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不愛學習有哪些行為表現

  有些高中生做好了不考大學,提早進入社會的打算,所以在學習中表現出不愛學習,家長如果發現這些表現,要及時引導孩子,畢竟務工一輩子都有,學習只有一次。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高中生不愛學習的表現,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生不愛學習的表現

  表現一:推脫責任

  把簡單的失敗的原因推向外部,而不能客觀地分析學習成績不良的主觀和客觀原因,檢查自我,吸取教訓。比如,常常把考試成績不好歸於老師講課沒有講清,卷子印的不清楚,老師閱卷不公平等。

  其實自己心裡對失敗的原因很清楚,只是不敢正視自己的不足,用這種方式來掩蓋自己的責任。

  表現二:精神勝利法

  具有厭學情緒的學生,在受到挫折時,不是分析原因,而是迴避現實,想法改變周圍人對自己的看法。往往容易沉湎於以往成功的回憶中。

  這些學生的行為方式、心理特徵、思維活動都與自己的年齡不相稱,這種自慰心理表明他們對學習有厭惡情緒。

  表現三:合理化

  孩子往往把自己學習上的失敗變為合理化。當這些孩子達不到所規定的標準時,就否定或指責這個標準不合理,儘量找些看似合理的藉口,使目前的失敗趨於合理化,這樣的自我安慰可以使孩子減少自我形象與受挫感的反差,避免激烈的內心衝突。

  表現四:自我保護

  學生在學習上受挫以後,會舉出眾多的受挫夥伴,表明自己與他人一樣,並不是最差的,以推脫因受挫而產生的心理壓力。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社會化比較方式,是為了推脫責任,解脫心理壓力。

  表現五:自我貶低

  一些厭學學生在學習成績上遇到挫折後,自覺低人一等,極端自卑,感到自己在各個方面都不如別人。不能從科學地分析中堅信自己的學習能力,而自我懷疑,自我否定,認為自己的智力發育落後,不是學習的材料。

  目前的失敗是由於自己的能力不如別人,失敗也是自然的事情,這種情況是不能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更改的。

  高中生不愛學習的解決方法

  第一:父母要做出改變

  由於目前中國的教育體制,很多時候,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除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其餘的什麼都不關注,給孩子造成的都是壓力,而不是動力。

  因此,高中生父母要了解到這些情況,平時孩子在學校的壓力就很大,孩子回家後要給孩子多鼓勵,不要用成績去論斷孩子的一切。

  第二:不要和其他孩子比

  現在的家長喜歡和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別人的孩子都是好的,讓自己的孩子學習,這樣其實很讓孩子沒有面子。高中生了,更注重自己的面子,因此更不樂意家長再這麼說,因此父母不要總是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高中生自身也是這樣,我們學習是為了什麼?就是為了考試嗎?我們學到的知識在於運用,在於我們是否能夠掌握,而不是用知識來和其他人攀比!除非你能每次都是第一名。因此學習不要比,而要找適合自己的方法,這樣才能輕鬆一點。

  第三:正確對待老師的“比較”

  高中的班主任確實很辛苦,也不可能照顧到每個學生。老師,就要為學生負責,不要輕易的下結論:這個就是差生,學習不行,然後就批得一塌糊塗。教育要因人而異,不可能每個人都成為第一名。作為老師,要有自己的職業道德,不要把那些成績不好的同學和有太大差距的好學生來對比。

  第四:高中生要有正確的自我意識

  厭學了,或者不想學習了,不可能只是口頭簡單的一句話,肯定有某種原因在裡面,才導致了我們的厭學情緒。

  不想學習,感覺學習太累,而且還不知道將來要幹什麼,再加上自己的學習成績、老師對於我們的態度,都會造成很多的困擾。

  但是我們對自己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如果自己實在是成績很差,就告訴自己不在於能不能學好,而在於能不能一點點的學進去知識,這對自己的以後來說,還是有用的。

  第五:找方法,事半功倍

  有時候,厭學也許是我們自己的問題。比如學習方法的問題,自己很努力,但就是不出成績,也許是一直死記硬背,也每天花費了比別人多的多的時間去學習,但是這個結果卻總是差強人意。

