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六年級數學複習課教案複習資料

  小學畢業總複習是對學生全面而系統地鞏固整個小學階段所學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知識的掌握水平,進一步發展能力。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小學六年級的數學複習課教案資料,供大家參閱,希望對您的教育教學有幫助!

  小學六年級數學複習課教案資料1

  整數的意義和讀寫

  教學內容:教材40到44頁。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整數、小數的意義,掌握整數、自然數、小數之間的區別與聯絡,加深對整數、小數概念的理解與認識。

  2、使學生鞏固整數、小數的讀寫方法,會正確比較整數、小數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同學們經過六年的學習,已經學完了小學數學的全部內容。在以後近兩個月的數學課裡,我們將進行數學總複習。通過總複習,使我們進一步牢固掌握小學數學的知識,為到初中學習打下更好的基礎。小學數學總複習分七節內容安排,第一節是整數和小數。今天這節課,首先複習整數、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方法。***板書課題***通過這節課的複習,要求大家進一步明確整數、小數的相關概念,提高整數、小數的讀寫能力。

  二、複習整數、小數的意義

  1、整理整數、小數的概念。

  提問:我們已經學過的整數裡包括哪些數?***板書***誰來說一說,怎樣的數是自然數?***板書:0,1,2,3……***你能舉幾個自然數的例子嗎?***板書學生舉例的數***數物體時什麼情況下要用。表示?提問:你還看出按順序排列的自然數裡有哪些特點?***讓學生自己自由地說一說***小結自然數在數物體時表示的意義,說明自然數是整數。

  2、學生練習。

  教科書41——43頁的練習。

  教學反思:

  小數、分數、百分數的意義

  教學內容:教材第43——47頁。

  教學要求: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分數、百分數的意義及相關概念,認識分數與小數的聯絡、分數與百分數的聯絡和區別,以及分數與除法之間的聯絡;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判斷、分析等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小數的意義。

  1.說出下列小數的意義。

  O.3 0.13 0.258 O.013

  學生口答後,說明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三位小數……分別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幹分之幾……

  2.引入課題

  我們已經複習了整數和小數的知識,今天開始,我們複習分數和百分數的知識。這節課,我們複習分數和百分數的意義。***板書課題***通過複習,要進一步掌握分數、百分數的意義及一些相關概念,認識這些概念的聯絡,並提高分析、判斷等思維能力。

  二、複習分數的意義和相關概念

  1.說出每個分數的意義。

  提問:根據上面每個分數的意義,你能說說怎樣的數是分數嗎?***板書:分數的意義***上面每個分數的分數單位是什麼,各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什麼叫分數單位?***板書;分數單位***

  2.說出下列各題的商。

  2÷9 4÷13 ÷7

  提問:在上面算式裡,能用整數表示這些算式的商嗎?像上面這樣兩個數不能整除時,用什麼數來表示商?指名學生口答商是多少。提問:除法與分數有什麼關係,用字母怎樣表示?

  3.學生練習。

  ***1***做“練一練”第l、2題。

  學生填在課本上。指名口答,並說說怎樣想的。

  ***2***口答練習十五第1題。

  提問:為什麼這兩個分數不一樣?

  ***3***口答練習十五第2題。

  指名學生說出每個分數的意義。

  ***4***口答練習十五第3題。

  指名學生說出每句話的含義。

  4.比較每組數裡小數與分數表示的意義。

  0.3和 0.13和 0.013和

  你覺得每組數裡小數和分數表示的意義有什麼聯絡?可以看出小數實際上是怎樣的分數?

  5.複習分數的分類。

  ***1***提問:我們把分數怎樣分類的?

  ***2***做“練一練”第3題。

  指名學生口答。

  ***3***提問:你是根據什麼判斷一個分數是真分數,還是假分數的?***接“真分數”和“假分數”板書:分子<分母 分子≥分母***真分數和假分數的值有什麼區別?

  ***4***提問:假分數可以改寫成怎樣形式的數?帶分數和整數能改寫成假分數嗎?

  ***5***做“練一練”第4題。

  小黑板出示,指名一人板演,其餘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提問:假分數怎樣化成帶分數或整數?帶分數或整數怎樣化成假分數?

  6.複習最簡分數。

  ***1***提問:怎樣的分數是最簡分數?誰來舉幾個最簡分數的例子?

  ***2***在*** ***裡填上適當的數,使每個分數都是最簡分數。

  ①4米是6米的 。

  ②9千克是12千克的 。

  ③5釐米是1O釐米的 。

  指名口答後提問:這裡的分數表示的是什麼意思?***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

  三、複習百分數的意義和相關概念

  1.做“練一練”第5題。

  讓學生填*** ***裡的數,然後口答,老師板書出97.5%提問,97.5%是什麼數,它是怎樣計算出來的?合格率97.5%具體表示什麼意思?***合格的零件數佔零件總數的97.5%***從上面的數裡,你能知道怎樣的數叫做百分數?***板書:百分數的意義***請你說出幾個百分數。你認為百分數的意義與分數的意義有什麼聯絡,有什麼不同?

