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小睡一會有助提高記憶和學習能力

  記憶是人類心智活動的一種,屬於心理學或腦部科學的範疇。記憶代表著一個人對過去活動、感受、經驗的印象累積,有相當多種分類,主要因環境、時間和知覺來分。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供需要學習的朋友參考。

  日本研?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比漲胺⒉嫉囊幌鈽卵芯砍晒?允荊?詒Vひ辜湔?5乃?咄猓?滋煨№?燦欣?諤岣嘸且浜脫?澳芰ΑH氈駒緄咎鉲笱б桓鮁芯啃∽橐?6人為物件進行了一項實驗,他們被平均分為兩組,同時學習交替向空中扔皮球並接住的技巧。在練習30分鐘後,讓一組小睡70分鐘,另一組則看電視或讀書。

  結果發現,經過小睡的一組8人進步較快,剛練習30分鐘時平均只能夠接住4.4次皮球,小睡後再次測試時,這一數字則增加到了7.9次。而對比組在看電視或讀書後再次測試,則僅從3.6次增加到4.9次,進步不明顯。

  研究小組次日早上對他們掌握技巧的能力繼續測試,結果發現,白天小睡過的一組,掌握這種技巧的能力迅速提高,拋接球平均達到14.5次,而沒有小睡的一組則僅為平均7.6次。兩組在掌握技巧的能力方面差異拉大。

  研究人員認為,小憩不僅能夠提高體育運動技能,對於知識學習也有效果。清醒時學習的內容會被臨時保留在位於腦中央部位的海馬區,睡眠時這些資訊會得到整理,從海馬區傳遞到大腦的各個部位,作為難以消失的長期記憶儲存起來。

  他們建議,拼命學習的考生或訓練中的運動員,大腦白天接受過多資訊,僅通過夜間睡眠可能無法完全“承受”。白天小憩能幫助大腦分散處理資訊,從而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美國印第安納州一所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公佈最新研究,稱學生上課打盹並非是壞事,在記下某些知識後打個盹,記憶效果會大大增強。

  該研究的主要負責人傑西卡·佩恩對207名學生進行調查後,表示學生在學習後打盹時,大腦中仍對這些知識進行“回顧”,這將使學習效果增強。

  “我們的研究證實,在學習之後立刻睡覺對記憶力有好處。睡眠對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都很有效。因此我們認為,如果想記住什麼東西,最佳時段應該是晚上睡覺前。”佩恩說。

  傷感時可以讓記憶力更好?

  傷心不是什麼好事,最近針對大專院校學生的試驗表明,傷心時反倒比快樂時記性更好。研究人員在試驗中讓學生聆聽快樂、傷感和中性情緒的3種不同型別音樂,等試驗物件進入相應狀態,再讓他們進行面部識別。

  研究人員向88名學生展 示表情平 和的32張人臉照片,隨後讓他們完成一份問卷調查,暫時分散他們的注意力,隨後再讓他們看64張人臉照片,從中找出剛才看過的。結果發現,進入傷心情緒的 學生記憶最準確,快樂情緒的學生記憶最不準。

  研究人員對結果感到意外,因為通常認為,傷心情緒會與認 知表現不佳相關。研究人員指出,傷心的人對周邊環境的思考更深更細緻,因此他們能注意到人臉的更多細節,也就比較容易記住人臉特徵,但是這種對周邊環境的“靜思”狀態,不利於他們進行其他思考任務,比方說抽象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