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能提高孩子的記憶力

  孩子的記憶力是家長都關心的事情,孩子的記憶力關係著孩子的學習成績,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提高記憶力呢?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提高孩子記憶的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通過各種途徑獲取大量的知識和資訊,記憶力的強弱能夠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學習成績和智力水平。有人把記憶比作大腦的儲藏室,認為大腦中儲存的資訊越多的人就越聰明,這種解釋其實是不全面的。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記憶力的主要功能有兩個。一個是它的儲存功能,而另外一個同樣重要的功能是提取功能。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把大腦看作是一個銀行,那麼儲存功能就是不斷地向銀行裡存錢,而提取功能則是在需要的時候,能及時把銀行裡的錢取出來用。

  如果儲存的功能差了,銀行裡可能就沒有很多的積蓄,在需要用錢的時候就會使人捉襟見肘。而如果提取的功能差了,銀行裡的積蓄無法拿出來使用,有錢和沒錢也就差不了許多了。

  瞭解了記憶力的這兩個基本功能以後,我們就知道要想幫孩子增強記憶力,就應當幫孩子從儲存和提取這兩個方面來同時提高。孩子們的年齡、情緒變化和以後的生活經驗,都有可能會影響孩子的記憶效果,但總體來說,記憶力的發展和身體、語言、智力的發展一樣,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

  從出生時起,孩子的大腦就開始吸收外界資訊了。最開始的時候,這些資訊是零碎的,互相之間沒有什麼關聯,回憶起來非常困難。所以一般來說,孩子們都記不住自己兩歲以前的事情。

  在這最初的幾年裡,大腦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把那些零碎的資訊分類整理、並建立聯絡,形成一個系統網路。隨著大腦發育不斷成熟,這種分類、整理變得越來越精細、效率越來越高,孩子的記憶力也就越來越好了。

  一般來講,與成年人相比,兒童的記憶容量小、回憶的速度慢、效率低。不過,記憶力是能夠通過學習和練習來提高的。心理學研究發現,如果讓幼兒園的孩子們孤立地記憶一些物體和情景的細節,他們能夠正確回憶的比例很低。但是如果在孩子曾親身經歷過的事件中出現了同樣的細節,他們的回憶水平就大大地提高了。同樣的,讓孩子記憶無意義的音節,孩子們回憶率都很低。相反的,對有意義和有趣的片語,孩子們的記憶水平也就高出了許多。

  這些研究向我們提示的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死記硬背的效果差,有意義的學習效率高。家長們要想增強孩子的記憶水平,當然先得注意選擇對孩子有意義的學習內容了。

  教孩子一些有利於增強記憶的技巧也很重要。比方說讓孩子多次重複新學到的內容,是利用對同一資訊的反覆輸入來增加記憶。又比如說對同一個學習內容,讓孩子用聽、說、寫、畫、甚至唱等不同方式來重複,是讓孩子利用不同的感知途徑來接受新的資訊。

  再比如說讓孩子學著把一些需要記憶的、相互之間沒有直接聯絡的內容,用自己熟悉的事物串聯起來,這是讓孩子通過聯想來增強記憶。還有呢,讓孩子對雜亂無章的資訊進行分類整理,是讓孩子通過對事物的內在聯絡來有效地提取和儲存。當孩子學會主動地運用記憶技巧來輔助自己的學習時,他的學習效率就一定會大大提高了。

  還有一個幫助記憶的有效方法是預習。這裡我們說的“預習”是廣義的,不僅僅指上課前孩子對課本內容的預習,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能做的。

  比如說爸爸、媽媽要帶孩子去見一個陌生的人、或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在去之前,他們就可以告訴孩子要到哪裡去、要去做什麼、會見到什麼人。這樣一來,孩子在出門之前就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不但見到陌生的地方和陌生人時不會過度緊張,而且由於他已經有了“預習”,一個本來是完全陌生的人,就成了一個相對熟悉的人,孩子記憶或回憶這個事件時就更加容易了。

  當然了,預習功課也是幫助孩子記憶和提高孩子學習成績的好方法。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教人以漁。家長們要從孩子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教他們一些有用的技能、技巧,比如通過聯想、形象化、或排比等,幫助有效記憶。一旦孩子學會寫字了,讓他學著把一些要學的東西寫下來,也不失是一個最容易、也最行之有效的記憶方法。