  2.複習“成數”。

  ***1***提問:“成數”實際上是什麼數?在哪裡用“成數”來表示?

  ***2***做“練一練”第6題。

  學生做在課本上,然後口答。

  3.做練習十五第4題。

  學生做在課本上,然後指名回答。追問:怎樣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

  四、綜合練習

  1.教科書46——47頁的練習。

  教學反思:

  常見的量

  教學內容:書48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學生加深認識已經學過的量及相應的計量單位,認識長度、面積、體積***容積***、質量、時間及其計量單位的聯絡和區別,進一步體會計量單位的實際大小,加深理解並掌握各類量相鄰計量單位的進率。

  2.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數感,使學生對常用的計量單位的大小有感性的認識。

  學習過程:

  一、激趣引入

  板出:5*** ***= 5000*** *** 8*** ***〉8*** ***

  提問:老師在黑板上寫了2個奇怪的式子,你能想辦法讓這些式子成立嗎?

  學生填空。

  教師小結:單位名稱的作用真的很大!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複習常見的量。

  二、梳理知識:

  1、回顧單位。

  提問:我們學過了哪些計量單位?你打算怎麼整理?小組內交流一下。

  學生彙報整理方法。

  2、小組整理,教師巡視。

  3、學生彙報.溝通聯絡。***找2-3人彙報***

  提問:哪幾類計量單位間又存在著聯絡?

  ***1***容積單位和體積單位。

  ***2***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

  追問:有聯絡,也有區別,你能以1分米、1平方分米、1立方分米為例,說說它們有什麼區別呢?

  學生說,教師畫出三者的示意圖。

  3.複習進率。

  要求:這些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呢?請同學們開啟作業紙,邊想邊填。填完後同坐互相看一看填的對不對?

  彙報:

  ***1***用1分鐘的時間看一看,並與自己寫的比一比,是否相同?

  ***2***你覺得哪幾個單位之間的進率要特別提醒同學注意的呢?

  四、綜合練習。

  教科書48頁的練習。

  教學反思:的運算

  教學內容:教材第49——62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法則,能正確地進行分數四則運算。

  2.使學生能正確地進行整數、小數和分數的四則餛合運算,並能靈活地選擇合理的方法使計算簡便,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複習分數的四則運算。***板書課題***通過複習,進一步認識分數四則運算的意義和計演算法則,能正確地進行整數、小數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並能根據具體特點靈活地選擇合理的方法,使一些計算簡便。

  二、複習運算的意義

  1.提問:分數四則運算意義與整數四則運算的意義有哪些相同,有什麼不同?指出:分數加減法和除法的意義與整數完全相同。在乘法裡,除了求幾個相同分數的和用乘法外,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也用乘法。

  2.做練習49頁的練習。

  指名學生口答,其中第***2***題要求說明理由.追問:要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什麼方法計算?

  三、複習分數四則運演算法則

  1.複習加、減法計算。

  ***1***做“練一練”第1題加、減法。

  讓學生計算 + 、 - ,同時指名板演。集體訂正,說說怎樣算的。

  ***2***提問:分數加、減法怎樣算?***板書:分數加減法:同分母的,分子加減,分母不變。異分母的,先通分再計算。***你能舉例說明嗎?為什麼同分母分數加、減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異分母分數要先通分再計算?***只有單位相同的數才能直接相加、減***分數加、減法的法則與整數和小數的加、減法的法則有什麼共同特點?***都是把相同單位的數直接相加、減,所以整數、小數是把相同單位的數相加、減,分數是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

  2.複習分數乘、除法計算。

  ***1***做“練一練”第1題後四題。指名兩人板演,其餘學生分兩組,每組做一組題。集體訂正,說說怎樣算的。

  ***2***提問:分數乘、除法怎樣算?***板書:分數乘法;分子、分母分別相乘。分數除法:乘除數的倒數。***

  3.做“練一練”第2題。

  先讓學生直接寫出得數。小黑板出示,指名學生說出得數。第三、四行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算的。

  四、複習四則棍合運算

  1.做“練一練”第3題。

  指名學生說一說各題的運算順序。提問: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是按怎樣的順序進行的?指出: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與整數、小數相同。***板書***指名四人板演,其餘學生分兩組,分別做前兩題和後兩題。集體訂正。指出:分數四則混合運算要按照整數、小數的四則混合運算順序進行計算,一步一步算出結果。

  2.做“練一練”第4題。

  讓學生在課本上看一看,應用了哪些運算定律。小黑板出示,指名學生回答,並在小黑板上用適當的符號表示出來。追問:這樣計算簡便一些嗎?為什麼?指出:整數、小數的運算定律在分數裡同樣適用。在分數四則混合運算裡,應用運算定律和規律,也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

  3.討論練習十六第2題。

  現在請大家看練習十六第3題。討論一下,每道題的數有什麼特點,怎樣算比較簡便。指名學生口答怎樣算簡便。

  4.討論練習十六第6題。

  讓學生討論、填數。指名學生口答,並說明怎樣想的,有幾種填法。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複習了哪些內容?你能把這些內容簡要地概括一下嗎?