  當因為這個而產生了厭學情緒的話,就要學習趕緊改變自己的學習思路,可以請教老師,其他的學生,給自己一個指導,不要一個人總是這樣埋頭苦幹。

  第六:學會減壓,釋放自己

  減壓,說出來以後就要去做到了。我們面對的學習壓力、升學壓力有很多,每一天高強度的學習也會讓我們很累,我們就要出去運動運動,減減壓,去操場跑步,和同學一起散步,聊天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第七:學會處理人際關係

  有些同學可能在高中學習的壓力下,再加上沒有一個好的人際關係,讓自己總是很煩躁,莫名奇妙的煩躁,宿舍的人際關係,同學之間的人際關係,都會處理的不好,這樣的話,周圍環境確實讓我們會更加的煩躁,從而也會產生厭學的心理。

  我們一時半會無法改變自己的交友態度與技巧,但是要記住一句很經典的心理學界的一句話:如果想去照顧別人,先學會照顧自己;要想讓別人對你好,你就要學會對別人好。就是要想讓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怎樣去對待別人。

  第八:學會捨棄一些

  高中本來就壓力很大,我們無法改變這個現狀。高中了,青春期了,初戀的懵懂已經開始了,有些時候我們可能會進行戀愛,這是一個好的事情,但是要學會負責任,雖然我們總想渴望美好,但有時候卻事與願違,既然戀了,就有失去的那一天,畢竟每個事物都有兩面性。

  我們不要總想去改變一些事情,要學會去融合。如果我們不能承受失戀的痛苦,我們就要學會慎重對待,一心一意的學習,有些事情我們必須要學會捨棄,這樣,我們才能減少意外的出現。

  無論同學們現在處於哪個階段、哪個水平,現在是否是厭學,都要學會冷靜的面對,家長同樣也要客觀的面對。不要心急,總會找到解決辦法的。

  高中生正確的求學態度

  務學與求道。

  還是要引用孔子的一段話:“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可不是隨便說說,是有著深刻內涵的。它揭示了務學與求道的基本關係。

  務學就是學知識學本領,掌握技能;而求道是通過學習進一步思考得來的有關事物一般規律的普遍真理***在這裡可以認為是那些有實踐意義的理論***。務學與求道又可以理解為理論和實踐之間的關係。

  務學與求道必須協調發展,保證二者同步實施,同步發展。

  務學和求道結合的好處很多,如果你感興趣,可以找出蘇軾的《日喻》來讀讀,那裡已經敘述得很清楚了。

  搞好務學與求道之間的關係,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在思考和實幹結合上,二是在研究學習方法和實踐學習方法上。

  思考和實幹必須結合:在學習中應該善於思考,從學到的每一點經過思考能夠擴展出許多知識,這樣就豐富了你學習的內容。這裡僅舉一例。初二物理學習壓強時涉及了連通器原理。書上是這樣寫的:“上端開口、下部連通的容器叫連通器,連通器裡的水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水面總保持相平。”***人教版物理第一冊2000年3月第一版156頁***那麼就可以這樣思考上端不開口的是什麼樣子的***託利拆裡管***,思考下部不連通改為上部連通是什麼***虹吸現象***,思考連通器中不裝水而裝了兩種不同的液體會怎樣***液體壓強的計算***,思考連通器中的水如果流動會怎麼樣***液體流速對壓強的影響***,思考連通器有哪些應用***船閘的原理***,思考在一個水面施加壓力,另一個水面產生向上的壓力是多少***帕斯卡定律,千斤頂的原理***,思考如何證明水面會相平***平衡力***。一個定義,引出了7個思考。這樣你的知識就大大地豐富了。

  研究學習方法和實踐學習方法必須結合:通過思考得到了學習的方法,就一定要試一試,通過嘗試為自己積累許多寶貴的經驗,通過反覆的思考這些經驗又能夠想出新的學習方法。這樣可以不斷的有新的學習方法。這才是確定學習方法的方法。

  搞好了務學與求道的關係,是使自己永遠更新知識,豐富自己的頭腦的必要條件,也是不斷保持最新、最適用於自己的學習方法的要點。堅持思考與學習同步發展代表著先進的學習方法的發展要求,代表著先進學習理論的前進方向,代表了掌握最廣大知識的能力水平。務學與求道必須協調發展,二者要同步實施,同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