  提高孩子記憶力方法推薦一:

  第一步:利用遊戲

  “哪裡沒有興趣,哪裡就沒有記憶。”歌德的話正好說中了幼兒的記憶特點。明智的家長絕不能“命令”孩子記住這、記住那,而是讓孩子在玩中學、玩中記。您只要想想“你拍一,我拍一,早早睡覺早早起……”這樣的拍手歌,就不難想像,利用遊戲可以讓孩子無意間記住多少東西了。可以訓練幼兒記憶力的遊戲很多,如說歌謠、講故事、猜謎語、唱兒歌等等。

  第二步:明確任務

  不用說孩子,就是您自己可能也不記得走過無數遍的樓梯是多少臺階。但是,您如果跟孩子說:“數數樓梯有多少臺階,星期天好去告訴姥姥。”孩子準會記牢。又如,您給孩子講故事,先跟他說:“媽媽講個故事,回頭你再講給爸爸聽。”這也能促使孩子記好您講的故事。為什麼?就是因為明確了任務。記憶的任務、目的明確,可以提高大腦皮層有關區域的興奮性,形成優勢興奮中心,因而記得牢。

  第三步:充分理解

  什麼算理解?就是新知識與腦子裡原有的知識經驗“掛上鉤”。一旦掛上鉤也就容易記住。因此,您應充分利用孩子已有的知識經驗,使他學的新知識與腦子裡的舊知識建立聯絡。比如,孩子記“乘法口訣表”,你可以啟發孩子理解“乘數不變,被乘數增加'1',積就增加一個乘數”的道理。這樣,他就藉助已有的加法知識很快記住了乘法口訣。

  第四步:多用感官

  有個實驗,以10張畫片為材料,單憑聽覺記的效果為60%,單憑視覺記的效果為70%,而視、聽覺和語言活動協同進行,記憶效果為86.3%。這是因為多種感官參與識記活動,可以在大腦皮層建立多通道的神經聯絡。

  記憶應該是能記善憶。有的孩子知道得不少,就是到時侯想不起來,他不是沒有記住,而是不善於回憶。所以,訓練孩子的記憶力,不光是讓孩子善記,還要讓他善憶。讓他把記在腦子的東西系統地歸類,整理得井然有序。比如,孩子學了一定數量的字,你可以幫助他按字形或讀音歸類,以後再學,繼續歸入相應的類別。這樣,系統地存在腦子裡就容易回憶起來。總之,“存”在腦子裡的東西系統性越強,到時侯就越容易“取”出來。

  提高孩子記憶力方法推薦二:

  短期記憶力訓練

  把至少五樣以上的東西按順序排列到桌子上,然後給孩子30秒的記憶時間,然後把東西蓋上,讓孩子來說說這些物品的名稱。

  分類記憶法

  拿一張帶小動物的圖片來,讓寶寶記憶都有哪些動物,剛開始時時間可以長一點,隨著訓練的次數增加,時間可以漸漸減短些,記憶完成後把圖片拿走,讓寶寶說說都有哪些動物,如果寶寶不能記全,可以幫助寶寶學會分類,提高記憶。

  訓練寶寶的想像能力,豐富詞彙,促進語言能力的發展

  跟寶寶面對面坐下來,然後假裝成打電話的姿勢,進行問答:“喂,你是誰啊?你媽媽在家嗎?爸爸在幹什麼啊?……”並讓寶寶來回答。

  訓練寶寶觀察力和記憶的準確性

  這個遊戲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見到一些東西時就讓寶寶來進行記憶,等到離開後就讓寶寶說說剛才都看到了什麼啊?