  六、佈置作業

  課堂作業:練習十六第3題右邊四題,第4題下面三行,第5題。

  家庭作業:練習十六第2題,第3題前五題,第4題第一行。

  小學六年級數學複習課教案資料2

  分數、百分數應用題

  教學內容:教材第53頁內容。

  教學要求:

  1.使學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係和解題思路,能正確地分析、解答分數,百分數應用題。

  2.使學生進一步明確簡單的和稍複雜的分數、百分數應用題之間的聯絡,以及不同型別的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結構特徵和解題規律;進一步提高分析、推理和判斷等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口答算式或方程.

  ***1***20米是50米的百分之幾?

  ***2***50米的 是多少?

  ***3***多少米的 是20米?

  學生口答後提問:第***1***題的40%是怎樣求的,表示什麼意義?第***2***、***3***題是按怎樣的數量關係列式的,這兩個式子都表示什麼意義?

  2.引入課題。

  我們根據分數的意義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的數量關係,學習過分數、百分數應用題。這節課就複習分數、百分數應用題。***板書課題***我們學過的分數、百分數應用題,分為簡單的和稍複雜的兩種情況。通過複習,要能進一步理解井掌握它們的數量關係、解題思路,更加明確它們的結構特徵和解題規律,提高分析、解答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能力。

  二、複習解題思路

  1.選擇下面三個條件裡的一個條件作問題,編出三道不同的應用題。

  ***1***松樹30棵 ***2***楊樹50棵

  ***3***松樹棵數是楊樹的

  學生回答時,分別出示三道應用題:

  ***1***松樹30棵,楊樹50棵,松樹棵數是楊樹的幾分之幾?

  ***2***楊樹50棵,松樹棵數是楊樹的 ,松樹多少棵?

  ***3***松樹30棵,正好是楊樹棵數的 ,楊樹多少棵?

  指名學生口答算式或方程,老師板書。提問:第***1***題為什麼用“楊樹棵樹”做除數?第***2***、***3***題為什麼都用“楊數棵數”乘言?你認為解答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關鍵是什麼?***板書:關鍵:確定單位“1”的數量***追問:上面題裡與“÷”對應的數量是什麼?求一個量是另一個量的幾分之幾要怎樣算?第***2***、***3***題都是技怎樣的數量關係列式子的?

  2.歸納基本思路。

  從上面的題可以看出,解答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關鍵是確定單位“1”的數量,並且找出與“幾分之幾***百分之幾***”對應的量,然後聯絡分數、百分數的意義,或者一個數乘分數***或百分數***可以表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是多少的意義列出數量關係式,再列出式子解答。如果要求一個量是另一個量的幾分之幾,就用“幾分之幾”對應的數量除以單位“1”的數量;當“幾分之幾”是已知條件時,就要根據單位“1”的量乘幾分之幾等於與“幾分之幾”對應的數量來列算式或方程解答。

  3.組織練習。

  三、綜合練習

  1.做練習十六第7題。

  提問:這兩題有什麼相同?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列出算式,然後提問怎樣列式的,老師板書。提問:這兩題的數量關係式是不是相同?數量關係式相同,為什麼列出的算式不同?指出:根據數量關係式列式時,要找準相應的數量。

  2.做練習十六第8題。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解答。指名口答算式和方程,老師板書。提問:這兩題有怎樣的數量關係?為什麼所用的解題方法不一樣?

  3.做練習十六第9題。

  提問:這兩題有什麼不同的地方?指名兩人板演,其餘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提問:為什麼問題相同,而解題方法不一樣?這兩題各是按怎樣的數量關係式列式子的?

  指出:解答分數、百分數應用題,一般先確定單位“1”的量,***板書:定“1”***再根據單位“1”已知還是未知確定解題方法,明確用算術方法還是用方程解答,然後對照數量關係式列出式子解答。

  四、課堂小結

  通過複習,對於解答分數、百分數應用題,你進一步明確了些什麼?

  五、課堂作業

  完成練習十六第7題的計算;練習十六第10、11題。

  教學反思:

  分數、百分數應用題

  教學內容:教材第87頁練習十六第12~16題,練習十六後的思考題。

  教學要求: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能正確地解答稍複雜的分數、百分數應用題,以及工程問題,提高學生分析推理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繼續複習分數、百分數應用題。***板書課題***通過複習,進一步掌握它們的結構特點和解題思路,能正確解答稍複雜的分數、百分數應用題,提高分析數量關係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二、複習基本方法

  1.提問:解答分數、百分數應用題,可以按怎樣的順序分析思考?

