦卻不見了,幾個醫生都非常好奇地詢問安德烈,那個黑人男孩到底是什麼人,此刻又突然消失,他到底去哪了。[乙]安德烈點點頭,良久,才吐出三個字:跟我來。

  在安德烈的帶領下,一行醫生再次來到集中營。順著安德烈的手指,他們看到,那棵猴麵包樹的半個樹冠已經不見了,樹葉也是稀稀拉拉。顯然,它遭炮擊了,在烈日下顯得奄奄一息。

  但這跟拉瓦有什麼關係?隨行醫生面面相覷,卻聽安德烈一聲口哨,樹幹後便露出了一個腦袋。他手裡正拿著一個醫院的吊瓶,準備往上爬。安德烈這次也不再躲在一旁放風了,而是拖著腿往前奔去,也不知是為了那棵樹,還是樹後的男孩。

  【小題1】根據你對故事情節的理解,在下列橫線上寫出與人物有關的內容。***2分***

  ⑴拉瓦利用 。

  ⑵安德烈利用 。

  【小題2】品讀劃線句子,探究括號中的問題。***4分***

  ⑴[甲]但安德烈只是笑笑,即使兩塊火紅的烙鐵夾在他的雙頰,也沒吐出一個字來。

  [乙]安德烈點點頭,良久,才吐出三個字:跟我來。

  ***甲、乙兩句中加點處有什麼不同的表達效果?***

  ⑵半個月後,盟軍終於發起了大反攻。

  ***“終於”一詞與前文哪些內容相呼應?***

  【小題3】文中寫道:“拉瓦就像聽不懂一樣,雖然一臉驚愕,卻依舊沒有離開寸步的意思。”請結合語境,揣摩拉瓦此時的心理活動。***2分***

  【小題4】猴麵包樹在小說中有哪些作用?請聯絡全文,寫出你的發現。***3分***

  文言文閱讀

  記承天寺夜遊***9分***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小題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的意思。***4分***

  ⑴欣然起行 ⑵念無與為樂者

  ⑶懷民亦未寢 ⑷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小題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小題3】如何理解文章結尾的“閒人”一詞?***2分***

  祁黃羊去私***9分***

  晉平公問於祁黃羊曰:“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祁黃羊對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國人稱善焉。

  居有間,平公又問祁黃羊曰:“國無尉,其誰可而為之?”對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國人稱善焉。

  孔子聞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

  ***節選自《呂氏春秋》***

  【小題1】給文中畫線部分斷句,停頓處用“/”劃開。***限斷三處******3分***

  善 哉 祁 黃 羊 之 論 也 外 舉 不 避 仇 內 舉 不 避 子

  【小題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4分***

  ⑴其誰可而為之 ⑵解狐非子之仇邪

  ⑶居有間 ⑷祁黃羊可謂公矣。

  【小題3】結合選文,分析“國人稱善”的原因。***2分***

  詩歌鑑賞

  過山農家***4分***

  【唐】顧況

  板橋人渡泉聲,茅簷日午雞鳴。

  莫嗔焙茶煙暗,卻喜晒穀天晴。

  注:嗔***chēn***:嫌怨。

  【小題1】請比較分析一二句中的“泉聲”和“雞鳴”的作用。***2分***

  【小題2】後兩句詩中的“莫嗔”、“卻喜”,反映出山農怎樣的心情?***2分***

  名著導讀

  名著閱讀。***從3小題中任選2題作答******4分***

  【小題1】從這一天起,他把整個身心撲在這部書的創作上,他緩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頁又一頁地寫著。他忘卻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書上的人物形象中,也初次嚐到了創作的艱辛……

  語段⑴選自小說 ,“他”是作者 真實生活的寫照

  【小題2】這是一個高大身材,長頭髮,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總像在藐視。他蹲在席子上,我發言大抵就反對;我早覺得奇怪,注意著他的了,到這時才打聽別人:說這話的誰呢,有那麼冷?

  語段⑵中的“他”是 ***名字***。作者寫此文表達對“他” 的感情。

  【小題3】兩壺熱茶喝下去,他心裡安靜了些。茶由口中進去,汗馬上由身上出來,好像身上已是空膛的,不會再藏儲一點水分。他不敢再動了。

  語段⑶中描寫的“他”是 ,“他”的最大的夢想是 。

  默寫

  古詩文名句默寫。***8分***

  ⑴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

  ⑵ ,林空鹿飲溪。

  ⑶《歸園田居》中 , 。表明作者要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不想汙濁的現實中失去自我。

  ⑷《渡荊門送別》中藉故鄉之水的深情厚誼,表達對故鄉思念之情的語句:

  ⑸請寫出抒發作者愛國情懷的古詩文名句: , 。

  作文

  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猶太王大衛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銘文:“一切都會過去。”契科夫小說中的一個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銘文:“一切都不會過去。”這兩句寓有深意的銘文,引發了你怎樣的思考和感悟?請根據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寫自己的經歷,也可以講述身邊的故事,要突出自己的體驗和感悟。

  ②詩歌除外,文體不限,字數不少於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

""的人

1.2015年初二上冊語文聯考試題及答案

2.八年級語文期末試題人教版

3.初二語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4.初二語文練習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