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腦影象記憶方法及實踐介紹

  右腦影象記憶是目前最和乎人類的大腦運作模式的記憶法,它可以讓人瞬間記憶上千個電話號碼,而且可是持久達一個星期之久而不會忘。適當複習可以終身記憶。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右腦影象記憶方法及實踐的介紹,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以兩個影象來連結, 並用電影畫面來連結

  如何記憶呢?既然頭腦是用影象來運作的。

  而記憶是兩個東西的連線,所以,記憶單位以兩個影象來連結。

  什麼是好的連結

  好的連結,在回想時速度快,也不易忘記

  1. 有聲音的連結比沒有聲音好

  2. 有顏色的連結比沒有顏色的好

  3. 有變形的連結比沒有變形的好

  4. 動態的比靜態的好

  為何以影象來記憶

  您只要知道一句話,頭腦以實在的物體的形像來運作就可以了。以下只是再詳談而已。

  要談記憶,先要知道頭腦是如何運作的。

  當我提到一個東西,比如說「馬」的時候,第一個在腦海中反應出來的,應該是馬的形象。然後是馬的歸類,屬性如「顏色」、「動物」、「哺乳類」、等屬性。

  以演化論為說明。人類的大腦對於實在的物體如樹,草,花,動物處理會比較直接,而處理抽像的關念,則比較慢。

  而這裡所要談的記憶,就是要用「實在的物體」來記憶。

  兩種記憶系統

  我們至少具有兩種不同的記憶型式,

  1、空間記憶系統

  2、死記學習的系統

  以前我們學習事物,都是用死記學習的系統。 我們不需要使用任何的記憶術,便能回憶起昨晚吃晚餐的時間與地點。這裡我們就是善用這個能力,來改善這記憶力。

  其實我們的記憶力是不錯的。

  記憶就是一個東西和另一個東西的連結

  您只要知道,「記憶就是一個東西和另一個東西之間的連結」。

  當你在回憶一個英文單字,如「雨傘」,您就必需在提到「雨傘」時,腦中想起「umbrella」來。這就是在腦海中,「雨傘」和「umbrella」之間的連結。

  當你在回憶日本的首都,一提到「日本」你就必需反應出「東京」。這就是在腦海中「日本」和「東京」的連結。

  為什麼要把抽象詞語轉變成具體影象

  具體影象的記憶如果利用想象電影情節來連線是輕而易舉的。但是你在學習中所需要記憶的東西,並不是像電視、鉛筆,這麼簡單就可以利用影象的原理來記憶。而是要利用「把抽象詞語轉變成具體影象的技巧」才能利用到影象的好處。所以,把抽象詞變成具體影象的技巧,就決定了你個人能不能有效的運用影象記憶。

  如此一來,你學到了把抽象詞語變成具體影象之後,你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影象記憶的好處。把所有需要記憶的資料,轉換成圖象來加以記憶。

  這裡提供兩個把抽象詞語變成具體影象的方法。

  第一個方法:聯想法

  利用電影畫面的方法來記憶。但是有些時候,要記憶的東西並不能立刻產生影象。以下為例:

  如何評估一個人:1. 同情心 2. 生長背景 3. 人生滿足感

  以上是認識評估一個人的三個重要焦點,而這三個詞是抽象詞語,並無法馬上的產生具體影象。

  而在這種情形之下,就要運用人的想象力了。

  同情心,您可以聯想到某一個具有同情心的人,如證嚴法師。

  生長背景,您可以聯想到演戲的佈景,背景。

  人生滿足感,您可以聯想到一個飽腹的人,很滿足的樣子。

  然後,把「證嚴法師」、「佈景」、「飽腹的人」作電影情節的連結。「證嚴法師」在佈景上飛來飛去,然以佈景倒了下來壓在飽腹的人身上。

  如果你把這個電影運鏡畫面給記了下了,那麼你就把「同情心」、「生長背景」、「人生滿足感」這三個詞給背下來了。

  就這樣,可以把不是具體的抽像詞語,換成具體的影象加以連結。

  第二個方法:諧音法

  有時候,可以用諧音的方法來產生影象。

  諸如「交代」可以用「膠帶」這個影象表示。

  但是我還是喜歡用第一個方法,理由是「比較簡單」。

  大量資料***房間法***

  房間法,就是利用你的房間,來做為記憶的「檔案櫃」

  這個方法又叫羅馬房間法

  在記大量的資料時,不可以把影象無限制地連結下去。一來是回憶速度慢,二來是一但中間忘了,後面的影象就回想不起來了。所以要分段。而房間法就是因這個目的而產生的。

  利用已經在腦海中的資料來記憶,是最實際的方法。首先,在你的房間中,找出十樣東西來。從門口,依著順時鐘方法來回想。

  以我的個人房間為例

  我的房間順時鐘是,門、書櫃、衣櫃、壁燈、床、床頭櫃、書桌、抬燈、窗子、電風扇。

  這樣一來,我如果有五十個影象要記憶,就可以分成五個影象為一組,把五個影象分別連在我的房間的十個物件上。這樣,如果我要回想第二十三個影象是什麼,我只要想起「床怎麼了」,進而想起第二十一個,二十二個,二十三個,而不必從第一個影象來慢慢想到第二十三個。

  以房間法為例,您可以不只利用你的房間,還有客廳,廚房,教室、車子、車庫、等等。甚至校園,火車站……在你的腦海中的火車站,也可以成為您記憶的成千上萬「檔案櫃」。

  房間法的變招

  1. 身體法,跟房間法原理一樣。只是場景利用身體的部位來記憶,如頭上載烤麵包機,鼻子上掛手錶……

  2. 十二生肖法跟十二星座法,跟房間法原理一樣。只是換成用十二生肖跟十二星座來記憶。

  記憶關鍵字

  有時候,記憶的東西並不是如同表格化對應很清楚。這個情況下,要找到重點來記憶。換句話說,就是要找到「關鍵詞/關鍵詞***keyword***」。

  如記憶一篇文章,劇本臺詞,或是其它的資料,如果要用影象記憶法,則需要找到關鍵詞作為回想的線索,這也是coolrong所說的『線索法』。

  關鍵詞需要具備下面兩個條件:

  1. 看到關鍵詞能夠回想起全部的內容。

  2. 看到關鍵詞能夠產生生動的影象。

  保持記憶高效率

  當你在讀書的時候,你發現你的精神來了,你的思考清楚了,你會?

  1. 繼續讀下去

  2. 休息一下

  大部份的人都選 1,而事實上不然。

  在個人的讀書經驗裡面,應該知道,在剛開始讀書的時候,東西比較記得住,然後就漸漸地記憶力變差了,直到快結束的時候,記憶力又變好了。

  同樣的,在上課的時候,剛開始總是精神不錯,等到老師上到一半,那時開始就想睡覺,等到快下課的時候,才又活蹦亂跳。

  所以,有人統計,在兩個小時不休息的情況下,頭腦會變得昏沉,記憶力也會變差。

  但是在半個小時休息一次的學習過程,精神比較能維持清醒,而記憶力也可以保持比較好。

  所以,第二個問題來了。

  當你要安排讀書跟休息的時間分配,你會怎麼分配?

  1. 以兩個小時為單位,讀100分鐘之後,休息20分鐘。

  2. 以一個小時為單位,讀50分鐘之後,休息10分鐘。

  3. 以半個小時為單位,讀25分鐘之後,休息5分鐘。

  答案是3,你猜對了嗎?

  結論:

  以半個小時為單位,讀25分鐘之後,休息5分鐘,比較能讓學習者維持比較高效率的學習。

  什麼是心智繪圖?

  心智繪圖,又叫做心智地圖,心像圖,心智圖,腦圖,思維導圖,Mind Map,Mind mapping, 可以視之為一個樹狀圖或分類圖。

  心智繪圖有兩種:

  1. 聯想心智繪圖,用來做事物聯想的腦力激盪

  2. 分類分層心智繪圖,用來把知識分門別類

  心智繪圖是用來做什麼的?

  心智繪圖可以把事物做分門別類。

  分門別類有什么好處呢?

  1. 代替傳統的筆記方式***如代替上課筆記***

  2. 在大腦中建立整體架構

  3. 分類可幫助記憶和學習 ***分類記憶法***

  4. 分類可以幫助思考和決策 ***分類思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