  2.分數乘法應用題。

  ***1***校園裡有桂樹28棵,玉蘭樹棵數是桂樹的 ,玉蘭樹有多少棵?

  ***2***校園裡有桂樹28棵,玉蘭樹棵數比桂樹少 ,玉蘭樹有多少棵?

  指名學生口答算式,老師板書,讓學生說說怎樣想的。提問:這兩題為什麼都用算術方法解答?列出的算式為什麼不一樣?從這裡可以看出,分析數量關係時要注意什麼?

  3.分數除法應用題。

  ***1***校園裡有玉蘭樹21棵,正好是桂樹棵數的 ,桂樹有多少棵?

  ***2***校園裡有玉蘭樹21棵,正好比桂樹棵數多 ,桂樹有多少棵?

  指名學生口答方程,老師板書。提問:這兩題為什麼都用方程解答?為什麼列出的方程不一樣?你認為,這裡的應用題分析數量關係也要注意什麼?

  4.小結。

  從上面兩組題可以看出,在分數應用題裡,先確定單位“1”的量,如果已知單位“1”的量,用算術方法解答;當單位“1”的量未知時,用方程解答比較方便。分析數量關係時,還要注意數量之間的對應關係,如果問題或已知數量與題裡的“幾分之幾”不對應,就是稍複雜的分數應用題,解答時先要根據題裡數量之間的對應關係,找出相應的數量關係式,然後對照數量關係式列出算式或方程解答。

  三、綜合練習

  1.做練習十六第12題。

  科書58——60頁內容。

  教學反思:

  方程

  教學內容:教科書62——62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加深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和作用,會用字母表示數和數量關係,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加深對方程及相關概念的認識,掌握解簡易方程的步驟和方法,能正確地解簡易方程。

  教學重點:會用字母表示數和解簡易方程。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理念:學習方式以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為主。

  教學步驟

  一、 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來複習解簡易方程,通過複習,要進一步明白字母可以表示數量、數量關係和計算公式,加深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簡易方程的步驟、方法,能正確地解簡易方程。

  二、 複習用字母表示數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1*** 求路程的數量關係。

  ***2*** 乘法交換律。

  ***3*** 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讓學生寫出字母式子,同時指名一人板演。指名學生說說每個式子表示的意思。提問:用字母表示數有什麼作用?你能舉例說明嗎?***用字母可以表示數,還可以表示數量關係,如小明比小紅重2千克,用a表示小明的體重,那麼小紅的體重就是a-2.***用字母表示乘法式子時要怎樣寫?

  三、複習解簡易方程

  1、複習方程概念。

  ***1***等式的意義:表示等號兩邊兩個式子相等關係的式子叫等式。如:3+6.5=9.5、7-4.2=2.8、3.6× 0.5=1.8、3.5+x=9.5等都是等式。

  ***2***方程的意義: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判斷一個式子是否是方程,首先要看這個式子是不是等式,接著再看這個式子中是否還含有未知數。如x 3.2=8、11x=363、x+7.6=11.4等都是方程。

  ***3***方程與等式的關係:等式的範圍比方程的範圍大。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如:35 ÷7=5、2x=0、 3.5x=4、11.2-x=11.14等都是等式,但35÷ 7=5不是方程。

  2、複習解方程

  ***1***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如:x=32是方程x-32=0的解。

  ***2***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過程,叫做解方程。如:

  4x=6

  解: x=6 ÷4

  x=1.5

  提問:解題的依據是什麼? 怎樣進行驗算 ?

  解方程的依據:

  A、四則運算之間各部分的關係。

  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被減數=差+減數 減數=被減數-差

  被除數=商 除數 除數=被除數÷商

  B、等式的性質。

  方程兩邊同時加上***減去***一個數,左右兩邊仍然相等;

  方程兩邊同時乘或除以一個***不為0***的數,左右兩邊仍然相等。

  ***3***解方程應注意:書寫時,要注意先寫“解”字,上、下行的等號要對齊,注意不能連等。

  四、綜合練習

  教科書62——62頁的練習。

  教學反思:

  小學六年級數學複習課教案資料3

  正比例和反比例

  教學內容:教科書63——64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 通過複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及其異同點。

  2、 使學生能正確、迅速地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成不成比例,成什麼比例。

  3、 通過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能力。

  重點難點

  理解正、反比例的意義,弄清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絡。

  教學過程

  ***一*** 回憶舊知

  1、 讓學生舉一個正、反比例的例子,說說什麼叫成正比例的量,什麼叫成反比例的量。

  ***1*** 以小組為單位說一說。

  ***2*** 指生在班內說。

  2、 表示正、反比例的關係式分別是什麼?

