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防病的小常識

  瞭解一些必要的春季防病養生小常識,你才能做好春季的養生保健工作。那麼春季防病都有什麼小常識呢?下面將由小編告訴大家,僅供大家參考!

  春季防病的4個小常識

  適當多捂一段時間

  春季多“風病”,如果老年朋友有晨練的習慣,或小孩早晚上下學,自領上下班時,就要特別注意介大風降溫之時注意保暖,尤其是例背部的保暖。因為人的背部為“陽氣中的陽”,主好人體氣血執行的肺臟心臟,都在胸背部,若背部保暖不好,風寒之邪非常容易通過背部侵入人體,使用病復發,病情加至。

  多吃使脾壯陽食物

  中醫講究“當喬之時,食應減酸立甘以養脾壯陽”。春天進補,可多吃雞、鴨、蛋類、新鮮蔬菜、水果等,不但能健脾壯陽,也能幫助消化。

  居室立除塵通風

  暖冬時分,溫度、溼度都比較適宜,漂浮於空氣中、散落公灰塵及物體上的微生物就會生長繁殖。因此,要經常對居室進行除塵通風,能減少和抑制病荷病毒繁殖,預防疾病。

  莫負春光去鍛鍊

  春天萬物復甦,到處是生機盎然、貨心悅日的景象,是鍛鍊的好時機。陽光中的紫外線還能抵禦和殺死多種病茵病毒,有效地預防流腦、流感、麻疹等疾病。

  春季防病的4個禁忌

  1、忌無病亂補

  無病亂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如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血中膽固醇增多,易誘發心血管疾病。

  2、忌多多益善

  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認為“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

  3、忌虛實不分

  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症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偏寒者畏寒喜熱,手足不溫,口淡涎多,大便溏,小便清長,舌質淡脈沉細。偏熱者,則手足心熱,口乾,口苦,口臭,大便乾結,小便短赤,舌質紅,脈數。若不辨寒熱妄投藥膳,容易導致“火上加油”。

  4、忌凡補必肉

  動物性食物無疑是補品中的良劑,它不僅有較高的營養,而且味美可口。但肉類不易消化吸收,若久服多服,對胃腸功能已減退的老年人來說,常常不堪重負,而肉類消化過程中的某些“副產品”,如過多的脂類、糖類等物質,又往往是心腦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因。

  飲食清淡也不是不補,尤其是蔬菜類更不容忽視。現代營養學觀點認為,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

  寶寶春季防病的4個小常識

  1、每天開窗通風有講究

  不要以為24小時全封閉式管理就是最好的預防外敵入侵的方法,其實適當的開窗通風放出室內的二氧化碳和細菌,能夠減少寶寶患病的機率。尤其寢室、電腦室、書房等;最好在每天的早、中、晚開窗通風3次。有人認為開窗次數越多越好,其實並非如此,因為頻繁開窗會使室溫降低,老人和孩子容易生病。

  如果家裡窗戶正對馬路,開窗不是把灰塵招進來嗎?對於這種情況,我們可以調整開窗時間來解決。早上稍提前一些,晚上稍拖後一些,爭取在車少的時候開窗換氣。如果遇到風沙天氣,最好在有紗窗的情況下,窗戶開小一點。並使用加溼器、溼化噴霧,或在暖氣上放一盆水,以增加空氣溼度,讓灰塵和微生物都沉下去。

  開窗的時間多少才合適呢?開窗的時間應該要根據房間大小、當時是否有風、天氣如何而作出調整。房間較小、室外有風或較寒冷的情況下,開窗時間應短一些;房間較大、室外無風或較暖和的情況下開窗時間應長一些。以80平方米的房間為例,在無風或微風的條件下開窗20分鐘左右就可使致病微生物減少60%。

  2、左洗洗,右刷刷,細菌自然走光光

  很多人給寶寶洗手,或者自己洗手的時候,都是十指剛沾陽春水就算了。洗手盆浸泡洗手大法、水衝式一過性雙手大法,肥皂五秒洗手大法等等都不是上剩的洗手方法。這樣洗手連肉眼看到的汙跡都沒有辦法清除,更不用說肉眼看不見的細菌病毒了。只有用肥皂洗手30秒鐘,才能將手上的細菌全部去除。也就是說,手洗得是否乾淨,關鍵在於手洗了多長時間。洗手的正確方法是:搓上肥皂後,對每個指甲縫、手指間隙仔細搓擦,並在水中沖洗30秒鐘以上。在傳染病流行的時節,則應當像這樣連續洗手兩遍。

  對於肥皂和洗手液的購買上,很多主婦都會有選擇困難症。其實在家裡,只要按步驟充分洗淨雙手,肥皂還是洗手液,抗不抗菌都沒有太大的區別。

  3、家中衛生要做好

  很多家長在料理家務的時候,可能只會著眼於地面、碗筷與衣物的清潔。實際上細菌、灰塵有可能藏匿在沙發當中,喜歡與常常坐在沙發上玩耍的寶寶來個親密接觸。家長要注意做好沙發的衛生,尤其是布藝沙發和抱枕、坐墊等都屬於顯眼的衛生死角。找個好天氣,對沙發的坐墊、靠墊等拿到陽光下暴晒,以消除溼氣並殺死黴菌、殺除細菌。並且應當注意定期除塵、掃地,尤其對於地板縫隙隱祕部位應當注意清掃。

  4、馬路如虎口,馬路邊也好不了哪裡去

  很多人都喜歡帶著小朋友在馬路邊的人行路上溜達,也有些朋友由於居住在市中心,周圍都沒有良好的活動環境而被迫將人行路當成活動場所。實際上如果馬路如虎口,那麼馬路邊則多老虎毛和蝨子,汙染十分嚴重。如果條件允許,宜選擇在公園和小區鍛鍊,即使那些位於馬路附近的小區,有建築物的阻擋,汙染也比馬路邊輕;如果不得不在路邊鍛鍊,也一定要避開早晚高峰時段;在夏秋季節日照強烈且無風時,最好別在路邊鍛鍊,此時不僅空氣汙染嚴重,而且可能產生光化學煙霧,對人傷害尤其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