  擴大短時記憶的廣度

  給寶寶講故事的時候,寶寶都喜歡重複的聽故事,媽媽也可以讓寶寶來講故事給自己聽,這樣可以知道寶寶記憶了多少詞語,並且平時也可以有意識的說一些故事中出現的詞彙,來看看寶寶記住了多少。

  訓練寶寶動作記憶

  做5個手勢給寶寶看,媽媽做時讓寶寶不要跟著做,等媽媽做完,讓寶寶按照剛才你做的動作去做,如果寶寶記不住5個,那麼數量可以適當的減少,經過多次訓練後再慢慢增加回來。

  手勢1:握拳

  手勢2:伸出中指和食指***勝利的手勢***

  手勢3:伸出大拇指***很棒的手勢***

  手勢4:伸出小拇指

  手勢5:伸出5個手指

  訓練寶寶的注意力和記憶力

  在給寶寶講故事前,就要對寶寶進行提問,比如講小馬過河的故事前就要問寶寶:“寶寶,故事裡面哪個小動物說水淺哪個小動物說水深啊?一會聽完故事告訴媽媽好不好啊,媽媽想知道答案啊。”

  訓練對人名的記憶力

  與寶寶一起看書看電視時,要求他注意故事中人物的名字,然後讓寶寶回憶每個人的名字。

  關注早期教育,關注網樂圖書。

  提高孩子記憶力方法推薦三:

  訓練方法一:這是我的!

  讓寶寶有自己專用的毛巾、牙刷、牙杯和牙膏。然後把寶寶的用具和爸爸媽媽的放在一起,每次洗漱時,讓寶寶自己拿取用具。換用毛巾、牙刷、牙膏時,挑選與原物不同色彩、不同形狀或不同形象的物品,向寶寶展示一下新用具,讓他比較與舊用具有什麼不同。如果寶寶一時說不出,可拿出舊用具讓寶寶比較。在以後洗漱時,看寶寶能否正確取出自己的新用具,並讓他回憶新舊用具的不同之處。由於寶寶對有“自主權”的東西有強烈的佔有意識,利用寶寶的這種獨立意識進行訓練,寶寶會自覺地加強記憶。

  訓練方法二:命名儀式

  把寶寶喜歡的玩具排成一隊,舉辦莊嚴的命名儀式,讓寶寶為它們起名。可以從三個玩具開始,逐漸增加玩具。一段時間後,你跟寶寶商量,由你給它們命名,然後讓寶寶複述。

  在寶寶眼睛裡,玩具都是夥伴,擬人化地命名,他認為理所當然,因為寶寶有名字,夥伴怎能沒名字?而且由他命名,他當然更為興奮。哪怕他取的名字聽上去含糊不清、不知所云、變化多端也沒關係,注意的訓練在於回憶他所取的名字。

  訓練方法三:交朋友

  讓寶寶在小區裡交些小朋友,在交往後,問寶寶一些問題:小朋友的名字?帶著什麼玩具?帶他***她***的是爺爺還是奶奶***外公還是外婆、爸爸還是媽媽……***?你們一起玩了什麼?等等。當然,還應該證明引導交際的問題,比如,提起一個寶寶和小朋友玩得很愉快的遊戲,問:你和小朋友玩得開心嗎?你準備下次跟小朋友玩些什麼?等等。這個遊戲可以訓練寶寶的交往意識和交際能力。

  訓練方法四:做作業

  要讓寶寶養成主動記憶的習慣,就要給他佈置記憶的“作業”,也就是事先告知。比如,帶寶寶出去散步前,在家的爺爺、奶奶或其他人表示羨慕狀,要求寶寶回家告訴他們看到了什麼。要求必須具體、單一、指示清晰——看看大樹下有沒有花兒、花園裡小桌子裝好了嗎?等等。“作業”由一項向幾項發展,記憶物件由一個地點逐漸擴充套件到多個地點。給寶寶提出各種記憶任務,會激發寶寶的獨立感與自豪感,對培養寶寶的記憶習慣有強化作用。

  訓練方法五:講故事

  給寶寶講一個簡單的圖畫故事,事先提出要求:等會兒你講給媽媽聽。結合圖畫,你重複一些重點的語音、動作描述,重複的時候可以讓寶寶跟著複述。然後讓寶寶以圖為助給你講故事,在他有困難的地方適當提醒一下。如果他講得與圖書不一致不要去糾正,肯定他的合理創造;如果不合理而導致故事無法繼續,適當幫他“拐個彎”接續。

  如果能幫寶寶錄音下來,再以讚賞的態度放給他和親朋聽,會讓寶寶很有成就感,從而對這個遊戲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