  生答後師板書

  正:y/x=k***一定*** 反:x×y=k***一定***

  ***二*** 歸納正、反比例的異同點

  1、 小組合作:用你們最喜歡的方式表示出正、反比例的異同點。

  2、 交流。

  我們組是用表格表示的。

  正比例反比例

  相同點都有一個不變數兩個變數

  不同點比值***商***一定x/y=k***一定***積一定xy=k***一定***

  3、討論:如果我們用a、b、c表示三種量,用a×b=c表示它們的關係,那麼它們之間存在怎樣的比例關係呢?

  ***1***獨立思考。

  ***2***指名回答。

  ***3***歸納板書:a一定,b和c成正比例;

  b一定, a和c成正比例;

  c一定,b和a成反比例;

  提問:為什麼根據一個乘法式子就能判斷兩種關聯的量成什麼比例呢?***根據乘、除法互為逆運算的關係,積相當於除法中的被除數,兩個因數分別相當於除數和商。***

  ***4***自己舉一個熟悉的三種數量關係,說一說它們存在怎樣的比例關係。***三***綜合練習:教科書63——64頁的練習。

  探索規律

  教學內容:教科書66——65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動手操作等活動發現圖形和數的簡單排列規律。

  2、經歷探索規律的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創新意識,發展數感。

  3、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培養合作意識,發現和欣賞數學美。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圖形和數字的對應關係,並結合圖形的變化規律,發現相應的數字變化規律,很好地實現從圖形變化規律的認識過渡到數字變化規律的認識上來。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引出規律。

  師:***教師巡視一週,彷彿在數一數班級有多少人***問:你們猜一猜老師在幹什麼呢?

  生:在書我們班級有多少人。

  師:你們的眼睛可真亮,都看出來了,那你能猜出老師剛才是怎樣數的嗎?

  生:1 2 3 4 5------***板書***

  2 4 6 8 ------

  5 10 15 20------

  師:你們可真聰明,都被你們猜中了,這幾組數你們能接著數下去嗎?

  生:能

  師:誰願意給大家數一數?***指名數***

  師:大家都會數嗎?***會數***

  師:想一想為什麼我們看到前面的幾個數就能接著數下去呢?

  生:因為這幾組數的排列都是有規律的

  師:同學們真是善於觀察,都找到了這幾組數的規律。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找規律”。

  二、探索交流,找出規律

  1、練習教科書66也1小題。

  三、綜合練習:教科書66——65頁的練習。

  空間與圖形

  圖形的認識

  教學內容:教科書68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學過的四邊形的特徵及其相互之間的聯絡,能正確地畫出長方形和正方形.進一步認識圓的特徵,能正確地畫圃;鞏固軸對稱圖形的特徵,能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並能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學過的立體圖形的特徵。

  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判斷能力和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能夠掌握平面圖形的基本特徵,並且理解相互之間的聯絡.

  教學難點

  根據平面的基本特徵,能夠理解平面圖形的相互之間的聯絡.

  教學過程

  一、 複習平面圖形.

  ***一***複習三角形的概念.【繼續演示課件“平面幾何圖形的認識”】

  1.提問:什麼叫做三角形?你能夠畫出幾種不同的三角形?

  老師板書分類:a.按照邊分類;b.按照角分類

  2.教師口述,學生作圖.

  ***1***等腰三角形

  ***2***等腰直角三角形

  3.判斷.

  出示一組三角形,讓學生說說各是什麼三角形.

  4.複習三角形的內角和.

  提問: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和是多少度?我們是怎樣發現的?

  ***二***複習四邊形,繼續演示課件“平面幾何圖形的認識”

  教師提問:四邊形是怎樣的圖形?我們曾經學習過哪些四邊形?

  1.複習圖形特徵.

  出示:

  請你說說圖裡學過的四邊形的名稱、特徵和字母表示的意義.

  小組共同回憶:

  ***1***長方形有什麼特徵?

  ***2***正方形有什麼特徵?

  ***3***平行四邊形有什麼特徵?

  ***4***梯形有什麼特徵?

  2.從圖上看,我們學過的四邊形可以分為哪幾類?正方形,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之間有什麼關係?為什麼?

  教師小結:由於長方形、正方形兩組對邊都分別平行,所以長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而正方形又是特殊的長方形.

  ***三***複習圓.【繼續演示課件“平面幾何圖形的認識”】

  1.複習圓的特徵.

  ***1***畫圓,並用字母表示圓心、半徑和直徑.

  ***2***提問:圓是怎樣的一個圖形?

  同一個圓中直徑和半徑有什麼關係?

  二、複習軸對稱圖形.

  ***1***請同學們把圓對摺.

  提問:你發現圓對摺後有什麼特點?

  再把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對摺,使摺痕兩邊完全重合.

  ***2***提問:你認為剛才對摺的圖形都有什麼特點,是什麼圖形?

  ***板書:軸對稱圖形***

  這裡對摺的摺痕就是什麼?

