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高爾夫球的握杆手勢

  打高爾夫是一項具有特殊魅力的運動,它能夠鍛鍊身體,陶冶情操。但打高爾夫需要注意姿勢,尤其是。接下來小編來介紹常見的幾種。

  

  1、

  1.1、互鎖式握杆

  指的是握杆時右手的小指插入到左手的食指和中指之間,與左手的食指勾鎖在一起。這個方法適用於那些手指較短的球手。使用這種握杆方法的著名高爾夫選手有Gene Sarazen, Jack Nicklaus,Tom Kite和老虎伍茲。

  1.2、重疊式握杆

  指的是握杆時右手的小指搭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之間,這種方法是比較普遍的使用的。使用這種握杆方法的著名高爾夫選手有Ben Hogan, Arnold Palmer, Byron Nelson, Ben Crenshaw, Sam Snead等人。

  1.3、棒球式握杆

  顧名思義,就是用兩手分別十指握住球杆,然後右手的小指和左手的食指相貼即可。這種握杆主要適用於缺少力量的女士和老年人,但也有一些職業球手使用這種方法。

  2、高爾夫球的起源

  據史料記載,高爾夫運動起源於15世紀或更早的蘇格蘭。當時的牧羊人喜歡玩一種--用木板將石頭擊進動物洞穴的遊戲,並逐漸形成了一定的規則。關於一場球為18洞,還有這樣一個傳說:由於蘇格蘭地區非常寒冷,人們每次出去打球時,總愛帶一瓶烈酒。一瓶酒重18盎司,每次發球時先喝一瓶蓋,而一瓶蓋正好是1盎司,打完18個洞,一瓶酒也正好喝完,漸漸地,人們便認為一場球應該是18個洞了。一般認為,現代高爾夫運動源於蘇格蘭,格羅斯特大教堂的一扇1350年就有的彩色玻璃窗戶上畫有打高爾夫球的畫。

  3、高爾夫球比賽的型別

  高爾夫球比賽的型別分為比桿賽和比洞賽兩種。無論是職業賽或業餘賽均以比桿賽的形式較為常見。所謂比桿賽,就是將每一洞的杆數累計起來,待打完一場***十八洞***後,把全部杆數加起來,以總桿數來評定勝負。比洞賽亦是以杆數為基礎,然其不同處於比洞賽是以每洞之杆數決定該洞之勝負,每場再以累積之勝負洞數來裁定成績。

  打高爾夫球的基本動作

  1、基本站姿

  採取雙腳對齊的正確姿勢,雙腳開啟,以保持身體之穩定。然後,再輕揮球杆。這種幅度乃個人之基本站姿,而5號鐵桿的站姿約與之相等,兩腳跟之距則與腰身幅度相等。因木杆之長度能擊出高飛球,故為求平衡,兩腳跟的寬度應略為開放,約與肩寬相等。

  2、決定球位置的方法

  球放置的位置與揮杆有密切的關係。在揮杆動作裡,將手腕、嵴椎視為揮杆軸心,再配合肩、腰、膝部叄點的力量,而做到「大旋轉的擊球」。另外,利用強大的手腕力量,使擊球姿勢好比「從右肩飛出杆頭」。旋轉揮杆的姿勢不但美妙,同時更針對球的位置來變化本身之動作。

  3、揮杆

  揮杆的方法,瞄球的姿勢和開始揮杆的節奏錯誤,便很容易造成失誤。放輕鬆肩膀和手臂,儘量穩定下半身來瞄球。雙手放在左腿根部前面,向後揮杆的動作,讓左臂和杆軸形成一體,並利用左臂的旋轉,慢慢的揮高,絕不可以只靠手的力量抬高球杆。同時要等到杆頭拉到通過腳尖前面之後,才往Inside方向抬高。

  打高爾夫球的好處

  1、鍛鍊眼睛

  在打高爾夫球的時候,需要眼睛觀察球與球洞的距離,在觀察過程中,頭腦中在思考球的執行軌跡,能刺激眼睛周圍血液流動。

  高爾夫球場通常範圍大,對於人們遠視前方有很好的作用,這樣在邊打球、邊走動的過程中可以讓眼睛休息。眼睛得到很好的鍛鍊,對於保護眼睛很有幫助。

  2、鍛鍊臂力

  擊打球的時候,需要手臂發力,根據球與球洞的距離,發出大小不一的力。距離遠,手臂發力較大;距離近,手臂發力則變小。

  這樣就能較好的鍛鍊手臂,對於手臂血液的流動、手臂肌肉的擴張有一定的作用。還能夠讓你的手臂越來越靈活。

  3、促進血液流動

  相比其它球類,高爾夫球並不激烈,在步行的過程中,進行打球、鍛鍊身體,但即使是這個運動強度並不激烈的運動,對於心臟也有一定的鍛鍊作用。

  高爾夫是室外運動,能攝入較多的氧氣,對輸送至身體各處很有效,可以提高各個器官的工作,對於鍛鍊心臟、促使冠狀動脈生出較多血液給心肌很有效,加速身體血液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