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開學初育兒知識

  一睜眼,暑假就過去了,幼兒園又要迎來一批新寶寶了。那孩子入園要準備什麼呢?爸爸媽媽是否感到有些不知道要如何準備孩子入園所需要的東西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供大家閱覽!

  篇一

  孩子入園要做好5準備

  物質準備:提前預備開學用品,與孩子一同準備並告訴孩子這些用品的名稱與作用。選擇一些穿脫方便又不妨礙活動的衣服;軟底鞋;準備一個孩子喜歡的小揹包,放置孩子個人用品,如小手巾、水壺等。

  環境準備:家長可以抽時間帶孩子到幼兒園附近參觀,讓孩子瞭解周圍的環境,遊戲活動,認識老師及小朋友,看看幼兒園裡大型戶外運動玩具,同時多讓孩子到家庭附近的社群或是公園玩耍。

  能力準備:讓孩子學會簡單的生活技能與做力所能及的事,是適應幼兒園集體生活的重要基礎。如自己握勺子吃飯;用杯子喝水;洗手擦嘴;穿脫鞋襪及簡單的衣服等,讓孩子學會自己照顧自己。

  心理準備:增加寶寶對幼兒園、老師與小朋友的熟悉感與認同感。父母提前給孩子打打“預防針”,將幼兒園有趣的描述講給孩子聽。全家模仿幼兒園的遊戲、上課情景,使孩子從內心向往幼兒園。

  習慣準備:要幫助孩子瞭解作息制度,熟悉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家長可以在報名前後瞭解幼兒園的生活制度,然後告訴孩子每個時間段要幹什麼。在家中,家長可為孩子制定一個科學的作息時間表。

  在入園前一定要讓寶寶會做哪些事情呢?

  孩子入園需學會的事項

  自己喝水吃飯:幼兒園裡沒有媽媽、奶奶或是阿姨追著你餵飯,吃飯的時間就只能吃飯,還得自己動手,入園之前掌握自己吃飯喝水的技能是很有必要的。

  自己解決大小便:寶寶的大小便問題一般過了18個月就該訓練了,幼兒園裡的老師沒有太多時間替寶寶換紙尿褲,而且把褲子尿溼也是一件很羞的事情哦,所以入園前要學會自己解決大小便。

  學會獨立入睡:幼兒園吃完飯就要午睡一會,時間一般為兩個小時。許多寶寶在家裡往往要大人抱著、哄著才能入睡,因此寶寶入托後會不適應,所以入園前應培養孩子獨立入睡。

  表達自己意願:幼兒園老師要照看這麼多小朋友,沒有那麼多時間來揣測寶寶心思,寶寶餓了,渴了,要上廁所了……都要學會主動向老師表達自己的意願。

  最後,再來看看作為家長要做什麼準備吧。

  孩子入園,家長鬚知

  家長擇園須知:幼兒園教育是整個教育架構的根基,在孩子的整個學習階段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年齡限制:小班孩子的入園年齡應滿3週歲。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已具備基本的語言能力和初具獨立生活的能力。有些幼兒園設定了小小班,小小班的入園年齡為2歲至2歲半。

  面試專案:稽核材料後,幼兒園會派專門的老師對孩子進行面試。面試的內容都非常簡單:詢問孩子的姓名、年齡、家庭住址、平時喜歡做些什麼事等。一般面試時間為5至10分鐘左右,主要目的是測查孩子在智力及認知能力方面的發展水平。父母輕輕鬆鬆的態度會使孩子有問有答。讓孩子見到陌生人時使用禮貌用語很重要,這樣的孩子肯定會給老師留下良好印象。

  錄取通知:通過面試後,大約在一個月之內幼兒園會利用傳媒或聯絡父母的辦法來公佈入園名單。如果父母對入園名單不清楚的話,應及時打電話到幼兒園詢問。對於已錄取的孩子,幼兒園會另行通知父母帶孩子去體檢的時間。體檢的主要內容是做肝功能化驗等,看孩子有無傳染性疾病。

  篇二

  一、著裝

  初春的天氣早晚溫差較大,孩子不容易適應,在衣著上提出如下建議,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1. 衣著宜輕便,不要過於繁瑣,避免幼兒入廁和活動時不便。

  2. 由於早晚溫差大,建議來園時給幼兒穿厚一點的大衣,再帶一件稍薄的外衣,以便在戶外活動的時候穿。

  3. 每天晚上聽天氣預報,這樣對於幼兒的著裝有很大的幫助,避免衣服穿得過多或過少。

  4. 注意觀察幼兒,有不舒服的症狀及時服藥,防止春季感冒。

  5. 有特殊情況或幼兒特殊體質及時與教師聯絡,避免發生意外。

  二、飲食

  孩子經過假期的休息,重新開始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在諸多方面不能夠很快適應,尤其是飲食方面,結合以往的經驗,我們建議如下:

  1. 幼兒對環境的適應需要一個過程,可能要上火,在幼兒園會出現飲食不良、吃不飽的現象,建議家長可以在家給幼兒進行補充,如:牛奶、水果、易消化的食物等,並及時反饋給老師。

  2. 建議幼兒在家吃一些清談的食物,既可以保證身體的正常消耗,又可以消化和吸收,防止上火。如果給幼兒吃太多的冷食,尤其會對上火的幼兒形成不良反應造成身體不適。

  3. 增加活動量,及時補充幼兒的飲食,調整飲食結構,保證幼兒在近段時間的身體正常消耗。幼兒因生活的不適應可能會出現大便乾燥的現象,家長可以為幼兒吃一些香蕉、喝蜂蜜水等。

  4、幼兒的情況及時與教師聯絡,以便及時引導和教育。

  三、情緒

  重新開始集體生活,孩子們會感覺有諸多方面的不適應,因此會在情緒上表現出來,對此我們建議如下:

  1、家長表現出積極的情緒,喜歡幼兒園,喜歡幼兒園的教師,這對孩子可以起到積極的影響。

  2、堅持送孩子來園,防止幼兒因藉口不來園造成幼兒入園困難,幼兒情緒也會因此受到影響。

  3、幼兒不開心時要給孩子一個正確積極的情緒上的疏導,避免一味指責他人,造成孩子情緒上的不穩定。

  4、對幼兒愉快的情緒給予積極的鼓勵,保證幼兒能夠愉快的來園。

  5、每天和幼兒交流幼兒園快樂的事,讓幼兒從幼兒園生活中體驗成功,這樣會增強幼兒在園的愉快情緒,以便順利來園。

  6、對幼兒難以撫平的情緒家長及時與教師進行聯絡,達到家園的共同教育,以保證幼兒的愉快來園。

  四、交往

  孩子重新回到幼兒園,面對小夥伴和教師,在與同伴交往中會出現一些問題,但如果我們成人能夠正確引導,孩子會很快擁有更多的朋友。

  1、每天和孩子聊聊幼兒園的老師和小朋友。***班上哪個小朋友有了新變化?你又和誰成為了好朋友?你應該向好朋友學習什麼?等等***

  2、指導幼兒正確與同伴進行交往的方法,避免與同伴發生衝突,能夠友好相處。這樣會擁有更多的朋友。

  3、幼兒因故與小朋友發生衝突時家長要給予正確積極的疏導,避免幼兒再次與其他孩子發生衝突。

  4、個別情況與教師練習,我們會及時給予關注。