  ***板書:對稱軸***

  怎樣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什麼叫對稱軸?

  等邊三角形有幾條對稱軸?圓有多少條對稱軸?

  我們學過的其他圖形裡,哪些是軸對稱圖形?

  你還能說出哪些見過的軸對稱圖形?

  三、複習立體圖形

  四、綜合練習。

  教科書68頁的練習。

  小學六年級數學複習課教案資料4

  線與角.

  教學內容:教科書:69——71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鞏固線段、射線和直線的概念,使學生鞏固角的概念,進一步認識角的分類及各類角的特徵,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垂線和平行線的概念.

  教學過程:

  一、複習線。

  1.複習概念。

  ***1***請你在本上分別畫出5條不同的線,然後同桌互相說說你畫的是什麼線,有什麼特點?他們之間又有什麼不同?

  ***2***全班彙報.

  指出:線段、射線和直線都是直的,線段是直線的一部分;線段有兩個端點,是有限長的;射線只有一個端點,直線沒有端點,射線和直線都是無限長的.

  2.判斷反饋.

  ***2***通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

  ***3***通過兩點可以畫一條直線.******

  ***4***通過一點可以畫一條射線.******

  二、複習角.【繼續演示課件“平面幾何圖形的認識”】

  1.什麼叫做角?請你自己畫一個任意角.

  提問:根據你畫的角說—說,怎樣的圖形是角?***板書:角***

  2.複習各部分名稱.

  學生填寫各部分名稱.

  教師提問:***1***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畫的長短無關***

  ***2***角的大小的計量單位是什麼?

  3.複習角的分類.

  教師說明:根據角的度數,可以把角分類.

  教師提問:我們學習過哪幾類角? 每種角的特徵是什麼嗎?

  ***板書:銳角直角鈍角平角***

  三、複習垂線和平行線.【繼續演示課件“平面幾何圖形的認識”】

  1.教師提問:在什麼情況下可以說兩條直線互相垂直?

  你能舉出日常生活裡的例子嗎?

  在什麼情況下可以說兩條直線平行?

  誰來舉出平行線的例子?

  2.畫圖.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畫一組垂線和一組平行線.

  六、小結.

  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能夠說出哪些包含關係的圖形?

  七、板書設計.

  幾何初步知識 線、角、垂直和平行、直線、射線、線段、

  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垂直、平行

  教學反思:

  圖形與測量

  教學內容:教科書74——77的內容。

  教學目標1、鞏固已學過的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進一步理解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公式及相互溝通聯絡,能應用公正確測量出需要的資料計算一些平面圖形的面積,並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2、能用不同的方法計算簡單組合圖形的面積,進一步體驗處法多樣化。

  教學重點:使學生學會觀察圖形,學會計算多邊形面積及其應用。

  教學難點:多邊形面積的應用。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實物投影、作圖工具。

  教學過程:

  一、:出示教師整理的知識點,問:根據你們小組整理的知識點,請給老師的這個整理提出補充意見。

  1.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s=ah

  2.三角形的面積 s=ah÷2

  3.梯形的面積 s=***a+b***h÷2

  4.組合圖形的面積 把組合圖形分解成已學過的平面圖形並計算出它的面積。

  學生先制定計算的策略,然後學生自己測量出求下面圖形的面積所需的資料,並求出圖形的面積。

  訂正時讓學生說出是怎麼測量的。測量時應注意什麼。

  [完成“即興發揮”這一環節後,用投影打出“各顯深通”標題。這一板塊,由淺入深的不同難度的有關多邊形面積的題目組成,要求學生能完成多少就完成多少,能完成哪道題就完成哪道題。通過這一板塊的練習,學生個性得到繼續張揚,學生創造力也得到培養,更為重要的是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是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動手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待學生完成後,由學生自己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適時點撥、鼓勵、讚揚。這一板塊給學生創造了活動的機會,做到了分層教學,豐富了學生的心理,使不同學生通過完成不同難度的題目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充分激勵了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和能動性,更好地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

  五、綜合練習:教科書74——77頁的內容。

  教學反思:

  圖形與變換

  教學內容:教科書78——79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生活事例,在系統複習中引領學生回顧圖形位置的幾種變換方法,並能靈活地運用不同的方式確定物體的位置。

  2、能力目標:

  通過複習,對圖形的位置與變換的相關方法有較為系統地瞭解並能進行基本的操作。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對稱:***課件出示***

  師:認識這個地方吧?高大的威海之門為什麼給人一種美的感覺?

  生:左右是對稱的。

  師:因為對稱所以美是嗎?***板書:對稱***為什麼說威海之門是對稱圖形?軸對稱圖形有哪些特點?可以用這個長方形紙片邊演示邊說。

  生1:沿著一條線對摺,兩邊能完全重合。

  生2:摺痕所在的那條直線是它的對稱軸。

  生3:有的有一條對稱軸,有的有兩條或多條。

  師:能舉例說明嗎?

