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映象螢幕記憶

  映象螢幕記憶法是記憶術的一種,是以聯想作為一種手段。那這個方法是如何進行記憶的呢?下面由小編給你帶來關於,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映象螢幕轉化

  映象螢幕轉化就是把我們所看到的文字、數字、英文單詞等材料,統統轉化為形象具體的映象螢幕來進行記憶。

  例如一個詞語“石榴”,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只是文字,沒有任何映象螢幕,假如我們發揮一下想像力,在腦海中想像出一個生動具體的石榴映象螢幕,這就能夠開始發揮出我們的映象螢幕記憶力了。否則,沒有映象螢幕的話,映象螢幕記憶力就運用不出來。

  我們的記憶材料可以分為具體和抽象兩種,像“石榴”、“飛機”等具體的詞語,只要直接想像就能把映象螢幕想像出來。但碰到諸如“自由”、“快樂”、“祖國”等抽象的詞語,或者數字、英文字母等的時候,就無法直接想像出映象螢幕了。這個時候就需要運用一些方法或技巧把這些抽象的材料轉化為具體的映象螢幕。

  把抽象資料轉化為映象螢幕的常見方法主要有兩種:諧音法、代替法。例如數字21,我們可以通過諧音轉化為“鱷魚”的映象螢幕,例如“快樂”,我們可以用一個小孩的笑臉這個生動的映象螢幕來代替。

  二:映象螢幕聯結

  映象螢幕聯結的意思就是把原本相互獨立的各個映象螢幕,運用想像讓它們互動、聯結在一起。

  例如:“鑰匙”、“鸚鵡”這兩個詞語,這裡我們看到的是兩組文字,我們通過第一步映象螢幕轉化把它們轉化成生動的映象螢幕之後,我們的腦海中就有了兩個生動的映象螢幕。但光是有映象螢幕而沒有映象螢幕聯結,對映象螢幕記憶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們還應該通過想像把這兩個映象螢幕聯結在一起。例如我們可以在腦海中這樣想像:一把巨大的彩色鑰匙插入到鸚鵡的屁股之中,鸚鵡立即跳了起來。這樣一聯想,兩個映象螢幕就產生了互動,就聯結成了一個整體,這樣記憶就很深刻了。

  前面第一步映象螢幕轉化是運用映象螢幕記憶法的前提,而第二步映象螢幕聯結則是運用映象螢幕記憶的基本方法,就是運用聯想法把一個個或一組組映象螢幕聯結起來,就像一條鐵鏈中的各個環,環環相扣。

  三:映象螢幕定樁

  映象螢幕定樁的意思就是通過定樁法來記憶比較負責的材料。這就需要在我們的記憶物件之外,再引入一些記憶工具來幫助記憶,這些記憶工具就叫做樁子,常用的樁子型別包括:數字樁、地點樁、身體樁、人物樁、字母樁、語句樁等等。

  例如我們記憶100個無規律數字、記憶一副撲克牌,通常就是用地點樁來幫助記憶;記憶36計、《長恨歌》等,通常就是用數字樁來幫助記憶

  四:映象螢幕整理

  映象螢幕整理就是把原本雜亂無章的映象螢幕按照一定的順序或一定的邏輯整理成為一連串比較好記憶的畫面。

  映象螢幕整理的目的就是要把轉化出來的映象螢幕用更好的順序或邏輯來記住它們。

  例如要記憶這樣幾個詞語:西瓜、熊貓、大門、鯊魚、菜刀。

  用映象螢幕記憶法來進行記憶,第一步就是想像出五個生動的映象螢幕,第二步就是要把它們用串聯聯想法聯結起來,可以這樣想:西瓜裡跑出一隻大熊貓,熊貓走出大門,大門上趴著一條鯊魚,鯊魚咬著一把菜刀。

  這樣想是能夠把這五個映象螢幕聯結起來,也能把它們記住,但總感覺想像起來比較困難,記憶也不是很深刻。

  但如果這五個詞語並不要求我們按這個順序來記憶,只需要把五個詞語都記住就可以了。這個時候,我們不妨把五個詞語的順序重新整理一下,變成比較好記憶的一組畫面,這個時候就可以這樣來想像:大熊貓拿著菜刀把一個大西瓜砍成兩邊,結果從大西瓜裡竄出了一條鯊魚,只見這條鯊魚一下就衝出了大門外。

  映象螢幕記憶法的定義

  映象螢幕記憶法是記憶術的一種,是以聯想作為一種手段,將需要記憶的東西做比較誇張、容易引起自己注意、並不講究合理與否的記憶方法。

  牽扯到的主要理論基礎是,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語義記憶能力漸漸的減弱,情景記憶能力漸漸的增強;所以為了能夠適應這一變化,就將需要進行語義記憶的東西用不相關***人為相關***的方式聯絡起來,便於記憶和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