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寶寶訓練記憶力的方法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聰明,擁有良好的記憶力無疑是孩子一生中的一張王牌,從小對寶寶進行記憶力的訓練有助於增強寶寶的記憶力。下面由小編給你帶來關於,希望對你有幫助!

  0-8個月的訓練方法

  設立記憶工具

  每天拿一個能發出聲音的玩具讓孩子去觸控、給孩子看一些簡單、鮮明的圖畫讓寶寶看看,並告訴孩子畫面上的人和物的名稱;可以變換播放一些美妙動聽的音樂等等,充分利用孩子的觸覺、視覺、聽覺等感覺機能,產生和形成度事物記憶的模式。

  看自己

  寶寶3、4個月以後,可以給孩子看一面鏡子,不用太大,只要能在鏡子中看到完整的臉即可,讓寶寶去看鏡子中的人物,告訴他,這是寶寶。跟寶寶一起看的時候,告訴他這是媽媽。寶寶看到鏡子裡的人物會促進他參與探索周圍環境的興趣,並能加快歲簡單形象的記憶發展。

  多和寶寶交流

  經常和寶寶說話,在親切、愉快的交流中,一方面寶寶感受到了愛,一方面接受到了大量的語言訊號刺激,從而使記憶發生的時間大大提前。

  9-12個月的訓練方法

  簡單的畫圖描述

  拿一張圖,給孩子講圖上的內容,比如拿一張小狗的圖畫,對寶寶說,這是小狗。你看這是小狗的眼睛,這是小狗的耳朵,小狗汪汪地叫。第二天再重複講講,圖上最好只有一個事物,三言兩語講完,太多孩子接收不了。

  發聲的玩具

  用搖鈴,做出不同的動作,搖、撞、捏等,發出不同的聲音,然後讓寶寶自己去試著弄,帶響的玩具能激發寶寶玩的興趣和注意,從而促進他對事物的記憶。

  念兒歌

  寶寶雖不會說話,大人還是要念給孩子聽。孩子的大腦會輸入很多語言符號,到了會說的時候一下子就會說出來。

  手指指認

  經常性的重複指出某個事物的名稱,並告訴孩子。

  選物

  當孩子認識幾種物品以後,可以擺在孩子面前,要求孩子把其中一個遞給媽媽。答對了要鼓勵,拿錯了要告訴孩子應該拿哪個。

  寶寶的記憶是如何形成的

  多數大人很難回憶起3歲前的事情,所以就認為3歲前的寶寶缺乏記憶力,教育最好從3歲以後開始。其實,寶寶從剛出生的時候,就開始形成了記憶力的能力。當寶寶感觸到外界刺激,這種刺激就會在大腦神經突觸裡留下印記,刺激越深,印記就越深,這些印記就是記憶。寶寶早期的“記憶”通常從他的經驗中表現出來。

  比如說,當寶寶肚子餓了,一聽到媽媽的聲音就興奮起來,因為他記住了媽媽的聲音,知道有奶喝了;寶寶通過手感記住自己的小玩具,會把最愛的玩具從玩具堆裡挑出來,因為他記得這個玩具好玩。

  寶寶的記憶有什麼特點

  與大人的記憶不同,嬰幼兒的記憶主要是無意記憶、機械記憶和形象記憶。寶寶最容易記住的往往是那些與他本人關係非常密切的東西,以及他感興趣的事物。

  比如說,寶寶對媽媽的記憶是一種無目的無意記憶;對唐詩宋詞、英語單詞的記憶屬於簡單重複的機械記憶;對容貌以及一些形象的事物***如玩具、小貓、洋娃娃***的記憶,則屬於形象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