  生:等腰三角形有一條對稱軸,圓有無數條。

  師:對稱是位置變換的一種方式。***板書:位置 變換方式***怎樣能又快又好地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另一半呢?根據什麼?***課件演示:小船***

  生:先描出對應點,再順次連起來。對應點到對稱軸的距離是相等的。

  課件演示。

  師:同桌兩人任找一組相對應的點看看到對稱軸的距離是否相等。

  二、複習平移:

  師:能看出這形狀像什麼嗎?這是海上公園人工湖中的一條小船,船頭停著一隻藍鳥,船尾停著一隻紅鳥,小船開動了,它是在做什麼運動?

  生:平移

  師:對,是平移。***板書:平移***平移是圖形或物體非常常見的位置變換方式。這時兩隻鳥發生了爭吵。藍鳥說我在船頭,我經過的路長一點。紅鳥說不對不對,我在船尾,我經過的路比你長。請同學們討論一下,兩隻小鳥說的對嗎?怎樣才能說服他們停止爭吵?

  生1:兩隻鳥經過的路一樣長。我可以數給小鳥看,紅鳥移動了10個格,藍鳥也移動了10個格。

  生2:我可以告訴小鳥,船頭平移了10個格,船尾也平移了10個格,所以它們經過的路一樣長。

  師:如果小鳥停在船上其他地方,比方說停在這個地方,平移了幾個格?

  生:還是10個格。

  小結:這條船向哪個方向平移了幾個格?平移了幾格不是看兩個圖形之間空了幾格,而是看對應點或對應線段移動了幾格。平移時,圖形上每個點移動的格數都相同。

  師:平移後的圖形與原來圖形相比,什麼變了?什麼沒變?

  生:位置變了,形狀大小沒發生改變。

  師:看來大家不但認識了平移現象,還掌握了平移的方法。對前面學過的知識掌握得非常紮實,不簡單。

  三、複習旋轉:

  師:在大家的幫助下,兩隻小鳥停止了爭吵。打心底裡佩服大家,也為自己的無知而羞愧呢。看著大家如此聰明,小鳥還有個問題想請教,不知你們願不願繼續幫忙呢?

  師:真是些樂於助人的好孩子。

  師:小鳥和你們一樣也特喜歡大風車欄目,這幾天在家練習畫大風車標誌。可是怎麼畫也不能讓每部分一模一樣,間隔的距離也不能一樣大。這可愁壞了他。你能幫小鳥出個主意,怎樣能準確畫出這個圖案?這個圖案有什麼特點嗎?

  生:先畫其中一部分,再按順時針方向轉動900畫出第二部分,依此類推。

  師:用到了我們學過的什麼知識?

  生:旋轉

  課件演示。

  師:是這樣的嗎?你怎麼知道旋轉的度數是900 ?你認為旋轉後所到的新位置與哪些因素有關?同桌倆合作完成,用手中的筆演示一下。

  生1:方向和角度。

  生2:還與中心點有關。

  師:說說你的理由。

  生:在剛才的操作過程中,我們發現方向、角度、中心點不同,旋轉後的位置就不一樣。

  師小結:旋轉時最好以邊為準,明確方向和中心點,從而確定旋轉後每條邊的位置。

  師:旋轉後,什麼變了?什麼沒變?必須旋轉一週才算旋轉嗎?

  生:位置變了,但形狀大小沒變。

  師:旋轉也是常見的位置變換方式。***板書***比較一下旋轉與平移這兩種變換方式最本質不同是什麼?

  生:旋轉是沿曲線運動,平移沿直線運動。

  師:大家對前面學過的知識說的是頭頭是道,操作起來是否也能遊刃有餘呢?一塊來試試怎麼樣?

  四、綜合練習:教科書:78——79頁的練習

  教學反思:

  統計與概率

  教學內容:教科書:83頁——86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明晰“統計與概率”的知識體系。

  教學過程:

  一、教師講述:

  “統計與概率”是伴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啟動而發生內涵擴張的數學教學內容模組,尤其是新增的“概率”部分,更是傳統教材所不曾涉及的。所以,對數學教師而言,駕馭“統計與概率”尤其是概率內容便成了數學教學的嶄新課題。為此,在全面系統的畢業複習前,數學教師應再度走進課標、解讀教材,以準確領會小學階段統計與概率教學的目標,深入感悟小學階段統計與概率教學在知識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和情感態度等方面所能給予學生的成長空間。我們認為,這也是提升統計與概率複習效率的基點所在。

  二、縱橫梳理,明晰“統計與概率”的知識體系

  對於複習課的教學設計,數學教師都有這樣的共識:核心是完善認知結構,途徑是加強知識梳理。基於主體參與的知識梳理,將平時獨立存在的數學知識串成線、連成片、結成網,從而促進學生數學認知結構的完善和發展。因此,在統計與概率複習中,教師應該粗化流程組織,擴充套件問題空間,為學生主體的知識梳理提供較為寬綽的自主平臺。

  例如,“統計複習課”教學設計:

  1.揭示課題,展示目標

  談話:同學們,通過今天對“統計初步知識的複習”,我們要達到以下三條目標:***課件出示******1***掌握各種統計圖表的形式和特點;***2***瞭解各種統計圖表的製作方法,能較為整潔美觀地繪製統計圖表;***3***會根據統計圖表上的資料進行簡單的資訊分析。

  2.回憶梳理,構建網路

  談話:同學們,通過統計表和統計圖的學習,你已經知道了哪些知識?***師生一邊回憶補充,一邊歸納完善如下知識結構表***

  三綜合練習:教科書83——86頁的練習。

  可能性

  複習內容:教科書:87——88頁的內容。

  複習目標:

  1、再次經歷整理、分析資料的過程。使學生鞏固繪製簡單的統計圖表和用畫“正”字記錄資料的方法。並能看懂簡單的統計圖表,對資料進行簡單的分析推斷。

  2、再次經歷操作實驗的具體過程,從中體驗某些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對某些事情發生的結果作出推測和簡單判斷,並作出適當的解釋,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感受動手實驗是獲得科學結論的一種有效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發展與他人合作的意識與能力。

  一、揭示課題

  我們已經學過一些統計和可能性的知識。今天我們來把學到的統計和可能性的一些知識進行一下整理和複習。板書課題。

  二、創設情境:

  同學們:人的眼睛重要嗎?你能用一句話來形容一下眼睛的重要性嗎?對,人的眼睛就是我們心靈的窗戶,我們要好好的保護自己眼睛,可是身邊的同學總有不注意保護自己眼睛的,下面請看我

  三、複習統計相關內容

  1、多媒體出示第1題:光明小學2002年一至六年級近視情況統計表。***略***

  ①、從表中你能一眼看出哪個年級患近視人數最多嗎?為了更清楚的表示我們還可以怎麼辦?學生繪製統計圖,並回答後面的問題。

  ②、展示學生作業,並談談繪製統計圖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③、根據統計圖或者統計表你獲取了哪些資訊?你想到了什麼?你想對光明小學的同學們或對我們班的同學說什麼?

  ④、你還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2、多媒體出示第2題:三***1***班同學1分鐘跳繩成績單。***略***

  ①、我們應該怎樣來整理這些資料呢?小組交流。

  ②、小組彙報整理的方法和步驟。***分組——畫“ 正”字記錄資料——繪製統計圖——根據統計圖表分析。***

  ③、學生用畫“正”字的方法記錄資料,並完成統計圖和回答後面的問題。

  ④、交流討論:在整理資料我們用到了什麼方法?要注意什麼?在繪製統計表的時候呢?在繪製統計圖的時候呢?在分析的時候我們用到了那些知識?

  3、多媒體出示第3題:

  ①、學生獨立完成

  ②、在這個題目中你複習了什麼知識?應該注意什麼問題? ***求平均數***

  二、摸球遊戲:

  ①、學生猜測:在一個紅球和一個黃球的袋子裡拿一個球可能是什麼球?在8個紅球和2個黃球的袋子裡拿一個球,拿出什麼顏色的球可能性大?

  ②、學生操作驗證

  ③、交流驗證結果

  ④、結論:哪種多,可能性就大。

  綜合練習:教科書87——88頁的練習。

  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內容:教科書89——90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 進一步鞏固用倒推的方法解決問題,掌握倒推的基本方法。

  2、 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複習鞏固用倒推的策略解決問題,鞏固倒推策略的基本方法。

  教學設計:

  一、 複習整理,談話匯入:

  我們已經學習了很多解決問題的策略,本學期主要學習了什麼策略?

  在什麼情況下我們可以使用這樣的策略來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回憶:這類問題是指條件中只說明瞭中間的發展過程和最後結果,要求最初狀態的一類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通常採用倒推的策略***

  怎樣使用倒推的策略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回憶:先將事情發生發展的順序理清,然後從最後一步出發,一步一步倒著往前推算,逐步靠攏已知條件,直到問題解決。***

  二、 拓展練習,發展提高

  1、 甲、乙、丙三個組共有圖書90本,如果乙組向甲組借3本後,又送給丙組5本,結果三個組所有圖書的本數剛好相等。甲、乙、丙三個組原來各有圖書多少本?

  2、 小亮在計算一道除法題的時候,把除數36寫成62,結果得到的商是30餘12。正確的商應該是多少?

  3、 一個水桶裡面裝有水,連桶稱是5千克,把水加到原來的4倍,連桶稱是11千克。桶裡原來是多少千克水?桶有多重?

  三、綜合練習|教科書89——90頁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